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签
:
标题
]
篇一:常用食物介绍
常用食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的介绍
第一节
谷
豆
类
一、粳
米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炒米汤可益胃除湿。
【主治】体虚瘦弱,热病伤津烦,烦渴,泻痢,吐泻。
【选方】
①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②粳米粥:粳米
50g
,水
750
毫升,加少许食盐,生油
10
滴,煮成糊状,连食
3
~
5
天,
可治发热后津伤烦渴,小便短少,或泄泻后肠胃虚弱,胃纳不佳或大便溏薄。
③炒米粉:陈仓米磨粉,炒焦,开水送服或调服,每次
3
~6g
,
1
日
3
次,治脾虚腹泻。
④米泔水:淘洗粳米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烧开,温服,每次
100
~
200
毫升,
1
日
2
~
3
次,病愈即止,治食物中毒,服药过剂或 衄血、吐血等。
⑤生米粉:生粳米,研成细粉,扑在皮肤上,治自汗不止,婴儿肤红、藓疮。
【按语】食用粳米时,不宜淘洗次数过多或在淘洗时用力搓洗,以免营养成分丢失;也不
宜常食、多 食锅巴,因其中含有致癌物质。
二、糯
米
【性味】性温,味甘。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暖胃,止汗,止泻。
【主治】脾胃虚寒而致的泄 泻,体弱,纳食减少,以及气虚自汗,动辄气短乏力,妊娠中
腰腹坠胀等症。
【选方】
①糯米粥:糯米
50g
,白糖适量,加水煮粥 。治肺虚表热而致咳嗽,身热自汗,并可调养
脾胃。
②健脾止泻方:糯米
5 00g
,山药
50g
,炒熟研末,每晨取半碗,加砂糖
2
匙,胡椒< br>末少许,开水调服,治脾虚泄泻。
③益气敛汗方:糯米、小麦麸等量同炒为 末,每次服
10g
,日服三次,治自汗不止。
③神仙粥:糯米< br>100g
于砂锅内煮沸,后加入生姜
5
~
7
片,葱白(带须)
5
~
7
根,待粥熟
时,放醋
一勺(约
10g
)
,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
三、玉米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调中,降浊利尿。还有降糖、降血脂,利胆退黄的作用。
【主治】治纳少乏力,胃部不舒,高血压、高脂血症,肾炎水肿等。
【选方】
①玉米羹:玉米碾成细粉,加水煮成羹状,加糖适量,每日2
次,每次
30
~
60g
,可治黄
疸、浮肿、小便不利 等症。
②玉米饼:玉米磨碎,作成面饼,烘熟,或蒸熟,每日
1
次(
60
~
90g
)
,
连食
2
~
3
个月,
可治消渴症、高脂血症或高血压。
四、粟米(小米)
【性味】性凉,味甘咸。
【功效】益脾和胃,滋阴液,养肾气,除湿热。
【主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反胃呕吐;消渴口干,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泄痢。
【选方】
①
粟米粥:粟米煮粥常食,可治肾气虚或脾胃虚弱,腰膝酸软,食不消化等症。
②粟米羊肉粥:精羊肉
100g
,粟米
100g
,生姜、葱白、花椒少许 。先将精羊肉洗净切细,
与小米共煮成粥。功能益气温中。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精神萎靡,面黄肌瘦, 食纳减少诸
症。
五、小麦(淮小麦)
【功效】养心安神,除烦止渴,健脾止痢,益肾敛汗。
【主治】脏躁,烦热,消渴,小便不利,泄痢。浮小麦药用益气止汗。
【选方】
①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 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
