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
发病原因
前列腺 炎的病因多种多样,
不同的前列腺炎类型其病因不一。
细菌性前列腺
炎的发病中感染因 素占主导地位,
在非细菌性前列腺和前列腺痛的发病中,
感染
因素可能是一诱发或初始 作用因素,而非感染性因素可能占主导作用。
在前列腺炎发病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感染因素
(1)
细菌:在细菌性前列腺 炎中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
相似。
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
(
大肠杆菌
)
,
少数是变形杆菌、
克雷白杆菌、
肠球菌等;
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
革兰阳性菌在病因学 中的作用尚有争论,
大多数研究者同意肠球菌引起慢性前列
腺炎。然而其他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 菌属、链球菌、细球菌、类白喉对前列腺炎
的致病作用,
许多学者还持有疑问。
最近一 些研究者认为,
革兰阳性细菌除肠球
菌外,
很少引起明显的前列腺炎。
在国内 ,
患者前列腺液培养中金黄
色
葡萄球菌
还是常见的细菌,
是否菌种上 与国外情况不同,
还是属于尿道菌的污染,
需待进
一步阐明。
多数前列腺感染 是单一致病菌引起,
然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菌株或类
型细菌引起者也时有发生。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后的尿液逆行或反流感染。
感染的尿液 可
经开口于后尿道的前列腺导管入侵。
尿液流入前列腺比较常见,
而且肯定在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者对前列腺
结石
通过结晶形态分< br>析,发现结石中许多成分在正常前列腺液中不会出现而仅出现于尿液中。
其他可能包括直肠内的细菌通过直接扩散或淋巴扩散和血源性感染扩散。
有研究者发现一些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患者的前列腺液和他们的女性性伴
侣的 阴道分泌物有相同的致病菌,
这就提示: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是性交过程中
细菌经尿道 外口逆行感染的结果。
淋病奈瑟菌
(
淋球菌
)
或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 合
并淋病奈瑟菌前列腺炎为性接触性疾病。
无避孕套保护的肛门直肠性交可能因肠
道细 菌感染引起尿道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附睾炎,
同样也可引起细菌性前列腺
炎。
许多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经尿道插导尿管并发尿道感染的结果。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和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径可能是:①上行尿道感< br>染;②排到后尿道的感染尿逆流到前列腺管;③直肠细菌直接扩散或通过淋巴管
蔓延侵入前列腺; ④血源性感染。
(2)
支原体和衣原体: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 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病变,
已有资料表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
8
倍
,
有人认为分解尿素
尿原体
(ureaplasmas urealyt icum)
及沙眼衣原体或许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
病因素,但证据仍不充分。
许多学者认为,
分解尿素尿原体或许是这种前列腺 炎的致病原因,
也可能是
一种腐生生物
(saprophytes)
。
沙眼衣原体是否为前列腺炎致病因素,
尚有争论。
男性
40%
非淋菌性尿道 炎
和
35
岁以下多数急性附睾炎均因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
而大约
1 /3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有尿道炎。
因此,
它有可能为非细菌性前列腺
炎的 病因,但不少研究证明即使有,也不是重要的因素。
(3)
真 菌及
寄生虫
:
真菌引起前列腺感染主要见于
AIDS
患者。
患者的抵抗力
遭到严重的损失,
发生真菌性前列腺炎。
引起前列腺炎的寄生虫主要有阴 道毛滴
虫、血吸虫等。
2.
