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药(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7:07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如何缩阴)


理气药


.
单选

1.
青皮行气力强,破气散结,可用治(



A.
癥瘕积聚

B.
乳房胀痛

C.
胸胁胀痛

D.
大便秘结

2.
枳实用于食积停滞,痞满胀痛是因其能(



A.
化痰除痞

B.
破气消积

C.
行气燥湿

D.
通阳散结

3.
枳实与补气升阳药同用可治疗(



A.
胃下垂

B.
子宫脱垂

C.
脱肛

D.
以上均可

4.
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药是(



A.
木香

B.
香附

C.
附子

D.
沉香

5.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首选(



A.
青皮

B.
木香

C.
香附

D.
陈皮

6.
芳香辛散,善行脾胃气滞,为行气止痛要药的是

( )

A.
木香

B.
香附

C.
沉香

D.
丁香

7.
既能行气止痛,又兼杀虫疗癣的药是(



A.
沉香

B.
薤白

C.
佛手

D.
川楝子

8.
沉香功能纳气平喘,治下列哪种喘最佳(



A.
肺气上逆的实喘

B.
肺热痰多的咳喘

C.
肺寒的咳喘

D.
肾不纳气的虚喘

9.
川楝子用治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宜配(



A.
夏枯草

B.
吴茱萸

C.
延胡索

D.
香附

10.
既行气止痛又温肾散寒的药物为(



A.
川楝子

B.
柿蒂

C.
佛手

D.
乌药

11.
功能降气止呃,为止呃要药的是(



A.
生姜

B.
沉香

C.
荔枝核

D.
柿蒂

12.
薤白善于治疗(



A.
胸痹证

B.
湿痹证

C.
梅核气

D.
呃逆证

13.
功能行气止痛,调理三焦
气分的药是(



A.
木香

B.
陈皮

C.
枳实

D.
香附(书上看不出来)


.
单选

1.A 2.B 3.D 4.B 5.C 6.A 7.D 8.D 9.C 10.D 11.D 12.A 13.A

二、多选

1.
理气药的性能特点为(



A
、辛散

B
、苦泄

C
、温通

D
、善走窜

E、补益

2.
陈皮的适应证是(



A
、脾胃气滞

B
、湿痰

C
、脾虚

D
、寒痰

E、燥痰

3.
疏肝解郁常选用(



A
、柴胡

B
、薄荷

C
、香附

D
、紫苏

E、佛手

4.
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为主的药物有(



A
、木香

B
、陈皮

C
、川楝子

D
、枳实

E、柴胡

5.
枳实的适应证有(



A
、食积气滞

B
、大便干结

C
、湿热泻痢

D
、痰滞气阻

E、脏器下


6.
沉香的适应证有(



A
、肝郁气滞

B
、寒凝气滞

C
、胃寒呕逆

D
、虚喘症

E、脾胃虚寒

7.
行气药的适应证有(



A
、脾胃气滞

B
、肝气郁滞

C
、肺气壅滞

D
、胃气上逆

E、寒凝气



.
多选



三、

判断说明

1.
枳实与厚朴配伍善治气滞、食积所致脘腹胀满。
( )

2.< br>枳实用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后脘腹痞满作胀者,多配苍术以
消补兼施。




1
/
2


3.
佛手气清香 而不烈,
性温和而不峻,
善能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




4.
行气药可治气机运行失常的各类病证,
如气滞、
气 逆、
气脱、
气陷。




1.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
×

说明:枳实破气,脾虚者不用。

改错:枳实可破气消积,配白术可用于脾虚食积者

3.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
×

说明:行气药不能治气脱、气陷。

改错:行气药可治气机运行失常的病证,如气滞、气逆。

四、

问答

1.
橘皮、青皮同出一物,二者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2.
比较木香与香附二药功效应用的异同。

附;答案


.
问答

1
、相同点:二药同出一物,性味皆是辛苦温, 功能行气消积化滞。
主治气滞食积痰滞的脘腹胀痛等。

不同点:

橘皮为成熟果实外皮,
力缓,
温中不峻,
入脾、
肺经,
功能理气健脾 ,
燥湿化痰,主理脾肺气滞,为脾肺二经气分要药。又治痰湿壅滞,肺
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等 。

青皮为未成熟果实外皮,
沉降下行而力猛,
入肝胆经,
功能疏肝 破气,
主理肝胆气滞,
为肝胆二经气分要药,
善治肝气郁结诸证及食积停滞、
癥瘕积聚等证。

2.
相同点:

