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23:40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皮肤补水小妙招)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皮肤烫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STEN
)或
Ritter
综合征< br>主要发生于婴幼儿,
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解性
疱及大片表皮剥脱
特征,起病突然 ,病情进展快,可继发全
身感染、
败血症甚至死亡。
我院儿科
2003

10
月至
2008

3
月共收治
13
例,
现分析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般资料

本组
13
例患儿,男
8
例,女
5
例,日龄
2

28 d
,平均
9 .5
天。其中早
产儿
2
例,低体重儿
2
例,就诊时间为发病 当日~
4
天。
13
例均有原发病灶,头面部疖肿
5
例,新生 儿脓疱疮
2
例,面部皮肤损伤
1
例,口咽部感染灶
3
例,腹 股沟区皱褶处感染
2
例。有
2
例出生当天发病的患儿确诊为宫内或出生时产道 感染。


1.1.2
临床特点

患儿
突然起病,病初在口周或眼周发生暗红色斑,口周放射性皲裂,
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及四肢近端,以面部 、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显著。有
8
例散发
全身,皮温高、触痛明显、拒按, 部分伴有较密集针尖大小的脓疱。在红斑基础上可见松弛
性水疱或大疱,
1

2 d
内其上表皮起皱,稍用力摩擦,表皮即大片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
似烫伤样,有脓性分 泌物。水疱在额部、颈部、耳后、躯干较多见,尼氏征阳性。所有病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睑结膜及咽部充血 。
2
例皮损出现湿疹样改变。体温改变
11

,
其中发热< br>9
例,体温偏低
2
例,另
2
例皮损相对较轻、体温正常。1
例呈现反应低下,嗜睡、拒乳,病
情危重。
13
例均做血培养、疱液及 皮肤分泌物培养,查
C
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血、尿、
粪常规检查,
其中血常 规白细胞升高
8
例,
降低
2
例,
正常
3
例 ;
C
反应蛋白明显增高
5
例;
心肌酶谱升高
3
例。
13
例中
11
例疱液及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7
例血培养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两
培养均为阳性者
5
例。


1.2
治疗与护理


1.2.1
药物治疗

⑴抗生素治疗:患儿确诊后立即予足量抗生素治疗,治疗初期药敏试验< br>未回报
主要是经验性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药敏试验回报后则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其中
7
例采用头孢曲松钠
50

80 mg

( kg·
d)

2

/
日静脉滴注,
3
例用 苯唑西林
50

100 mg

(kg·
d)
2

/
日静脉滴注,
2
例用头孢他定
50

100 mg

(kg·
d) 2

/
日静脉滴注,
1
例用头孢吡肟
50

100 mg

(kg·
d) 2

/
日静脉滴注。由于新生儿的特 点,部分敏感药物如:克林霉素、丁胺卡
那霉素、磷霉素等抗生素没有采用。抗生素一般应用
7

12
天,其中
1
例长达
18
天,严密
监 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双重感染。⑵免疫球蛋白:
13
例新生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静
脉滴注,其中
12

200

400 mg

( kg·
d)
,每日
1
次,静脉滴注
3

5
天;
1
例危重患儿给予
2.0 g/kg
一次性静脉滴注冲击治疗。
⑶皮质激素:
13
例中
9
例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
0.25

0.5
mg

(kg·
d)
静脉滴注,时间
3< br>~
5
天。⑷其他治疗:所有患儿同时口服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糖
浆。
加强 营养,
补充液体,
有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者及时纠正。
严重者输新鲜血浆或新鲜血。< br>

1.2.2
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进行保护 性隔离,病室和温箱每日用紫外线照射和消毒液消

2
次。将患儿置于暖箱内,箱温< br>30

32
℃。全身裸露,床面铺无菌纱垫,撒少许消毒滑
石粉,注 意保持平整,每日

2
次。如被尿液或大便污染,随时更换。所有患儿用生理
盐水冲洗双眼,均予
0.125


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晚用红霉素眼膏涂眼。每日
1

10 000

锰酸钾液洗浴两次。
脓疱疮病灶处,
外用百多邦软膏。
糜烂渗液多皮肤糜烂溃 化脓处以呋喃
西林纱布湿敷,每
2

3
小时更换
1
次。


2
治疗结果


13< br>例中
12
例在用药第
2

3
天时体温开始下降,多在
1
周内体温退尽。
3

5
天红斑开始
消退、脱屑, 水疱停止发展,皮损糜烂渗出逐渐减少干燥,脓疱开始塌陷、结痂。其中
1
例危重患儿经历了由 体温不升到高热的病理过程,第
8
天体温开始下降,第
14
天病情开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23: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162.html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