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学案
学习目标
1
、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
生殖器官。
2
、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3
、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
程。
难点: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自主学习
1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
______
、
______
、
、
等组成。
其
中
是
最
主
要
的
器
官
,
作
用
是
。
2
、
女性生殖系统由
_____
、
_ ____
、
_____
、
_____
等组成。
其中
______
是主要器官,作用是
__________
,每个周期只有
__ ________
发育
成熟。
3
、人的生殖细胞包括
__ ______
产生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
产生的< br>__________
。
4
、
和
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5
、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
。
6
、
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在
内。
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
场所是
。
7
、结扎
,既可以有效节育,又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8
、
胎儿通过
从母体吸收氧气和养料,
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
物。
9
、胎儿在
内发育,所以
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周期是
天。
10
、人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合作探究:
1
.
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
最重要的 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
为什么?
2
.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3
.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
分辛苦, 分娩的过程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
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 我们应该怎样
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
【巩固提升】
1
.男性的生殖系统是由(
)
A
、睾丸、输精管、精囊腺构成
B
、睾丸、附睾
、精囊腺
构成
C
、附睾、睾丸、输精管、尿道等构成
D
、睾丸、输精管、前列
腺、阴茎等构成
2
.睾丸的主要功能是(
)
A
、
产生精子
B
、
分泌雄性激素
C
、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D
、储存精子
3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
、精巢
B、卵巢
C、输卵管
D、子宫
4.
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的是
( )
A.
膀胱
B.
精囊腺
C.
阴茎
D.
睾丸
5.
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 )
A.
阴道
B.
子宫
C.
卵巢
D.
输卵管
6
、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
A.
睾丸
B
.输精管
C
.附睾
D.
精囊腺和前列腺
7
、胎儿从母体产出称
( )
A.
孵化
B.
分娩
C.
羽化
D.
出生
8
、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
A
.母体
B.
胎盘
C.
卵黄
D.
胚胎自
身
9
、受精作用发生在
( )
A.
卵巢
B.
输卵管
C.
子宫
D
.盆腔
10
、女性卵巢的作用是
( )
A
.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
B.
输送卵细胞
C
.胚胎发育的场所
D.
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11
、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
.子宫和睾丸
B.
乳输卵管和输精管
C.
前列腺和贮精囊
D
.卵巢和睾丸。
12
、人体个体发育开始于(
)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胎儿
D.
婴儿
13
、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A
.胎儿出生
B
.卵子成熟
C
.精子成熟
D
.
精卵结合
14
、下列关于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够有效阻止生殖细胞的结合
B.
会使精子或卵子不能形成
C.
会影响睾丸的生理功能
D.
会影响卵巢的生理功能
【反思收获】
8.2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学习目标:
1.
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
2.
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
3.
举例说明青春期健康的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
4.
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
学习重点和难点:
1
、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了解青春期男女生长发育的各自特点,要以平常心态去对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
、阅读
P8P9
页,识别人体各个时期的变化。
(二)
、阅读
p9-11
页,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 br>1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是什么?脑的发育有什么特点?
青春期的性发育特征是什 么?
2
、什么是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二、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
1
)
、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
从婴儿 发育到成年人有两个生长突增阶段
——
第一阶段婴儿期,
第二
阶段就是青春期 。
(
2
)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
身高、体重的 增长、性器官的发育
和成熟等。
总之,在青春期发育后,男女生在形态上的差别就形成了。
三、合作探究
你怎样安全的度过青春期?
四、清疑检测
(一)
填空:
1
、
人的生长发育从
______ __
开始,
直到个体发育成熟。
(通常所说的生长主要指出生后的
_____ ___
到成年人这一阶段)
2
、
发育时期:
______ 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 ___
、
________
。
中年发福原因:进入中年阶段,身体代谢速度逐 步减慢。
(二)选择:
1.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是
(
)
A.
可以使人的脑发育完善
B.
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发展
C.