二药均可行气止痛,用于治疗气滞所致脘腹胁肋胀痛等证。

不同点:
木香辛温香燥,主入脾、胃、大肠经,善行肠胃气滞,主要用于气滞
脘腹胀痛,既为行气止痛的要药 ,也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兼入胆经,
尚能疏肝利胆,
用于胁肋胀痛、
黄疸尿赤。
生用专行气滞,
煨熟行气力缓而多止泻。

香附药性平和,不寒 不热,主入肝经,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多
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 ,又能通调
十二经脉气分,故为气病之总司,亦为女科之主帅。


消食药、驱虫药


.
单选

1.
山楂的功效是(

A


A.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B.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C.
消食运脾、固精止遗

D.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2.
麦芽、稻芽共有的功效是(

C


A.
消食运脾

B.
消食除胀

C.
消食化积

D.
消食健胃

3.
莱菔子除消食作用外,还有何功效?(

C


A.
固精止遗

B.
回乳消胀

C.
降气化痰

D.
化结石

4.
消食化积

又兼活血化瘀之功的药是(

D


A.
麦芽

B.
鸡内金

C.
莱菔子

D.
山楂

5.
善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药是(

A


A.
山楂

B.
麦芽

C.
鸡内金

D.
神曲

6.
丸剂中如有金石类药物而难以消化吸收者,可用何药糊丸以助消化


D


A.
麦芽

B.
稻芽

C.
莱菔子

D.
神曲

7.
有化坚消石之效,可以治泌尿系结石及肝胆结石的药是(

A


A.
鸡内金

B.
山楂

C.
神曲

D.
莱菔子

8.
被称为驱蛔要药的是(

C


A.
雷丸


.
槟榔


.
使君子


.
贯众

9.
以驱杀绦虫为主的药是哪一组?(

A



.
槟榔、雷丸


.
苦楝皮、使君子


.
榧子、苦楝皮


.
槟榔、苦楝


10
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作用的药是(

D



.
苦楝皮


.
贯众


.
榧子


.
槟榔


.
多选

1.
既能行气,又能消积的药有(

BC


A
、莱菔子

B
、麦芽

C
、槟榔

D
、青皮

E
、厚朴

2.
功能主治蛔虫病的药物有(

ABCDE


A
、使君子

B
、苦楝皮

C
、槟榔

D
、雷丸

E
、鹤虱

3.
既能消积,又能化痰的药是(

BC


A
、神曲

B
、枳实

C
、莱菔子

D
、青皮

E
、鸡内金

4.
鸡内金可治下列那些病证?(

CDE


A、痰多咳嗽

B、小儿疳积

C、肾虚遗尿

D、泌尿系结石

E、饮
食积滞

5.
山楂可治的病证有(

ABCDE


A、食滞不化

B、肉积不消

C、痛经

D、疝痛

E、冠心病

1
/
2


6.
使用驱虫药当注意(
ABCDE


A、空腹时服

B、
无泻下作用的驱虫药最好加服泻下药

C、部分有
毒性的药要控制剂量

D、
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E、
剧烈腹痛时不
用驱虫药。


.
判断说明

1.
稻芽能回乳,多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






2.
麦芽、稻芽均能消食健胃,尤宜用于米、面、薯等淀粉性食物引起< br>的食积不化。






3.
消 食药只能用于食积不消,宿食停留所致的脘腹胀满等证,虽经配
伍也不可用于脾胃虚弱者。
(< br>




4.
十九畏中人参畏莱菔子。






5.
鸡内金煎汤服用比研末效果好。






6.
有攻毒杀虫止痒作用,用于人体内外虫疾的药称为驱虫药。






7.
驱虫药一般应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肠。






8.
虫积腹痛剧烈时,当即刻大量服用驱虫药,以顿挫病势。






9.
苦楝皮、川楝子都有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的作用。






10.
槟榔驱绦虫常与南瓜子同用,两者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







.
问答

1.
使用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榧子、雷丸时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2.
名词解释:

回乳消胀

指药物具有中断乳汁分泌、< br>消除乳房胀痛的作用,
为治疗断乳乳房胀
痛的一种方式

杀三虫


另:
以往教材只有谷芽,
这版教材把稻芽和谷芽 分列,
两者功效相似,
但临床处方习惯写谷麦芽,因此,见到谷芽不应陌生


止血药


.
单选

1.
治疗血热夹瘀 之崩漏
,
月经不调
,
下列何药首选
()

.
三七


.
茜草


.
棕榈炭


.
地榆

2.
蒲黄治瘀滞作痛常配伍(




.
川楝子


.
五灵脂


.
牡丹皮


.
地榆

3.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
血者应选用(




.
温经止血药


.
化瘀止血药


.
收敛止血药


.
凉血止血药

4.
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多用

()

.
蒲黄B
.
艾叶


.
炮姜


.
茜草

5.
善治血淋、尿血的药是(




.
白茅根


.
地榆


.
大蓟


.
侧柏叶

6.
地榆最常用于下列何种出
血(




.
咯血、衄血


.
吐血、崩漏


.
尿血、血淋


.
便血、痔血

7.
下列属凉血止血药的是(




.
槐花、白及


.
大蓟、蒲黄


.

