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病理学实验教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3 01:12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脾脏破裂)
病理学实验目的

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观察大体标 本,
病理切片的形态变化和动物实验,尸体解剖等,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基 本理论内容并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综合能力和基本操作
技能的必要训练。

(一)

大体标本

实习中观察的大体标本是取自尸体解剖或手术切 除材料,用固定液(通
常用10%中性福尔马林)封存在标本瓶中的标本。观察大体标本时,首先
要辨认是何种器官或组织,然后与正常器官进行比较(大小,外形,色泽,
质地等)
,找出病 变之所在。分析,判断病变性质。并思考其发生,发展和结
局。

(二)

病理切片

实习用的病理切片是从病变处或并便于正常交界处取下的组织,经过
切片(通常为石蜡切片)和染色(一般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制作而成。首
先用肉眼观察切片外形及染 色情况,有时可初步判定是何种组织及病变部位
(如溃疡等)

然后,在低倍镜全面观 察切片,实质器官由外(被膜侧)向内,
空腔器官由内向外逐层观察。为了进一步观察某些病变的微细结 构变化则用
高倍镜观察(一般不需要用油镜观察)



观察病理切片时应与大标本病变联系一并思考。

(三)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是在动物身上人工地造成各种病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动物的变化,记录试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
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 果,讨论和结论等。

(四)

病理模型及电化教学

实习 课中可安排观看病理模型,幻灯片,显微投影,录像,电影等。可
以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五)

实体解剖见习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复习与本次实习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与指导,< br>了解实习内容与要求。




2.实验时严肃认真,在教师 指导和帮助下按实习指导仔细观察标本,
课后及时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一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实验目的

1


复习变性、坏死的概念、原因、类型及修复的过程。

2


掌握肾混浊肿胀、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的镜下形态学特点。

实验原理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组织大体结构,找出染色均匀、病变典型的区域再在
高倍镜下观察。

实验器材


双目显微镜、病理切片、实验桌

实验内容和要求

绘出高倍镜下的病理变化图

一、肾混浊肿胀



低倍镜观察:首先找到皮质,认出肾小球及近曲小管,然后着重观察近
曲小管的变化。

高倍镜观察: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大,突入管腔使管腔狭小呈
星芒状,胞浆内充满无数 大小相近,伊红染色的小颗粒,有的胞核被胞浆内
颗粒遮盖二模糊不清。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楚,少数管腔 可见红染的蛋白物质。

二、

肝脂肪变性



低倍镜观察:全面观察肝组织,可发现一些肝细胞浆内含有境界清晰,
中空无物,大小不等的空 泡(制片过程中脂滴被酒精,二甲苯溶解而留下空
泡)
。空泡大时肝细胞核可被挤压至一侧,与 脂肪细胞相似。肝窦明显受压变
窄。

高倍镜观察:病变处肝细胞的变化。注意观察病 变部位是在肝小叶中心
还是在汇管区附近?

三、肉芽组织



低倍镜观察:表层为淡性渗出物,由纤维素,炎细胞及坏死五只构成。
其下方为炎性 肉芽组织,
,由大量新生毛细血管与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排列
方向与表面垂直,近表面处成弓 状突起。深层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与表面
平行,为瘢痕组织。

高倍镜观察:新生毛 细血管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肥大,向腔
内突出。纤维母细胞位于毛细血管之间,细胞较大,呈 椭圆形,梭形或星芒
状,核大淡然,有
1~2
个核仁,胞浆略嗜碱性。纤维母细胞逐渐 成熟,变成
长梭形,胞浆减少,核也呈长梭形,深染,此为纤维细胞。

四、

干酪样坏死(肺,肾或淋巴结结核标本)



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灶状粉染区。

高倍镜观察:干酪样坏死成粉红色,细颗粒状, 无定型,其中有的可混
有核碎屑。坏死周边可见结核改变。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目的

1


复习充血的类型、机理,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2


掌握典型的肝淤血和肺淤血的病理特征。

实验原理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组织大体结构,找出染色均匀、病变典型的区域再在
高倍镜下观察。

实验器材


双目显微镜、病理切片、实验桌

实验内容和要求

绘出高倍镜下的病理变化图

1.肺或肝淤血



肺淤血:低倍镜观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充盈红细胞,肺泡间隔因
而增宽。肺泡腔内有淡红色的漏出液,形成肺水肿,肺泡内和肺间质中有时可以见到多少不等的心力衰竭细胞。高倍镜观察心力衰竭细胞的胞浆内含有
棕黄色颗粒的含铁血黄素 。

肝淤血:低倍镜观察: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扩张,充满红细
胞。该处肝 细胞可萎缩消失,或浆泡内出现圆形空炮(脂肪变形)
。有时校也
中央区也可见纤维组织增多, 并向周围小叶伸展。

