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养肝 养肾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21:12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北京军海脑癫医院)
中医养肝





吃饭时吃适量陈醋也很养肝。


在十一点前入睡,就是最好的养肝方法。

不过份劳累、能自我调节情绪、不生气、不郁闷都是养肝的好方法。

食疗可用枸杞菊花茶,养肝阴、清肝热。


清肝是去肝火。疏肝是肝气郁结,重在理气。养肝是肝虚而要补


黄芩属于清热药,有治疗黄疸和一些肝病的作用




中医上


把时间划分为











卯。
。等


子时:夜
11
点~
1


丑时:
1
点~
3



以此类推。



而每段时间又是有人身体的某一器官当令




子时:胆经当令


(人吃完饭
7

8
点特想睡


可一过
11



又突得精神了


这时



候阳气生发


阳气和气血非常充盈的情况下


人才能睡得最沉


所以
11
点前睡是


为了保证我们的睡眠质量


那么睡眠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有的人说夜里
11
点到


1
点工作质量是最高的,实际上你用了人体最宝贵的东西,等于用生命来换工作





)丑时:肝经当令(原理是相当的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的话,就是
1
点到
3
点要睡


好。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脏器。中医 将其形象地比喻为

将军之官

,更是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对肝脏的重视。有 关
专家告诉记者:在护肝时,适当用些中医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通常,中医护肝有以下五种方法:




首先 ,中医讲究情志养生。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




,正所谓

怒伤肝

,因此平时要 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
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 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
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 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




其次,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 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
11
点至凌晨
3
点最兴
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 证充足
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

人卧则血归肝。

因此,养肝的最 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
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 以消除疲劳的感觉。




第三,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我国的 传统医学素来有

五色饮食

的说法,而肝主青色,

青色 入肝经

,因
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 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
效。此外,

肝性喜酸

,根 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
味食物,如山楂、山 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




第四,通过健脾护肝。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 ,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
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 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
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 、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
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




最后,不少中药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如山楂、决明子、郁金、陈皮、茵陈、白芍、葛花、枳壳、绞股 蓝
等。
这些中草药在中药店都有饮片,
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平时可适当配一些袋泡茶 饮用,
不仅对脂肪肝的恢复
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应酬多、需要饮酒的人群经常饮用也有保护肝 脏的作用。如果觉得自己制作袋泡茶麻烦,
也可以喝一些制作好的保健茶,养生健肝茶作为一种常见的护 肝保健饮品,其中就含有绞股蓝、溪黄草、柴胡、
灵芝、枸杞子、猪苓、甘草等中草药成分,具有冲泡方 便、口感良好等优点,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男性中医保肝六则





2009-06-18 18:08:52

评论


收藏本文


打印


关闭


字体:大





视力保护色:














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居于右胁部,是人体重要而且最大的脏器, 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又称厥阴。肝
具有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特性。其功能为主疏泄、 主藏血、主筋华爪、开窍于目,与胆要表里。
此外,
还有主藏魂、
司生殖的作用。这种识基本上包括了西医讲的肝脏生理及一系列代谢功能和一部分中枢神经
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血 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某些功能。



那么,具体如何运用中医来保保男性朋友肝脏呢?中医专家为您提供六则建议:




1
,饮食保肝




饮食 保肝有两大要点:一是优选食物供足养分,满足肝脏的各项生理需求
;
二是注意食品卫生,防止 细菌、
病毒入侵肝脏。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人体需 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元素等五大类养分,也正是肝
脏所必需的。不过,肝脏 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需求较多,而脂肪过量有引起脂肪肝之虞,必须适当
限制。为此,建议 你将以下细节贯穿于每天的食谱中:




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食品,每日膳食轮换安排,为肝脏提供足量优质蛋白。




适当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糖与双糖类食物,以增加肝糖原储备。




酵母富含
B
族维生素,不可冷落。




山楂含有熊果酸,
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
有一定的防止或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
如平时吃些鲜山
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炖肉时加入山 楂,既调味,又能帮助消化。




绿茶清热解毒、消食解腻;
菊花平肝明目
;
玫瑰花舒肝解郁。常饮这类茶水有益保肝。




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或泡茶、或炖汤、或熬粥皆可。




常吃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以疏肝理气、缓解焦虑。




有面色发黄、睡不好觉等肝气不足征候的人,不妨每周吃
1
次畜 禽肝脏,以收到

以肝养肝

的效果。




忌食酒精和一切辛辣及刺激性食品。避免油炸及干硬食品。




清除食物污染,
包括蔬菜、
瓜果的农药残留
;
某些食品添 加剂,
如面粉增白剂、
防腐剂
;
熏烤食物及变质食物,
如烂姜、发红 的元宵、长芽的土豆等。对策:尽量选购农药污染轻或不用农药的蔬菜,并多用清水清洗。吃瓜果
削皮。 尽量少吃或不吃含添加剂的食品,如罐头等。远离熏烤与变质食物。




多喝白开水。白开水要保持新鲜,每天
3~4
次,每次
1
小碗。白开 水可增加循环血量,增进肝细胞活力,有
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而收到保肝之效。




2
,睡眠保肝




睡眠 时人体处于卧位,肝脏能享受到更多的血液浇灌,加上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肝脏的负担最轻,故高品质
的 睡眠保肝功效显著。反之,睡眠质量差,尤其睡眠障碍,容易累及肝功能。医学专家已经注意到,一种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睡眠障碍可引起肝脏损害。




综合症 ,
是指睡眠中因舌咽部狭窄和悬雍垂堵塞气道造成的呼吸短暂停止,
严重者呼吸暂停时间可长达 一分
半钟以上。
医学资料显示,
患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者约
32%
出 现肝功能异常,
肝功损害与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
正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肝损害与睡眠呼 吸暂停引起的缺氧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不难明白,要提升睡 眠质量,首要一条是要积极治疗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其次,晚
间不要从事太过耗 损脑力的工作,也不要熬夜,一些人之所以肝不好,经常熬夜与晚睡难辞其咎。中医学认为,
一天之中人 的睡眠有两个时辰最重要,
一是午时
(
上午
11
点到下午
1

)

一是子时
(
晚上
11
点到凌晨1

)


4
个小时也是骨髓造血的时间,流经肝脏的 血液最多,有利于肝功能修复。换言之,你要把握好午睡与夜间睡眠,
尤其是夜间睡眠,最好晚
10
点前上床,保证
11
点左右睡熟,为肝功能的修复作好铺垫。




3
,运动保肝





积极从事体育锻炼是保肝的又一


有效方法,因为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 防止肥胖,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又能促进气体交换,加快血液
循环,保障肝脏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与养料。





从保肝角度看,一要选好运动场地,以 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佳;二要选择好锻炼项目,
以锻炼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 强度动态运动为好,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钟大约
110~120
步)
、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绳、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天
1
次,每次持续
20~30
分钟,以运动后疲劳感于
10~20
分钟内消失为 宜。





另外,保肝保健操也有裨益,做法是
——





第一步,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
,左旋 按压
15
次,
右旋按压
15
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 前。





第二步,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 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
,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
前后滑动,做
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三步,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后缘处)
,左旋按压
1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1: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693.html

中医养肝 养肾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