柏叶、艾叶


.
地榆、小蓟

8.
功能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的药是(




.
白及B
.
仙鹤草C
.




.
棕榈炭

9.
既止血,又治肺热咳嗽、痰多的药物是(



2
/9



.
侧柏叶B
.
槐花


.
白茅根


.
地榆

10
仙鹤草除具有收敛止血作用
外,
还能





.
解毒
.
利水B
.
清热< br>.
利水C止痢
.
杀虫D
.
凉血
.
止痢


.
多选

1.
下列哪些是三七的主治证(




.
咳血B
.
吐血C
.
崩漏 D、外
伤出血E、瘀滞疼痛

2.
可收敛止血的药有(



A、白及B、地榆
C、茜草D、棕榈炭E、血余炭

3.
以治便血为主的药物是(



A、
侧柏叶B、槐花C、槐角D、地榆E、艾叶

4.
既可止血,又可化瘀
的药物有(



A、蒲黄B、茜草C、三七D、血余炭E、地榆

5.
白及常用于何种出血证(



A、肺出血B
.
便血C、崩漏D、胃出
血E
.
尿血



.
填空


1.
止血药以其药性的不同,可分为

药、

药和

药四类。


2.
使用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时,当注意。


3.
大蓟与小蓟均有作用,小蓟又兼能

,善治




4.
白茅根的功效是用治出血证,则善治





.
判断说明

1.
所有的止血药均须炒炭使用。





2.
三七为血证良药,凡出血均可用之。





3.
地榆、槐花同用,善治下焦血热之便血。
()


4.
棕榈炭可用治各种出血证。





5.
炮姜善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而艾叶善治虚寒之吐血、便血。




6.
槐角止血作用强于槐花,但清热作用较弱,且能润肠。





7.
小蓟与白茅根均善治尿血、血淋。





.
论述

1.
生姜、干姜、炮姜三 者同出一源,其作用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有
何异同?


2.
地榆、白及、艾叶、三七均可止血,其功效如何

表述?各用于何种出血?

附:答案


.
单选

1.B 2.B 3.B 4.B 5.A 6.D 7.D

8.A 9.A 10.C


.
多选

5. AD

.
填空

1.
凉血止血

化瘀止血

收敛止血

温经止血

2.
因易凉遏恋邪留瘀,
不可单纯用于瘀滞性出血证

3.
凉血止血,
散瘀
解毒消痈,利尿

尿血、血淋

4.
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尿血、血淋


.
判断说明

1.
×

说明:止血药不一定均要炒炭。

改错:一般而言,止血药炒炭
可增强疗效,

但也有少数以生用为佳。

2.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
×

说明:该药忌用于瘀血出血。

改错:棕榈炭用于多种出血,以无瘀血者

为宜。

5.
×

说明:两药所主病位颠倒。

改错:炮姜善治脾胃虚寒的吐血、
便血;

艾叶长于治虚寒性崩漏。

6.
×

说明:槐角止血力弱于槐花。

改错:槐角止血作用较槐花弱,
但有润肠之功。

7.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
论述


1.
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物,相同点:均能温中散寒,治脾胃
寒证,不同点: 生姜为姜之鲜品,辛味最重,辛散力强,走而不守,
长于发汗解表,作用偏于表,又能温肺止咳,多用于 外感风寒,恶寒
发热、头痛及风寒束肺的咳嗽;又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治胃寒
呕吐;还能 解毒,治鱼蟹中毒,并解生南星、生半夏中毒。干姜为姜
之干燥品,
辛味有所散失,
能 守能走,
长于温中,
善治脾胃寒证,


寒、虚寒均可选用;并能回 阳通脉,可配附子用治亡阳厥逆证;还能
温肺化饮,治寒饮伏肺,形寒背冷、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炮姜 由干
姜经火炮制

而成,辛散全无,味苦而涩,守而不走,长于温经止血,
多 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对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吐血、便
血尤为要药、并能温中止痛止泻,治虚 寒性腹痛腹泻。