化学因素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和致病原目前尚不清楚,致病菌有可
能是无法确定的致病微生物,
近年临床研究发现衣原体和支原体可能是慢性前列
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或者它是非感染性的疾病 ,
有人推测可能是尿液反流入前列
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前列腺内尿液反流,
这可能对各类
前 列腺炎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另外有很多成年男性通过
B
超检查发现前列腺内
有结石的存在,
但在
X
线上不能检出。
而结石成分分析发现为尿液中成分而非 前
列腺液中成分。
故推测前列腺结石的形成与尿液反流有关。
感染后的结石可长期存在于腺体内,
作为感染病灶不易消除。
有人研究在前列腺切除前将炭粒粉溶液
注 入患者膀胱内,以后在切除前列腺标本中发现腺体及导管内有炭末
;
非细菌性
前列腺炎 患者膀胱内先注入炭粉溶液,
3
天后再进行前列腺按摩,可见前列腺液
内有很多巨噬细 胞含有碳粒
;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患者行排尿期膀胱尿
道造影时,
发 现尿液反流非常严重,
前列腺及射精管内均可见显影。
因此认为前
列腺内尿液反流所造 成的化学性因素,可能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原
因。
有研究认为,
尿液回流进入前列腺是重要因素,
通过影响嘧啶和嘌呤的代谢,
提高尿酸 浓度而引起前列腺炎,
非细菌性前列腺的发病和前列腺分泌物中尿酸水
平相关。
根据上 述理论,
使用别嘌呤醇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治疗作用。
但也有
研究得出与上述结果相 反的结论。
3.
免疫因素
关于前列腺炎的 免疫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通过研究前列腺
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发现抗体包被细菌,
以及抗前列腺抗体的存在。
最近应用动
物模型成功模拟前列腺炎是一个自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br>令人鼓舞的是研究发现在
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细菌产物提供了最初的抗原刺激,
引起随 后的免疫反应过
程。
(1)
免疫球蛋白包被细菌:在
1979
年,
Thomas
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阐述
通过检测尿液 中的抗体包被细菌,
肾盂肾炎
可以从膀胱炎中鉴别开来,
35
侧肾
盂 肾炎患者
34
例可检测出抗体包被细菌。
而
20
例膀胱炎患者中仅检 测出
1
例抗
体包被细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上尿路与下
尿路感染
区 分开来。其后的研究
14
例正常人群和
51
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发现25
例前列腺患者可检测出抗
体包被细菌。在
25
例中有
24< br>例发现
IgA
抗体,
10
例发现
IgG
抗体。在正常 人
群的精液中未发现抗体包被细菌。
血 浆中细菌特异性抗体:
以后的研究是评价前列腺炎患者血浆中抗大肠埃希
杆菌
(
大肠杆菌
)
抗体的滴度。
Meares
等研究
25
例大肠 埃希杆菌
(
大肠杆菌
)
引起
的前列腺炎患者血浆凝集抗体的滴度明显 高于对照组。
在这篇研究中以对照组的
稀释滴度定为无反应。
接着的研究发现,
在前列腺炎患者中,
那些治疗有效的患
者,抗体滴度逐步下降至正常。而那些治疗未愈的,抗 体滴度逐步下降至正常。
而那些治疗未愈的,抗体滴度居高不下。
(2)
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少研究小组研究前列腺分泌液中的免疫球
蛋白。最初的 研究开始于
1963
年,
Chodirker
和
Tomasi
首先证实并定性测定正
常人前列腺液中
IgG
和
IgA
,其后的研 究者,运用不同的技术,证实在细菌性前
列腺炎中存在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
Shortliffe
等人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RIA)
研究人 类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
时的免疫反应。他们发现在前列腺液中有明确的局部抗体反应,主要是分泌型IgA
,它独立于血浆反应之外,且呈针对感染原的抗原特异性。在急性前列腺感
染初期血 浆和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
IgG
升高,
经药物治疗后慢慢下降,
延续
6
~
12
个月,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
IgA
水平在感染后立即升 高,治疗
12
个月后,
才会慢慢下降
;
但感染初期升高的血浆
IgA
水平仅
1
个月即下降。在慢性细菌性
前列腺炎中,
尽管在前 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
IgA
和
IgG
均升高,
但血浆中没有肯
定的免疫球蛋白。
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经药物治疗后,
前列腺液中
