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胶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阿胶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
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阿胶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阿胶
赤石脂各
45
克
续断
川芎
当归
甘草
丹参各
30
克
龙骨
鹿茸(酥炙)乌贼骨
鳖甲(炙)各
60
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20
~
30
丸。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处方】
第
1
页
阿胶
3
两(蒲黄炒灰)
,丹参
1
两半(炒黑)
,川芎
1
两,鹿茸
3
两(炙灰)
,续断
3
两(炒灰)
,赤石 腊
3
两(醋煅)
,龙骨
3
两
(煅灰)
,当归
3
两,乌贼骨
3
两(煅)
。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产后崩漏不止,不能乳子,脉软者。
【用法用量】
每服
5
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产后任阳亏损,冲血妄行,故崩漏不止,不能乳子焉。阿胶补阴
益血以除崩漏,丹参去宿生新以 和血脉,川芎行血海以升阳,当
归养血脉以归经,赤石脂涩血定崩漏,鹿茸灰壮阳止血崩,白龙
骨涩虚脱,乌贼骨止漏经,续断灰续经脉以止崩漏也。蜜丸以润
之,饮下以和之,使经血内充,则冲任完 复,而经气固密,血不
妄行。
【摘录】
第
2
页
《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
阿胶(炒令燥)
1
两,黄柏(去粗皮,锉)
1< br>两,人参
1
两,干
姜(炮)
1
两,当归(切,炒)
1
两,酸石榴皮
1
两。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泄泻,肠滑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
阿胶(炒令燥)3
两,白术
5
两,黄连(去须)
1
两,肉豆蔻仁
1两。
第
3
页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娠下痢脓血不止,腹中(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
阿胶(炙令燥)
1
两,熟干地黄(焙)
1
两,山芋
1
两,羚羊角
(屑)半两,柏子仁(研)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地骨皮半
两,五味子半两, 百合半两,丹参
3
分,远志(去心)
3
分,麦
门冬(去心,焙)3
分,人参
3
分,蛤蚧(蜜炙)
1
对。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第
4
页
虚劳咳嗽,发热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水
8
分,煎至
6
分,放温时细呷服,食后、夜卧各
1< br>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
阿胶(炙燥)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诃黎勒(煨,去
核)
1
两,甘草(炙,锉)
1
两,干姜(炮)
1
两 ,芍药(炮)
1
两,黄连(去须,炒)
1
两,木香(一半生一半炒)
1
两,当归
(切,焙)
1
两半,地榆(锉)
1
两半。
【制法】
上为末,用陈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第
5
页
每服
20
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
阿胶
1两
(糯米
1
合炒焦,
不用米)
,
甘草
(炙)< br>半两,
蛤粉
(炒)
半两,汉防己半两,杏仁(去皮,麸炒)半两,款冬花半两, 香
白芷半两,马兜铃半两,干姜
1
两(
1
方有干葛,无干姜)
。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久嗽,肺虚气粗,有痰,恶心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水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
第
6
页
【处方】
阿胶(炒令燥)
3
分,丹砂(研)半两,硼砂(研)
1
分,人参
3
分,甘草 (炙,锉)半两,龙脑(研)
3
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止嗽。主热嗽。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含化,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
天门冬
(去 心)
半两,
桔梗半两,
生干地黄
(焙)
半两,
阿胶
(锉,
炒燥)半两,桑白皮(锉,炒)半两,麦冬(去心)半两,柏子
仁(炒,研)半两,甘草 (炙)
1
分。
【制法】
第
7
页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肺痿。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水
1
盏,煎至
7
分,食后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
阿胶
(麸炒)
1
两,
菊花
1
两,
白术
1
两,
紫 菀
1
两,
酸枣仁
(炒)
1
两,麻黄(去节)
1两,桑白皮
1
两,杏仁
2
两(去皮,炒,
研如膏)
,甘 草(炙)半两,款冬花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咳,睡卧不得。
