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鼾
知
识
小
手
册
为了您和家人的睡眠健康
1
、睡眠与打鼾
睡眠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本能,
由于人脑不断地产生着能诱导及维持睡眠的特殊物质,
所
以人的一生约有
1/ 5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以说睡眠是人类生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
睡眠并不是 大脑简单的休息,
而是通过睡眠使身体细胞、
特别是神经细胞避免过度的耗
损,
使已经疲劳的细胞得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而且睡眠状态下人体的合成代谢比分解代
谢高, 帮助人体储存能量以备白天身体各组织器官活动的需要。
睡觉打鼾是一种司 空见惯的生活现象,
旅途中、
集体宿舍内常有人被鼾声吵
得不得安宁,周围的朋友、亲 人中打鼾者也为数不少。据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
人群中约
1/5
的人是习惯性打鼾者 。我国东北的一组报告显示
1101
名老年人中
52%
的人有打鼾史。
随着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认识,
揭示了打鼾与呼吸暂停之间存在着密 切联系,
应用
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睡眠呼吸变化及流行病学调查,
进一步发现睡眠打鼾 不仅是睡眠呼吸暂
停综合症的主要标志,
可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而且与高血压及心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
相关,
打鼾不再被当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越来越多深受困 扰的病人也逐渐认识了打鼾
的危害。
2
.打鼾的机理
打鼾者的上呼吸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
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
气道保持开 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
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 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出现鼾
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3
.打鼾的原因
任何引起鼻咽喉气道狭窄的因素 都会促使打鼾发生,如气道先天发育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导粘膜肥厚充血、扁桃体及腺样体增生 、下颅骨发育畸形
或向后退缩、悬雍垂肥大、软腭低垂、舌体肥大等等。肥胖患者颈部沉积了过多
的脂肪,
也是引起呼吸道狭窄而出现打鼾的原因之一。
也有些患者白天时气道无
异常 ,
睡觉时由于气道周围肌肉张力减低,
加之仰卧位唾眠时舌根后坠,
同样可
引 起气道狭窄,影响气流的顺利通过。
4
.打鼾与性别
男性打鼾的几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女性在绝经以后,
卵巢分泌的一些激素水
平 下降,
打鼾发生率升高,
提示女性激素、
特别是孕激素可能是引起打鼾性别差
异的原因。
许多本来无打鼾病史的患者,
患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胶端
肥大症后,出现打鼾、甚至呼吸暂停,经过相应的治疗,原发病好转后,打鼾随
之减轻或消失。
5
.打鼾与饮酒、吸烟
饮酒及服用安眠药如安定等 ,
可以抑制呼吸,
加重打鼾,
甚至诱发睡眠呼吸
暂停。吸烟可以引起上呼吸道 炎症及水肿,戒烟则降低发生打鼾的危险性。
6
.打鼾与遗传
打鼾还与遗传有关,常常可以见到家族性打鼾的患者。
7
.打鼾与肥胖
肥胖是引起或加重打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
30-59
岁的人中,
60%
的肥胖男
性有习惯性打鼾史,而非肥胖者只有< br>34%
有打鼾史,特别是在
35
岁以后,由于
体重增加,
打 鼾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据研究,
身体脂肪分布不均尤其是颈部脂肪
沉积与发病关系最大 ,减肥常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8
.打鼾与年龄
< br>打鼾的发生与年龄也有关系,
儿童及青少年中虽有打鼾,
但比例较低;
男性35
岁以后、女性更年期后打鼾的发生率上升,这与老年肥胖、肌肉功能减退等
因素均有密 切关系。
不同鼾声的性质不同
打鼾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
振动气道周围
的软组织而引起。
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
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
打鼾的声音有
时可高达
80
分贝,不亚于繁华大街上的汽车噪音。不同的人发出的鼾声的性质
是不 尽相同的:
.
轻者只在劳累、饮酒或仰卧位睡觉时发生。
.
重症者则夜夜鼾声如雷,从不间断,我们称之为习惯性打鼾。
.
有的人发出的鼾声均匀而规律,声音高低一致,一般不伴呼吸暂停,称
之为单纯性打 鼾。
.
有的则不然,声音忽高忽低,间歇数十秒到数分钟无声无 息,有时还发
出可怕的怪声,这种鼾声多见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
单纯性打鼾的演变过程
单纯性打鼾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展过程的特点如下:
a
有较长 时期的打鼾史,大多始于青年时代。调查表明,打鼾越早,也就是
打鼾史越久,越有可能发展成为睡眠呼 吸暂停综合征。
b
打鼾初始阶段只是偶尔出现重度打鼾,但随着时间推移发 作频繁,且逐渐
鼾声变大,特别是在仰卧位睡眠时表现更为明显的打鼾加重者。
c
当年龄达到
45
岁左右时,在忽高忽低的打鼾状态下出现一连串的持续时
间 较短的呼吸暂停,尤其是肥胖的男性更容易发生。
d
几乎整夜打鼾,同时伴 有忽停忽现的呼吸暂停。此时,睡眠的组织层被打
乱,
血液中的氧含量出现波动,
白天 发生嗜睡说明已发展成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症。
打鼾患者及家属不应延误诊治,而应尽早治疗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及其分类?