IgA
持续升
高
1
年,
而
IgG
持续
6
个月。< br>在未治愈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
前列腺液
抗原特异性
IgG
一 直维持升高水平。
测定前列腺液中抗原特异性
IgA
和
IgG
水平< br>不仅有助于帮助诊断前列腺炎,而且有助于明确治疗的有效性。
明确了总免疫球蛋白升高,下一个步骤是研究细菌特异抗体的变化。
< br>早期的研究利用细菌谱,
发现前列腺液中细菌特异性抗体的升高。
研究发现
非细 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
(
包括
IgA
和
IgG)< br>均中等程度升
高,但未能检测出细菌特异性抗体。
为了 确定抗菌的免疫球蛋白真实的特异性,
有研究使用患者自身的感染细菌
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研究者们通过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来确定细菌性免疫球蛋
白。
包括检测中段尿和前列腺按 摩后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研究对象包括细菌性
前列腺炎
14
例,
非 细菌性前列腺炎
8
例,
未感染人群
11
例。
在所有各组中,
IgA
和
IgG
在前列腺按摩后升高,
然而在检测特异性抗细菌免疫 球蛋白后发现,
在正
常人群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
该免疫球蛋白主要是
IgG
稍微升高,
而在细
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该免疫球蛋白包括
IgA和
IgG
均明显升高。
免疫球蛋白组织学定位:
有一篇关于前列腺中免疫球蛋白的定位研究是在正
常对照组和良性前列腺肥大之间进行的。研究发现
IgG
主要在腺细胞的胞质基底
部分和管腔
(ductal l umen)
的分泌颗粒内。
IgA
仅发现位于管腔的分化颗粒内。
以后进行了 前列腺炎中免疫球蛋白的研究,与以前的研究不同,
21
例正常对照
组仅
1< br>例检测出免疫球蛋白。
57%
的前列腺炎患者在前列腺组织中检测出免疫球
蛋白 。
IgM
是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占
85%
,主要沉积的部位是腺细胞周围、血 管
壁和腺细胞,依次减少。在
35%
患者中可检测出
I gA
,而
44%
患者检测到
C4
。他
们均未能检测出
IgG
。
(3)
已改变的免疫状态的其他特性:前 列腺感染被认为是
男性不育
致命的因
素。
Huleihel M
等人 最近研究生育男性和有生殖系感染史的不育男性精浆中细
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水平。该研究检测精液 中
IL-1
、
IL-6
、
INF-
α
及其受
体水平。
这些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反应而产生,
作为免疫球蛋白被
激活 的结果,
出现于慢性炎症反应中。
这些免疫反应可以由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
包括
TNF
受体和
IL-2
受体拮抗剂
)
控制。
作 者未检测出
IL-1
、
IL-6
和
TNF
α
水平的变化。然而检测
TNF
α
-1
受体和
IL-1
受体 拮抗剂时发现在有感染史患者中
TNF-1
受体出现率降低,而
IL-1
受体 拮抗剂浓度却明显升高。可溶性
TNF-1
受
体往往在免疫反应中升高,这就可以认为 前列腺炎是一个改变了的免疫反应过
程。别的研究发现在少精症不育患者的精液和前列腺液中
I L-8
明显升高。
(4)
自体免疫反应:通过研究发 现存在有抗前列腺抗原抗体,可能被认为是
一个证据,
表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为一种自体免疫性 疾病。
研究发现在
BPH
患者
的前列腺组织的确存在有
前列腺特异性 抗原
(PSA)
抗体。
(5)
动物模型:
1984
年,
Pacheco-Rupil
通过给
Winstar
大鼠回输
30
天前已
被前列腺抽提物免疫的 大鼠的脾脏细胞。证实了在前列腺炎的发展过程中,
T
淋
巴细胞是必需的。
接 着的研究证实前列腺炎并非通过针对前列腺提取物的抗体免
疫所始动的。
用同样的模型,
发现在炎症反应的过程中,
存在着肥大细胞的激活
和脱颗粒。在
Winstar大鼠身上自发性前列腺炎中发现,前列腺神经纤维密度、
肥大细胞密度和炎症反应随着年龄增加,< br>而且邻近肥大细胞的神经纤维脱颗粒现
象特别明显,
而当肥大细胞远离神经纤维时,这种现象并未发生,
这种现象提示
神经免疫调节的过程。
PSA
是一种组织特异性抗原,
组织特异抗原和胸腺
T
淋巴细胞之间 的相互作
用主要是由于相关克隆的缺失或无反应。利用这一概念,
Tagneli
等分 别在出生
时,出生后生存
3
天,出生后生存
7
天,切除小鼠胸腺。只 有那些出生后
3
天被
切除胸腺的大鼠发生前列腺炎。而且这些相应的小鼠产生抗前列腺 的
IgG
抗体。
所以,
最初免疫过程是由
T
淋巴细胞介导,
并继以抗体的产生。
进一步研究发现
给这些出生后
3
天的小鼠回输正 常成年小鼠的
CD4+T
脾脏细胞,
能预防前列腺炎
的发生。但青春期雄性鼠 的脾脏细胞无此作用。
(6)
免疫因素对治疗的影响:利用形 成自体免疫反应相识的动物模型,类固
醇技术和雄激素能成功地用于反复性前列腺炎模型
(Le wis
大鼠
)
以减轻炎症反
应的程度。
由于肥大细胞的颗粒和组胺的释放在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已被注意到,
可
以在治疗中使用 少许的精组胺制剂
(hydrosysin)
。
4.