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D.
是思维判断能力最强的
阶段
2.
进入青春期身心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有关的生殖器
官是
(
)
A.
输卵管和输精管
B.
子宫和精囊腺
C.
卵巢和睾丸
D.
子
宫和前列腺
3.
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 。下列哪一项不是
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
)
A.
不过度滥用嗓子,不要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唱歌等,避免造
成终生声音嘶哑
B.
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声带的肿
胀和充血
C.
避免着凉、感冒。着凉和感冒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
D.
尽量减少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抑制声带的发育
4.
下列不属于青春期显著特点的是
(
)
。
A.
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B.
内脏器官的功能健全
C.
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D.
开始迅速发胖
5.
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
(
)
。
A.
男比女早两年
B.
男比女晚两年
C.
男女同步无差异
D.
因个
体不同而无规律
6
、
进入青春期,
人体形态和功能都出现了显著变化。
这是由于
(
)
A
、内脏功能的健全
B
、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C
、生殖器官的成熟
D
、同化作用占优势
教学反思
第三节
人体概述
一、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系统;
2
、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
、举例说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系统及功能。
难点: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三、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
、
人
体
的
四
种
基
本
组
织:
、
、
、
。各种组织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形成各种
。具有相关功能的器官又组成人
体的各
。
2
、骨的成分包括
和
。无机物主要是
,使
骨
;
有机物主要是
,使骨
。
3
、人体在
系统、
系统等的调节下,成为一个
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使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也能使
人能够适应
,在复杂多变的生物圈中生存并得到发展。
四、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活动一:
1
、观察书
14
页图
8-9
说出人体系统 的组成,通过活动总结
归纳它们的功能。
系统名称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组成
功能
结构与功能是相互统一的,而结构的特性又和结构的成分有关。
活动二:探究骨的成分与特性
假
设
只含有机物
实验步骤
预期结果
实验现象
只含无机物
含有机物
和无机物
结论:骨的成分包括
.
无机物主要是
,使骨
,有机物主要是
,使骨
五、随堂反馈
1.
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
)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循环系统
D
泌尿系统
2.
调节人体跑步动作的系统是
(
)
A
运动系统
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3.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①运动
②营养
③调节
④保护
⑤支
持
(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
②④⑤
4.
在人的一生中,要特别重视坐、立、行的正确姿势的关键时期是
(
)
A.
婴幼儿时期
B.
少年儿童时期
C.
成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5.
人体在什么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使
各种生命活动能 够有序地进行?
(
)
A.
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
B.
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
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6.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会上,动作灵巧 、快速、协调,对发
令枪声的反应灵敏,主要的原因是(
)
A.
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B
运动系统的功能得
到了加强
C.
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D.
神经系统的功能
得到了加强
7.
骨在煅烧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冒烟
B.
有烧焦的蛋白质气味
C.
有气泡产生
D.
骨先是变黑,
后是变成灰白色
8.
你观察到的脱钙后的骨的颜色接近(
)
A.
白色
B.
黑色
C.
灰白色
D.
无色透明
9
、结构决定特性。通过学习可知,骨的特性是(
)
A
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B.
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C.
既有硬度又有弹性
D.
