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祛湿剂
习题
一、填空题
1.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
,
具有
_ ______
,
_______
作用
,
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
统称为
祛湿剂。
2
、祛湿剂属八法中之
_______
法。
3.
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
,
以求
_______
。
4.< br>祛湿剂多由
_______
或
_______
之药组成
,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
,
病后体弱
,
以
及孕妇
,
均应慎用。
5.
平胃散以
_______
为君
,
其作用为
_______
。
6.
平胃散是治疗
_______
证的基础方
,
其辨证要点为
_______
,
_______
。
7.
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
,
取其宣 肺利膈
,
既益
_______
,又助
_______
。
8.
茵陈蒿汤的功用是
_______
。
9.临床应用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为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10.
八正散与 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
_______
,
_______
。
11.
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
_______
,
_______
。
12.
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_______
,其作用是< br>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13.
当归拈痛汤的功用是
_______
,
_______< br>。
14.
当归拈痛汤中配伍益气养血滋阴之品
,
其作用是< br>_______
,
_______
。
15.
二妙散 的组成是
_______
,
_______
。
16.五苓散以
_______
为君
,
作用为
_______
。
17.
猪苓汤五药合方
,
其功用以
_______为主
,_______
为辅。
18.
防已黄芪汤主
_______
证。
19.
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
_______
,
_______
。
20.
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_______
,
_______
。< br>
21.
实脾散主治
_______
。
22.萆蘚分清散的功用是
_______
,
_______
,主治
_ ______
之膏淋、白浊。
23.
羌活胜湿汤重用
______ _
,
_______
为君
,
作用为
_______
,
_______
。
24.
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
,< br>强壮筋骨的药物是
_______
,
_______
,
___ ____
。
25.
当归拈痛汤与独活寄生汤均可治疗痹证
,
但后者的病机应属
_______
,
_______
。
二、选择题
(
一
)A1
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湿滞脾胃
B.
湿热中阻
C.
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
湿热下注
2.
平胃散中长于行气除满
,
且可化湿的药物是(
)
A.
厚朴
B.
苍术
C.
陈皮
D.
茯苓
E.
半夏
3.
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是(
)
A.
藿香正气散
B.
平胃散
C.
香砂六君子汤
D.
厚朴温中汤
E.
三仁汤
4.
患者脘腹胀满
,
不思饮食
,
恶心呕吐
,
嗳气吞酸
,
肢体沉重
,
怠惰嗜卧< br>,
舌苔白腻而厚
,
脉缓。
治宜首选(
)
A.
藿香正气散
B.
保和丸
C.
枳实导滞丸
D.
健脾丸
E.
平胃散
5.
患者上吐下泻
,
恶寒发热
,
头痛脘腹疼痛
,
舌苔白腻。治宜首选(
)
A.
平胃散
B.
藿香正气散
C.
三仁汤
D.
连朴饮
E.
小青龙汤
6.
藿香正气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外感风寒
,
内有痰饮
B.
外感暑热
,
内有湿滞
C.
外感风寒
,
内伤湿滞
D.
脾虚食停
,
生湿化热
E.
脾虚停湿
,
郁而化热
7.
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共有的药物是(
)
A.
苍术、白术、甘草
B.
厚朴、陈皮、藿香
C.
白术、茯苓、甘草
D.
陈皮、厚朴、甘草
E.
苍术、厚朴、甘草
8.
藿香正气散中具有表里同治
,
辟秽止呕作用的药物是(
)
A.
陈皮
B.
白术
C.
桔梗
D.
藿香
E.
半夏
9.
治疗湿热黄疸的常用方是(
)
A.
茵陈四逆汤
B.
甘露消毒丹
C.
茵陈蒿汤
D.
当归拈痛汤
E.
导赤散
10.
茵陈蒿汤中用大黄的作用是(
)
A.
泻热攻积
,
导积滞下行
B.
泻热逐瘀
,
导瘀热下行
C.
清热泻火
,
导火热下行
D.
活血祛瘀
,
导蓄血下行
E.
泻下攻积
,
清热解毒
11.
茵陈蒿汤的功用是(
)
A.
清热燥湿退黄
B.
清热泻火退黄
C.
清热解毒退黄
D.
清热利水通淋
E.
清热利湿退黄
12.
茵陈蒿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湿热阻遏中焦
B.
痰湿阻滞中焦
C.
