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作者姓名:
学
院:
组
名:
指导教师:
关于体温影响因素的研究
运淼、牟秋剑、马铭余、贾然、蒋锡铭、王子然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DCL
第九组
代茵
东北大学
2010
年
5
月
——Ⅰ——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emperature
By:Yun Miao·
Mu qiujian·
Ma Mingyu
Jia Ran ·
Jiang Ximing ·
Wang Ziran
Supervisor:Dai Yi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ay 2010
——Ⅱ——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摘要
基于运动对体温的影响的研究
摘
要
本实验为一验证性实验,主要研究运动对体温的影响。 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如
跑步,跳绳,蹲起
……
根据得出的数据制作成曲线图,再对照分 析。同时考虑到不
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时段对体温的影响。我们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分组来分析实验结果。
同时从我们的实验中也得出这些结论,
女性平均体温略高于男性;
一般清晨时的体温偏低,下午时的体温较高。
关键词
:
体温;运动;相互影响
——Ⅲ——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The research of the impact of exercise on the
body temperature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a replication experiment. It
’
s mainly about the impact of exercise on
the body temperature. We did a great deal of experiments, such as running, rope skipping,
squats……
we
make
graphs
according
to
the
dates,
and
then
analysis
them.
And
considering that different sexes,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time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temperature.
We
use
control
variant
method,
and
block
design
to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concluded
that
women
’
s
temperatur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men
’
s on average. And the body temperature is normally low in the
early morning but high in the afternoon.
……………………………………………………………………………………………
…
Key words:
body temperature
,
motion,Interaction.
——Ⅳ——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目录
目
录
声明
.............................. .................................................. .................
Ⅱ
中文摘要
..... .................................................. ..................................
Ⅲ
Abstract
.................................. .................................................. .......
Ⅳ
第
1
章
绪
论
............................... ................................................
第
2
章
实验原理
.................. .................................................. .....
2.1
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性
....
........... .................................................. ....
2.2
体温的调节机制
....................... .................................................. .....
第
3
章
实验过程
............ .................................................. ............
3.1
跑步实验
.................. .................................................. ....................
3.2
跳绳实验
.......... .................................................. ............................
3.3
蹲起实验
.. .................................................. ....................................
3.4
高抬 腿实验
........................................... ..........................................
第
4
章
实验结论
.................. .................................................. ......
第
5
章
心得体会
........... .................................................. .............
参考文献
........................ .................................................. ................
致谢
....................... .................................................. .........................
附录
.............. .................................................. ..................................
——
5
——
1
3
3
3
4
4
5
6
7
9
10
12
13
14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体温是生命体征的基本标志。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客观表现。体温是临床医< br>护人员采集病史和资料过程中最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其变化和常规状态直接影响
到疾病的诊断、 治疗和护理,并反映各人不同体制与生命指数。
体温生理学是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体 温对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和各项
生理功能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发热是病人求医问药的常见 原因。体
温变化也是判断疾病发展或好转的最重要的体征之一。
体温测量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
l6
世纪。当时
Saatorio
用空气热膨胀的原理,
制 出了第一支测量口腔温度的体温计。本世纪初,开始用水银来制作体温计,至今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根据
1928
年
Ebstein
的报告,当时除测量口腔及腋
下 的温度外,还可以测量直肠、颈部、大腿根部,外耳、阴道温度及尿温。这些都
是用被测皮肤温度与玻璃 球内积存的水银温度相等的原理实现的。
由于水银体温计使用方便、精度高,因而应用很广。 再加上测温方法及其结构
都已成熟,
没多大改进余地,
人们对它的研究失去了信心,< br>至今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由于用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监测很不方便,水银的污染也很严重等,
为了正确测
量局部温度,最近促使人们开发了各种不同的测温仪器和测温方法。只因临床 上测
温方法至今也没有多大变化,近年普及的电子体温计又不能获得更多的其他生理信
息,精度 也无多大提高,相比之下,水银体温计仍不愧是一个精度高、便宜、使用
方便的测温仪器。因此,盲目地 用电子测温仪来取代水银体温计并不一定恰当,若
只注意汞污染问题,必须用电子体温计来替代水银体温 计的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尽
管这样,已有许多医院采用了电子体温计,用其它电子仪器测量体温也日益普 及。
这一事实至少表明,电子测温仪器的性能已接近水银温度计的性能。由于采用电子
仪器,< br>
出现了新的测温方法,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与水银体温计相媲美的
比较完善的体 温测量仪器尚未问世。因此,与水银体温计的历史相对照,可以说以
电子体温计为首的近代体温测量仪器 还停留在
19
世纪的水平上,鉴于传统的水银
体温计汞的污染及其携带不方便易破碎< br>,
尤其是测量时间过长等缺点,本课题就此
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智能电子体温计。它在稳定性及响应时间上比传统的水银体
温计有着显著的优势,精度要求也能和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相 媲美。
我国有关体温的研究工作有较长的历史,老一代的生理学家在体温调节、冬眠
——
1
——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绪论
与低温、发汗以及发热与退热机制方面做了卓 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0
世纪
70
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采用 微电极在体细胞外记录和脑薄片技术等电生
理手段进行体温调节中枢机制和冬眠低温机制的研究,他们从 不同角度对体温调节
和发热机制以及中医针刺退热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近十 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体温学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特别
是体温调节机制、低体温和低温 治疗,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一些较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人注意的是许多伤害性因素(
如失血、缺氧和化学毒剂
)
可引
起调节性低温反应,有保护机体的作用 。
本小组也在此次
DCL
课中学习了一些有关体温的知识,了解了体温的有 关测量
方式,
常人一日体温变化曲线,
不同运动对体温的影响,
情绪与体温关 系等。
在
DCL
开课期间,我们小组进行了大量实验及样本采集,并且每次实验都尽力 亲自担任样
本角色;召开每周一度的例会,在例会上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这
样 ,我们不仅对知识有所了解,学会了科研的一般过程,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
意义。在此,对此课程及 我们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Ⅳ——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实验过程
第二章
实验原理
2.1
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性
体温对人体是非常重要,因体温可以决定一个 人的健康。体温可以提高身体的
免疫力,免疫力可以帮我们预防很多疾病,比如:心脏病或癌症。
体温到底到达
什么温度才算正常呢?