2.
地榆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对下焦血热所致的便 血、痔血、
血痢、崩漏尤为适宜。白及收敛止血,多用于肺胃止血,对无瘀血及
实邪者尤为适宜 。艾叶温经止痛,用于虚寒性出血,尤宜于下焦虚寒
所致的崩漏下血。三七化瘀止血,可治体内外各种出 血证,对兼有瘀
滞者尤为适宜


1
、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的是
( )

.
红花


.
川芎C
.
延胡索


.
牛膝


2
、牛膝用于血热吐血、衄血是因其可(





.
活血祛瘀B
.
凉血止血C
.
引血下行D
.收敛止血


3
、下列中可凉血消痈、安神的药是(





.
丹参B
.
当归C
.
赤芍


.
桃仁


4
、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妇科经产要药的()



.
红花


.
当归


.
益母草


.
木通


5
、肝肾不足,腰膝痿软者当首选(





.
川牛膝


.
怀牛膝C
.
鸡血藤


.
川芎


6
、下列中既能活血,又可行气的一组药是(





.
桃仁

红花


.
三棱

莪术


.
丹参

益母草


.
牛膝

姜黄


7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药是(





.
骨碎补B
.
水蛭C
.
莪术


.
蟞虫


8
、血虚、血瘀均可适用的药是(





.
红花


.
桃仁


.
鸡血藤


.
益母草


9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要药的是



.
川芎


.
穿山甲C
.
延胡索


.
乳香

10
、既能活血,又可行气,可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

疼痛的药是(




.
没药B
.
延胡索


.
姜黄


.
五灵脂

11
、热郁血滞,斑疹紫暗者当选用(




.
桃仁B
.
红花C
.
牛膝


.
骨碎补

12
、为增强止痛作用须醋制的药是(




.
莪术


.
三棱C
.
延胡索


.
以上均是

13
、下列中兼能伸筋的药是(





.
乳香


.
没药


.
川芎


.
蟅虫

14
、妇女倒经应选用何药(





.
益母草


.
川芎


.
郁金


.
骨碎补

15
功善活血通经,素为妇科调经要药,今常用于瘀

血心胸刺痛的药是(





.
川芎


.
丹参


.
益母草


.
鸡血藤

16
、内行气血、外散风湿的药是(





.
鸡血藤B
.
姜黄C
.
穿山甲


.
丹参

17
、使用活血化瘀药最常配伍的一类药是(





.
行气药B
.
止血药C
.
补气药


.
温里药


.
多选

1
、活血兼能行气的药有(



A、郁金B、延胡索C、乳香D、姜黄E、莪术

2
、姜黄、三棱、莪术的正确答案是(



A、均为姜科植物

B、三棱、莪术功能破血

逐瘀

C、姜黄善治风湿臂痛

D、三棱、莪术均

可用于食积气滞E、姜黄有通经止痛作用

3
、可凉血活血的药有(



A、牡丹皮B、茜草C、丹参D、赤芍E、郁金

4
、丹参的功效有(



A、活血通经

B、利胆退黄

C、凉血消



D、安神

E、行气解郁

5
、善治肩臂上肢风湿痹痛的药是(



A、独活B、桂枝C、姜黄D、桑寄生E、川芎

6
、红花的适应证有(



A、血瘀经闭、痛经

B、肠燥便秘

C、心腹瘀痛D、斑疹紫暗

E、
胎动不安


.
填空

1
、川芎为头痛要药,经不同配伍可用







等外感头痛。

2
、为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炮制时宜用丹参为加强活血作用,宜用

炙。

3
、莪术与三棱均能但三棱长于

莪术优于




.
名词解释

1.
活血祛瘀药

2.
破血药

3.
血中气药


.
判断说明

1.< br>川牛膝长于补肝
肾、强筋骨,怀牛膝则偏于活血、利尿、引血下行。




2.
桃仁在
活血祛瘀之外,又可清热解毒,故常用于肺痈、肠痈。




3.
益母
草既善活血,又能补血,故善能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
牛膝的特点是能行能止,在活血通经之外又有止血作用,故也常用< br>于血热吐血、衄血。





.
问答

1.
试述丹参的性能、功效和适应
证。

2.
桃仁与红花功用有何不同?