其他相关因素
以往的研究已发现,性激素营养、过去泌尿系感染史、紧
张程度、精神因素、过敏性和性生活等等,都是引起前列腺炎的潜在因素。在下
述的相关因素的 研究中,欧美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尚缺系统性研究。
(1)
年龄:许多研究发现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年轻的男性高于老年男性。最近
有人发现 前列腺炎可见于
20
岁前的少年。但也有研究发现高龄患者多于年轻者
很可能是由于高 龄者有前列腺肥大症,两者症状相似性而被误诊所致。
(2)
种族:美国白人和黑人,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3)
地区:
美国于
1990
~
1994
年的一篇统计发现美国南部的前列腺炎的发病
率是东北部的
2
倍。是否由于气候因素 或性活跃因素使然
?
由于前列腺炎的定义
和治疗的各方面的不统一性,关于地区间发病 率的差异无法得到满意解释。
(4)
性活动力:有研究发现慢 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他们具有较
长的性生活间隔和比较少的性生活次数。更多的研究表明不 洁性生活是重要因
素。但也有研究。通过
Internet
网作提问式调查发现性生活 不是引起前列腺炎
的影响因素。
(5)
前列腺活检: 前列腺的感染是前列腺活检的一种并发症。目前一篇研究
发现:
对
491
例经 直肠活检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
次
/d
持续
1
周明显 优于
1
次
/d
同样疗程。
留置导尿管和
糖尿
病并发 症是前列腺活检后前列腺感染的危险
因素。
(6)
前 列腺充血:前列腺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充血,特别是被动充血,是
重要的致病因素。
非感染性 、
非微生物性长时间充血,
能形成非特异性炎症性反
应,充血常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 性生活不正常,性生活过频,性交被迫中断,
或过多的手淫,
都可使前列腺不正常充血。
但性生活过度抑制,
也会产生长时间
被压抑的兴奋,造成被动充血。②直接压迫会阴部,骑自 行车、骑马、长时间久
坐等都可使前列腺充血,
尤其骑自行车为著。
③饮酒,
饮酒能使生殖器官充血及
引起性兴奋。
④按摩过重,
前列腺按摩时手法过重或过于频繁 等均可使前列腺充
血,可属医源性充血。⑤感冒受凉,前列腺有丰富的
α
-
肾 上腺受体,在受凉之
后,能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导致尿道内压增加,妨碍排泄,前列腺也因收缩而妨碍排泄,产生郁积性充血。
(7)
对某种病毒的过敏反应亦可导致炎症。
(8)
心身健康方面的因素:有人说这个因素高达
50%
。
(
二
)
发病机制
在前列腺炎患者中仅
5%
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无感染证据的患者中,一部分
患者前 列腺分泌物
白细胞
增多。
这些证据表明前列腺内的炎症反应
(
虽然无 感染
)
是引起前列腺炎症状的原因。其他的一些前列腺炎患者甚至没有炎性改变。
Br unner
的研究显示有前列腺炎症状的患者中,
有炎症表现和无炎症表现分别占
64 %
和
31%
。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细 菌性前列腺炎导致部分或整个前列腺明显炎
症,
大致分
3
个阶段:
① 充血期:
后尿道、
前列腺管及其周围间质组织表现充血、
水肿< br>及圆细胞浸润,
有成片分叶核粒细胞。
腺管
上皮细胞
时有增生及脱屑。
②小
泡期:
炎症继续发展,
前列腺管和小泡水肿及充血更明显,
前列 腺小管和腺泡膨
胀,形成许多小型脓肿。③实质期:微小脓肿逐渐增大,侵入更多的实质和周围
基质,这种情况以
葡萄球菌感染
较多见。
单纯的急性 前列腺炎而不伴有任何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表现的并不常见,
只
占前列腺炎的
13.1 %
~
20%
,大多数病例是与慢性前列腺炎同时存在。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约占
80%
,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
白杆菌、
肠杆菌、
假单胞菌属、
沙雷菌。
革兰阳性菌除肠球菌外很少致病。< br>此外,
淋球菌、结核菌、真菌、滴虫亦可导致相关的前列腺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
体 和人型支原体等,
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目前尚有争议。
淋菌性前列腺炎发病
近年有逐 渐增加趋势。
前列腺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
.
