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宾临床常用
20
种中药使用的药理及其用法
1
、酸枣仁:
< br>今天所尝药物,都为心气的药物。很少有药能够影响人的心神,
《神农本草经》里讲,影响人心神 的药物多为
金石类药物。心气类药物代表药为朱砂,还有金箔等,此类药重缀下行,按说是归右路的药。 神气不是无所依附飘
飘然的,当脏阴充沛的时候,气阴都很足的时候,才能化为神气,否则很难化为神气 。如人特别虚弱的时候,是很
难收住神的,经常表现精神错乱,魂不守舍。所以,神气是有一定的物质基 础的,也就是说五脏精气要充足。
单独补心气的药物,按理是没有的, 因为心气太清透了,草木的药气很难达到那么清透的状态,即便
好的人参,其清透程度都不够。
酸枣都是野生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酸枣果实个头小, 枣肉很薄,很酸,枣核很大。其药用部分是枣核内
的种仁儿,但酸枣仁没有任何酸味。酸枣秋季采收,晒 干,取核。酸枣仁形状为扁圆形。酸枣仁用时先炒,然后打
碎,有一股很油润清香甘淡之气。酸味是木气 之味,处于生发前的凝聚状态。所以酸枣仁有一股很强的生发之气,
并把这股气收起来,凝聚成果实。所 以酸枣仁是“木之子”
,木气的孩子,蕴藏的能力是比较足的。酸枣仁之所以
有很好的养心阴的 作用,一是因为酸枣仁很油润(凡是养阴的药物都是比较滋润的)
;二是酸枣仁的气很清透,油
润之中带着一股清透之气。其他油润的坚果(如核桃榛子松子等)虽然也是油润的,但其气是沉重的,不像酸枣仁
这么清透。
所以酸枣仁既能润养,
又偏于走上焦,
以养心阴。
酸枣仁 药性平和,
偏性不是很大。
凡是用于养心阴时,
可用于治疗,一种是心阴亏虚引起的失 眠,用量可达两升;再就是心阴亏虚引起的出汗(⊙﹏⊙
b
汗为心之液)
,可
大量用酸枣仁。
案例:一小儿,高烧之后,大汗不止,当时认为是阴虚火热出的虚寒,用了很 多清热养阴的药物,⊙﹏⊙
b
汗仍不
止,得一偏方,用酸枣仁煮鸡蛋吃,结果吃了一次 ,⊙﹏⊙
b
汗就止住了。酸枣仁仅适用于虚证,实证用了适得其
反。用量一般至少15
-
30
克,少的话,滋阴效果不太明显。
2.
连翘:
先开花,
后长叶,
凡是开花比较早 的植物,
其气机开达比别的植物药快,
要提前。
其果实为两半,
四个腔,跟人的心脏结构类似,其药用部分是果实的果壳,果壳上有斑点(也是凝聚之象)
,种子很小。连翘 有两种,一种
是青翘(绿色的)
,一种是老的黄褐色的,后者临床多用。青翘相对来说更涩一些 ,成熟的比较老练,开达之气较
大,破结效果更好。连翘有大小之分,连翘小的比大的要好,越小气越足 ,力量越大。其花较小,四个花瓣(从后
天角度来讲带有收藏之性。从先天角度来讲,属于震卦,是雷卦 ,震动而发之象,是木气生动之象)
。临床应用,
多与后天之气关系密切。连翘没什么气味很淡 ,蕴藏着一种早春生发之气,
。药液有股淡淡的苦味,但不是那种很
浊的苦,气相对是比较清淡 的,只不过是因为长的比较结实,气聚得比较紧,感觉气有点偏收,微微发苦的感觉。
连翘是一味很好的 开心结的药,就是因为在本质上他的气是比较干净的,比较清透的,凡是能够调心气的药都是比
较清透的 。连翘对气的影响是局部的,毕竟是一个果壳,偏于走上焦。克破心间气分郁结,所以,凡是心气的郁结
(不开心想不开气郁在心胸)
,
连翘可开心结,
把郁结之气破开,
这是他的强 项。
我们之前讲过元胡破心血之淤结,
连翘破气郁结。古人讲“连翘善于破心中结气”
。只要脉摸着结滞不清不痛快不通透的时候,用连翘
6
-
15
克,会有
不错效果。而且,气郁结越重,效果越明显。若上焦气郁结不重,量要少用,
3
-
5
克,郁结比较重的话,一般
15
克
以上,甚至
30
克。古人 多用于外科疮疡,认为连翘可清热解毒。实际上是利用连翘开心结通心脉的作用。当有疮
疡的时候,血脉 不通,因心主血脉,所以,也是心气郁结之象。用连翘把郁结的心气打开,血脉就通了,疮疡就会
痊愈。 连翘主要用于实证,药效比较平和,没有太大副作用。
< br>3.
