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 要求:病人在采血前
24h
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
习惯。一般主 在禁食
12h
后空腹取血,门诊病人提倡静坐
15
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的影响: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
间,以 上午
7
~
9
时较为适宜,一般主于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取血。
3
、体位的影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体位(站立、坐 位、卧位)的差异,为减少
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体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
病人有
10
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
4
、生活方式的 影响:烟、酒、咖啡、高脂、高糖饮食及药物,可使血液中某些
成份高于或低于正常,需与一般病理情况 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5
、情绪的影响:激动的情绪或激烈运动都会影响 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
如可以影响神经
-
分泌功能,影响呼吸,使乳酸等升高。
6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取血,同时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输液时采血”。
7
、生理差别 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
一定的生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 别。
患者的状态
患者的状态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在的生物因素,包括固定的和可变的两个方面。
1.
固定的因素如年龄、性别、民族等等,他们参考区间是不同的。分析前阶段的质 量
保证工作考虑的主要不是这方面的因素。
2.
可 变的因素如患者的情绪、运动、生理节律变化等为在因素;饮食、药物的影响等
为外源性的因素。其他甚 至如采取血标本时体位、止血带绑扎时间等都可能影响检验结
果。
< br>(
1
)情绪:首先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有时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尤其在骨< br>髓、脑脊液、胸腹水穿刺时,偶而静脉取血时也可发生这样情况。有研究指出,患者处于
激动、兴 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
2
)运动:可使谷
-
丙转氨酶(
ALT
)、谷
-
草转氨酶(
AST
)、乳酶脱氢酶(
LDH
)、
肌酸激酶(
CK
)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
3
)劳累或受冷、热空气刺激,往往可见白细胞的增高。
.
.
(
4
)体位:
体位从立位到卧位时
Hgb
下降
4%;
Hct
下降
6%
;
K
下降
l%
;< br>Ca
下降
4%
;
Alt
下降
7%
;
AST
下降
9%
;
ALP
下
降
9%
;IgG
下降
7%
;
IgA
下降
7%
;
IgM
下降
5%
;
TG
下降
6%
;
T4< br>下降
ll%.
(5)
饮食(含饮料、抽烟):
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中
TG
增高
50%
、葡 萄糖(
GLU
)增高
15%
。进食高碳水化
合物食物,可引起
GLU
增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血尿素氮(
BUN
)
及 尿酸(
UA
)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
TG
的大幅度增高。
餐后采集的血液标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可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
性。
饮料如咖啡可使淀粉酶(
AMY
)、
AST
、
ALT
、
ALP
、促甲状腺素(
TSH
)、
GLU
等
升高。
酒可使
GLU
降低、使
TG
、
r
-谷氨酰转移酶 (
GGT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h
)升高。
抽烟可使儿茶酚胺、胃泌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碳氧血红蛋白、血小板压积、
癌胚 抗原升高;使免疫球蛋白降。
由于人们饮食的多样性,消化,吸收及代等的生理功 能又各不相同,因此控制这
一因素的唯一办法是空腹采集标本,特别是血标本。通常是早晨空腹采血,但 空腹并
非越长越好,空腹一般指时食后
12
小时,空腹时间过长,患者处于饥饿时间过 久,可
使血糖、蛋白质降低,胆红素升高。但急诊检验及受饮食影响较少的检验项目如某些
抗原 、抗体的测定,某些酶类、尿素、肌酐、胆固醇测定等等,则不受其限制。
(
6
)药物的影响: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药物 众多,每种药物对每项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还
不可能完全做到,中药方面知道的则更少。不过药物对检验 结果的影响并不都是无效
信息,有许多信息对临床是非常有价值的。如维生素
C
可使< br>CR
、
UA
、
BIL
、
ALT
、
A ST
、
GLU
、尿
CR
等增高;可使
CHOL
、< br>TG
、
LDH
等降低。
①
为观察治疗效 果,某种药物造成检验结果的变动,恰恰是临床需要的信息,如
服用降血脂药物观察血脂变化来观察疗效 ;有时还用某些特定指标作为治疗监测之
用,如
TSH
、
T3
、T4
、测定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药物剂量的调整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②
某些药物具有毒副作用,治疗中观察某些指标来调整用药剂量或考虑是否停
药。如肿瘤化疗时,经常要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肾功能等等就是一个例
子。
< br>有些药物可引起一时性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的减少、
ALT
的增高或其他检验结果的异常,也提供临床医师用药时的参考。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有时可能对医师产生 误导,尤其当医师不熟悉某种药物可
能对某种结果产生影响时;另一种情况有些药物可能干扰试验,造成 检验结果的不正
.
.
确,如维生素
C
可影响基于氧化还原原理试 验的正确性;有些药物可使血清颜色加深
或呈乳糜状(如脂肪乳治疗)影响比色。
此 外输液亦影响检验结果,如单纯输电解质可使钾、钠、镁升高;如输葡萄糖可
使葡萄糖升高,但可使无机 磷、钾、淀粉酶、胆红素降低;输输入右旋糖苷使凝血酶
原时间降低、血细胞分析时产生假性凝集。输血 使血
PH
降低等。
(
7
)溶血:
溶血 标标对许多常用检验结果有影响如
Cl
、
NA
、
K
、
P
、
CA
、
ALT
、
AST
、
LDH< br>、
CK
、
CR
、
UA
、
GLU
、< br>BUN
等。
(
8
)脂血:其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
①
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
②
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有时可达
10%
左右。
③
对吸光度的干扰。
④
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杯本中的脂蛋白可 整合亲脂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
合,并影响电泳和层析。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5: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766.html
-
上一篇:体检血常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知识
下一篇:血常规SOP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