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后处理原则
1
、
2
、
3
、
4
、
5
、
术后早期保证心肌氧供的因素
1
、
2
、
3
、
4
、
5
、
术后早期减少心肌氧耗的因素
1
、
2
、
3
、
4
、
5
、
控制围术期高血压
减慢心率
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减少病人不良反应
降低耗氧因素
稳定的循环状态
良好的心肌灌注压水平
有效的冠状动脉痉挛预防水平
正常的动脉血氧水平
维持满意的氧供
氧浓度——通气——血氧容量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证麻醉回复过程的平稳
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
及时有效的药物辅助治疗
防治术后并发症
镇静——
BP
、
HR
、
T
——前后负荷——药物——心功——人为
因素( 吸痰、拔管、操作、搬动等)
术后并发症护理
1
高血压
冠心病人术前多伴有高血压病史
原因:术后早期,低温、 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早期应激反应,
脑部并发症、药物因素。
处理:手术后期适当 加深麻醉,手术后期复温充分,注意保温,
术后早期稳吃适当的镇静,
减少搬动病人,
适当的呼吸机
辅助时间,良好的呼吸功能,药物治疗。
护理:
控制术后早期 高血压和血压波动,
护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
一(药、少刺激、
T
等)
术后并发症护理
2
低氧血症
病因
术前呼吸功能减低(高龄,肺功能储备减低)
,体外循环后肺损
伤,术后灌注肺、肺水肿,感染 (肺部炎症或重度感染)
,各种
致病因素导致的哮喘发作;肺部张、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肺部
并发症。
诊断:血气
Po2
<
60mmHg
(< br>FiO2
>
0.6
)
呼吸机依赖
肺部
X
-
ray
征象
处理:延续呼吸机辅助
调整呼吸机辅助模式及参数
祛除致病因素
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肝素、激素、祛痰药
综合治疗:营养支持、镇静、减少并发症
措施:较高吸入氧浓度(双吸)
、 利尿、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呼吸机加压给氧;二插;注意营养支持、镇静、并发症等
综合监护
术后并发症护理
3
心率失常;
病因:电解质异常(血钾)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手术创伤;严重低心排
术前合并心率失常
室上性:麻 醉、应激、烦躁、
T
、药物(
B
、
Ca
等)
、容量 、填塞、
心功等
处理:维持血钾
4.0~5.0mEg/L
心表临时起搏器
纠正心肌低灌注
药物治疗
房颤:原有
Af;
术中再灌注损伤;出醒、应激或躁动导致心房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7: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