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整理)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新生儿科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03:37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网膜炎)
精品文档

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

湖南省儿童医院特检科

何静波


随着实时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超声诊断广泛 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颅脑超
声由于具有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无创以及可在 床边开展等优点,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新生
儿,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的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 与随访。

颅脑由头皮、颅骨、脑膜、大脑、小脑、脑干等构成。颅骨包括颅顶骨和颅底骨,颅
顶骨由额骨、顶骨和枕骨等组成。
18
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颅顶骨以膜连接形成颅囟,包 括前
囟、后囟、蝶囟和乳突囟。前囟在生后
12

18
个月时闭合, 后囟在生后
2
个月左右关闭。
由于前囟较大,常为超声检查的主要窗口。


小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一:仪器和探头

一般的情况下 选用实时黑白超声诊断仪即可,
尽量选用分辨率较高、
图像质量较清晰的
仪器。如果能 配备有图像储存功能最好。病情需要时,可选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以观察颅内血流情况。探头 类型选用扇扫、相控阵或小凸阵探头,
探头直径越小、
扇扫角度
越大,
所获取 图像的信息量越多;
探头的频率
5

7.5MHz
较为适宜;
新生儿或早产儿宜选用
频率较高的探头,
月龄较大的婴幼儿由于前囟逐渐缩小,
声窗 随之变小,
因此探头频率可适
当调低,使其穿透力增加,部分患儿可选用
3

3.5MHz
的探头进行扫查。

二、检查方法

1
、经前囟超声检查:前囟是颅脑超声最常用的声窗,通过前囟分别进行冠状或矢状切
面的连续扫查,分 别获得不同切面、不同方位的颅脑声像图。

2
、经颞囟超声检查:该声窗应用相对较 少,主要用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观察、侧脑室
内径与大脑半球直径的比例以及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 学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危重症患儿的检查应格外小心。
由于危重症患儿病情较 重,
一般均在
床旁或温箱内进行检查,
先用手抚摩患儿前囟,
如果头发过密影 响超声穿透,
应先将局部头
发剃除,
涂上耦合剂使探头能很好的与头皮接触,
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如局部皮肤有破损
或头皮针位于前囟附近,探头应用
75
%的酒精消毒后才能进行检查,以避免交叉感染。

三、

新生儿正常颅脑声像图表现

大脑组织多表现为均匀一致、弥漫的低回声,见于大脑皮 质、丘脑、尾状核、大脑脚
等,
小脑则表现为较强的均匀回声。
脑表面的沟回、
裂隙有富于血管和结缔组织的软脑膜覆
盖,
和脑脊液之间有着较大的声阻差,
形成明 显的强回声带,
故在声像图上呈现出和大脑解
剖学一致的清晰结构轮廓。

四、小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1)
、早产儿的常规筛查;

(2)
、新生儿窒息;

(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4)
、颅内出血;

(5)
、颅内感染;

(6)
、颅内占位性病变;

(7)
、脑积水等。

五、小儿颅脑超声检查观察的主要内容:

1
、颅内结构是否清晰

2
、脑中线结构是否有移位

3
、脑组织局部回声是否异常(回声增 强、回声减低或混合回声,分布是否均匀,有否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位性病变)

4
、脑室是否有改变

5
、脉络丛形态回声是否有改变

6
、大脑半球间裂及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是否增宽


小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schemic enenphalopathy,H IE
)是由于围产期窒息缺
氧所导致的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并出现一系列脑损伤 的临床表现。
当缺氧为不完全时,
大脑皮质矢状旁区及其下脑白质部分最易受到损害;
当缺氧为急性完全性时,
则丘脑及脑干
部的神经核为主要受累部位。

1
、临床诊断依据:

1

、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的异常产科病史;

2

、出生时有窒息史,尤其是重度窒息;

3

、生后
12h
内出现意识障碍,如过度兴奋激惹、肢体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异常等;

4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干症状;

5
)排出新生儿颅内出血、宫内感染性脑炎和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等。

2
、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脑水肿、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基地 神经节损伤、局灶性或多
灶性缺血性脑梗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内出血及小脑损伤等。

3
、超声声像图改变

1

、脑水肿(
cerebral edema


在足月儿表现为脑实质回声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强,脑室系统变窄、呈裂隙状或消失;
脑实质回声结构不 清、
沟回变浅或消失;
严重的脑动脉搏动减弱。
局灶性脑水肿主要表现为
侧脑 室前角旁、
三角区及矢状旁区脑实质为致密回声增强区,
有作者将回声增强区的回声强
弱与脉络丛的回声来作为对照进行分度,
低于脉络丛回声定位轻度,
等于脉络丛回声定位中度,
高于脉络丛回声定为重度,
但笔者认为当合并脉络丛出血时不易使用该方法。
值得注意
的是,
部分正常的新生儿侧脑室也可呈裂隙状,
须结合脑实质回声改变来确定 是否是由脑水
肿所致脑室变窄。

2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 a,PVL)
指脑实质周围深部脑白质
的缺血性凝固性坏死,并最终导致脑实质容积减少、脑室 扩张、髓鞘形成减少、多囊脑软化
甚至脑穿通畸形。早产儿较为多见,足月儿
HIE

PVL
发生率约占
10
%。


超声表现:双侧侧 脑室前角旁、三角区及矢状旁区见团块状不规则分布的强回声区,
随着病情进展,
部分可见散在 分布的细小液暗区,
形成小囊样结构。
结合病程及声像突地改
变,将
PVL< br>分为四度:

Ⅰ度:脑室周围强回声改变持续
7
天或以上

Ⅱ度:脑室周围强回声改变演变为局限于额顶叶的小囊肿

Ⅲ度:脑室周围回声改变演变为顶枕部白质的多发小囊肿

Ⅳ度:脑室周围深部白质的强回声区形成多发性皮质下囊肿。

根据出血的部分分为室 管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硬膜下出
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3
、颅内出血的超声表现

1



2


室管膜下出血:

精品文档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3: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527.html

(整理)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新生儿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