虽然不是每位打鼾 者都会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
但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患者几乎都是打鼾者。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
105
以上;
低通气则是指睡眠过程中 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
50%
以上并伴
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4%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指每夜
7h
睡眠过程
中呼吸暂停 反复发作在
30
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
/
低通气指数(
index of
apnea/hypopnea
,
AHl
,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 暂停+低通气次数)大于或
等于
5
次
/h
。
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症合征分三型:
1
)
阻塞型:
睡眠时口和鼻无气 流,
但胸、
腹式呼吸仍存在;
2
)
中枢型:
睡眠时口、< br>鼻气流和胸、
腹式呼吸运动同时暂停,
隔肌和肋间肌都停止活动;
3
)混合型:指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出现中
枢型呼吸暂停,继之同时出现阻塞型呼吸暂停。
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l
),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情分 为轻、
中、重三度。即
AHI
在
5
—
20
者为轻 度,
21
—
40
者属中度,高
40
者为重度。夜
间 最低
SaO2
分别为
85%
—
90% , 80%
—
84% , < 80%
。
打鼾自我测试
您可曾在以下情况下打磕睡?
评分:
0
:从未发生
1
:偶尔发生
2
:发生较多
3
:频繁发生
口坐着看电视时
口乘搽交通工具
口坐着看书刊、报纸时
口坐着和别友交谈时
口会议中
口驾驶时和停车等候中
口看电影或听讲座时
口餐后坐下休息时
总分:
分析结果
0
一
7
分
您的嗜睡情况正常
8
一
9
分
您的嗜睡情况稍多
9
一
15
分
您的嗜睡情况明显,很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请首选。
16
一
24
分
您的嗜睡情况严重,应立即咨询医生意见
打鼾的危害
打鼾的病人以前认为是睡的香,
但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它是一种病态。
打鼾
的人时常被别人抱怨,
和同室或者配偶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令打鼾者烦恼。
然
而打鼾更大的危害是引起呼吸暂停。
打鼾者的气道比正常人狭窄,
严重时气道可以完全阻塞,
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时气体不能进入肺部,
造成体内缺氧和二< br>氧化碳储留。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糖尿病,
肾病,甲状腺机能 减退等等,甚至发生睡眠中碎死。
打鼾危害健康示意图
插表格
单纯性打鼾及其危害
有的人睡 觉时发出的鼾声均匀而规律,声音高低一致,一般不伴呼吸暂停,
称之为单纯性打鼾。
人们最早认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时候,
认为单纯性打鼾对患者的健康没< br>有什么危害,因而称之为“良性打鼾”。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发现,许多不符合睡
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诊断的打鼾患者仍然出现白天哈欠连天、
困倦不适、
工作能力
下降等症状,这些与典型 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象。
同步监测打鼾者的睡眠及呼吸情况,发现某 些人的睡眠脑电图频繁出现醒觉波,
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十秒不等,
很难进入较深的睡眠期,< br>深睡眠时间缩短,
睡眠
效率降低,
醒觉波的出现与间歇性的上气道阻力增高相关 ,
经过耳鼻喉科手术或
其他手段有效地治疗后,
睡眠时上气道阻力降低,
白天 的不适感觉随之改善或消
失。这就是所谓的‘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除了睡眠不好外,
单纯打鼾者的呼吸功能也受到影晌,
虽然正常人夜间睡眠
时通气量 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相对来讲,
打鼾者睡眠时通气量的下降幅度更
大,
以 致血液里的氧气有时会出现间歇性降低。
打鼾者还容易出现睡眠时张口呼
吸,干燥的冷空气不经 鼻腔的温暖、湿润而直接进入咽喉部、气管内,它们的刺
激可导致原有哮喘病的患奢出现急性发作夜间哮 喘。
心脏疾病的患者,打鼾对健康的危害就更大。单纯打鼾已成为心血管疾病 发
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
在打鼾患者中 发病率较正常人群有所增加。
打鼾还是一大社会公害,
高达
80
分贝的鼾声对别人睡眠的影响不言而喻。
未
婚青年因此而结婚困难;
已婚 男子的妻子因受到鼾声的干扰而休息不好,
可出现
神经衰弱症状,
夫妻因此分室而居者 不在少数,
家庭破裂也时有发生;
患者本人
也因怕干扰别人休息而放弃出差机会,影响工作。
还有调查发现,
打鼾及呼吸暂
停的司机车祸的发生率比其他人要高5
倍,不少无辜者成为车轮下的冤魂。
综上所述,
打 鼾是由于气流高速通过狭窄气道时,
振动周围的软组织而产生
的,
它不仅是睡眠呼吸暂 停综合征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
单纯打鼾也可对人体造
成危害
打鼾能引发高血压
打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睡眠性疾病,大多数打鼾的人觉得这很正常,但是,打鼾若是
不加以治疗,不 仅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还威胁到生命安全。打鼾患者睡眠时,
每隔几分钟呼吸就会暂停15
秒左右,
一个晚上要暂停上百次。
第二天,
患者还会感到疲倦。< br>患者往往有高血压,
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也比常人要高,
在睡眠中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 是
常人的三倍。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生理学家普拉布哈卡一直有这 样一个疑惑,
为什么短时间缺氧会引
起心血管严重的反应呢,
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 也处于含氧量低的环境中,
但为什么不会
因此而患上高血压呢,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
普拉布哈卡对老鼠进行了试验。
他将几只老鼠
关在笼子里,
以类似人类睡眠呼 吸暂停的间歇频率切断老鼠的氧气供应。
与此同时,
他让另
一些老鼠生活在含氧量较低 的环境中,
接近于高原的水平。
十天后,
间歇呼吸到氧气的老鼠
患了高血压。
普拉布哈卡表示,
两组老鼠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了颈动脉体上,
颈动脉体是一个
红褐色的扁椭圆形小体,
位于颈内、
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并连接在动脉壁上,它由特殊的细胞团包以结缔组织构成,
是感受血中氧气浓度变化的化学感受器,
能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
动。
通常情况下,
当氧气水平下降时,
颈动脉体 就会向神经系统发出指令,
让血压升高以输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8: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