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新资料推荐
------------------- -----------------------------------
人体结构与功能之胃
走进我们的胃
作
者:
choing
指导教师:
摘要:
胃是人和脊 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为六腑之一。
胃主要用于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
较小的分子,以便于进一步被吸 收。
即主要是受纳和腐熟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可见胃对人体有着
很大的作用。
这篇文章对胃的浅度剖析,通过对胃的位置,胃的结构的分析,
胃的形态的基本 分类、
胃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原理,
与胃有关的主要疾
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其 中着重对胃癌进行解释,胃癌常复
发的原因。
最后普及一些关于养胃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对保护胃有一定的了
解,加强对胃的保护。
关键字:
胃;胃的作用;胃的疾病;胃的保护;胃的位置
一、胃的位置:
胃在人体的胸骨剑突的下方,
肚脐的上部,
略偏
左。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
1
/
13
胃腔又称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是下脘,包括幽门;上下
脘之间的部分是中脘。
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
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喜
润恶燥。
二、胃的结构:
胃由上而下可分为四个部分:
1
)
贲门部
紧接贲门的一小段。
2
)
胃底部
位于贲门左侧,是贲门以上的膨隆部分。
3
)
胃体部
是胃腔最大的部分,介于幽门部和贲门部之间。
4
)
幽门部
又称幽门窦、胃窦,是角切迹以下至幽门之间的部
分。
一般慢性胃炎多发生于幽门部或以此处为重,幽门螺杆菌也常寄
生于幽门部。
胃的上口贲门处,称之为上脘部,胃的下口幽门处,叫下脘部,
下脘部与上 脘部之间的部分为中脘部;上、中、下三脘合称胃脘部;
上、中、下脘部在体表相似于腹正中的上、中、 下脘三个穴位。
其中较为复杂的胃壁结构
胃壁共分四层.自内向外依次为黏
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1)
黏膜层:
即胃壁的最内层,它是由表层上皮、黏膜肌和肌间组 织构成,厚
----------------------------------------- ----------------------
最新资料推荐
-------------- ----------------------------------------
约
0.5~0.7
毫米。
黏膜肌由二束平滑肌纤维组成。
表层上皮下面为腺体和固有膜,含有 结缔组织基质、浆细胞、淋
巴细胞、少数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神经和血管。
用胃镜观察胃黏膜为微红的橙黄色.并且有闪光。
在空腹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
当胃被食物充满后,皱襞即变为低平或全部消失。
胃黏膜被许多纵横沟分成若干小块,称为胃区。
每区有许多小窝,叫胃小凹,胃腺即开口于胃小凹的底部。
胃大约有
300
多万个胃小凹,一个胃小凹底部有
3~5
条胃腺共
同开口。
临床上,胃黏膜皱襞的改变.常表示有病变的发生。
分泌胃液的腺体有
3
种。
即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胃腺是胃黏膜上皮向结缔组织中深入凹陷而形成的。
它是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
3
种构成。
< br>胃小弯、幽门部的黏膜较平滑.神经分布丰富,是酸性食糜必
经之路,易受机械损伤及胃酸消化酶 的作用,所以容易发生溃疡。
(2)
黏膜下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组成,起缓冲作用。
当胃扩张或蠕动时,黏膜可伴随这种活动而伸展或移位。
3
/
13
此层含有较大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
胃黏膜炎症或黏膜癌时可经黏膜下层扩散。
1
(3)
肌层:
胃壁的肌层很发达.由三层平滑肌组成。
外层为纵形肌,以大弯和小弯部分较发达:
中层为环形肌,在贲门和幽门处变得很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
门括约肌:
内层为斜形肌,由贲门左侧沿胃底奥胃体方向进行,以下渐渐分
散变薄,以至下见。
在环形肌肉与纵肌之间,含有肌层神经丝。
胃的各种生理运动主要靠肌层来完成。
(4)
浆膜层:
胃壁的浆膜层是胃的外膜,实际上是腹膜覆盖在胃表面的部分。
其覆盖主要是在胃的前上面和后下面,并在胃小弯和胃大弯分别
组成小网膜和大网膜
三、胃的形态:
胃的形态、大小、位置因人而异,主要由肌张力和体型决定。
主要分为角型胃、钩型胃、瀑布型胃、长型胃。
角型胃:
位置比较高,几乎呈牛角型,整个胃部形态是上宽下窄。
多见于超力型体质矮胖者
钩型胃:
胃底和胃体 斜向右下或垂直,幽门部转向右上方,形似钩,角切
迹明显,胃下极达髂嵴水平。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多见于正力型体质者。
瀑布型胃:
胃底呈囊袋状,向后倾倒,胃泡大,亦多见于正常人。
长型胃:
胃呈垂直位,全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只有幽门位于右侧, 胃下
缘可在髂嵴连线水平以下,甚至进入盆腔,上窄下宽。
多见于无力型体质瘦长及衰弱者。
四、胃的作用
:
1
)
.
胃是一个仓库,将食物浸软和搅拌, 为笑话过程的早期活
动做准备
2
)
.
胃能同化食物,为身体提供能量
3
)
.
胃 为迷走神经
和交感神经支配,迷走神经增加张力和胃肌及幽门括约肌的收缩力,
交感神经有一对 立的影响。
迷走神经切除减少胃液的体积和张力及胃肌的活动
4< br>)
.
胃的消
化,
为食物的机械搅拌加上化学溶解,
这些过程的 障碍可产生不消化
的症状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和运动
胃的分泌
1.
分泌物的
成分
胃能分泌酸性胃液,由
99.5%
水和
5%
固体成分组成,其中固
体成分由
0.1%
无机物和
0.4%-0.5%
有机物组成。
2
无机物:
主要胃盐酸,少量氯化钠、氯化钾、磷酸盐
有机物:
黏液(润滑功能)
,另有无活性的促胃液素源、
②泌酸腺分布在
占全胃粘膜约
2/3
的胃底和胃体部。
5
/
13
泌酸腺由三种细胞组成:
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它们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
和粘液,
③幽门腺分布在幽门部,是分泌碱性粘液的腺体。
胃液是由这三种腺体和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分泌物构成的。
(
2
)
.
胃粘膜的内分泌细胞
胃粘膜内至少含有
6
种内分泌细
胞,如分泌胃泌素的
G
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的
D
细胞和分泌组胺的
肥大细胞等。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
酸性的液体,
pH
为
0.9
~
1.5
。
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
1.5
~
2.5L
。
胃液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机物
如粘蛋白、消化酶等。
与唾液相似,胃液的成分也随分泌的速率而变化,当分泌速率增
加时,氢离子浓 度升高,钠离子浓度下降,但氯和钾的浓度几乎保持
恒定。
(
1
)
.
盐酸
胃液中的盐酸也称胃酸,
其含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
分泌盐酸的毫摩尔量表示,
称为盐酸排出量。
正常人空腹时盐酸排出量(基础酸排出量)约为
0
~
5 mmol/h
。
在食物或药物(胃泌素或组胺)的刺激下,盐酸排出量可进一步
增加。
正常人的盐酸最大排出量可达
20
~
25 mmol/h
。
男性的盐酸分泌多于女性;
50
岁以后,分泌速率即有所下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3: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736.html
-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
下一篇:疼痛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