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英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耳
鼻咽喉科主任、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和中 西医结合耳鼻
咽喉科的临床、
教学和科研工作
32
年,
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对耳鼻喉科疾病有较深入的研
究。
李云英教授创造性地将耳 鸣中医治疗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归纳总结成简明扼要的歌诀,
便于学
生记忆
:
准确辨证,
明辨虚实
;
通窍活血,
贯切始终
;
健脾益气,
滋补肝肾
;
不忘疏肝,
心理辅导
;
安
神养心,关注睡眠
;
综合治疗,疗效更佳。
常用
药
物
3
.
3
.
1
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苦,辛可制
风
,苦可燥湿化痰
;
性温,温可通
络
。
归
心、胃
经
。主
要功能
为
芳香化湿、 豁痰降
浊
、明耳目、通九
窍
,辛苦之性能上能下,善治耳
鸣
耳
聋闭
气,乃
聪
耳
开耳
窍
之圣
药
。
施今墨先生用石菖蒲配蝉
蜕
治邪干清
窍
,
气机
闭
阻之耳
鸣
。
张赞
臣用石菖蒲配郁金
治伴有耳内
发胀
感之耳
鸣
。徐景藩善用石菖蒲配通草治耳
鸣
重听,
闭
气不适,耳
窍
不
聪
。国医大
师
干祖望教授治耳
鸣
,石菖蒲、路路通、荷梗等化
浊
通气开
窍药
物均
为
必用之品。另外,石菖蒲配通
窍
活血
汤
可化瘀开
窍
,
治
脑
梗死病人恢复期出
现
的耳
鸣
症,
石菖蒲配五 苓散可化湿开
窍
,
治湿
浊
上
蒙耳
鸣
,石菖 蒲磁石两味煎之送服六味地黄丸可
补
虚开
窍
,治老年耳
鸣
。
3
.
3
.
2
藤
类药
鸡
血藤、
钩
藤、
络
石藤 、
红
藤,活血化瘀,通
络
功能极
强
。
3
.
3
.
3
虫
类药
僵蚕、地
龙
,二者一升一降,升降
协调< br>,通
络
止
痉
。
3
.
3
.
4
生磁石、生石决明
两
药咸寒
质
重,滋
肾
水,涵肝木,有水木相生之妙用,共奏滋
肾平
肝,潜阳安神之功。
3
.
3
.
5
安神
类药
耳
鸣
与睡眠互
为
因果。益智仁、柏子仁、
远
志、熟
枣
仁、五味子、珍珠母、
夜交藤、 合
欢
皮、
远
志等,均有安神助眠作用,
对
耳
鸣导< br>致
烦
躁、失眠患者尤佳。
3
.
3
.
6
柴胡、升麻、葛根
升
举清阳。如主治耳
鸣
耳
聋
的名方柴胡
聪
耳
汤、通气散,即用柴胡
、升麻等
风药
,目的不在祛
风
, 而在升
举
。
3
.
4
从肝
论
治
研究
认为
:
耳
鸣< br>与精神心理
问题
互
为
因果,
可激惹和加重焦
虑
和抑郁。
情志失
调
,
则
肝气郁滞,
进
而气滞血瘀 ,气血不能上达于耳,
导
致耳
鸣
。柴胡可
调
达肝气,疏理气 滞,
举
清阳
之气上升,白芍能
敛
肝和
营
,
敛
阴血
归经
,石菖蒲擅宣
闭
开
窍
,香附
为
疏肝解郁行气之要
药
,川芎
为
血中之气
药
,通达气 血。在
临
床上
应
关注几首方
剂
或中成
药
:
耳
聋
左慈丸,滋
肾
平肝
;
益气
聪
明
汤
,益气升阳
;
补
中益气
汤
(
丸
)
,
补
中益气,升阳
举
陷
;
归
脾
汤
(
丸
)
,益气
补
血,健脾养心
;
通
窍
活血
汤
,活血通
窍
;
天麻
钩
藤
饮
,平肝熄
风
,
补
益肝
肾
;
半夏白
术
天麻
汤
,化痰熄
风
,健脾祛湿
;
逍遥丸,疏肝健脾。
3
.
5
针
灸治
疗
《内
经
》有关耳
聋
的 治
疗
主要体
现
在
针
刺方面。其取穴方法有耳周取穴和
选经
取
穴,并采用
试针
法。如《灵枢·厥病》篇
: “
耳
聋
无
闻
,取耳中”,耳中即听
宫
穴,是治
疗
耳
聋
的要
穴。
《灵枢·寒
热
病》
篇
说< br>: “
暴
聋
气蒙,
耳目不明,
取天牖
”
,< br>天牖
为
手少阳三焦
经
穴位,
位于耳后,
主治
头
痛、耳
鸣
耳
聋
等。《灵枢·
杂
病》篇
: “
聋
而不痛者,取足少阳
;
聋
而痛者,取手阳明”,
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