起保护作用
六、课堂小结
七、学习反思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的营养
学习目标:
1
、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
1
分钟)
2
、掌握无机盐及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学习重、难点:
无机盐及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导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复习:(
20
分钟)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
(
1
)
______ _
、
________
、
_______
必须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分解 成简
单的物质才能被吸收。
(
2
)占人体体重
60%-7 0%
的营养成分是
_________
。
(
3
) 种类很多,需要量很少,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的是
____________< br>。
(
4
)
本身没有营养价值,
但对维持人体健康有 重要作用,
被称为
“第
七营养素”的是
_________
2
、无机盐及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
症状
食物来源
素
含钙无机
维生素
A
盐
含铁无机
维生素
盐
B
1
含碘无机
维生素
C
盐
含锌无机
维生素
D
盐
3
、“平衡膳食宝塔”由塔基到塔顶的五类食物分别是:
__
4
、绿色食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当堂达标测试:(
20
分钟)
1
、某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应注意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
A
、
豆类、糙米、全粒谷物
B
、胡萝卜、黄玉米
C
、肉、蛋、奶
D
、新鲜的蔬菜、水果
2
、有些儿童吃了很多钙片,仍患佝偻病,原因是缺乏(
)
A
、维生素
B B
、维生素
D C
、维生素
A D
、
维生素
C
3
、坏血病患者应多吃的食物是(
)
A
、
水果和蔬菜
B
、鱼肉和猪肉
C
、鸡蛋和鸭蛋
D
、糙米和肝
脏
4
、
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
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
A
、
水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D
、糖类
5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要参加运定会的长跑项目,它们各自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分别是:
a
水果、
b
牛肉干、
c奶油蛋糕、
d
金丝猴奶糖。最实用的食物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6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
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
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 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
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观察结果如下:
黄
瓜
青椒
芹
菜
白
菜
汁
汁
汁
汁
高锰酸钾溶液
14
滴
8
15
滴
11
2ml
滴
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
C
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白菜
7
、关于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合理膳食、按时用餐
B
、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
食
C
、预防食物中毒
D
、饭后要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以助消化。
8
、合理膳食是指(
)
A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
物质,应该多吃
C
、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
、各种营养物质的比
例合适,互相搭配
9
、
判 断:
(
1
)
维生素、
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都不多,
但作用都 很大。
(
)
(
2
)植物 性食物不含维生素
A
,因此长期吃植物性食物会患夜盲症。
(
)
(
3
)对同一问题,科学家只能发现相同的事实,提出相同的观点。
(
)
(
4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 素”
,囚此,人人要多吃些膳食纤
维。
(
)
(
5
)
食
物
中
的
营
养
都
要
经
过
先
消
化
再
吸
收
。
(
)
< br>(
6
)
有
“
虫
眼
”
的
蔬< br>菜
和
水
果
,
农
药
的
含
量< br>一
定
少
。
(
)
(
7
)
人
体
的
各
项
生
理
活
动
,
离
开
水
都
无
法
进
行
(
)
(
8
)维生素
C
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10
、根据学过的知识,简述下列现象的原因:
(< br>1
)某同学有一段时间,每到傍晚的时候就看不清东西,但吃了一
段时间胡萝卜后,这种 现象就消失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人每天早上刷牙时,牙龈 就出血,而且经常发现皮下青一块
紫一块,原因是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吃牛肉和粗粮可以治疗脚气病,那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有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 得了佝偻病,请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强调合理的营养外,
还经常要注意补充牛奶、鸡蛋等食品。 请分析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实验设计:探究白菜和苹果中的维生素
C
含量。
(
1
)实验原理:维生素
C
中的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并且维生
素
C
越浓,用量就越少。
(
2
)实验步骤:①称取
__________
的新鲜白菜和苹果,将他们用榨
汁机榨出汁液。
②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只小烧杯里。
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取滴
管
吸
取
一
种
汁
液
(
白菜
)
,
滴
入
小
试
管
,
观察
直
至
___________________
,
记录下汁液的滴数(
a
)
。
⑤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第二种汁液(苹果)
,记录下汁液的滴数(
b
)
,
与< br>a
比较。
(
3
)
实
验
结
论
:
测
的
a
﹥
b
,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你的收获:
(
4
分钟)
第二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2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结构特点
3
、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过程和吸收。
4
、关注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
【基础学习】
口腔:
(搅拌、咀嚼)
咽:
(既是食物通道也是空气通道)
食道:
(基本没有消化吸收功能)
消化道
胃:
(吸收水和酒精)
小肠:
(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
素、甘油、脂肪酸、氨基酸)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消化系统
肛门:
唾液腺:
(分泌唾液淀粉酶)
肝脏:
(最大的消化腺)
(分泌胆汁不含
消化酶乳化脂肪)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蛋白
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
)
肠腺:
(分泌肠液,含消化糖类、蛋白
质和脂肪的酶)
食物的消化
1
、
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 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
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
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
使 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
吸收的营养物质。
2
、淀粉遇碘变蓝。
淀粉酶
麦芽糖酶
3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开始于口腔,主要
在小肠消化)
唾液、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蛋白酶
肽酶
蛋白质
??
