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消化系统
中晚期食管癌大体分
4
型。
1
)
髓质 性:最常见,癌组织在食管壁内呈浸润性生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癌组织
灰白,质软似脑髓组织,表 面可形成浅表溃疡。
2
)
蕈伞型:癌组织为卵圆形扁平肿块,在管腔内呈蕈伞状隆起。
3
)
溃疡型:肿瘤表面有较深的溃疡,边缘不整,稍隆起,底部深达肌层,凸凹不平。
4
)
缩窄型:癌组织常累及食管全周,由于癌组织内有大量的纤维组织,致 使食管局部
形成环形狭窄。
2.
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病毒性肝炎等基本病变是以肝实质损害为主的弥慢性炎症,即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为 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反应性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等。
1
)
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a.
< br>肝细胞变性主要表现在:
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便为最常见而普通的病变,
这是
由 于肝细胞水分增多(水变性)而造成。肝细胞明显肿大,胞浆疏松成网状,
半透明,称为胞浆疏松化。进 一步发展肝细胞提及更加增大,
圆形,胞浆几乎
完全透明,称为气球样变。
嗜酸性病:往往累及单个或几个细胞,细胞胞浆水分托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
颗粒性消失。
b.
肝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溶解坏死和嗜酸性坏死。
溶解坏死有高度气球样 变发展
而来,
胞核固缩,溶解或消失,
最后细胞解体。嗜酸性坏死为嗜酸性变进一步< br>发展而来的单个细胞坏死,
胞浆更加浓缩,
胞核浓缩以致消失,
最后只剩下均< br>一深红色浓染的褒奖,聚成圆形小体,即所谓嗜酸小体。
1)
炎细 胞浸润:汇管区或小叶内常有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有时也可见少量浆 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2)
增生性变化:
a.
Kupffer
细胞增生肥大,是肝内单核
/
巨噬细 胞系统的炎性反应。
b.
间叶细胞增生并分化为组织细胞参与炎性反应,
成纤维细胞增生参与肝损
伤的修复。
4
)肝细胞再生:肝细胞坏死 时,邻近的肝细胞可通过分裂而再生修复,再生的肝细胞
体积较大,核大深染,在肝炎恢复期或慢性阶段 更为明显。
3.
试述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肝硬化具有以下特点:
1
)
大体:早期肝体积增大,质较韧,晚期肝体积缩小,质硬,表面和切面均呈结节状。
2
)
镜下:
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
由假小叶取代。其特点为假小叶内肝细胞大小不一,
排列紊乱。有变性坏死的肝细胞,有再生的肝细胞,也有正常的 肝细胞。假小叶内
常无中央静脉,或中央静脉偏位,有时有
2
个以上的中央 静脉。假小叶周围有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纤维间隔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
浸润及胆管增生。由于肝小叶 的破坏和改建,导致肝内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破坏和冲击,
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
3
)
临床病例联系:
a.
门脉高压症:脾肿大,胃肠粘膜淤血水肿,腹水,侧枝循环形成
b.
肝功能不全:雌激素灭活障碍,出血倾向,黄疸,肝性脑病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
1.
伯基特淋巴瘤的病变特点有哪些?
1
)属于
B
细胞淋巴肿瘤,瘤细胞呈弥漫性生长
,
中等大小
,
形态单一,核较大,无核裂,
常有
2-3
个明 显核仁,核分裂象较多,瘤细胞间常有胞浆丰富,内含吞噬各种细胞碎片的巨
嗜细胞,形成
”< br>满天星“图像;
2)
常发生于颅骨,面骨和颌骨,腹腔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累及。
2
.试述霍奇金病的组织学类型及病变特点。
霍奇金病的组织学类型共分
4
型,其病变特点如下:
1
)
结节硬化型:
此行在临床病理学上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形态学上有两个
特征
:a
纤维组织增生明显,
由增厚的包膜深入淋巴结内 将肿瘤分隔成功能
不规则结节状或团块状
;b.
肿瘤细胞一陷窝细胞为主,淋巴,嗜酸 ,浆,
中
性粒细胞也易见到。
2
)
混合细胞型 :
是霍奇金中最多见的类型,
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
特征是诊
断性
R -S
细胞多,背景细胞包括各种非肿瘤性细胞,即淋巴,组织,浆,
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纤维 组织和血管增生,但一般不形成胶原纤维束。
3
)
淋巴细胞为主 型:
特征是大量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混有不同数量的良性组织
细胞,弥漫浸润或结节状分布于淋巴 结内。诊断性
R-S
细胞少见,常见
核呈爆米花样的瘤细胞。
嗜酸性,
中性及浆细胞少见或缺乏。
坏死和纤维
化的少见。
4
)
淋巴细胞消减型:
特征是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肿瘤细胞相对较多,
以多型
R-S
细细胞为主,诊断性
R-S
细胞较少。本型又可以分为
2
种形态
不同的亚型:
a.
