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胃溃疡研究进展(精)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13:53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梅毒的早期症状)
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PU)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将其归纳
为局限性组织缺损
,
能累及黏膜、黏膜 下层和肌层的疾病。而祖国医学认为其病
因主要是由于七情刺激、
饮食不节、
劳倦内伤 以及外感六淫
,
导致脾胃虚弱
,
肝胃
不和
,
从而升 降失常、损伤肠胃
,
久而成病。该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复发率
,
因此
降低复发率已经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又一研究重点。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
在抗消化性溃疡 复发方面的研究进展
,
为解决消化性溃疡高复发率这一难题提供
理论依据。


1
中医疗法

1.1
对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根除作用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PU
和防止复发
的机制之一。傅绍桂用愈疡汤
(
柴胡、白芍、黄连、蒲公 英、地锦草等
)
治疗
HP
阳性者
,HP
根除率为
9 0%,1
年后溃疡复发率为
14.8%,
明显低于雷尼替丁
[1]
。 宋
希仁用精制大黄片治疗
HP
阳性患者
,HP
阴转明显高于对照组< br>[2]

郑日男等发现
,
复方儿茶胶囊
(
儿茶、核黄素、
烟酸等
)

PU
的近期疗效及
HP
根 除率均高于西米
替丁、
丽珠得乐
[3]

刘子生发现清开灵能促进< br>HP
相关性胃溃疡愈合
,
减少复发
,
根除
HP[4]


1.2
对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
(GAS)
的抑制作用

凌树森、杨香媛 等
[5,6]
研究
表明
,
青黛散和胃苏饮能抑制胃蛋白酶
,
降低胃液酸度。
余文新等对速效胃宁片进
行了大鼠、
小鼠
3
种溃疡模型
(
幽门结扎型、
慢性乙酸型、
利血平型
)
的药效 学研
究。结果表明
,
该药能明显降低大鼠胃液分泌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7] ,
降低溃疡
复发率。

1.3
对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QUH)
的作用
PU

QUH直接关系到
PU
的复发率
,
已被
国内学者所公认。
目前 认为较完整评价
QUH

3
个方面
[8]:
内镜下再生黏膜 成熟
度评价
(Takemato
对溃疡进行新的内镜分期
)
、再生黏 膜组织成熟度评价、再生
黏膜功能成熟度评价。虽然中医药能促进
PU
愈合
,
并能降低其复发率
,
但能明确
采用
QUH
概念和评价方法的 还较少。梅武轩等
[9]
以再生黏膜厚度、黏膜肌层缺
损宽度和黏液指数分别代表再生 黏膜结构和功能成熟度指标
,
评价柴胡桂枝汤对
QUH
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
QUH
是柴胡桂枝汤临床抗
PU
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br>鄢顺琴等采用慢性溃疡模型
,
发现胃痛灵不仅能促进溃疡愈合
,
而且能 提高
QUH,
有助于防止胃溃疡的复发与癌变
[10]


1.4
促进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恢复作用

熊国良等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 角度
,
对胃溃疡愈合后的复发机制进行了探讨。用
Okabe
法复制大鼠胃溃 疡模型
,
采用
TUNEL
法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原位凋亡。结果表明
,
健胃愈疡颗粒修复胃溃疡及
抗复发作用机制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恢复正常有关
[1 1]


1.5
对粘液分泌的促进作用

中药对粘液分泌 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这是其防止
溃疡复发的机制之一。周训文
[12]的研究发现
,
陈香露白露片能明显增加消炎痛
性胃溃疡以及结扎幽门性胃溃疡大鼠 的胃黏膜分泌。
王国中等发现丹参水溶液对
大鼠乙酸慢性胃溃疡急性期有明显的促进溃疡愈合的 作用
,
对溃疡的再复发有防
止作用。此作用与溃疡部位细胞再生
,DNA合成增加及黏膜上皮细胞内粘液含量
增多有关
[13]


1.6
改善黏膜血流量的作用

王汝俊等证实
,
补中益气 汤能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

是该方对实验性胃溃疡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周平等发现丹参提取物能促
进大鼠乙酸消炎痛胃溃疡的愈合
,
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胃黏 膜微循环、加速黏膜细
胞的再生、促进粘液分泌有关

2

PU
复发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中医在临床治疗
PU
复发方面
,
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姚昌礼
[14]
用加味归
脾汤
(
党参、桂圆肉、黄芪、乌贼骨、茯神等
)
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60

