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肿瘤的发病机制
各种环境的和遗传的致癌 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
DNA
损害,
从而
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 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
DNA
修复
基因的改变,继而引起表达水平的 异常,使靶细胞发生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先多
呈克隆性的增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其中 一个克隆相对无限制
的扩增,通过附加突变,选择性地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亚克隆(异质化),从而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恶性转化),形成恶性肿瘤。
病因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
多年来通过流行病 学的调查研究及实验与临床
观察,发现环境与行为对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据估计约
80
%以上的恶性肿瘤
与环境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可分为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
机体的内在因素在肿瘤的发生、
发
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遗传、
内分泌
与 免疫机制等。
1.
外界因素
(
1
)化学因素:①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乙酯杂螨醇等,其生物学作用类似< br>X
射线,可致肺癌及造血器官肿瘤等。②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如煤烟垢、煤焦油、沥青等,与该类物质经常接触的工人易患皮肤癌与肺癌。
近年来认为内源性胆蒽类物,
如胆酸及类固
醇激素的化学结构与之很相似,经细菌作用后的脱氧胆酸钠有可能转变为致癌物甲基胆蒽。
③氨 基偶氮类化合物,
易诱发膀胱癌、
肝癌。
其致癌性是由于其体内代谢产物。
④ 亚硝胺类,
与食管癌、
胃癌和肝癌的发生有关。
⑤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如黄 曲霉素易污染粮食,
可致
肝癌、
肾癌、
胃与结肠的腺癌;
苏铁素、< br>黄樟素及蕨类毒素也可致肝癌。
⑥其它,
如金属
(镍、
铬、砷)可致肺 癌等,氯乙烯能诱发人肝血管肉瘤,二氯二苯基、三氮乙烷(
DDT
)和苯可
致肝癌。
(
2
)物理因素:①电离辐射,如由于
X< br>线防护不当所致的皮肤癌、白血病等,一度成
为放射工作者的
职业病
;
此外,
吸人放射污染粉尘可致骨肉瘤和甲状腺肿瘤等,
也属医源性
致癌的原因之一;② 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尤对易感性个体(着色性干皮病病人)作用明
显;③其它,如烧伤深瘢痕长期存 在易癌变,
皮肤慢性溃疡可能致皮肤鳞癌,石棉纤维与肺
癌有关,这些可能是局部物理刺激作用 所致。
(
3
)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致癌病毒可分 为
DNA
肿瘤病毒与
RNA
肿瘤病毒两大类。
前者如
EB< br>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相关,单纯疱疹病毒反复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
肝炎病毒与肝癌有 关,
C
型
RNA
病毒则与白血病、霍奇金病有关。
此外,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埃及血吸虫可致膀胱癌,
华枝睾吸虫与肝癌
有关,日本血吸虫病可引起大肠癌。
2.
内在因素
(
1
)遗传因素:遗 传与人类肿瘤的关系虽无直接证据,但肿瘤有遗传倾向性,即遗
传易感性(
hereditar ysusceptibility
),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等。
BRCAl
基 因突
变者易患乳腺癌;
APC
基因突变者易患肠道息肉病。相当数量的食管癌、肝癌、 鼻咽癌病人
也有家族史,故遗传易感性不可忽视。
(
2
)内分泌因素: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激素,较明确的有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
雌激素与 子宫内膜癌有关等。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
3
)免疫因素: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病人易
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 系统肿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病人易患恶性肿瘤,
肾移
植后长 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肿瘤发生率较高。
肿瘤的临床表现
取决于肿瘤性质、 发生组织、所在部位以及发展程度。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即使有症状
也常无特征性。
待病人 有特征性症状时病变常已属晚期。
下列十项症状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征
性症状,
但常被认 为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①身体任何部位发现肿块并逐渐增大;
②身体
任何部位发现 经久不愈的溃疡;
③中年以上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白带增多;
④进食时
胸骨后不 适,灼痛、
异物感或进行性吞咽困难;⑤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⑥长期消化
不良,进行性 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消瘦;⑦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⑧鼻塞鼻衄;⑨黑痣增
大或破溃出血;
⑩ 无痛性血尿。
注意到这些恶性肿瘤早期信号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
常可
发现较早期的 肿瘤病变。
另外来自有特定功能器官或组织的肿瘤可有明显的症状,
如肾上腺
髓质的嗜 铬细胞瘤早期可出现高血压,胰岛细胞肿瘤伴低糖血症。
肿瘤预防措施有哪些
?