症状
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发病突然,有寒战和高热,尿频、尿急、尿痛。可
发生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临床上往往伴发
急性膀胱炎
。前列腺肿胀、压痛、
局部温度升高,表面光滑,形成脓肿则有饱满或波动感。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排
尿后和便后常有白
色
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
有时可有
血精
、
会阴部疼痛、
性功能
障碍、精神
神经症
状。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 软、轻度压痛。病程长者,前列
腺缩小、变硬、表面不完整,有小硬结。
3.
慢性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及前列腺痛
临床表现类似慢性 细菌性前列腺炎,
但没有反复
尿路感染
病史。
主要为尿路刺激、
排尿 困难症状,
特别是慢性盆腔疼
痛综合征的表现。某些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可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 。
二
.
诊断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临床表现明显和典型,易做出诊断
;
慢性前列腺
炎综合征 的临床特点变异较大,
且不确切,
许多症状、
体征和病理学检查在慢性
细菌性 前列腺炎、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经常无法鉴别,
放射学和尿道
膀胱镜
检查,
对诊断可能有一些帮助,
但也不能肯定诊断。
前列腺组织学检查只
在 一些少见类型的前列腺炎,
如肉芽肿型前列腺炎才需要。
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
炎组织学 改变对确定炎症为细菌病因并无特异性,
1
组连续
162
例
前列腺增 生
手
术切除,发现前列腺炎症发病率
98%
。观察到有
6
种 明确的炎症形态学类型,但
前列腺细菌感染培养阳性和阴性无明显差异。大多数病例炎症反应是局灶性的 ,
仅累及整个前列腺的小部分,因此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炎处理上很少有指导意
义。前列腺活检 标本组织培养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价值很小。
前列腺炎
食疗法(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前列腺炎可按其病程及表现,分为急性前列腺炎与慢性前列腺炎两种。
急性前列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
尿频
、
尿急
、
尿 痛
,可出现尿滴沥、终末
血
尿
、会阴部坠胀疼痛,并可向阴部、腰骶部或大腿 放射,可出现
高热
、
寒战
、
头
痛
、全身疼痛、神< br>疲乏
力、
食欲不振
等症状。
食疗方面可选用:
①车前草糖水。每次可用车前草
1 00
克
(
鲜品
400
克
)
,竹叶心
10< br>克
(
鲜品
30
克
)
,生甘草
10
克 ,黄片糖适量。制作时,先将车前草、竹叶心、生甘草同
放进砂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水,煮< br>40
分钟左右,放进黄糖,稍煮片
刻即可,每天代茶饮用。
②灯心花苦瓜汤。每次可用灯心花
6
扎,鲜苦瓜
200
克 。制作时,先将苦瓜
洗净除瓤和瓜核,切成小段,与灯心花一同煎汤饮用。
③冬瓜海带薏米汤。每次用鲜冬瓜
(
连皮
)250
克,生 薏米
50
克,海带
100
克。制作时,先将冬瓜洗净切成粗块,生薏米洗净, 海带洗净切成细片状。将以
上三物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食用。
④公英银花粥。蒲公英
60
克,金银花
30
克,大米
100
克,砂糖适量。制作
时,先将蒲公英、金银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煎汁,然后去渣取药汁 ,再
加入大米煮成稀粥。粥成后加入适量砂糖。每日
2
次食用。
⑤土茯苓粥。土茯苓
30
克
(
鲜品
100
克
)
,大米
100
克。制作时,先将土茯
苓洗净,去外皮,切成片 状
(
已晒干并切成片的,可免此工序
)
