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黄芪的妙用
01
黄芪的妙用
黄芪原名黄耆,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
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 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
消肿。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在本草纲
目中,把 黄芪列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有增强机体免疫功
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 菌作
用。具有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
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 吐血,便血,崩漏
,表虚
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但表实邪
盛,
气滞湿阻,
食积停滞,
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
以及阴 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因气无形,血则有形。
有 形不能速生,
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
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
自能助之以生血 。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因血药生血其
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 br>得气而速生。
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
作用,
一、药用配伍
(
主要的四点应用
)
补中益气
(
1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
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br>
(
2
)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
常与党 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固表敛汗
(
1
)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
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 久服必效。方
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
2
)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利水消肿
(
1
)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 常
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
2
)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
用。
托疮排脓
(
1
)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 及
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
芎同用;
(< br>2
)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
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 、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
党参、肉桂等同用。
此外,
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 、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高血压病、
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
二、黄芪的食疗食用
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 豆,则更是美
味佳看,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
润肤,延年益寿。
【黄芪茶】
①黄芪
5~10
克左右
,< br>开水泡
10~20
分钟后每天代茶饮用
,
可反
复冲泡。
②黄芪
30
克左右
,
水煎好后每天代茶饮用
,
③黄芪
30
克
,
枸杞子
15
克
,
水煎后 服用
,
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
更佳。
④黄芪红枣茶
(
丰乳
):
黄芪皮
15
克,
红枣
5
颗。
把 材料和清水
一同放入锅里,用武火烧开,改为文火煮
15
分钟即可。此
茶益气 补血,适宜气血虚弱所致的乳房干瘪者进饮,食用时
间:经期可以代茶饮用。但是经期出现眼肿脚肿和女 性体质
燥热的不适合经期饮用。
⑤红枣桂圆黄芪茶
(
气血双补女人 汤
)
红枣
5
枚、桂圆
5
枚、
黄芪
30克,枸杞
10
克。水适量。红枣用清水浸泡
10
分钟,
用洁净的 牙刷洗净。黄芪、桂圆和枸杞用清水洗净。红枣掰
开、黄芪和桂圆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开后撇去浮 沫,
小火煮约
1
小时。关火前参加枸杞,焖
5
分钟即可。滋补气血,特别适合女性经期过后饮用。
【黄芪酒】炙黄芪
30
克 ,白酒
100
毫升。将黄芪切片,装
入绢袋内,置白酒中浸泡,每日摇动数次,
10
日即成。每次
30
毫升,早晚各
1
次,连续服
1~
2
个月。补中益气,健脾
开胃。胃下垂所致的呃逆频频,纳差食少,头晕目眩等 。将
黄芪泡酒饮服,酒行药势,药借酒力,有相得益彰之妙。
【黄芪粥】 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有诗
“黄芪煮粥荐春盘”
。
“常喝黄芪粥,人老无病忧”
可改
善老年人的机体代谢及预防老年病。白居易
《斋居》
诗写道:
“香火多相对,
荤腥久不尝。
黄耆数匙 粥,
赤箭一瓯汤”
。
(
赤
箭:天麻
)
。
①黄芪粥:黄芪
50
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
或烧粥,就变成黄 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②参芪大枣粥:
黄芪
15g,
党参10g,
大枣
30g,
粳米
100g
。
黄芪、
党参煎水取汁,与后二者一同煮粥食。本方以黄芪、党参补
脾益气,用大枣协同奏效,用于脾虚气弱,
体倦乏力
,
自汗
,
饮
食减少
,
或易 于感冒
.
③黄芪山地粥:黄芪
30g,
山药
100g,
生地黄
15g
。黄芪、生地
黄煎水取汁
,
山药研为粉末;
将前汁煮沸
,
频频撒入山药粉
,
搅
匀
,煮成粥食。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
,
生地黄养阴清热
;
三
者均 能降血糖
.