第
8
页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粥饮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
阿 胶
1
两(捣碎,炒令黄燥)
,黄连
1
两(去须,微炒)
,干 姜半
两(炮裂,锉)
,木香
3
分,厚朴
2
两(去粗皮,涂生 姜汁,炙
令香熟)
。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痢下脓血,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第
9
页
【处方】
阿胶
1
两,人参
1
两,茯苓
1
两,百合
1
两,贝母
1
两,桔梗
1
两, 五味子
1
两,山药
1
两,甘草半两,半夏
1
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平肺气。主
【用法用量】
< br>每服
1
丸,水
1
盏,加生姜
3
片,煎至
7< br>分,食前和滓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一
【处方】
阿胶
2
两,熟地黄
2
两,牛 膝
2
两,桂
2
钱,白芍药半两,五味
子
1
两,黄耆
1
两,白茯苓
1
两,当归
1
两,人参
1
两 ,牡丹皮
1
两,芎
1
两(
1
方有白术
1
两 )
。
第
10
页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生血顺气,出颜色,长肌肤,益筋力。主气多血少,卫实荣虚,
月信过期。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空心枣汤送下,
1
日
2
次。
【摘录】
《鸡峰》卷十五
【处方】
真阿胶
4
斤
(火炙令热)
,
蛇 蜕皮
1
条
(烧灰)
,
熟艾半两
(烧灰)
,
败笔
1
管(用头烧灰)
,大麦花少许(炙干,如无此花,以麦糵
上牙子代之亦 可,为细末)
。
【制法】
上为细末,以软粳米饭为丸,如鸡豆大,如丸时粘手,以少许面
为丸。
第
11
页
【功能主治】
大安胎脏。主产前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
罂粟炒令 黄,
为末,
是千金散,
真阿胶炙令黄,
为末,
是黄散子;
蛇 蜕皮烧灰,为末,是通灵散子。
【摘录】
《博济》卷四
【处方】
阿胶(炙令燥)半两,乱发灰 (别研)半两,代赭(别研)
、干
姜
(炮)
1
两,
马蹄半个
(烧令烟尽)
,
生干地黄
(焙)
1
两
1
分 ,
牛角腮(炙焦)
2
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不绝,腹痛气急,及产蓐三十六疾。
【用法用量】
第
12
页
每服
20
丸, 空心粥饮送下,日午、夜卧再服,加至
40
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
阿胶(炒)
3
两,黄连(去须)
2
两,当归(切,焙)
粉( 研)
1
两。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
第
13
页
1
两,胡
阿胶(炙令燥) 半两,蝉壳(去土)半两,犀角屑半两,麝香
3
钱,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
3< br>分,桂(去粗皮)半两,白
鲜皮
1
两,白僵蚕(炒)
1
两,天 南星(炮)
1
两,半夏(酒浸
3
日,
汤洗,
麸炒)
1
两,
天麻
1
两,
桔梗
(炒)
1
两,黄耆
(炒)
1
两,当归(切,焙)
1
两,羌活(去芦头)
1
两,虎头骨(酥
炙)
1
两,海桐皮(锉)
1
两,白芷< br>1
两,白茯苓(去黑皮)
1
两,附子(炮裂,去皮脐)
1
两, 防风(去叉)
1
两,芎?
1
两,
麻黄
(去根节)
1
两,
干蝎
(去尾,
用糯米炒)
42
枚,
人参半两,
没药半两,木香
1
两,羚羊角屑半两,干姜(炮)
4
钱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3
分。
【制法】
上锉细,焙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腑脏久虚,气血衰弱,卒中风邪,及瘫痪等疾。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生姜酒嚼下。中风甚者,拗开口,或先以药嚏,后化
药灌下
1
丸。立省。
【摘录】
第
14
页
《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
阿胶
1
分(用蚌粉炒令黄色)
,贝母
7
枚(中等者,炮)
,天南星
1
枚(重
1
分,炮令黄)
,款冬花
1
分,紫菀
1
分(净洗)
,知母
1
分, 白矾
1
分(熬干)
。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肺受 风寒,咳嗽不止,痰涎并多,上喘气促,睡卧不安;或肺经
客热,咳而面赤,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
每服
20
丸,食后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
阿胶
4
两,人参
2
两,甘草
2
两,龙骨
2
两,桂心
2< br>两,干地黄
第
15
页
2
两 ,白术
2
两,黄连
2
两,当归
2
两,附子
2
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
20
丸,温酒送下,日
3
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
:方下虽主虚冷洞下,而证见本寒标热,故汇 推
理中、驻车及本门龙骨丸三方,并去干姜而易附子,功力倍增。
阿胶、当归专补营虚,人参、 白术专扶胃弱,桂心、附子专治本
寒,黄连一味专除标热,犹恐桂、附过热,乃进地黄以护真阴,
龙骨以填渗漏,非但防虚阳之窃,并可杜虚寒之下脱也。
【摘录】
《千金》卷三
【处方】
第
16
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