氨基酸
(始于胃
,
主要在
小肠
中消化)
胃液、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胆汁
脂肪酶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只能在
小肠
消化)
乳化
胰液、肠液
【合作交流】
1
、
组长检查本组同学基础学习完成情况。
2
、
组内讨论交流基础学习内容。
3
、
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析疑解难】
1
、
各组提出在学校中遇到的疑问、难点。学生尝试解决。
2
、
教师点评在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
是主
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2
、人体的消化道:
、
、食
道、
、
、
和
。
3
、最大的消化腺是
;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
,淀粉的
消化开始于
,脂肪的消
化开始于
。
4
、食物中在小肠内
、
和
不需化学消化就能直
接被吸收,
最终淀粉分解为
,
蛋白质分解为
,
脂
肪分解为
,这样才能被小肠吸收。
二、选择题
1
、下列生活习惯,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
A
、喜欢喝牛奶,多吃肉类
B
、喜爱吃零食,多吃甜食
C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D
、多吃含钙、磷和维生素
D
的食物
2
、消化道哪个部位吸收营养物质能力最强(
)
A
、胃
B
、十二指肠
C
、小肠
D
、口腔
3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
、唾液腺
B
、胃腺
C
、肠腺
D
、肝脏
4
、下列哪两种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肠液
④胆汁
⑤胰液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③⑤
5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这说明病菌损伤到了(
)
A
、牙髓
B
、牙釉质
C
、牙骨质
D
、牙根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
2
、
知识目标:概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能力目标:
能够阅读和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
概述消化吸收过
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
形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基础学习】
1
、食物的消化过程:
1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2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什么部位彻底被消化?
3
)
所用的消化液都有什么?
4
)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被彻底消化成哪些物质?
2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1
)
、什么叫做吸收?
(
2
)
、
消化道各部分分别吸收哪些物质?其中
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
不经过消化可直接吸收的是
、
、
口腔、
食管
胃吸收
小肠吸收
。
大肠吸收
(
3
)
、营养物质被消化后的最终物质被小肠绒毛的哪些结构吸收?
吸收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进入血液吗
【合作交流】
1
、检查本组同学基础学习完成情况。
2
、组内讨论交流基础学习内容。
3
、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析疑解难】
3
、
各组提出在学校中遇到的疑问、难点。学生尝试解决。
4
、
教师点评在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
进入
的过程,
叫做吸收。
2
、
除了大部分的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
吸收以外,
其
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
直接吸收进
入
。
3
、如图为消化系统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
1
)在图中序号旁边写出对应的名称。
(
2
)口腔内的
能分泌唾液;
(填名称)
(
3
)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填名
称)
,小肠的内面
具有皱襞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
管
壁都很薄,仅由一层
构成;
(
4
)
3
能分泌
。
【课后学习】
1
、请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
、做好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
指导学生在探 究活动中,尝试自己制定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研
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基础学习】
知识点复习
暂
1
消化系统
吸
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牙釉质:人体内最
坚硬
的物质
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
2
、牙齿
牙骨质:在牙根部分,牙本质的外面
牙髓腔:里面充满牙髓,内有
血管
和
神经
3
①是消化道最
的一段。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
多
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肠绒毛内有
和
。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
小肠内壁还有许多分泌肠液的
4
(
1
)
、消化道各部分分别吸收哪些物质?其中
是主要的吸收器
官
,
不经过消化可直接吸收的是
、
、
口腔、食管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其中咽是食物与气体 的共同通道,胃的主要功能是
时储存食物和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小肠是消化和
胃吸收
小肠吸收
。
大肠吸收
(
2
)
、营养物质被消化后的最终物质被小肠绒毛的哪些结构吸收?