附:答案


.
单选

1.B 2.C 3.A 4.C 5.B 6.B 7.D 8.C 9.D 10.B 11.B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
多选

1. ABCDE 4.

ACD


.
填空

1
、风寒

风热

风湿

2
、醋



3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破血

行气消积


.
名词解释

1.
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

的药物,叫活血化瘀药。

2.3.
活血祛瘀作用强烈的药物,叫破血药。

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兼能行气的药,叫血中

之气药五

.
判断说明

1
、×

说明:川、怀牛膝特长错位。

改错: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

膝善于活血。

2
、×

说明:桃仁不能解毒。

改错:桃仁善于活血祛瘀,除瘀

血证外,还常用于肺痈、肠痈

3
、×

说明:益母草不能补血。

改错: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

要药。

4
、×

说明:牛膝不能止血。

改错:牛膝可引血下行,常用于血热吐血、

衄血。


.
问答

1.
丹参味苦性微寒,主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

凉血消痈、安神。临床适用于①瘀血阻滞的月经不

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②瘀血心胸刺痛、

脘腹疼痛及

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

痹痛;③疮痈肿痛;④温热病热入营血的高热、烦

躁神昏、斑疹及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

2.
桃仁与红花均为活血化瘀要药,在多种瘀血证常

相须为用。但桃仁又可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可用

于肠燥便秘、肺痈、肠痈及咳喘;红花善能通经,

多用于心腹瘀痛,并可活血消斑而用之热郁血滞的

1
/9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单选

1.
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善治头面部风痰的药是
( )


.
半夏


.
天南星


.
白芥子


.
禹白附
(
补充过
)

2.
下列哪项不是白芥子的功效(




.
利气散结


.
润肠通便


.
通络止痛


.
温肺祛痰
3.
功擅祛痰排脓
而消痈,有“肺痈要药”之称的是(




.
川贝母


.
浙贝母


.
桔梗


.
瓜蒌(书上没有明确提出来)

4.
功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的药是(




.
竹沥


.
竹茹


.
竹黄


.
竹叶

5.
白前、前胡的共同点是(




.
宣散风热


.
止咳平喘


.
降气祛痰


.
宽胸理气

6.
哪项不是竹茹的主治病证(




.
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
胃热呕吐


.
痰迷神昏


.
痰火内扰

,心烦不安

7.
哪项不是百部的主治病证(




.
百日咳


.
痰热咳嗽


.
新久咳嗽


.
肺痨咳嗽

8.
枇杷叶既能化痰止咳,又能(




.
灭虱杀虫


.
利水消肿


.
和胃降逆


.
润肠通便

9.
治疗咳嗽,紫菀多与何药相须为用(




.
百部


.
杏仁


.
桑白皮


.
款冬花

10.
桑白皮多用治(




.
肺热咳喘


.
肺寒咳喘


.
寒饮咳喘


.
痰热咳喘

11.
为缓和葶苈子的苦寒峻猛之性,常配伍(




.
甘草


.
蜂蜜


.
大枣


.
生姜(书上没有)

12
、痰涎壅肺,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卧,首选(




.
桔梗


.
葶苈子


.
桑白皮


.
白前

13
、内服需包煎的药是(




.
旋覆花


.
款冬花


.
白芥子


.
苏子

14
、功能清热滑痰,善治热咳痰稠的药是(




.
贝母


.
竹茹(微寒)


.
竹沥(寒)


.
竹黄

15
、既可敛肺平喘,又能收涩止带,治疗白浊带下的药是
( )


.
百部


.
白果


.
白芷


.
白前


.
单选

1.D 2.B 3.C 4.B 5.C 6.C 7.B 8.C 9.D 10.A 11.C 12.B 13.A 14.C 15.B


.
多选

1
、半夏的主治病证有(



A、胸脘痞闷

B、痰多咳嗽

C、瘿瘤痰核

D、恶心呕吐

E、梅核


2
、桔梗的主治病证是(



A、咽喉肿痛,音哑失音

B、咳嗽痰多、胸膈痞闷

C、肠痈腹痛

D、肺痈胸痛,咳吐脓血

E、热毒疮痈

3
、全瓜萎的功效是(



A、润肠通便

B、利气宽胸

C、消痈散结

D、清肺化痰

E、润肺
化痰

4
、既能止咳平喘,又能润肠通便的药是(



A、杏仁

B、苏子

C、白芥子

D、葶苈子

E、白果

5
、治疗痰热惊痫,宜选(



A、天南星

B、胆南星

C、竹沥

D、竹茹

E、竹黄

6
、清化热痰药的主治病证有(



A、燥痰

B、湿痰

C、热痰

D、阴疽流注

E、瘿瘤瘰疬


.
多选



1
/
2



.
填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133.html

中药(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