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八法6-补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13:55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中医八法
6-
补法

补法

什么是补法:

补法:
是指人体内阴阳气血出现亏损的虚浮时,
用可以补益的药物来
滋养亏损 的气血的方法。

虚证




虚证:是指人体内生理功能比较低下。




造成原因:




1

人体先天禀赋不 足。
2

缺乏后天适当的调养。
3

疾病的耗损。

虚证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像又大多体
现于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




虚证的分类: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具体表现:




1
、气虚和阳虚都属于阳气不足的病证,两者临床表现十分相 似,
容易出现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区别,气虚体质虚弱无
寒象,阳虚体质虚弱有 寒象。
(怕冷、畏寒)




2
、血虚与阴虚都 属于阴血不足的病证,两者的临床表现类似,具
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症状。区别,血虚者 热象较少,
阴虚者通常会发热。

三、补法




1
、适用范围:凡是人体出现虚证的情况时,都可使用补法来
治疗。

虚证造成原因:
1
、先天禀赋不足。
2
、后天失养。
3
、 疾病不断损耗
等。




补法的具体方法:补法包括,补 阴、补阳、补气、补血四个方
面,
(从阴阳五行)
,从藏象学说来讲补法包括补肝、补 心、补脾、补
肺、补肾五个方面。在使用补法时,应将补法分为不同的层次,才能
根据病人不同 的层次,达到满意的疗效。





3
、补气与补血




补气是指人体出现了气虚 的症状(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全身
无力)
,可用补气药如人参、白术、茯苓来治疗。




补血药是用在患者出现血虚的症状(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
肤萎黄等)
,常用药物:当归、川芎、鸡血藤、阿胶等。




阳虚与补阳

阳虚:具有气虚的一切症状(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同时兼有怕冷、畏寒、四肢冰冷、容易腹泻等。常用药物巴戟天、杜仲、
续断等。




5
、阴液亏虚:具有血液亏虚的症状(心悸失眠、皮夫萎黄)
, 同
时伴有脸上潮红的潮热、手脚心流汗、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
通常使用白芍、麦门冬、 熟地等补阴药来治疗。




6
、补血药比较温燥,容易 造成口干舌燥产生虚火;补阴药比较寒
凉滋润,容易造成体质偏寒。




7
、补气药的温热程度比不上补阳药来得迅猛。单纯气虚,可以使
用人参、 白术、党参等药物来治疗。如果出现了阳虚(虚寒体质)

必须使用补阳药物如巴戟天、杜仲、 附子、干姜等。补阳药温热程度
补气药大,补阴药的寒凉程度比补血药大。



8
、气虚的治疗:气虚在五脏中,出现气虚的脏腑有脾、肺、肾、
心。即( 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心气虚)治疗时可根据上述四脏
进行补益。



9
、血虚的治疗:血虚通常属于肝血虚和心血虚,治疗时可以针对
肝、心二脏来进行补 益。



10
、阴虚的治疗:阴液亏虚主要是肺、肝、肾、心四脏 ,很少出现
脾阴虚,治疗时主要针对上述四脏来进补。



11< br>、阳虚的治疗:阳虚症状大多跟肾、脾、心三脏有关,
(肾阳虚、
脾阳虚、心阳虚),治疗时主要针对上述三脏来进行补阳。



12
、补肝的药 物:肝脏发生病变时,
通常属于肝阴虚和肝血虚的病
变,很少有其它病变。补肝阴的药物如白芍 、天麻等。补肝血的药物
如当归、阿胶等。



补心的药物可以分 为补心阳、补心气、补心血的药物;补脾的药物
可以分为补脾气、
补脾阳的药物;
补肺 的药物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肺气、
补肺阳的药物;补肾的药物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肾阳、补肾阴、补肾气的药物。掌握上述原则,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13
、补阳药与祛寒药的区别:

祛寒药又称温里药如:附子、肉桂、干姜、 丁香、小茴香等;补阳药
如:巴戟天、杜仲、续断、补骨脂等。区别:补阳药具有补益阳气党
参 效果,主要治疗虚证;而祛寒药则只能袪除体内的寒气,主要治疗
寒证。治疗时应分清阳虚明显还是体内 寒气明显,对症用药,方显奇
效。



14
、虚不受补应如何应对:

部分病人由于虚证时间过长(
3月以上)
,有的也有时几年时间由于
虚证时间过长,造成了其它脏腑的损伤。如血虚、最初 只是肝脏和心
脏,但长期不愈必然影响到脾、肾、肺三脏,形成其它疾病,不能只
靠补益药物来 治疗。
这类患者已经形成了一种虚热的症状,
治疗时应
同时祛除虚热,
先以清 热药为主,
待虚热消退后,
再以补益药物为主。

虚不受补的确定:
凡是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虚证,
都会引起其它脏
腑的损伤,形成虚热、痰饮、瘀血、便秘,治 疗时应该首先清除上述
各证在进补,
或是以治疗上述各证的药物为主,
补益药物为辅来 进行
治疗。

虚不受补的治疗:
首先治疗虚热、
痰饮、
瘀血 、
便秘等,
以功邪为主,
补益为辅,邪气清除后,以补益为主,千万不能颠倒。




15
、服用补益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1
)服用补益药物后,应注意忌食辛辣、油炸、冰冷的食物,不能
喝烈酒。

不能过度熬夜或是纵欲过度;否则,将出现新的病证。


16
、因工作压力、疲劳过度、生活压力引起的虚证的治疗:

上述虚证大多数属于肝血虚或肝阴虚,以肝阴虚的症状明显。

容易出现疲劳、烦燥、 肝火上升、口干、口苦的症状。可用天麻、北
沙参、麦门冬等滋阴药那治疗。

病情特 别严重者,
出现发怒、
烦躁不安、
口干特别严重,
睡眠不好等,
表明 已经出现了肝火,必须在原来药物的基础上加上清热泻火药物,
如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一方面补充 肝脏中的阴液,另一方面清
除体内虚热。诊断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口干、口苦、胸口烦躁、胸闷
的现象。

病案举例:

患者男
30
岁,由于长期服用归脾 汤与补中益气汤,造成皮夫明显枯
槁,毫无润泽,阴液十分亏虚。原辩证时只是脾胃功能不好,肾阳虚< br>一症,
未注意到该患者有明显的肾阳虚证,
由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造
成阳气偏盛 ,阴液更加亏虚,因此形成皮肤干瘪枯槁,过度的补脾反
而造成脾胃功能的消耗。

治 疗原则:补脾同时,必须兼顾补肾阳及阴液,补脾、补肾、补阴药
物应有一定比例。注意:当病人症状好 转后,应改变药物剂量。病人
体内的阴液补充上来之后,不宜长期服用补益药物。参考处方:

白芍
10
克、麦冬
15
克、生鳖甲
30
克、当归< br>10
克、茯苓
15
克、白

15
克、麻黄
3
克、杜仲
15
克、续断
15
克、附子
5
克、干姜< br>5
克、
甘草
5
克。

滋阴:白芍
10
克、麦冬
15
克、生鳖甲
30
克共
55
克;

补血:当归
10
克。

健脾:茯苓
15
克、白术< br>15
克、甘草
5
克共
35
克。

宣肺:麻黄
3
克。

补肾阳:杜仲
15
克、续断< br>15
克共
30
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3: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724.html

中医八法6-补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