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
《金匮要略》甘麦大 枣汤
)
②小麦粥:小麦米、猪肉(瘦)各
120
克,炖至小麦熟 ,加盐调味。连食服
1
~
2
周。治盗
汗、手足心热、瘦弱。
③炒小麦:白面一斤,炒令焦黄,每日空腹
4
匙加糖适量温水调服,连食< br>2
~
3
周,治肠胃
不固之泄痢。
④治老 人五淋,
身热腹满:
小麦一升,
通草二两。
水三升,
煮取一升饮之。
(
《养老奉亲书》
)
⑤治妇人乳痈不消:白面半斤,炒令黄色,醋煮为糊,涂于乳上。
(
《圣惠方》
)
【按语】小麦的营养价值高于大米。主要制成面粉,做成各 种面食。小麦加工成面粉时,其
加工精度越高,
面粉中所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量就越低,
这是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
因
此,平时不宜经常食用精白面粉,以免一些维生素和纤维素 的摄入不足。小麦能壅气作渴,
故气滞,口渴,湿热者少食。
《本草纲目》
:
“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
六、燕麦(又名雀麦、野麦)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益肝和脾,滑肠催产,止汗止血。
【主治】病后体虚,纳呆腹胀,便秘,难产;虚汗、盗汗、出血等。
【选方】
苹果麦片粥:将苹果和胡萝卜洗净并用擦菜板擦好,将燕麦片及 擦好的
1
大匙胡萝卜放入
锅中,倒入牛奶及水用文火煮,煮开后再放入
2大匙擦好的苹果直至煮烂。
鸡蛋麦片粥:①咸粥的做法:汤六碗
(< br>鸡汤或骨头汤均可
)
烧滚后,加快熟麦片两碗,边搅
边煮
3
分 钟,
再倒入蛋汁一碗
(
鸡蛋三个,
打散
)
,
拌煮一 分钟即可熄火。
加适量的盐、
酱油、
香菜或芹菜调味,也可随个人口味,添加胡椒粉或 味精。
②甜粥的做法:四碗水烧开,加麦片两碗、砂糖酌量,边搅边煮
3
分钟,倒入打散的蛋汁,
拌煮一分钟后熄火。加入小麦胚芽四大匙、鲜奶两碗,拌匀即成。
红枣燕麦片粥:无核红枣
5
枚,速溶燕麦片
50
克 ,用滚开的豆浆冲泡,容器盖严,焖三分
钟,食用时最好各加十克蜂蜜(低于摄氏
60
度时加入,以免破坏蜂蜜中的酶和维生素)
。红
枣素有“复合维生素丸”之美誉,尤其富含维生 素
C
和胡萝卜素,有养胃、健脾、补血、
安神、保肝等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蜂蜜 含有双糖及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补益、润燥、
健胃、美容等功能;三者搭配,有较强的互补作用。同时佐 以面包、鸡蛋、果蔬等食品,营
养更加全面。
七、黄豆(又名菽)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宽中,润燥利水,除湿,解毒。
【主治】疳积泄痢,腹胀羸瘦,风湿痹痛,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
合理喝豆浆:
(
1)
不要用豆浆冲鸡蛋(
2)
不要往豆浆里加红糖(
3)
豆浆必须煮熟(
4)
不要用保温瓶盛放豆
浆
(5)
喝豆浆要适量。一般
300
毫升左右即可。
九、绿豆(又名青小豆)
【性味】性凉,味甘。
【功效】清暑热,利水湿,解毒,止渴,抗敏。
【主治】暑天发热,中暑,口渴烦热;解食毒、药毒(如附子、砒石等)
;治荨麻疹。
【选方】
①绿豆清汤:绿豆
60g,
加水适 量,取汤饮服,可防暑解毒(解药毒,食毒)
;可消水肿。
②绿豆粥:绿 豆、粳米各半,煮成稀粥多次食用,可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并有防治高脂
血症的作用。
③绿豆甘草粥:绿豆
120g
,生甘草
60g
,煎
2
次分服,可解乌头及其他药毒,亦解诸食物
中毒,暑热蕴毒。