用于糖尿病
,
气虚阴亏
,
口渴口干
,< br>尿频
.
。
④黄芪粥《冷庐医话》
:优质黄芪
30- 60
克,粳米
2
两,陈皮
末
1
克,
红糖少许,加水适量,
煎取浓汁去渣后,
加入粳米、
红糖,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 ,煮沸片刻即可。
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
【黄芪汤】
①黄芪枸杞炖鸡汤:黄芪
50
克,枸杞
15< br>克,红枣
10
个,
母鸡
1
只
(1000
克左 右
)
,生姜
2
片,盐、米酒适量。黄芪、
枸杞、姜片放滤袋内,母鸡 洗净,汆烫、冲凉、切块,与红
枣一起放锅内。加入清水,小火炖焖
1
小时后加盐、米 酒即
可食用。
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
后乳汁缺少, 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母鸡性味甘
温,
能温中健脾、
补益气血。
此 汤适用产后体虚、
面色萎黄、
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
产后
5
~
7
天后食用。
②当归黄芪乌鸡汤:乌鸡
1
只,当归
3
片,黄芪
15
片,姜
3
片。乌鸡斩 大块,飞水,洗净
.
焯水后的乌鸡放入砂锅中,加
满水,放入当归黄芪和姜片,大火煮 开后,改小火炖
3
个小
时,中途不要加任何调味料,出锅后在小碗里加一点点盐调味。
③熟地黄芪羊肉汤:
羊肉
750
克、
当归头20
克、
白芍
15
克、
熟地、黄芪各
50
克、 生姜
3
片、红枣
5
个。羊肉洗净切块,
用滚水拖过
;
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
姜均洗净。
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
加 清水适量,
武火煮开后,
改文火煲
3
小时,调味供用。气血双补,固本养颜。 用于气
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
言、
心悸怔忡、食欲不振
;
或肾阳不足之肾虚肢冷、
腰膝乏力、
面部色斑等
;< br>或神经衰弱、贫血、肾炎及病后属气血不足、肾
阳亏损者。
④芪苓鲤鱼汤(
水肿
):
黄芪
50g,
茯苓
30g,
鲤鱼< br>1
尾。
鲤鱼洗净
,
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
,
加水同煮
,
以生姜、盐调味
.
饮汤吃鱼
.
本方以黄芪补脾益气、利尿 消肿
,
茯苓利湿补脾
,
鲤鱼滋养补
脾、
利湿
.用于脾气虚弱
,
水肿
,
小便不利
,
或有蛋白尿
;
亦用于老
人体虚气弱
,
小便点滴不畅
.
⑤黄芪当归虾仁 汤
(
丰乳
)
:
黄芪
30
克,
虾仁
100
克,
当归
15
克,枸杞子
15
克。把当归、黄芪、枸 杞洗干净放入锅里,
用适量的清水煮
10
分钟。
然后加入虾仁再煮
1 5-20
分钟即可。
此茶益气补血,适宜气血虚弱所致的乳房干瘪者进饮,食用
时间: 经期后第一至二个星期食用。
⑥黄芪蛏肉汤:黄芪
60
克,蛏子
6 0
克,玉米须
30
克,姜
5
克,盐
3
克。将生姜洗 净,捣烂;黄芪、蛏肉、玉米须洗净;
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
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补气利水、滋阴止渴;糖尿病并发
肾脏病变属气阴两虚者,症见全身性浮肿反 复发作,形体消
瘦,神疲乏力,咽干口渴,头晕耳鸣,舌胖苔少,脉沉细弱,
血压偏高,
并有蛋白尿;
黄芪以生用为宜,
蛏肉以鲜品为佳,
干品亦可。
【黄芪食疗】
①黄芪煨大枣:每日用大枣
10
颗、生黄 芪
30
克,共煨煮。
这对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均有
裨益。
②黄芪炖母鸡:生黄芪
120
克,母鸡
1
只,调 料适量。先将
母鸡去毛及肚肠洗净,再将黄芪放入母鸡腹中缝合,置锅中
加水及姜、葱、大料, 盐等炖熟即成。补气养血,益精髓。
凡因大病、久病、产后失血过多及肝肾慢性亏虚诸病,皆可
辅食。
③黄芪煮黑豆:大黑豆
60
克,生黄芪
30
克,砂 糖
60
克。
将上述
3
样加入锅中,
加水共煮,
煮至 豆熟即可。
吃豆饮汤,
分早晚
2
次,连服
5
剂。补肾健脾, 和血安胎。适用于妊娠
后胎动见红,属脾肾两虚者。
④黄芪党参炖母鸡:
母 鸡
