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解读32项血常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05:17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烟台无痛人流)
解读
32
项血常规


:
白细胞分类及计数

a.
参考值:

正常成人为
( 4

10)*10^9/L
,儿童为
(5.0

12)*1 0^9/L
,新生
儿为
(15

20)*10^9/L
。< br>
b.
临床意义
:

升高: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降低:
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
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淋巴细胞百分比

%:
单核细胞百分比

%: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
中性粒细胞计数

#:
淋巴细胞计数

#:
单核细胞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的临床意义:

增多:

中性粒细胞:见于急性化脓感染 、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
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嗜酸性粒细胞: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
后、烧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
铋中毒等。

淋 巴细胞: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 等。

单核细胞:见于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
黑热病、单核细胞 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

中性粒细胞:见于伤寒、
副伤寒、疟疾、流感、
化学药物中毒、
X
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
红细胞计数

a.
参考值
:
正常男性为
(4.0

5.5)*10^12
,女性为
(3.5

5.0)*1 0^12
,新
生儿为
(6.0

7.0)*10^12
。< br>
b.
临床意义
: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
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血红蛋白

a.
参考值
:

正常男性为
120

16 0g/L
,女性为
110

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b.
临床意义
: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
性心脏病,高山 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红细胞压积

a.
参考值
:

正常男 性为
0.40

0.51
,女性为
0.37

0. 47


b.
临床意义
:

增高:
各原因 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
>0.70
应立即放血治疗。
减少:
血液稀释、贫血,
<0.14
应立即给予输血。

:
平均红细胞体积

: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临床意义
:
贫血的鉴别诊断


正常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H

pg


MCV

fl


MCHC

g/L


26~34
>34
正常

<26
<26
80~100
>100
正常

<80
<80
320~360
正常

正常

正常

<
正常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不良

再障、急性失血性、

某些溶血性贫血

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


-SD:
红细胞分布宽度
-SD


-CV:
红细胞分布宽度
-CV


a.
参考值
:
RDW-CV:11.0

14.1%
RDW- SD:37.0

54.0fL
b.
临床意义
:

利用
MCV

RDW
进行贫血分类和鉴别诊断:

小细胞均一性(
MCV

RDW
正常)贫血

小细 胞不均一性
(MCV

RDW

)
贫血

正细胞均一性
(MCV
正常,
RDW
正常
)
贫血

正细胞不均一性(
MCV
正常
RDW
↑)贫血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5: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768.html

解读32项血常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