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详细的色素痣分类及诊断治疗方法
色
(
素
)
痣或黑痣
(pigmented nevi
,
nevi pigmentosus)
或黑素细胞痣
(melanocytic
nevi)系良性黑素细胞肿瘤的俗称,
指各种由增生的黑素细胞构成
的非恶性肿瘤,
而不是 一个疾病的诊断名称。
根据各种痣的特点,
可分为先天性
痣、后天性痣、巨痣、晕痣、 蓝痣、甲母痣、太田痣等。而皮内痣、交界痣等则
是病理诊断名称。不论国内、国外,目前的名称中最混 乱的是普通后天性色痣
(common acquired- melanocytic nevi)< br>,国内专著使用的主名称为:色痣、痣
细胞痣,国外主要专著使用的主名称有:
ceul ar nevi(
细胞痣
)
,
acquired-
melanocytic neVi(
后天性色痣
)
,
common acquired melanocytic nevi
(
普通后天性色痣
)
,
别名有
mo1e(
记
)
,
common
mole(
普通记
)
,
nevocytic
nevi(< br>痣
细胞痣
)
等。由于先天性和普通后天性色痣的生物学行为有明显差别,因而临 床
上最好用含义明确的名词,
如普通后天性色素痣、
先天性色素痣,
而将巨大 的先
天性色痣称为巨痣。
色素痣临床表现:
1
.
普通后天性色痣:
几乎人人都有,
一般发于儿童期,
多于
1
—2
岁以后出
现,但直至
30
岁前仍可出现少数新皮损。皮损初发时针尖至 粟粒大小,逐渐增
大,
形成直径小于
0.6cm
的棕色、
褐色或黑色 斑疹,
多数逐渐隆起高于皮面,
变
成扁平或半球形的色素性丘疹。
皮损色素均 匀,
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
至中年后,
皮损逐渐变软,体积变小,颜色变淡, 乃至整个皮损完全消失。
2
.先天性色痣
:出生时即有,发病率 约
1
%。小者直径数毫米,大者覆盖
躯体的大部分。
一般将大于
20 cm
者称为先天性巨痣。
先天性色痣除大小不等外,
形态也常多种多样,可为斑点、斑 疹、丘疹、斑块、结节、乳头瘤样或带蒂的丘
疹,
有的在大斑块基础上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可不规则,
表面可不光滑,
色
素可不均匀,皮损还常有粗壮的毛发。
3
.蓝痣
:普通蓝痣多发于儿童期,呈青灰色或蓝色。早期为丘疹,可发展
为小结、
2
—
6mm
、坚硬、圆形或椭圆形,蓝灰色或青黑色,高出 皮面生长甚慢,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3: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507.html
-
上一篇:医学统计题目(详细)
下一篇:31考点串讲-外科护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