菖蒲:就是我们所讲的石菖蒲,因其生长在水边石头边而得名。菖蒲叶子细长而舒展,气很通 达之象。菖蒲药用
部分是根,根是一节一节的,类似于竹节。菖蒲本身的气是比较方向清透的,但比较燥 。因长在水边,相对比较凉
降,偏阴。凡是偏阴的药,入的都比较深,偏阴的药走的偏近脏腑。菖蒲疏通 的效果比较好,适用于心气有点虚,
但虚的又不是特别厉害,有点郁结,也不厉害,就好比单纯一口气上 不来,就可以用菖蒲,可以托着心气往上散。
当心气略微偏弱,偏郁结的时候,用它的着红清透宣达之力 ,轻轻的把心气往上托一托,所以一般不需要用很大的
量。南方用的较多,北方用的较少,南方气比较开 达,郁结少。用量一般不超过
6
克,
3
-
6
克就足够了,稍 微宣达
一下就足够了。还有一种九节菖蒲,主要产自新疆青藏高原一带,与石菖蒲相比较,气药气更清凉 一些,更细腻一
些,气更清透,偏寒。心气郁结有轻度内火的时候,可以用九节菖蒲去宣达更合适一些。 一般来说,石菖蒲多用于
煎剂,九节菖蒲多用于做丸药或打粉,更适合直接吃,达到开心结的作用。九节 菖蒲比石菖蒲贵很多。
4
栀子:产于南方,火气开达之地,白 花,六个瓣,其药用部分是果实。栀子果实外面长六条棱,六为水之数,凝
聚收藏之象,收藏之中带有流 通之性。栀子苦寒下行收藏,而且是所苦寒药里流通性最好的一味药。一般的苦寒药
不可多用,容易使气 机郁结,栀子问题不大,即便用
30
-
50
克也不会郁结气机。
《伤 寒论》里讲,用栀子
14
枚。栀
子是流通三焦郁热首选的一味药。栀子流通性很好,不 论全身哪个部位有热都可以用。栀子很凉,只有火热实证的
时候才可以用,虚证禁忌。张仲景说,
“凡大便稀溏者慎用”
。栀子既能引热下行,有清热之功,同时又能引导心气
很快下降,恢复气机流通。
流感发热、
温病等有明显火热血热之象时,
可用生栀子或焦栀子,
用生栀子量稍小一些。
凡是有火热生栀子一般都要用到
6
克,多则
1 2
克;焦栀子可用到
15
克以上。焦栀子寒凉之性稍小,适合老人或小
孩。火 热实证多用生栀子。但不可大量长期使用,用
2
-
3
付,火气一退,马上就要 去扶中土。现在栀子多用于温病
发热,热郁心包。还用于跌打损伤,红肿热痛的时候,取新鲜的生栀子, 打碎,研末调糊外敷,可流通局部火热之
气,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女性痛经,也可大量生栀子,
30
-
50
克,浓煎顿服,立刻见效。
5.
莲子芯:刚才说心火,他是拐弯的一个地方,很容易引起心火不降,是吧,一旦 心火不降,心火的力量还是很强
大的,心火炽烈,很容易形成相火、郁火,这时候就需要适当地用一些药 物,来引导心火下行。引导心火下行,实
际上就是用所谓清热泻火的药。所谓的清热泻火,实际就是引导 心火下行,并不是单纯地把火气泻掉。莲子芯是荷
花的种子莲子里面的胚芽,这是莲蓬里面的莲子,莲子 芯是绿色的。很苦,可以去火。看荷花,从水里出来,那是
一个震卦,开达之象,木气生发之象。荷花叶 是很开展,荷花所有的气机,都是开达的舒展的。北方水声植物里,
叶子最大的差不多就是荷花,非常大 叶子长的,也就是说他开达气机,气场非常庞大。所以荷花是可以醒神的,可
以减肥的,
为什么 啊,
因为舒达啊,
包括他的根茎藕四通八达。
莲子是补脾胃的补神气的,
莲子 芯就收的更厉害了。
人气有余便是火、莲子芯这苦味,是比较清透的,所以才能入于心气,去心中烦热。 莲子芯一般情况下用
1
-
3
克就
够了,轻微的上火有一两三根就够了 。一定要有明显的心火指症,嘴里长疮了舌头烂了睡不着心烦意乱,有明显的
心火指证的时候采用,因为 苦寒伤中阳,伤脾胃。
6.