,
总有效率
82.1%,1
年内溃疡复发率为< br>2.5%

李恩复等
[15]
用摩罗疡平冲剂
(
蒲公
英、
仙鹤草、
三七粉、
青皮等
)
治疗
122

PU
患者
,
与对照组
(
甲氰咪呱和果胶铋
)< br>比较总有效率
,
差异无显著性。
随访结果显示
6
个月和
18
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
照组
(P<0.01)
。万清信
[16 ]
用愈疡散
(
珍珠、硼砂、黄连、白及、青黛、琥珀
)
和西咪替丁作 对照组观察了
200

PU
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愈疡散的总有效率

96.00%,
与西咪替丁疗效近似
,
而复发率愈疡散为
19.1 %,
西咪替丁为
46.4%,

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 1)
。陈锦辉等
[17]
用乌贝散合黄芪建中汤
(
黄芪、
桂 枝、白芍、茯苓、海螵蛸、延胡索等
)
并同时配以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
(GU),总有效率为
98.6%,1
年后随访
,
复发率为
8.3%
。陈学诚等
[18]
用中药
(
川芎、乌
贼骨、
黄芪、当归、
肉桂等
)
配合泰胃美治疗
PU120

,
并与
120
例单纯用泰胃美
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
治疗组的疗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半年、
1
年内的溃疡复
发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以看出
:
中医药治疗
PU
具有很高的疗效
,
且复< br>发率低。

在中医药方面,这几年在消化性溃疡中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br>下面就让我们中药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

1
单味中药




1

1
清热泻火类

芦荟性 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有清肝热,通便的
功效,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严亨秀 等
[1]
选用冷束缚应激溃
疡模型,观察芦荟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损伤及胃液pH
值的影响实验,以生
理盐水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芦荟组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溃疡抑 制率达到
43

1
%,还可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以及胃液
pH
值,表明芦荟可能通过影响胃液、
胃酸的分泌对应激性胃溃疡具有预防保护作用。
提示芦荟可解 除应激因素对胃肠
道运动的影响,
改善消化系统的分泌,
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芦荟促进伤
口愈合的作用可能加快溃疡面的愈合。一枝黄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
惊风、跌打损伤、痈 肿发背、鹅掌风等。裘名宜
[2]
以消炎痛所致大鼠实验性胃
溃疡为模型,
在 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表明,
一枝黄花煎剂对
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 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推测一枝黄花对消炎痛所致溃疡
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阻断了消炎痛对 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或者是直接促进了
前列腺素的合成,
从而保持了胃黏膜中前列腺 素的水平,
不致造成胃黏膜的损伤。


1

2
行气活血类

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功效,
多用于胃肠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 br>呕逆少食或用于湿热痢疾而腹痛,
里急后重。
韩坚等
[4]
用木香的超 临界提取液
(

要为云木香烯、木香内酯、木香醇等
)
,以大鼠盐酸
乙醇型急性胃溃疡、小鼠
利血平型胃溃疡和大鼠醋酸损伤型慢性胃溃疡为模型,
对木香 提取液对胃溃疡的
影响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木香超临界提取物对盐 酸
乙醇型
急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0

01)
;对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和大鼠醋酸
损伤型慢性胃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

05

0

01)
;实验还表明,木香超
临界提取 液对胃酸度无明显的影响,
提示其抗溃疡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抑制胃酸分
泌。砂仁性辛温,芳香, 具有行气开胃,和胃温脾止泻的功效。胡玉兰等
[4]

砂仁中提取砂仁挥发油,
SPF
级雄性
SD
大鼠为材料,
对砂仁挥发油对大鼠乙
酸性胃溃疡的影响及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结果显示,
砂仁挥发油中、
低剂量组提高溃疡愈合百分率;各治疗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和丙二醛
( MDA)
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和模 型组相比较,砂仁挥
发油中、
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大鼠血清
SOD
值,
同时也显著减少大鼠血清
MDA
含量;
相比于模型组,
砂仁挥发油中剂量组 和低剂量组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溃疡
愈合,
镜下溃疡灶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上皮覆盖,
炎性细胞相比于模型组明显
减少,溃疡底部有明显肉芽组织形成,胃黏膜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说明砂 仁挥
发油可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并间接发挥其抗溃疡作用。
黄芪具有托疮< br>生肌、鼓舞气血生长的作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李廷荃等
[5]
通过
观察黄芪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过程中
EGF

EGFR
的表达以及对溃疡愈合 质量的影
响,发现黄芪能通过促进与愈合直接相关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受体的合成、表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3: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720.html

胃溃疡研究进展(精)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