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
张建尚
/
江苏
【学习目标】
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
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
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3.
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学法提示】
设计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要能够准确分析自变量、
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明确观测
指标,并能有效控制变量。探究普通洗衣粉和 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中,
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类型,
因变量是洗涤效果,
观测指标是污物的残留程度。
所以在设计实验时除
了洗衣粉的类型外,
其它无关变量都要保持一致;
在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
中,
除了温度外,
其它无关变量都要保持一致,
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中,除了洗衣粉的种类外,其它无关变量都要保持一致。
【课前预习】
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
③
和
③
、
④
⑿
、
⑧
。
①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⑤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
⑨
②
⑥
和
⑾
、
⑦
,
它们是通过
生产出来的能够耐
的酶。
①
⑥
①
和
、耐
⑩ 、忍受
2.
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
加酶洗衣粉降低了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则是
和
④
和
②
⑦
;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水解为
;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
;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水解为
的用量,使洗涤剂朝
⑤
⑧
。
的
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④
、
②
⑤
、
⑥
③
等。实验设计遵循的原
。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
⑦
物污渍的洗涤效果的区别时,要控制
的最适温度时,
温度梯度的设置要考虑
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自变量是
工程⑨酸⑩碱⑾表面活性剂⑿较高温度
为单一变量,其他条件一致,
实验。在探究加酶洗衣粉
。
的具体情况。
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
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形成
⑧
⑨
答案
1.
①酶制剂②蛋白酶③脂肪酶④淀粉酶⑤纤维素酶⑥碱性蛋白酶⑦碱性脂肪酶⑧基因
⑤葡萄糖⑥表面活性剂⑦三聚磷酸钠⑧无磷
2.
①甘油②脂肪酸③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④麦芽糖
3.
①温度②酸碱度③表面活性剂④对照原则
⑤单一变量原则⑥洗衣粉的类型⑦对比⑧日常生活中⑨加酶洗衣粉的种类
【课堂探究】
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一、基础知识
1.
以下是雕牌加酶洗衣粉的主要成分: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渍悬浮剂
高活性生物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衣物增艳剂水软化剂
香精
(
1
)你使用的洗衣粉中还有哪些成分
①
。
(
2
)写出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示意图:
(
3
)酶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吗
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
4
)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原因是
2.
以下是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
1.
洗涤衣服时要用温水,不能用沸水
2.
不能用于洗涤丝绸、毛料衣物
3.
手洗时最好佩戴手套
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不能用沸水的原因是
涤丝绸、毛料衣物的原因是
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棉麻衣物
①
③
。为什么
。
①
。
②
。科学
①
。
①
;不能用于洗
②
③
;能否使用含纤维素酶
。手洗时佩戴手套
的原因是
④
答案一、
1.
(
1
)①碱剂、增白剂、漂白剂、色素、酶等(
。
2
)
蛋白质
蛋白质酶
多肽
肽酶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酶
甘油
+
脂肪酸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纤维素
纤维素酶
葡萄糖
(
3
)①不能②因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会降低酶的活性③将基因工程 生产出的酶用特
殊水溶性物质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开来(
毛料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4
)①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
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
2.
①高温使酶失活②丝绸、
易被蛋白酶分解,
损坏衣物③纤维素酶可使衣物增艳
(新)、
去除颗粒性污垢,
但过量使用也能损伤棉麻衣物④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可以分解人体皮肤
表面蛋白质,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
二、实验设计
1.
探究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水量(
mL
)
水温(℃)
相同污布(块)
普通洗衣粉(
g
)
加酶洗衣粉(
g
)
搅拌时间(
min
)
甲
500
40
1
③
④
5
乙
500
40
②
丙
500
①
1
⑥
5
⑤
5
(
1
)完成表中内容。
(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①
,因变量是
②
④
,无关变量有
。
一般按春夏
③
等,观测指标是
2.
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①
,自变量的设置要考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
②
。
秋冬设置四个梯度。请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实验步骤:
3.
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水量(
mL
)
水温(℃)
血渍污布(块)
甲
500
40
1
乙
500
40
1
丙
500
40
1
丁
500
40
1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8: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218.html
-
上一篇:床单上精斑的清洗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三个品牌公司介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