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艾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7:06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怎么预防艾滋病)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艾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
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 外线。
那么艾灸有什么功效
?
艾灸有什么作用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 解下。



艾灸的简介



艾灸产生 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
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 并用,故
称为针灸。
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现代人说针灸,
多 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 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
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1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 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
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 原
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
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 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
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
“血见热则行,见 寒则
凝”
。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
方法来进行治疗 。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
“脉中之血,凝而
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禁服》亦云:
“陷下者,脉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 br>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
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 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
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
寒运行不畅,
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
腹泻等疾病,
效果甚为显著。



2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 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
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 于
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
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 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
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
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
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 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
则阴盛,
阴盛则为寒、
为厥,
或元 气虚陷,
脉微欲脱,
当此之时,
正如《素问·厥论》所云:
“阳气衰于下,则 为寒厥”
。阳气衰微
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
衰 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
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 生经》也提到:
“凡溺
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

《伤寒论 》指出:
“少
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下利,手 足
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
手足厥冷,脉弱等 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
神阙等穴,
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
再加 上火本属阳,
两阳相得,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7: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5125.html

艾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