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19:42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怎么快速减肥)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

病人失去主动活动功能的关节长期不动,即会发生 关节僵直,同时肌肉萎缩,逐渐出现关节畸形。为防止畸形,首先应帮助病
人充分调动有活动功能的肌肉 。如下肢瘫痪的病人,嘱其刻苦锻炼上肢肌肉;下肢部分瘫痪的病人,让存在功能的肌肉得到充
分的锻炼 ,使其尽量减少肌肉萎缩,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不能主动活动的关节,则需护理人员帮助被动 活
动,以防畸形的发生。防止足下垂,两下肢可用软枕垫起,保持肢体功能位,足背屈
90度。也可将足部用带子牵拉,让膝关节
保持屈曲
10~15
度的功能位置。每日活 动关节,如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按摩肌肉,每日两次,每次
15
分钟
左右,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强直和肌肉萎缩。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让病人充分 认识靠自己
刻苦锻炼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气管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得坠积 性肺炎,尤其是颈部脊髓损伤患者,高位截瘫病人,由于肋间肌、腹肌麻
痹,更易引起肺部并发症。

1.
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 身时轻轻扣背,有利于排痰。


2.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服祛痰药或用 药物雾化吸入。常用的雾化吸入药是生理盐水
20
毫升,
α
-
糜蛋白 酶
5
毫克,庆大霉素
4
个单位,每日两次。


3 .
对高位截瘫病人,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向主管医师反映,必要时争取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帮助排痰, 切开后按气管切开常规
护理。


4.
随时备好人工呼吸机,一旦需要马上可以使用。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的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后导致的肢体瘫痪,在脊柱外科中是一种较普 遍地情况,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病人如果不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意志
消沉,得不到妥善的护理,常因严 重的并发症而死亡或长期卧床,过着完全依靠他人帮助而生存的痛苦生活,成为社会的负担。
因此在截瘫 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让病人建立一个积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尽力预防并发症,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
用的人,采取康复护理的落实和完善肢体功能的早日重建。


截瘫病人多数 在正常劳动,意外事件(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中突然受伤,尤其在早期,创伤后的心理变化很大,表现紧< br>张、萎靡不振、抑郁等,病人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考虑 ,护士要针对病人
的情况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病人信任。病人对护士的高度信任感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 键,要想取得病人信任,就要同病人密
切交往,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住院后帮助病人熟悉环境,介绍 主管医生和护士。护士还应该与病人家属沟通,争取多方配
合。帮助他们接受现实,认识疾病。要耐心倾 听病人的提问,给予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正确面对现实。除尽量满足他们的
生活需求外,重要的是满 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即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医护人员诚恳、真挚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
者都 是莫大的安慰。通过护患之间的良好交往,护士对病人的疏导,激发病人的信心,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 未来的
生活和工作,对前途树立信心。以调动病人在各项治疗护理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坚强的毅力来 配合各项康复治疗和护理工
作的进行。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褥疮的防治与护理

截瘫病人,因其麻痹部位对压迫的耐受力减低, 如静卧于某一位置不翻身,数小时后,骶骨、跟骨、股骨大粗隆等骨隆起部位
的皮肤即可发生褥疮,尤其 是卧于潮湿而不平整的褥单上更易发生褥疮。因此要注意:


1.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折床上无渣滓。


2.
两小时翻身一次,骨突处用
50%
的红花酒精按摩,防止受压。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浸湿,每周全身擦浴一到两次,每晚前洗脚。


4.
慎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5.
以发生褥疮 时,更须注意局部减压,定期换药,可用烤灯或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使创面干燥。


6.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以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必要时输血。


7.
用褥疮气垫或气圈垫于病人骨突部位。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截瘫初期的病人,膀胱多处于 一种感觉、运动完全消失的状态,膀胱积存尿液不能排出。膀胱过度膨胀时,肌纤维可能因过度
拉长而断 裂,支配肌肉的神经末梢也断裂,这样就难以恢复肌肉的收缩力,影响膀胱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泌尿系的早期 处
理,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理想的自动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预防尿路感染。

泌尿系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插尿管带进异物而引起感染;引流瓶或引流管中尿液反流入膀胱;尿液 引流不畅,膀胱
中积存残余尿等。因此,应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1.
留置导尿管用夹子夹住,定时开放排尿,白天可每
3~4
小时开放尿管一次,夜间每< br>6
小时一次,直至膀胱功能恢复或形成自
动反射性膀胱。


2.
引流袋每周更换
1~2
次,留置导尿管应从大腿下面引出,切不可使导 尿管从上面跨过大腿,以免引起尿液反流而造成感染。


3.
床头抬高< br>20~30
厘米,防止尿液逆流,定时翻身,防止尿液沉淀形成结石。


4.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
3000~5000
毫升,达到生理性冲洗。


5.
留置导尿管应每两周更换一次,每次更换应注意用适当的挤压方法训练反射性 排尿,换管前应尽量排空尿液,以便拔管后尿
道可休息
4~6
小时再行插管。


6.
尿失禁者或病人有反射性膀胱形成,
但小便时间又不能自己掌握,
要把便壶

放在接尿部位,
给病人固定小便器,
随时倒便器,
会阴部也要保持清洁无味。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9: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483.html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