十、蚕豆(又名胡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利湿。
【主治】治膈食,水肿。
【选方】
蚕豆炖牛肉:蚕豆
120g,
浸透去水,或鲜 蚕豆
250g
,加黄牛肉
500g
,文火炖熟,加适量调
味品。经常 食用,可治各种水肿。
【按语】
《本经逢原》认为蚕豆性壅滞,过食伤脾 胃,引起腹胀,应适量食用。因蚕豆中含
巢菜碱,巢菜碱甙是
6-
磷酸葡萄糖的竞争性 抑制物,加少数对此过敏者(男孩较多)
,食后
即可产生溶血而发生蚕豆病,症状有血色素尿、 休克、乏力、眩晕,胃肠紊乱及尿胆素的排
泄增加;更重者有苍白、黄疸、呕吐、腰痛、衰弱。浸泡煮熟 可避免发生此病。
十一、豇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生精
【主治】脾虚,食积腹胀,消渴,带下
【选方】
< br>①豇豆汤:带壳豇豆
100
~
150
克,水煎后吃豆,喝汤,常食治糖 尿病。
②治白带,白浊:豇豆、藤藤菜。炖鸡肉服。
(
《四川中药志》
)
十二、山芋(又名甘薯、山薯、番薯)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益气,固肾强腰,促进排便。
【主治】夜盲症,中老年夜尿频,习惯性便秘。常食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
【选方】
①山芋粥:山芋
250g
,加水与粳米同煮稀 粥。常食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
②油焖山芋:山芋加适量素油同炒,加调料,经常食用,可治习惯性便秘。
第二节
蔬
菜
类
一、黄瓜
【性味】性凉,味甘。
【功效】清热,利水,除湿,滑肠,镇痛。
【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目赤,小便不利,热痢,灼伤等。
【选方】
①黄瓜汁:鲜黄瓜切片榨汁液,用棉花蘸汁磨擦脸部,能使皮肤 细嫩光洁,湿敷患处,治
疮肿热毒,跌打肿痛。
②黄瓜藤茶:黄瓜藤
100
克,水煎取汁代茶。适用于高血压病。
二、冬瓜
【性味】性凉微寒,味甘淡。
【功效】润肺消痰,清热,解毒,利尿,除暑。
【主治】水肿,胀满,咳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鱼毒,酒毒。
【选方】
①冬瓜合剂:
冬瓜、
西瓜各
30克,
玉米须
15
克,
赤小豆
30
克,
水煎服用 ,
治浮肿、
腹胀、
消渴、小便不利等症。
②冬瓜汤:冬 瓜肉连皮,每日
30
克,煎汤当茶分饮。时时饮用,可治肥胖症。
【按语】冬瓜是瓜蔬中唯一不含脂肪的果品,其含钠量低,并含有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
物质,因此可 瘦身,也是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病人的佳菜,虚寒者不宜多食,肾功能严重不
良者不宜食用。冬瓜属低营 养食品,并易伤阳耗气,故不宜多食偏食。
三、南瓜
【性味】性温,味甘。
【功效】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主治】气虚乏力,肋间神经痛,疟疾,解鸦片毒,驱蛔虫。
【选方】
①生南瓜汁:生南瓜捣汁服
200
毫升,可解鸦片毒。
篇二:孕妇必吃的
12
种健康食物
消除疲劳——板栗
【营养成分】
叶酸、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维生素
【健康价值】
健身壮骨,消除疲劳
养胃健脾
提高免疫力
促进胎儿发育
治疗腰腿酸软、慢性腹泻等病症
消除水肿
缓和情绪
【食用方法】
★生板栗去皮法
★栗子易变质,应趁鲜吃
★一次进食过多,影响消化
【招牌菜】
①板栗烧仔鸡
准备:
板栗200
克、仔鸡
250
克、葱
1/2
棵、盐少许、酱油
2
大匙、白糖
1
小匙、色拉油
1
大匙、水淀粉适量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