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我的儿子学习习惯不好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15:56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张清)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的儿子学习习惯不好

我儿子
9
岁上三年级,老师评价他聪明,但 令人头痛,上课长做小动作,作业就是不做,喜
欢数学,对科学、艺术、拼插之类,有天赋也有耐心,架 子鼓
6
级,两岁就可以自己交钱买
吃的,
4
岁会和面擀面条煮着吃, 心地善良喜欢与人交流,我们带他找了心理专家,发现他
有上进心,但好一阵有回复原样


答:与众不同的孩子,智力上也会与众不同之处。
对一个
10
岁以 下的孩子来说,兴趣广泛、
有爱好、
有好奇心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
判断一个孩子爱不 爱学习,
不是他在学校表现如何,
玩不完成作业,
喜不喜欢听讲,
而是看孩子 的求知欲。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喜欢自己琢磨,对
知道的东西重复学习很不耐烦,
课堂纪律也不太 好,
生物科学揭示人的天赋能力主要是在艺
术、
绘画、
色彩、
结构、 音乐、
记忆力、数学等方面。

7
岁以前,
孩子是完全右脑性智力,
主要体现在直觉与想象力、
视觉敏感力、
独特的联想与感觉等方面这个时候,
孩子的思维是
感性的,发散的。
7-11
岁是左脑智力发展阶段,比如抽象能力、推理 、数理、线形分析、言
语应用等。
12
岁以后由于社会科学文化大多建立在理性的思维 中,孩子更多需要依赖理性
的思维。
15
岁以后,孩子会结合感性和理性两种学习方式 ,开始真正有目的和由自身动力
决定的学习,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不需要学校与家长的敦促。

对你的孩子来说,
说他缺少好的学习习惯还为时太早。
智力好的孩子,
由于这 时的智力还是
右脑性,
自然会对学校的理性教学产生厌恶与冲突,
智力越好的孩子能量 越大,
折腾越厉害。
家长应在孩子
10
岁前充分发展孩子的右脑能力,比如音 乐、绘画、动手制作、想象,多带
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
不要过早让孩子沉浸在理性的知识里,
也不要过早把一些科学结论告
诉孩子,
给孩子体验思考与困惑的权利与时间。
如何让孩子右脑发展饱满,
是决定孩子未来
学习动力、成就、深度的重要前提。
要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就要把所有能引发孩子专注的行为、
阅读、
玩耍都看成 是孩子在
学习。对孩子来说,
99%
的知识不是课堂中学到的,而是在生活中学到的。 只要孩子在从事
这样的活动,
就给与他一些特权,
比如父母关掉电视,
小声说 话,
让孩子感觉学习是重要的。
对小学生而言,千万不要在学习上评价过多甚至挫败孩子,让孩 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让父母和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

我是教师,
孩子
8
岁,我们 在同一所学校,可他却成了我和其他教师最头疼的孩子,他上课
时注意力不集中;下课非常调皮,回到家 里就是玩,不写作业,我经常和其他教师一起探讨
怎样教育他,表扬、鼓励、批评都用了,可一点效果都 没有

做教师的人不要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自己的学校,
跟将军不把自己的儿子放在自己 的部队是一
样的。
人会无意识追求特殊,
对孩子来说,
特殊是一种权利。有的时候,
孩子并没有意识到,
但身边的老师和学生会无意识传递这样的信息。
老 师和孩子多处在双重角色中,
使用着双重
规则。

很多问题是被我们关注出来 的——我们认为孩子淘气,那么孩子淘气的信息就会被关注强
化,孩子不淘气的信息我们反而感觉不到。 所以,
关注有时会缩窄我们的心智,还有一点要
提醒的,你对孩子行为的解释其实是你内心的, 不是孩子的,心理学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一个母亲对不诚实具有高度焦虑,那么她会无意识关注孩子撒 谎,自然也会“如愿以偿”

当她批评孩子不诚实时,
是为了平息自己对不诚实的焦虑 。
如果她进一步认为孩子是个爱撒
谎的孩子,
她与孩子之间会出现一种心理效应:孩子拒绝这种评价,
但母亲每次批评都有根
1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有据,慢慢挫败孩子诚实的内心,结果孩子真的变成撒谎的人。

如果把眼睛从孩子的 问题移开,
关注孩子阳光与正常的部分,
那么你就会发现孩子真的很不
错,
当 你不停地把这样的信息流露出来并传递给孩子时,
有一天所有人都会发现你的孩子是
阳光灿烂的



怎样引导女儿与强势小朋友交往

邻居家的女儿小桐
5
岁,比我女儿大
6
个月,跟我女儿在一起玩时总是要由她指挥和控制,比如,
她做妈妈、
老师,
我女儿则做女儿、
学生,
如果我女儿不 听从,
就体罚,
孤立我女儿。
女儿这样老被小桐压着,是不是不利于身心发展?是否要 限制她们来往?(广州

芳嘟)



李子勋回复:



有时候,
大人有什么心结,
无 意识地会从孩子身上看出来。
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中的