弥漫纤维化型,病变淋巴结大多被蛋白纤维物质 取代,刘
组织内细胞成分减少,有少量
R-S
细胞及气体细胞成分。
b.网状细胞型:
以
R-S
细胞大量增生为主,大部分为多型
R-S
细胞,少数为诊断性
R-S
细胞,其它细胞少见,常伴片状细胞坏死。
第十章
泌尿系统
1.
何为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有哪几型可引起典型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
低蛋白血症,并常有高血脂。
引 起肾病综合征
常见的疾病有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及弥漫性膜性增生性 肾小球肾
炎等。
2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基本病变如何?
1
)
肾小球
肾小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
主要由增生的壁层 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巨噬细
胞构成,有时可见淋巴细胞。扁平的上皮细胞肿大,可呈梭形或立方形,堆 积成层,在毛细
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体或环状结构。
新月体形成与毛细血管壁坏死纤维蛋白渗出 有关,
它刺
激上皮细胞大量增生,
促使新月体形成。
新月特有上述细胞组成称 细胞型新月体。
以后纤维
增多,转变为纤维
-
细胞型新月体。最终新月体纤维 化,成为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形成是
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从。
2
)肾小管
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甚至消失。
3
)肾间质
出现水肿,炎细胞浸润,后期发生纤维化。
3.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有哪些?
病变累及双肾,主要病变为肾小球增生性炎症。
肉眼观
双侧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称大红肾或蚤咬肾。
光镜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增生,
致使肾小球体积增大, 细胞数量增多。
白细胞在血管内
停止和渗出。如有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尚有出血。
电镜
脏层上皮和基底膜之间有驼峰状电子致密沉淀物。
4.
简述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双肾 对称性萎缩变小,
色苍白,表面高低不平,
呈弥漫性细颗粒状,
有时可有散在的小囊< br>中。肾小而质硬,故称为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见大量肾小球纤维 化及玻璃样变,
相应肾小管萎缩。
残留相对正常的肾小球代偿性肥
大,肾小管扩张,简 直纤维增生,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小。
5
.何谓固缩肾?常见类型有哪些?
肾小 球体积缩小,质地变硬,均称固缩肾。发生固缩肾的疾病有缓进型高血压,肾动脉
粥样硬化,弥漫性硬化 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
.
简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宫颈癌的发生常经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轻,中,重)
,原位癌,早期浸
润癌,浸润 癌的过程。
2
.
简述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变化,扩散和转移。
病理变化:肿瘤组织内具有明显异型性 的滋养层细胞,没有间质成分,无
绒毛结构。具有侵袭血管的特征,大体常呈暗红色,结节状,浸润子宫 肌
层甚至到宫旁以外。
血道转移为其主要转移途径,也可直接侵犯周围组织,淋巴道转移极为少
见。
3
.
乳腺癌是乳头下陷的原因是什么?
乳腺癌癌组织侵犯乳头附近,
伴有多量纤维组织增生,
因纤维组织收缩而致。
4
.
简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点。
肉眼观
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常可见灰白色癌组织呈放射状侵入邻近< br>纤维脂肪组织内,可导致癌块表面皮肤凹陷,乳头下陷。
镜下
< br>癌组织形态多样,根据由无腺管样结构分为腺癌和实体癌。根据实
体癌的癌实质和纤维组织间质比 例的不同。有将其分为不典型髓样癌,单
纯癌,硬癌。癌细胞多形性较明显,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 见。
5
.
葡萄胎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肉眼观
子宫增大的程度超过相应妊娠月份的体积。大量水肿的绒毛,形成
大 量的半透明水泡。
镜下
高度水肿的绒毛间质,
另可见增生的滋养层细胞,< br>包括合体和细胞滋养层细胞。间质血管减少或消失。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1
.
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分型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肿瘤。
肿瘤多为单发 ,
有完整包膜。
有
时可见出血,
坏死,
囊性病及周年高围甲状腺组织 受压现象。
常见的类型
有以下六种:单纯型腺瘤,胶样型,胎儿型,胚胎型,滤泡性和嗜酸性细
胞腺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01: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391.html
-
上一篇:乳腺癌IHC检测的意义
下一篇:病理实验切片图片整理(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