补骨脂:肾 属水,主收藏,一般治病到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补肾,补肾收工就算是治疗结束。从季节上讲,冬天主
收藏 。植物的种子是与冬天相应的是一个收藏之象。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肾气应该是藏已而发,是一个收藏到极致又生发的过程,以收藏为主,但不是收藏之后,门关上了不出来了,它是实际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现代 人肾
阴亏的比较多,尤其是上学的孩子,很多黑板都是电子黑板了,这其实对孩子说是一种伤害,都是伤 阴气的,所以
为什么近视眼那么多。肾就像人体的发动机,补肾的时候不要认为一肾虚了就去壮阳温阳, 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首
先要补肾。
实际上并没有绝对的肾阴虚或者肾阳虚,
阴亏,必然阳虚;
阳虚,
也必然阴亏,
只是稍微有所偏颇而已。
补骨 脂是豆科植物,长的比较有意思,他的花序从叶间伸出来,是一个穗状花序,不是很大,但是比较密集,聚合在一起,颜色是淡紫色。颜色越深,气收藏的越致密。从花序上讲,小花小紫花聚成一团,也是一个收藏之象 ,不
象牡丹花开的那么大。豆科植物基本都是偏于收藏,如甘草黄芪苦参。大豆黑豆黄豆都是补肾的。补 骨脂,顾名思
义,是专门滋补骨头里面的油脂,就是骨髓嘛,就是专门补肾的一个意思。花序层层叠底, 聚在一起,收藏之象,
他的叶子是卵圆形的,比较伸展,比较柔软,就是那种普通草本的叶子,不是很坚 敛。这说明说明呢,说明补骨脂
虽然从花来看是偏收藏的,但是他又不至于收藏的太厉害,是比较温和的 ,比较柔和的收藏的一个药,药劲儿不是
很大。
补骨脂的种子,
是扁平的,
像 一粒粒扁平的小豆子,
也是一个聚在一块儿的像。
我们用的补骨脂都是炒过的,
因为炒 制的轻重不同,颜色从褐色到黑色略有差别。使用的时候我们一般不对补骨脂进行处理。因为我们用的饮片
都是炒过的,炒过之后补骨脂的外壳比较疏松,相对来讲容易煮透,自然可以把药气煮出来。七制故脂丸。补骨 脂
12
克起步,
12
-
30
克之间是常用的,有的虚的比较 厉害的时候用到
60
克,甚至
120
克,但是这样的情况很少。一
般 用量
15
克。一般我们用时补骨脂用盐水炒的,微微发咸,咸入肾。骨折的病人不能加盐。盐的 收藏力量也是很
强悍的。有郁结的时候不要用,补骨脂的药性比较平和,是气阴双补,有时有的病人稍微 有点偏阴亏,比如熬夜用
电脑比较多,偏阴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稍微滋润一点的补肾药,如枸杞子。
7.
枸杞子:他的叶子是比较柔和的,小小的卵圆形,都是比 较平和的象,没有什么太偏的地方,他的花,紫色偏收
藏,五个花瓣,气比较柔和入中土。所以枸杞子可 以作为食品来吃,药食两用,可以泡水,可以熬粥,本身整体的
气还是比较接近土气的,
五个花 瓣,
土之数,
这是他的特点。
野生的枸杞没有那么甜,
味道微微偏涩,
口感差一些。
补骨脂的药气稍微偏燥一些,枸杞子的药气比较偏柔,两种是不一样的。枸杞子带着一种 甘淡的甜味,补骨脂几乎
没有这个味,因为是炒的,有点焦,甚至微微有点苦味。实际上如果补骨脂嚼一 嚼,有一种淡淡的豆醒气。补骨脂
急一些力量大一些。枸杞子的药力比较平和,使用没有太大禁忌,一般 情况下都可以放心使用。只要有明显的肾虚
症状,比如眼干腰腿酸软、尺脉有点虚,都可以使用,用量一 般
20
克以下,平时用
10
克以内的枸杞子泡水喝也没
问题。补骨脂 主要以聚气为主,枸杞子简单理解为聚阴聚水为主,但肯定不是单纯的聚阴,因为里面还有种子的。
8.
芦巴子:很小的植物,别名苦豆子,也是豆科 植物。小小的花,椭圆形的叶子,每片叶子都有三个小叶子,三为
生发之数。微微有点苦味,淡黄色,药 性平和。葫芦巴主要用于小孩补肾,因为小孩的生气足长身体,如果有时收
藏的药太厉害了,压的孩子长 不起来了,除非特别虚的时候,葫芦巴更适合小孩阳气生发的特征,这是葫芦巴的一
个优势。病人生发之 气不足肾气也不足,可以用。一般来说
20
克以下就足够,小孩
12
克就可以 了。
9.