吸收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进入血液吗
讨论:
1
、食物的消化过程:
(
1
)
淀
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
2
)
淀
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什么部位彻底被消化?
(3)
所用的消化液都有什么?
(4)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被彻底消化成哪些物质?
【合作交流】
1
、检查本组同学基础学习完成情况。
2
、组内讨论交流基础学习内容。
3
、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析疑解难】
5
、
各组提出在学校中遇到的疑问、难点。学生尝试解决。
6
、
教师点评在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
进入
的过程,
叫做吸收。
2
、
除了大部分的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
吸收以外,
其
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
直接吸收进入
3.
下面有关消化系统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
A.
由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七大部分组成
B.
功能是对所有食物成分进行消化
C.
营养物质都吸入毛细血管
D.
小肠静脉里面的血
,
血糖含量最高
4.
下列四组人体消化液中
,
都能消化淀粉的是
[
]
A.
胃液、肠液、胰液
B.
唾液、胃液、肠液
C.
胰液、肠液、唾液
D.
肠液、胆汁、唾液
5.
能消化有机物种类最多的是
[
]
A.
唾液
B.
胃液
C.
肠液
D.
胆汁
6.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下列
哪一项
[
]
A
.蛋白质和脂肪
B
.蛋白质和糖类
C
.糖类和蛋白质
D
.脂肪和
蛋白质
7.
小肠结构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 相适应,下列
A-D
项中哪项与吸
收功能直接相关
?
[
]
①小肠很长,约
5-6
米
②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③小肠内表面积可达
200
平方米
④肠壁内有肠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
食物中的麦芽糖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教学反思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
、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
3
、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为父母设计一份营养午餐。
4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学习重点和难点: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分析不良营养和不良饮食 习惯带来的危害。什么样的饮食才算营养合理的饮
食
?
2
、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为父母设计合理的“一日食谱”
三、清疑解惑
一、填空:
1.
在每天的摄入 的总热量中,
早餐的热量约为
______
,
午餐的热量为
____ __
,
晚
餐的热量为
______
。
2.
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
______
问题。
二、判断:
1.
发芽的马铃薯也可以食用。
( )
2.
绿色食品就是指绿色的蔬菜。
( )
三、选择:
< br>下
列
哪
种
饮
食
习
惯
是
合< br>理
的
(
)
A
、挑食、偏食、暴饮暴食
B
、早餐经常不吃,午餐少吃或不吃,晚餐多
吃
C
、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D
、
喜欢甜食,喜欢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2
、
认
为
下
列
哪
种
饮
食
结
构
是
合
理
的
(
)
A
、主食和副食搭配合理
B
、
用高糖饮料或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C
、用水果代替蔬菜
D
、
谷类过多,不吃肉类和豆类
3
、
谷
类
食
中
含
有
较
多
的
(
)
A
、淀粉
B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C
、蛋白质、脂肪
D
、水分
4
、
吃
时
细
嚼
慢咽
的
好
处
主
要
是
(
)
A
、可品味食物
B
、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C
、可将淀粉彻底分解
D
、减轻胃肠负担
5
食物中含蛋白质丰富的一组是
(
)
A
、鸡蛋、土豆、番茄
B
、豆腐、花生、菜花
C
、鱼、瘦肉、大豆
D
、瘦肉、黄油、果汁
6
、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
(
)
?
A.
甜食
B.
谷类食物
C.
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D.
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7
、膳食中不搭配哪类食物会造成缺乏供能物质
?
(
)
?
A.
谷类
B.
肉类
C.
奶
和奶制品类
D.
蔬菜水果类
8.