湿热郁蒸经络
D.
湿热流注下焦
E.
寒湿困阻中焦
13.
八正散中大黄的作用是(
)
A.
泄热降火
B.
泻热通便
C.
清热解毒
D.
清热散瘀
E.
泻下湿热
14.
八正散与小蓟饮子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
木通、小蓟
B.
生地、滑石
C.
木通、滑石
D.
竹叶、甘草
E.
栀子、大黄
15.
八正散中栀子的作用是(
)
A.
清热泻火
B.
泻火除烦
C.
清利湿热
D.
清热凉血
E.
清热解毒
16.
八正散组成中包含下列哪首方剂(
)
A.
导赤散
B.
小蓟饮子
C.
六一散
D.
二妙散
E.
五苓散
17.
患者尿频尿急
,
溺时涩痛,
淋沥不畅
,
尿色浑赤
,
小腹急满
,
口燥咽干
,
舌苔黄腻
,
脉滑数。
治
宜首选(
)
A.
导赤散
B.
小蓟饮子
C.
八正散
D.
桑螵蛸散
E.
萆蘚分清饮
18.
三仁汤中有
“
宣上、畅中 、渗下
”
作用的代表药物是(
)
A.
杏仁、半夏、滑石
B.
杏仁、厚朴、通草
C.
杏仁、白蔻仁、竹叶
D.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E.
杏仁、半夏、通草
19.
三仁汤的功用是(
)
A.
宣畅气机
,
清热解毒
B.
宣畅气机
,
清利湿热
C.
利湿化浊
,
清热解毒
D.
清热化湿
,
理气和中
E.
利湿化浊
,
利水通淋
20.
三仁汤主治证属于(
)
A.
湿重于热
B.
热重于湿
C.
湿热并重
D.
湿热蕴毒
E.
湿浊中阻
21.
患者头痛恶寒
,
身重疼痛< br>,
面色淡黄
,
胸闷不饥
,
午后身热
,
苔白不 渴
,
脉弦细而濡。
治宜首
选(
)
A.
甘露消毒丹
B.
连朴饮
C.
藿香正气散
D.
三仁汤
E.
九味羌活汤
22.
三仁汤中配伍杏仁的意义是(
)
A.
宣利上焦肺气
B.
宣肺止咳平喘
C.
宣肺以解表邪
D.
降气平喘化痰
E.
润肠通便
23.
被王士雄誉为
“
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
的方剂是(
)
A.
茵陈蒿汤
B.
八正散
C.
三仁汤
D.
甘露消毒丹
E.
连朴饮
24.
平胃散、三仁汤两方组成中共有的药物是(
)
A.
茯苓
B.
陈皮
C.
厚朴
D.
甘草
E.
白蔻仁
25.
具有“
利湿化浊
,
清热解毒
”
功用的方剂是(
)
A.
六一散
B,
桂苓甘露饮
C.
三仁汤
D.
连朴饮
E.
甘露消毒丹
26.
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湿重热轻
B.
湿热并重
C.
湿轻热重
D.
湿热秽浊
E.
湿热中阻
27.
甘露消毒丹中用作君药的一组药物是(
)
A.
滑石、木通、茵陈
B.
菖蒲、白豆蔻、藿香
C.
滑石、茵陈、黄芩
D.
射干、贝母、薄荷
E.
黄芩、连翘、射干
28.
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均治湿温
,
但后者的功用特点是(
)
A.
利湿之力大于清热
B.
清热利湿并重
C.
清热之力大于利湿
D.
利湿之中兼可解表
E.
清热之中又可攻下
29.
甘露消毒丹、八正散、蒿芩清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
木通
B.
薏苡仁
C.
滑石
D.
栀子
E.
车前子
30.
患者上吐下泻
,
胸脘痞闷,
心烦躁扰
,
小便短赤
,
舌苔黄腻
,
脉滑数。 治宜首选(
)
A.
藿香正气散
B.
五苓散
C.
甘露消毒丹
D.
连朴饮
E.
三仁汤
31.
当归拈痛汤中的君药是(
)
A.
当归、羌活
B.
白术、苍术
C.
羌活、茵陈
D.
羌活、防风
E.
升麻、葛根
32.
风湿热痹证
,
治宜首选(
)
A.
九味羌活汤
B.
当归拈痛汤
C.
