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皮炎的护理常规
放射性皮肤黏膜损坏亦成放射性皮炎,
是大剂量电离 辐射或多次
照射皮肤所引起的皮肤损伤。照射面积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则皮肤
损伤就越重,皮 肤恢复就越慢。放疗后放射区内皮肤萎缩、变薄、软
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
可出现放射性的 皮肤反应。
放射性皮肤反
应,其产生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红斑、干性反应及湿性反应。这是逐< br>渐加重的过程,在放射治疗数日后,皮肤开始变红,以后逐渐变为暗
棕紫色,毛发易于脱落。照射 剂量加大时,皮肤可能出现干性表皮落
屑,有的则出现湿性表面脱落、破损,甚至形成久不愈合的溃疡, 并
伴有疼痛。
通常分为四度:Ⅰ度
-
丘疹或脱毛反应。Ⅱ度
-
红斑反应。Ⅲ度
-
水泡反应。Ⅳ度
-
坏死及溃疡形成。临床上也 可分为三度,将脱毛红
斑定为Ⅰ度,水泡湿性皮炎为Ⅱ度,溃疡坏死为Ⅲ度。
护理方法:
Ⅰ度损伤
主要在生发层,
受电离辐射后毛囊 萎缩,毛乳头水肿,表现为照
射区轻度灼热、瘙痒,出现毛囊角化性丘疹,毛发松动脱落,恢复后
皮肤干燥、脱屑、轻度色素沉着。
一般不做治疗即可自然消退,应注意皮肤保护。
Ⅱ度损伤
放疗治疗达
2
周、皮肤量
2000cGy
以上时,出现红斑反应。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23: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123.html
-
上一篇:皮肤瘙痒红肿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自酿米酒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