骨碎补:蕨类植物骨碎补的根茎。长在比较阴凉的地 方,石头缝里。长的很矮小,但是他的根是很肥硕的,用它
的根茎,就是一个收藏之相,精华都收藏在根 茎上。叶子是直直的上来的,带着一股很强势的力量,疏通。我们用
的骨碎补是炒过的,就像炮姜一样, 很轻,里面的水分蒸发了,里面有很多特别细腻的小孔,很疏松。结构就跟骨
小梁的结构很类似。从补肾 的角度来讲,最大的长处,能够控制肾气的这种稳固性,维持肾气整个气场饱满,稳固
啊。枸杞子只是给 你养。骨碎补一般都用于急症,比如固执,特别重的劳损,包括牙疼啊,都是肾虚的牙疼,用骨
碎补是很 好的,效果比较好。这个药比较柔和用量不怕多,
30
克
60
克都行。骨碎补 建议和滋养的黄精枸杞子配合
用。
10
益智仁:跟我 们以前讲的白蔻砂仁姜一样,都是姜科植物,长在南方,比较高大,开着比较好看的花,叶子也是
很狭长 ,
姜科植物是很典型的,
很舒展的叶子。
益智仁是果实的,
长的也是比较结实 的。
白蔻的果皮很薄,
白色的,
一捏就碎了,很脆,白蔻的气很轻。砂仁呢,果皮长着 刺,果皮是软的,比较韧,撕半天才能撕开。益智仁果皮比
较厚硬脆,不像砂仁那么韧,也不像白蔻那么 薄。所以相对来讲,他的气收的比较紧,凝聚的比较紧,收藏的比较
好。
白蔻和砂仁我们就归为 入中焦,
当然砂仁也有补肾的作用,
那么益智仁就完全是补肾的药。
益智仁的种子打碎 ,
有一股清香之气,跟砂仁白蔻相比,淡了很多。是因为它收藏起来了,他的气没有完全外漏。随意有补 肾的效果。
所以我们用益智仁的时候,要把外壳打碎,里面的种子团都要打碎了用,效果比较好。益智仁 这个要他的特点就是
再补肾药里面,药气是最清透的,所以你需要紧急补肾,需要一个比较大的量来收藏 肾气,但是又有一些郁结,那
么益智仁是首选。肾气虚的比较厉害,需要前期补肾的时候,考虑益智仁, 后期的时候,用补骨脂,因为补骨脂更
纯粹。量一般
12
克以上,多的可以用到
20
克,芦巴子和益智仁的区别?芦巴子的味儿偏苦,在补肾的时候更多在
有形的层面,或者 偏阴的层面来收。而益智仁是芳香的,是从气分的层面来说,有些细微的差别。芦巴子本身带着
生发之气 ,能往外通,益智仁带着一股流通之气,他不生发,是流通。如果单纯从补肾的效果来说,益智仁比芦巴
子强些。
11
地 黄:现在药用地黄野生的很少,都是人工种植的,药效稍微差一些。以河南产的地黄最好,为道地药材,是河南“四大怀药”之一。因为河南土气比较厚实,气候比较温和,生长的地黄土气足,品质相对较好。从名字来 看,
实际上是土地中黄色的精华凝聚而成的,所以其味甘。地黄植株不是很大,叶子类似于蒲公英,帖地 表而长,中间
会长出长长的花茎,开出紫色(收藏之象)的喇叭状的花。其叶子肉肉的软软的很嫩,上面 布满细细的毛(肺主皮
毛,是一种金气的特征,
收藏力量不较好)
。叶脉呈网状,凹凸不平,
这也是一种收藏之象。
地黄的药用部分是根,
其根茎肥大,所有精华都 藏在根上。地黄从植株到根茎都是比较软嫩的,汁液也丰富,津液很饱满,所以,虽然具
有收藏之象,但 其收藏得并不紧致,是一种很柔和的收藏之象。生地黄的切片,细腻而粘。地黄制法有两种,一种
是直接 烘干,叫生地,古代就干地黄;另一种用黄酒或者好的白酒浸泡后,在上锅蒸,蒸至发黑位置,九蒸九晒的
叫九炙熟地,也有用黑豆蒸。熟地的切片看起来比较油润一些。刚蒸出来的熟地细腻而软,比较粘,入口即化。 好
的熟地泡酒时间长了会融化掉,只剩下网状纤维束。临床一般都用熟地,有火气的时候会用生地。熟地 可以理解为
是再身体里储藏阴分的一种介质,
所以熟地可滋阴,
是从气和阴的层面来辅 助肾气的收藏。
只要脾胃没有太大问题,
其用量基本没太大限制,
多多益善,
少了效果不明显。
当明显感觉阴气不足
(包括肾阴虚肝血虚)
的时候都可以用,
肾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肝血虚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面色枯燥,不够红润。如果单纯的血虚,面色是偏白、偏 燥
的;
如果是肾阴虚面色是偏黑的。
这两种情况都是阴津不足,
都可以用熟地 滋养。
熟地在人体的作用好比海绵一样,
像吸水一样,轻轻的,缓缓的把阴气守住,但并没有很 强的压力,是一种柔和的藏聚状态。熟地聚集了肾阴,并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7: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