射性认同

是很常见的。其机制就是母亲把对一种行为的感受告诉孩子,要孩子不要怎样。
孩子原本没有 这样的感受,因提醒而产生。也许最初孩子并没有那么当真,
但经由母亲,常
常携带负面情绪地 反复提醒、斥责、
批评,
或产生某种特定的亲子行为,
比如不让孩子做什
么事 ,
最终把这种感受印刻在孩子的心中,转而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困境。所以,如果你感受
到什么, 不提醒孩子,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她的内心很健康。



另外,
小儿时期大半岁,心智能力会有很大区别。孩子与比自己大的孩子玩,
心智的成
长会受到激励与刺激,
鼓励孩子与大孩子交往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有一个强势的伙伴,
孩子
在服从中也学习到强势,
儿童时期的孩子是以模仿学习为主的。
如果她有强势的 朋友,
那么
她的内心也会有强势的需要。
由于认同作用,
母亲鼓励孩子喜欢强 势儿童,
并在她出现相似
行为时给予表扬,那么,
你的孩子有一天就会是一个喜欢管理 与控制别人的人。反过来,如
果你不准孩子跟强势孩子玩,
孩子无意识会排斥自己的强势行为,
怕自己成为母亲不喜欢的
人,以后有可能发展为没有主见的人。我想,你也不希望孩子那样吧!

6
岁的儿子自虐

我的儿子快
6
岁了,是个讲道 理的孩子。但他做错事,比如打了小朋友,除了和对方说对
不起外,
他还会用手使劲打自己的头 。
一次午睡时,
我帮他盖毯子,
他不高兴就打我的肚子。
后来他哭着向我道歉 ,说让我不要爱他了,让我们买个新房子住,
不要带上他,因为他是个
不好的孩子。无论我如何 劝说,都不能缓解他的这种想法。他还用头撞地,我看了很心疼,
很担心。(广州

徐烨)



李子勋回复:



读你的信让我想起法国电影《心火》中的一个情节,苏菲
·
玛索演一个母亲,在教导女
儿绘画的时候,
由于女儿对她不尊敬,不按规定画,苏菲把颜料泼在女儿脸上,紧接着她也
2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把颜料泼在自己的脸上。
人们在愤怒时做错了一件事情的时候,
一种本能的反应就是让自己也去体验痛苦,
借此来平息心中的懊丧。
躯体的痛苦的确有助我们洗涤烦恼的心,
正如耶稣
踩在布满荆棘的路上,
他的灵魂才能升华。
后现代心理学有一种躯体疗法,< br>就是经由拍打身
体让自己感觉到疼痛,
唤醒我们对躯体的知觉。
确实有的孩子当 陷入某种糟糕的关系、
困境
时,会通过轻轻地针刺、刀割、拧掐、拒食等来惩罚自己。这些都是 青春期孩子的

游戏


不必当真,也不必提醒。改善与孩子的关系 ,或解脱出困境,这些行为会戛然而止。



不过,
6
岁 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有点匪夷所思。父母要分析孩子行为的意义,分析他有
这样的行为后,
和没 有这样的行为前,
父母的态度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他自罚行为引发父母
某种特定反应, 那么我们会说这可能是孩子行为的意义。
6
岁的孩子有一种天然的逻辑,你
惹了我,我 就可以做些什么来对付你。小男孩大都迷恋

武力

,所以生气的时候就动手 了。
打别人不对,
就打自己好了。
你信中孩子的语言太成人化,
我猜想是你们 的言语被他听多了。
从这些言语可以看出父母给予他的道德观是非此即彼的,
6
岁的孩 子理性思维远没有成熟,
父母最好是言传身教。比如对孩子说:

是妈妈先错了,妈妈 要愉快地跟你道歉,以后你睡
觉的时候,
妈妈一定不会强行给你盖被。

这样 就给了孩子学习如何对人说

抱歉


如果你担
心孩子的某 些行为,你要说:

妈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所有的好孩子都会犯错误,只是不
会老犯 同样的错误。

这样也许他就不会被激化到自我惩罚了。


我为什么早上不能看电视?爷爷奶奶就可以看呢?


我为什么早上不能看电视?爷爷奶奶就可以看呢?(琪琪,
4
岁)



李子勋回复:



早上是孩子呼吸新鲜空气,见见太阳 公公,长身体和长知识的时候,爸爸妈妈说

一日
之计在于晨

,说 的是早上是人最聪明,最有灵气,最敏捷的时候,一定要珍惜,去做一天
中最重要的事。看电视是琪琪一 天中最重要的事吗?肯定不是哦,所以早上不看电视。



爷爷奶奶老了, 不用长身体了,也不用长见识了,腰腿也不好了,也不能出去忙碌了,
想看电视就看喽。如果他们早上看 ,中午看,晚上还看,琪琪要提醒爷爷奶奶,久坐伤身,
看太久电视伤神,拉他们出去散散步,见见阳光 也是很好的。


为什么有时候我很爱爸爸妈妈,有时候又不爱了呢?



为什么有时候我很爱爸爸妈妈,有时候又不爱了呢?(亮亮,
5
岁)



李子勋回复:

3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5: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8015.html

我的儿子学习习惯不好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