青
少
期
偏
食
( )
A.
贫血
B.
急性胃炎
C.
肠炎
D.
营养不良
会
造
成
9.
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会造成身体缺乏
(
)
?
A.
淀粉和蛋白质
B.
维生素和无机盐
C.
蛋白质和淀粉
D.
维生素和脂肪
1 0.
在
每
日
摄
入
的
总
能
量
中
,
早
、
中
晚
餐
的
能
量
应
当
分
别
占
( )
A.30%
、
40%
、
30% B.30%
、
30%
、
40%
C.33%
、
34%
、
33% D.30%
、
35%
、
35%
11
绿
食
品
指
的
是
( )
A.
新鲜的食品
B.
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C.
绿颜色的食品
D.
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1
合
理
膳
食
指
(
)
A.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
吃
C.
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
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
相搭配
教学反思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10.1
血液和血型(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
、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
、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3
、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学习重点和难点: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血液是一种
_______
组织,运送氧气养料,运走废物。
2
、在进行血液取样时放入
_________
溶液的作用:抗凝剂,防止血 液凝固。
3
、血液分层实验——血液由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组成。
4
、
血液凝固原理:< br>在血小板的作用下,
促使血浆内的
_________
纤维蛋白原转变
为
_________
纤维蛋白,从而促使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
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
_________
,
而不是血浆。
血清是去除纤维蛋 白原后的血浆。
5
、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
RBC
】
_____________
个
【白细胞
WBC
】
__ ___________
个
【血红蛋白
Hb
】
_____ _______g/L
【血小板
PLT
】
______________个。
如果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太低,可诊断可能为
_________
,
若白细胞数量太多,可能身体某部为有
_________
。
二、合作探究
血液成分:
血 液分层实验——血液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结构:两面凹的
。成熟的
.
红细胞
血红蛋白:红色,含
的蛋白质,特性: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低时又
易与氧分离。
贫血:
少或
的含量少。
应吃含
和
丰富的食物。
血
功能:运输
和部分二氧化碳。
细
结构:
有
,
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有炎症时增多
胞
白细胞
。
功能:
血小板
结构:较小,
无
,形状
.
功能:
和
。
形态:淡黄色,半透明。
血浆:
成分:水占
,其余为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
__ ____
,运输
_______
和
________
。
三、清疑解惑
1
、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
A
、< br>B
、
C
、
D
四支试管中,其中
A
、
B
试管
中不加任何物质,
C
、
D
试管 中加入抗凝剂,静置
24
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
是(
)
2
.从体内抽出少量血液,放在试管里,加人少量的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A
.加速血液凝固
B
.防止血液凝固
C
.使血细胞与血浆分开
D
.破坏血液中的血细胞,加速其
凝固
3
.
张华 领导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做了一个实验:
甲试管血液中加人少量柠檬酸钠,
静置一天得到上清液,
乙试管血液中不加柠檬酸钠,
静置一天也得到上清液,
那
么这两种上清液(< br>
)
A
.都是血浆
B
.都不是血浆
C
.甲是血浆
D
.乙是血浆
4
.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5
.三种血细胞中不含细胞核的是
(
)
A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红细胞和血小板
D
.血小
板
6
.下列关于血液的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运输功能
B
.连接功能
C
.防御保护功能
D
.调节体温
功能
7
.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
取
3
—
5
毫升新鲜血液,
立即注人盛有少量
的量筒内,
轻轻振荡量
筒,静置一天,出现如图所示的
现象。
(
2
)注明各部分的名称:①是
,②是
,③是
。
(
3
)②和③层的细胞总称为
。
(
4
)本实验证明了血液的成分包括
和
两部分。
(
5
)
某人被诊断为功能性贫血,
则其血液中
[
]
的数量会相应减少。
(
6
)量筒里放人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教学反思
10.1
血液和血型(二)
一、课前展示
1
、
血液是一种
___________
组织。血液在人 体内不停地流动,把
__________
送到全身各处,
把细胞产生的
__ ________
等废物运走。
2
、
血细胞中运输氧的 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止血和加速凝
血的是
____________
。
二、激情导入、展示目标
1
、
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其鉴定的过程。
2
、
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三、自主探究与成果展示
(一)
输血和血型
阅读教材
P40-42
内容 ,知道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及
ABO
四种血型,总结输血的原则。
1
、
血量:体内血量是相对稳定的,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