,放进砂锅内,用
中火煎煮< br>30
~
40
分钟左右,取汁。将大米加入土茯苓煎汁中,用中火煮粥。每
天食
1
~
2
次。
慢性前列腺炎的 症状轻重不一,
轻者可无症状。
但大多数患者可见到会阴部
或直肠有疼痛或不适感。疼 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耻骨、睾丸、腹股沟等处,可有
排尿不适、排尿灼热感、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等 症状。
食疗方面可选用:
① 泥鳅鱼炖豆腐。活泥鳅鱼
500
克,鲜豆腐
250
克,盐、
姜
、味精各适量。
制作时,先将泥鳅鱼剖开,去鳃及内脏,洗净放入炖盅内,加上食盐、生姜、清
水各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清炖至五成熟。然后,加入豆腐块于炖盅
内,再用文火炖至泥鳅 鱼肉熟烂,加味料即可佐餐食用。
②白玉兰猪瘦肉汤。
鲜白玉 兰
(
又称白兰花
)30
克
(
干品
10
克< br>)
,
鲜猪瘦肉
150
克。制作时,先将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白玉兰同放 入砂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
中火煲汤。汤成后,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
③芪茅饮。生黄芪
30
克,白茅根
30
克(
鲜品
60
克
)
,肉苁蓉
20
克,西瓜皮60
克
(
鲜品
200
克
)
,砂糖适量。制作时 ,先将黄芪、白茅根切段,与肉苁蓉、
西瓜皮同放进砂锅内,用中火煮汤饮用,每日饮
2
~
3
次。
④参芪杞子粥。党参
30
克,黄芪
30
克,枸杞子
10
克,大米
100
克。制作< br>时,先将党参、黄芪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煎汁。与此同时,将枸杞
子、大米共放进另 一锅内煮粥。待煮至粥半熟时,倒入参芪药汁再煮成粥,调味
后早晚服食。
对于前列 腺炎的饮食治疗,不管是急性前列腺炎还是慢性前列腺
炎,在食物的选择上都应多选用清凉、清补的食品 。忌食或少食煎炒油炸、辛辣
燥热之物,咖啡、可可、烈酒等饮料和香烟都在戒禁之列。
前列腺炎患者可多吃:
建议多吃清热生 津、
养阴润肺的食物,
如百合、
糯米、
蜂蜜、
花生、
鲜山药 、
白木耳、
梨、
红枣、
莲子、
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
也可以 多吃海鲜、
海参、
芝麻、
核桃等滋阴补肾的食物。
前列腺炎最好不要吃:
一、酒
酒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
长期饮酒性前列腺炎就不容易治愈
,
即使治愈 也非常
容易复发。特别是白酒,这是因为人体吸收酒精后,前列腺会很快
充血
。如果与
辛热的葱、姜、蒜、辣椒、韭菜等一起食用的话,其后果会更加严重。
二、吸烟
香烟中的
烟碱
、焦油、亚硝胺类、
一氧化碳
等有毒物质
,
不但可以直接毒害
前列腺组织
,而且还能干扰支配血管的神经功能
,
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循环
,
也可以加重前列腺的充血。
三、辛辣食品
,
如大葱、生蒜、辣椒、胡椒等。
这一类食物能够引起血管的扩张,导致器官充血,前列腺也会被累及。
前列腺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前列腺患者个人保养九法:
1.
多饮
水。< br>多饮水就会多排尿,
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一些刺激,
长
期不良的刺激对 前列腺有害。
多饮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
还可有效稀释尿液的浓
度。
2.
不憋尿。一旦膀胱充盈有尿意,就应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不利 。在
乘长途汽车之前,
应先排空小便再乘车,
途中若小便急则应向司机打招呼,
下车
排尿,千万不要硬憋。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21: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816.html
-
上一篇:一类疫苗规格、用法
下一篇:预防接种试题及答案课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