1
只。
党参
30
克,
黄芪
30
克,葱、
姜适量,料酒少许。将党参、黄芪挑去杂质,切片。母鸡宰
杀,去毛及内脏,洗净。葱 切段,姜切片。将鸡及药物、姜,
葱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再文火炖
至 鸡熟透即成。
滋补气血,
健脾利尿。
适用于治疗面色萎黄、
少气乏力、纳差食 少、健忘失眠、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
白
⑤黄芪蒸鸭子:活鸭
1
只(约
1kg
)
,黄芪
60g
,先将鸭子宰
杀洗净,放沸水 中汆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
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量水和酒,用棉线缝好,装< br>盆内蒸
2
小时。去黄芪,吃肉喝汤。一只鸭可分
3
天吃。可
作 为慢性肾病的食疗方。治疗慢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配
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
【黄芪霜】
美容制剂,
能润泽肌肤、
美化容颜。黄芪与当归、
白芍、熟地相配,萃取天然黄芪原液,富含二十一种氨基酸
和对肌肤有益的微 量元素,预防肌肤干涩粗糙,松弛皱褶,
黯黑枯黄,使肌肤细腻,柔滑,有光泽,延缓肌肤衰老。能增进细胞活力,延缓皮肤衰老,增强皮肤免疫力,有消炎杀
菌作用。具有预防和修护皮炎、痤疮、面 部瑕疵、扁平疣、
肌肤干燥等功能。经常使用能使皮肤光滑细腻。
三、黄芪治病方剂
(1)
高血压方: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 br>黄芪
30g
、
白术
12g
、
防己
12g、甘草
3g
、生姜
3
片、红枣
10
粒,常去甘草,加< br>葛根
30g
,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
加葛根,有较好的 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如果伴有血脂高
者,加泽泻
20g
,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
、丹参
12g
。
(2)
糖尿病方: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
(聂文涛:
《食物训练
与糖尿病康复》
)
。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本人常用
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 深部血
栓者,则用生黄芪
60g
,配合葛根
30g
,怀牛膝
30g
、石斛
30g
、赤芍
30g
、丹参
20g
等 。
(3)
肩周炎方:防己黄芪汤加味:黄芪
30g
,白 术
15g
,防己
12g
,甘草
6g
,姜黄
10g< br>,红花
10g
,桃仁
10g
,鸡血藤
30g
,
元胡
10g
,川芎
10g
。日
1
剂水煎服。
(4)
缺血性心脏病:
黄芪每日
g
,
水煎分3
次服。
治疗
92
例缺
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 对照,结果表明,
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
改善心电图、心阻 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5)
心律失常方:黄芪
50
克,党参、丹参各
30
克,麦冬、当
归、
附子各
10
克,
五味子、
红花、
生姜各
5
克,
大枣
20
枚。
加减:孕期早搏者加茶树根、胆南星;胸闷甚者加甘松、瓜
蒌皮;心悸明显者加龙 齿、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纳呆便
溏者加木香、苍术、焦山楂等;肢肿胀者加大腹皮、万年青
根等。
1
日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7: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127.html
-
上一篇:痰湿体质的判定和调理
下一篇:五苓散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