_________
,对身体健
康没有太大影响;
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
_ _________
就有生命危险,
必须通过
_________
进行抢救。
2
、
血型:
ABO
血型可分为:
__ 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可以
利用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鉴定
ABO
血型。
3
、
输血关系
某人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血型
B
、
O
可输给的血型
A
、
AB
AB
A
、
B
、
AB
、
O
4
、
输血原则
(
1
)
输血应以输
____________
为原则。
(
2
)
紧急情况下,
____________
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
__________
型血
的病人可以接受其他 所有血型的血。
(二)
无偿献血
阅读教材
P42-P43
内容,了解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1、
1997
年
12
月
29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
《
__________________
》
,< br>规定:
“国家实行
______________
制度,
提倡
___________
周岁至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
2
、 每年的
6
月
14
日定为“
__________________< br>”
。
四、知识应用与成果展示
1
、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多少,就会危及生命(
)
A10%
B20%
C30%
D40%
2
人体最常见的
ABO
血型系统分 为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和
_________
四种血型。
输血时,
一般情况下以输
__ ________
为原则,
否则可能发生
__________
反应,
阻碍血液循环。
3
、某人因失血导致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则该人的失血量为(
)
A400
毫升左右
B900
毫升左右
C1200
毫升左右
D200
毫升左右
4
、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 血型为
AB
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
的血液是(
)
A
、
A
型
B
、
B
型
C
、
O
型
D
、
AB
型
5
、给甲、乙、丙三人验血型,先用
A
型血清检验三人的血液,结果甲、乙两人血液发 生凝
集现象;再用
B
型血清检验三人的血液,结果乙、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现象。那么 ,三人
的血型依次是(
)
A
、
B
型、
A
型、
AB
型
B
、
A
型、
AB
型、
O
型
C
、
B
型、
AB
型、
A
型
D
、
B
型、
O
型、
AB
型
6
、小丽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O
型血是万能输血者
CAB
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D
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五、能力提升
甲失血后,乙(
B
型)和丙(
O
型)各为其献血
200
毫升 ,而丁(
A
型)也要为好友献血,
但被医生劝阻,据此你能判断甲的血型吗?
六、布置作业导航
P21-P22
达标提高
教学反思
第二节《血液循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2.
能综合血液循环与消化、呼吸的关系。
学习重点:
1.
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2.
能综合血液循环与消化、呼吸的关系。
学习难点:
能理解血液循环与消化、呼吸联系点进行的生理活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部分:
一、
心脏的结构及与血管的连接情况
:
左心房(连通
)
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
)
右心房(连通
)
(
一
)
心脏结构
右心室(连通
)
瓣膜
房室瓣(只能向
开)
动脉瓣(只能向
开)
跟踪练习
:
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
2
4
6
7
(
2
)在心脏的
1
.
2
.
3
.
4
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
的心腔有
,血管有
;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
,血管
有
。
(
3
)
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从心室流向
,
而不能倒流,
原因是
[
]
___和
[
]
能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二、血液循环的过程
:
体
循
环
:
_____
_
全
身
各
级
动
脉
身
体
各
部
分
的
各级静脉
。
在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
供细胞利用,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血变成了
血。
肺循环:
肺部毛细血管网
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
进入肺
泡,
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
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血
变成
血。
1.
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A.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B.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
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2.
体循环和肺循环下列哪项是相同的?(
)
A.心输出量
B
.循环途径
C
.循环阻力
D
.血管血压< br>
3
、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 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4.张晖患了急性阑尾炎,
医生在他的手掌背面静脉处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请
问药 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A
.