34.5
度以下是生命难于维持,< br>35.0
度是癌细胞最容易生长
的体温,
35.5
度到
36< br>度是中等,
36.5
度到
37.0
度是健康的体温,因会增加免疫力。癌细胞在体温
39.6
度时会迅速地死亡,所以利用高体温的力量来杀死癌细胞。
低体温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 正常体温每下降
1
度,我们的免疫力就会下
降
30%
多。但当体温比 正常体温高
1
度时,我们的免疫力就会增加
5
到
6
倍。所< br>以高温度有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
不管是癌症或其他病人,都应该每天泡一次热水澡, 以便提升体温。因浸泡在
38
度到
39
度的热水中,汗腺会慢慢地打开活跃。 皮肤里流出的汗水带有重金属,
二氧和其他化学物质,由此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同时,它还可以加速血液 循环,提
升体温。
2.2
体温的调节机制
位于人体下丘 脑中的体温中枢担负着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
平衡的任务。当热平衡时,人体体温保持稳 定。若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若
散热超过产热,则体温降低。产热过程包括:运动或劳动时,骨骼 肌收缩,产热增
加;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收缩发抖,产热增加;肝脏等内脏器官代
谢加强时,产热亦增加。
散热过程包括: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四种方式。因皮肤表面 面积大,故主要通
过皮肤散热。
——
3
——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实验过程
第三章
实验过程
在得到课题之后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运动对人体温的影响,
所以我们组就将实
验的重点放在了运动上,通过跑步,跳绳,蹲起和高抬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3.1
跑步实验
我们组的
6
个人首先进行的就是跑步实验 。
我们将一百米到两千米分成了相等
跑步
贾然
马铭余
牟秋剑
王子然
蒋锡铭
运淼
的十份,分别跑步后进行体温的测量。图表如下: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36.9
36.9
37
37
37.2
37.2
37.3
37.3
37.4
36.2
36.2
36.4
36.5
36.4
36.6
36.8
36.9
37
36.5
36.6
36.7
36.7
36.7
36.8
36.9
37
37.2
36.6
36.6
36.7
36.7
36.8
36.9
36.8
36.9
37
36.2
36.3
36.2
36.3
36.4
36.5
36.5
36.6
36.7
36.4
36.5
36.6
36.6
36.7
36.7
36.7
跑步对体温的影响
37.637.4
37.2
37
贾然
36.8
马铭余
温
36.6
牟秋剑
体
王子然
36.4
蒋锡铭
36.2
运淼
36
35.8
35.6
0
0
0
0
0< br>0
0
0
0
0
0
0
0
0
0< br>0
0
0
0
0
0
2
4
6
8< br>0
2
4
6
8
0
1
1
1
1< br>1
2
跑步长度
——
4
——
1800
2000
37.3
37.4
37
37
37
37.2
37.1
37.1
36.8
36.7
中荷学院
09
级
DCL
论文
实验过程
根据图表可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跑完
2000
米后体温普遍升高
0.5
°。前 期温
度上升较快,后期较慢,有部分最终有下降趋势。刚开始时,由静止到剧烈运动,
肌肉产生 大量热量,需要散发掉,所以体温会剧烈上升。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持续
紧张运动,肌肉产热基本平均, 因此体温持续上升。在最终时,由于运动量大而出
汗,
在汗水蒸发过程中带走了身体的余温,< br>因此体温又下降的趋势,
但不会降太多。
3.2
跳绳实验
跳绳的时候,我们从
0
个开始,以
100
为单位直至增加到
600
,每次测量跳后
的体温。图表如下:
跳绳
贾然
0
个
36.9
100
个
36.9
36.2
36.6
36.5
36
36.4
200
个
36.7
36.6
36.6
36.8
36
36.6
300
个
36.8
36.6
36.7
36.7
36
36.6
400
个
36.9
36.4
36.7
36.7
36
36.7
500
个
37
36.6
36.75
36.7
36.1
600
个
37.1
36.6
36.7
36.8
36.1
马铭余
36.4
牟秋剑
36.5
王子然
36.5
蒋锡铭
36
运淼
36.4
跳绳对体温的影响
37.2
37
36.8
36. 6
36.4
36.2
36
35.8
35.6
35.4
贾然
马铭余
牟秋剑
王子然
蒋锡铭
运淼
体
温
0
个
1
0
0
个
2
0
0
个
3
0
0
个
4
0
0
个
5
0
0
个
跳绳个数
6
0
0
个
根据图表与数 据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体温变化不一,没有统一的趋势,但最终温度
——
5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23: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