1
、不吸烟、少饮酒。吸烟与 肿瘤也有一定的关系,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
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 肿瘤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
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 收,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
从而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 吸收。
2
、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若饮食 不定时定量、
暴饮暴食、
进食过快过烫,
对胃是一个损伤性的刺激,
与肿瘤的 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食盐摄入量大,进餐时好生闷气与肿瘤也有关系。
< br>3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肿瘤专家们建议,多吃含维生素
A
、
B、
E
的食物,适当加强蛋白质摄入,
以利保护胃粘膜。
4
、保持乐观心态,中医认为长期抑郁、郁闷的心情导致气滞血淤、结块,形成癌肿。
5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恶性贫血的人,必须经常到医
院检查治疗,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肿瘤的发生。
二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影响体循环动脉压的两大因素,
前者决定于心收缩力和循环血容量,
后者则受阻力小动脉口径、
顺应< br>性、血液粘稠度等的影响,主动脉的管壁顺应性也影响血压的水平。
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在全身和局部神经、
体液因子的调节下不断地消长以维持人体血压
的动 态平衡、
生理性波动以及应激时的反应。
血压的急性调节主要通过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
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实现,
血压升高时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
使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而迷走神经张力上升,
从而下调血压。此外,位于心房和肺静脉的低压感受压器,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
的化学感受器及中枢的缺血反应也参与血压的急性调节。
血压的慢性调节则主要通过对水平衡作用影响循环血量来实现,
其中肾脏对血容量的调节及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的调
节起主要作用。
如上述各种调节机制失代偿,
导致全身小 动脉阻力增加或(和)血循环容量
增加,则出现高血压。
病因
在高血压的病人中有大约95%发病原因不清楚,这部分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仅有5%左 右的人,
血压升高是继发于已知的疾病,如肾脏病,内分泌疾病等,这部分高血
压称为继发性血 压。
现认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所致。
但主要有内在遗传因
素 和外在环境因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
.
遗传因素
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是目前已 被公认的一种学说。许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
家族史,
据有关学者研究调查占30%,< br>如果双亲都有高血压,
他们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几
率为45%。
2
.
性格因素
已发现高血压与 性格与心理密切相关。有易急躁、易发怒、易激动性格的人易患高血压
病。研究表明:
这些表现 使体内的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和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
正常人。这些物质能 使神经系统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时间长了,人就容
易患高血压病。
3
.
神经精神因素
突如其来的精神刺激,会使人的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血压骤升。当某
种原因,
使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或是遭受精神刺激可引起高血压。
调查统计中,
长期从事注意力持续高度集中,精神紧张的职业,如飞机驾驶员,汽车司机,高空作业者,报
务员,消 防员等,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4
.
肥胖
体重增加,血压也升高。体重减轻,血 压也随之下降。肥胖者体内血容量增高,使肾上
腺素活性增高,可导致血压升高。有人调查肥胖高血压患 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5倍。
5
.
膳食影响
(1)摄入纳盐过多
纳盐摄入量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高纳盐 摄入可使血压升高,低钠盐饮食可降低血
压。由于我国北方食盐量过高,
一般每天多在15克以 上,南方食盐量相对较低,
在10克
以下,在全国高血压病普查中发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明显 高于南方。在全国调查中表明,
每人每天减少2克食盐,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0
.
27 千帕(2
.
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下
降0
.
16千帕(1
.
2毫米汞柱)。由于钠盐对人体的影响较大,控制食盐摄入量应引起高
度重视。
(2)饮酒过多
经常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 每日饮酒量达到含65克酒精时,高血压的患病率就会
升高。
(3)钾的摄入量
钾作为一种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研究证明:钾可促进钠的排泄,有降低
血压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
但我 国传统的烹调方法多用炒和煮,
易使钾丢失
和破坏。膳食中的钠高钾低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应注意保障钾的适量摄入。
临床表现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 悸、眼花、注意力不集
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 br>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
后期血压常持续 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
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
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 状,
最后导致功能障碍,
甚
至发生衰竭。
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
可 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
使头痛头晕加
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 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
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 br>咳嗽等症状。
当肾脏受损害后,
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
严重时发生
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预防措施
.
调畅情志: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在工作
1
小时后
最好能休息
5
~
10
分钟,可做操、散步等调节自己的神经。心情郁怒时,要转移
一下 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
止发生
脑溢血
。
二
.
饮食有节: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 为主,多食
蔬菜水果。忌
暴饮暴食
。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
5
克,盐 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
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br>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保持大小便通
畅。性生活使人处 于高度兴奋状态,神经血管紧张,甚至可引起
中风
,应节制性
欲,慎房事。
三
.
戒烟少酒:
烟碱
(
尼古丁
)可收缩微细血管, 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少量
喝酒可使
微循环
扩张,增加血管弹性,有一定好处。提倡 戒烟少酒。但大量喝酒
及喝
烈性酒
则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四.
劳逸结合: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
结合,争取多 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响。休息包括精神上、
体力上的休息。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 是不适宜的。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
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
五
.
坚持锻炼:应坚持打
太极拳
,练气功,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改善 血液循环,
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
六
.
坚持服药:对中、 晚期高血压病,坚持服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如一种药物
产生耐药性而失效时,应及时更换其他药物。不 遵医嘱,随意停药,会使血压急
剧升高而发生危险。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
3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主要是在
HIV
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CD4
T< br>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和
+
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CD4
T
淋巴细胞受损方式及表现: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9: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703.html
-
上一篇: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下一篇:宝宝百合粥的做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