1
次
B
.
2
次
C
.
3
次
D
.
4
次
三、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
1
)原理:气体的
________
作用
_______
(
2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
血液
________
条件:毛细血管与肺泡壁都由
_______
上皮细胞构成
结果:
_____
血
______
血
四、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
1
)
原理:气体的
________
作用
_______
(
2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
组织细胞
_______
条件:毛细血管壁由
______
上皮细胞构成
结果:
_____
血
________
血
跟踪练习
:
1.
右图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其中甲图表示
_______
。乙图表示
____________
。
(
1
)
肺泡和毛细血管壁都有
_________
构成,
保证了气体 交换的顺利进行。
气体
交换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
。
(
2
)甲处血管内氧的含量
______
肺泡内的氧的含量,而二氧 化碳的含量
______
肺泡内的含量。氧由
____
扩散到
___
,再与
_____
结合,形成
__________
。
A< br>是
_______
,内流
_______
血
,B
是< br>_______
内流
_______
血。
(
3)乙处血管内氧的含量
_____
组织处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含量
_____< br>组织处
的含量。二氧化碳由
______
扩散到
______
,氧先与
________
分离,再由
_______
扩散到
___ __
。
C
是
______
,内流
_______
血 。
五、小肠绒毛的特点
小肠的结构特点
①小肠的内表面具有
_______< br>和
______,
所以内表面积增大了
.
②小肠内表
面
的
绒
毛
内
有
_________
和
______ _______.
③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都是由
____
层上皮细胞构成
.< br>④小肠内有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_
等几种消化液
,
其内含有的消化酶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课堂练习部分
1
.下图是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关系图,据图回答:
⑴肺循环起点是
[ ]
,终点是
[ ]
,
图中
[8]
所代表的血管是
。
⑵图中
[5]
的功能是
。
⑶图中
A
处进行着
之间的气体交换,
结果是
血变成
血。
⑷某红细胞随血液流动至
A
处时,血红蛋白与
氧结合。写出该氧分子到达
B
处组织细胞的途径:
(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
。
2
.下图是血液与周围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请依据图形回答:
⑴①是
,②是
。经物质交换后,
血液由
血变成
血。
⑵若组织细胞为肺泡,则①是
,②是
经物质交换后血液由
血变成
血。
⑶毛细血管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
物质交换的原因是
。
3
.图是体内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C
处为心脏的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血液在图中[
F
]
、
[④]
、
[①]
、
[
D
]的循环途径叫
。
⑵图中
A
处的
a
箭头表示
扩散方向,
b
箭头表示
扩散方向,在此处表示
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⑶
B
处表示
的气体交换,在图上画出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扩散方向。
⑷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部位是[
]
,与氧分
离的部位是[
]
。
⑸血液由④→①的变化为
,
由②→③的变化为
。
学习反思:
第三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
、概述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
及科学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
高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
学习难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
:
人体呼吸系统模型 ;肋间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体积变化
的模型。
学习过程
:
【导入】
:进行憋气试验,认真体会憋气时的感受。人每时每刻都要
进行呼吸,思考“简单 ”的呼吸要经过哪些过程呢?
【自主学习
1
】
:
1
、
阅读教材
24-25
页,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①
③
②
④
⑥
⑤
(
1
)
、呼吸系统由
_________
和
____
组成
。
(
2
)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____,
它是
________
的场所。
(
3
)
、
呼吸
道
由
(
)____,(
)___,(
)___,(
)____
和
(
)_______
共同组成。
(
4
)
、人体内发声的结构位于
(
)_____
。
(
5
)
、肺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合作交流】
:
(
1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 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为什么?
(
2
)为什么吃饭时不要高声谈笑?
(
3
)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自主学习
2
】
:
1
、阅读课本
25-27
页,完成以下问题: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21: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