2.混合血栓


肉眼:切片内见官腔已闭塞 。低倍镜观察:见血管腔内为染成粉红色之
小梁,小梁呈分支状,淤血管壁紧密相连,小梁周边可看细胞 成分。

高倍镜观察:粉红色小梁即血小板梁,小梁之间有身粉红色细网状的纤
维素, 其中网罗了大量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

实验报告




















实验三








实验目的

1
)复习炎症的原因、类型、基本病理变化;

2
)掌握阑尾炎、炎性息肉的镜下形态学特点。

实验原理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组织大体结构,找出染色均匀、病变典型的区域再在
高倍镜下观察。

实验器材


双目显微镜、病理切片、实验桌

实验内容和要求

绘出高倍镜下的病理变化图

1


各种炎症细胞

中性粒细胞(大叶性肺炎之灰肝期)
:低倍镜观察:见肺泡腔内主要为纤
维素及中性粒细胞渗出。高倍镜观察:中性粒细胞胞浆染成 淡粉红色,
HE

色中中性颗粒不明显,胞核紫蓝色,分叶状(
2~3
叶居多)
,有的细胞胞浆已
溶解破坏。

浆细胞,淋巴细胞(慢性宫颈炎)
:低倍镜观察:见发炎组织内有大量炎
细胞浸润。高倍镜观察:大多数细胞呈椭圆形,核偏位于 一侧,核染色质呈
车轮状排列,细胞之胞浆丰富,呈嗜碱性染色,此即浆细胞。淋巴细胞体积
较 小,核呈圆形,脓染,胞浆极少。

嗜酸性粒细胞(肉呀组织)
:低倍镜观察:见细胞 体积较大,胞浆丰富,
核呈椭圆或肾形,常偏于细胞一则。高倍镜观察:核染色质分布均匀,着色
较浅。

2
、纤维素性心包炎




肉眼:深粉红色为心肌炎,淡蓝色处为心内膜,
心外膜显著增厚,起表面有淡粉红色之纤维素。低倍镜观 察:心外膜有一带
状染成粉红色或浅粉红色、形状不整之物质,此即纤维素。高倍镜观察:纤
维 俗呈细网状、颗粒状、团块状不定形结构,呈浓淡不均之粉红色。其中甲
扎少量破碎之中性粒细胞、单核 细胞等。向内可见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纤
维细胞及疏松的结蒂组织,在向内可见心肌。

3
、炎性息肉(宫颈息肉)

低倍镜观察:见息肉表面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br>有处上皮已坏死脱落损坏。芥蒂组织间质充血、水肿并伴有腺体增生及炎细
胞浸润。高倍镜观察: 腺体及炎细胞形态。

实验报告














实验四

肿瘤(一)

实验目的

1
)复习肿瘤的概念、病因、特性、类型;

2
)掌握乳头状瘤、鳞癌、腺癌的病理学特点。

实验原理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组织大体结构,找出染色均匀、病变典型的区域再在
高倍镜下观察。

实验器材


双目显微镜、病理切片、实验桌

实验内容和要求

绘出高倍镜下的病理变化图


1

息肉状腺瘤

低倍镜观察:
见瘤组织由多数腺腔及间质 构成。
腺腔之大小、
形状轻度不等。高倍镜观察:瘤细胞之形态与正常之大肠腺上皮相似,细胞
分化程度高,呈柱状并有多数杯状细胞,细胞之大小、形状较规整。间质量
少,有结缔组织和血 管构成,其中有炎细胞浸润。

2
、乳头状瘤


低倍镜观 察:见多数分支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由增生的鳞状
上皮覆盖,乳头中心为纤维组织、血管。高倍镜观察 :选纵切的乳头观察其
结构。乳头表面为鳞状上皮角化层、向下依次为颗粒细胞层、棘细胞层、基
底细胞层。排列规则,无侵入间质现象。间质随上皮长入乳头内,其中可见
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3
、鳞状细胞癌


低倍镜观察:见多数癌细胞集团,呈片装货 索条状排列,此
即癌巢,位于结缔组织间质中。高倍镜观察:癌巢内之癌细胞具有鳞状上皮
细胞 的某些特征,分化较好的癌巢中央有粉红色同心圆性排列之角化珠,即
癌珠。间质中常有浆细胞和淋巴细 胞浸润。

4
、腺癌


低倍镜观察:见癌细胞呈腺管状排 列,官腔大小不等,腺上皮排列
层次紊乱,细胞形态不一,和分裂像易见。粘膜下层及肌层弈有癌组织浸 润。
高倍镜观察癌细胞形态。

实验报告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1: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393.html

病理学实验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