独活寄生汤
D.
川芎茶调散
E.
羌活胜湿汤
33.
既治痹证
,
又治脚气的方剂是(
)
A.
大秦艽汤
B.
独活寄生汤
C.
当归拈痛汤
D.
九味羌活汤
E.
消风散
34.
外能发散风湿
,
内能利湿清热的方剂是(
)
A.
当归拈痛汤
B.
九味羌活汤
C.
独活寄生汤
D.
藿香正气散
E.
连朴饮
35.
二妙散的功用是(
)
A.
燥湿运脾
B.
清热解毒
C.
清热燥湿
D.
清热泻火
E.
清热利湿
36.
二妙散的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湿热熏蒸
B.
湿热中阻
C.
湿热挟毒
D.
湿热下注
E.
湿热兼暑
37.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
A.
发汗解表
B.
温经通脉
C.
调和营卫
D.
温阳化气
,
解表散邪
E.
温心阳
,
通心脉
38.
五苓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下焦虚寒
,
湿浊不化
B.
中阳不足
,
饮停心下
C.
太阳经腑同病
,
水蓄膀胱
D.
脾肾阳虚
,
水气内停
E.
湿滞脾胃
39.
五苓散的功用是(
)
A.
利水渗湿
,
通淋泄浊
B.
利水渗湿
,
清热养阴
C.
利水渗湿
,
温阳化气
D.
清热利湿
,
行气消肿
E.
健脾利水
,
益气祛风
40.
猪苓汤的功用是(
)
A.
清热解毒养阴
B.
利水清热养阴
C.
利水通淋消肿
D.
利水渗湿止泻
E.
利水温阳化气
41.
猪苓汤中阿胶的作用是(
)
A.
润燥滋阴
B.
补血止血
C.
补血调经
D.
滋阴利水
E.
润燥活血
42.
猪苓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痰热互结
,
内阻中脘
B.
表邪未解
,
内传膀胱
C.
水热互结
,
热伤阴津
D.
脾虚湿盛
,
水溢肌肤
E.
气化失常
,
经腑同病
43.
兼有养阴功用方剂是(
)
A.
五苓散
B.
苓桂术甘汤
C.
猪苓汤
D.
藿香正气散
E.
二妙散
44.
具有益气祛风
,
健脾利水功用的方剂是(
)
A.
藿香正气散
B.
五苓散
C.
防己黄芪汤
D.
三仁汤
E.
当归拈痛汤
45.
防己黄芪汤中配伍黄芪的作用是(
)
A.
补中益气
B.
益气升阳
C.
益气固表
,
兼以利水
D.
补气生血
E.
补气固表止汗
46.
病人小便不利
,
头痛微 热
,
烦渴欲饮
,
甚则水人即吐
,
苔白脉浮。治宜首选(
)
A.
三仁汤
B.
藿香正气散
C.
猪苓汤
D.
防己黄芪汤
E.
五苓散
47.
五苓散、猪苓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A.
桂枝
B.
猪苓
C.
茯苓
D.
白术
E.
泽泻
48,
具有温阳健脾
,
行气利水功用的方剂是(
)
A.
真武汤
B.
五苓散
C.
苓桂术甘汤
D.
实脾散
E.
参苓白术散
49.
既治风水
,
又治风湿的方剂(
)
A.
独活寄生汤
B.
大秦艽汤
C.
消风散
D.
小活络丹
E.
防已黄芪汤
50.
体现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旨的方剂是(
)
A.
大青龙汤
B
苓桂术甘汤
C.
真武汤
D.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E.
苏子降气汤
51.
苓桂术甘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A.
脾虚湿盛
,
水溢肌肤
B.
脾肾阳虚
,
水气内停
C.
脾气虚弱
,
痰湿阻肺
D.
中阳不足
,
饮停心下
E.
水热互结
,
小便不利
52.
症见胸胁支满< br>,
目眩心悸
,
短气而咳
,
舌苔白滑。治宜首选(
)
A.
五苓散
B.
五皮散
C.
真武汤
D.
二陈汤
E.
苓桂术甘汤
53.
苓桂术甘汤与五苓散均具有的功用(
)
A.
温阳
B.
清热
C.
燥湿
D.
解表
E.
平冲
54.
苓桂术甘汤中的君药是(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7: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7081.html
-
上一篇: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
下一篇:疱疹的茶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