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考试试题(糖尿病)
〔
A
型题〕
1.
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是
A.
胰岛素分泌减少
B.
长期大量摄糖
C.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胰岛素抵抗
E.
胰岛素生物活性或其效应绝对或相对不足
答案:
E
2.
下列关于
I
型糖尿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胰岛
B
细胞破坏
B.
呈酮症酸中毒倾向
C.
与某些特殊
HLA
类型有关,决定其遗传易感性
D.
病毒感染常是重要的环境因素
E.
常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答案:
E
3.
下列关于
2
型糖尿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发生胰岛
B
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
B
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C
很少自发性发生酮症酸中毒
D
血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E
常需依赖胰岛素治疗
答案:
E
4
.
1
型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
A
感染
B
糖尿病肾病
C
酮症酸中毒
D
糖尿病合并的心血管病变
E
糖
尿病神经病变
答案:
B
5
.
2
型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
A
感染
B
糖尿病肾病
C
酮症酸中毒
D
糖尿病合并的心血管病变
E
糖尿病神经病变
答案:
D
6
.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是
A
视网膜病变
B
青光眼
C
黄斑病
D
虹膜睫状体病变
E
白内障
答案:
A
7
.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是
A
周围神经病变
B
中枢神经损害
C
自主神经损害
D
神经根炎
E
运动神经炎
答案:
A
8
.反复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
G AD65
)阳性,提示患者为
A 1
型糖尿病
B 2
型糖尿病
C
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
D
类固醇糖尿病
E
胰腺
癌合并糖尿病
答案:
A
9
.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
A
尿糖测定
B
血胰岛素测定
C
血糖测定
D
血
C-
肽测定
E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答案:
C
10
.检测血中糖化血红蛋白
A1
可反应
A
取血前
4-12
周血糖的总水平
B
取血前
2-3
周血糖的总水平
C
取血前
4-12
天血糖的总水平
D
取血前
6
个月血糖的总水平
E
取血前
8-12
周血糖的总水平
答案:
E
11
.检测血中糖化血浆白蛋白(
FA
)可反映
)
A
取血前
4-12
周血糖的总水平
B
取血前
2-3
周血糖的总水平
C
取血前
4-12
天
血糖的总水平
D
取血前
6
个月血糖的总水平
E
取血前
8-12
周血糖的总水平
答案:
B
12
.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是
A
血糖
B
血胰岛素水平
C
糖化血红蛋白
A1
(
GHbA1
)
D
24
小时尿糖定
量
E
口服糖耐量试验
答案:
A
13
.下列关于糖化血红蛋白说法,哪一项正确
A
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受每日血糖变化影响
B
可以补充空腹血糖测定受瞬时血糖变化影响的不足
C
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D
反映取血前
2-3
周的血糖变化
E
糖化清蛋白的半衰期为
120
天
答案:
B
14
.测定血浆胰岛素和
C
肽目的是
A
诊断糖尿病
B
糖尿病的分型
C
排除继发性糖尿病
D
了解
B
细胞功能和指
导治疗
E
诊断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答案:
D
15
.男,
55
岁,因“
2
个月内体重下降
5Kg”来诊,查空腹血糖
7.1mmol/L
,则下列哪一项
是正确的
A
可诊断为糖耐量减低
B
应进行
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C
应进行
100g
口服
葡萄糖耐量试验
D
可诊断为糖尿病
E
可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
答案:
D
16
.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为
6.5mmol /L
,则下列哪一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A
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
B
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C
测定空腹、
餐后
2
小时血糖
D
检查有无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
E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答案:
A
17
.在糖尿病分型时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空腹血糖
+
血胰岛素测定
B
餐后血糖
+
胰岛素测定
C
葡萄糖耐量试验
+
血胰
岛素和
C
肽测定
D GAD65+
胰岛素和
C
肽测定
E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答案:
D
18
.下列各项中,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验室检查的是
A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
B
血酮体升高
C
血白细胞下降
D
血钠升
高
E
血乳酸下降
答案:
B
20
.下列疾病中,哪一项不引起高血糖
A
嗜铬细胞瘤
B
Cushing
综合征
C
甲亢
D
生长激素瘤
E
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症
答案:
E
22.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
Cr86
μ
mol/L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应限制至
A 0.6g/
(
kg.d
)
B 0.8g/
(
kg.d
)
C 0.6-1.0g/
(
kg.d
)
D 0.8-1.2g/
(
kg.d
)
E 1.0-1.2g/
(
kg.d
)
答案:
B
23.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
Cr286
μ
mol/L,
饮食中蛋白含量应为
A 0.6g/
(
kg.d
)
B 0.8g/
(
kg.d
)
C 0.6-1.0g/
(
kg.d
)
D 0.8-1.2g/
(
kg.d
)
E 1.0-1.2g/
(
kg.d
)
答案:
A
24.
磺脲类药物降低血糖的机制是
A
加速无氧糖酵解
B
抑制胰岛γ细胞分泌有、胰升血糖素
C
促进肌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D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
E
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答案:
E
25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适用于
A
1
型糖尿病
B
无急性并发症的
2
型糖尿病
C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
D
糖尿病合并感染时
E
糖尿病合并妊娠
答案:
B
26.
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B
促进葡萄糖的分解
C
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
抑制胰高糖素的作用
E
抑制糖原降解
答案:
C
27.
下列降糖药物中
,
可加强乙醇作用的是
A
甲苯磺丁脲
B
氯磺丙脲
C
格列本脲
D
格列喹酮
E
二甲双胍
答案:
B
28.
下列降糖药物中
,
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和作用增强的是
A
甲苯磺丁脲
B
氯磺丙脲
C
格列本脲
D
格列喹酮
E
二甲双胍
答案:
B
29.
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
低血糖
B
恶心、
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C
肝功能损害
D
粒细胞减少
E
皮疹
答案:
A
30.
下列促进胰 岛素分泌剂中
,
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赖于血糖水平的是
A
甲苯磺丁脲
B
氯磺丙脲
C
格列本脲
D
格列喹酮
E
那格列奈
答案:
E
31
.阿卡波糖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是
A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B
促进葡萄糖的分解
C
通过抑制α
-
淀粉酶而延迟碳水化合
物的吸收
D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E
抑制糖原降解
答案:
C
32
.罗格列酮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是
A
通过结合和活化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起作用
B
通过抑制α
-
淀粉酶而延迟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C
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E
抑制糖原降解
答案:
A
33
.应用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视力改变
B
局部脂肪萎缩
C
过敏反应
D
注射部位感染
E
低血糖
答案:
E
34
.下列哪一项不是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A
注射部位感染
B
低血糖
C
胰岛素过敏反应
D
体重降低
E
视物模糊
答案:
D
35
.下列哪种患者不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A
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
B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C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
D 2
型糖尿病患者
FPG7.7mmol/L
E
糖尿病急症需手术治疗
答案:
D
36
.产生抗药性最强的胰岛素是
A
猪胰岛素
B
牛胰岛素
C
赖脯胰岛素
D
门冬胰岛素
E
人胰岛素
答案:
B
37.如何处理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反跳性高血糖(
Somogyi
)现象
(6.22)
A
减少饮食中总热卡
B
增加胰岛素剂量
C
减少胰岛素剂量
D
加用双胍类药
E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6: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998.html
-
上一篇:刘渡舟教授治疗乙型肝炎“十六方证”
下一篇:病眼疾病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