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教育影视鉴赏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5:29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孕妇感冒吃什么药)
从《小孩不笨》谈起

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小孩不笨》这部电影(有两部),到大学以一个成年人,一
个大学生,
一个未来将成为祖国的园丁的人的身份,
再 次重温一遍镜头的各种笑与泪,
收获
已经远远不是对片中孩子的感同身受和愤恨片中老师及家长 的行为那么肤浅了。
虽然是新加
坡的一部教育影片,
但故事的背景放在中国也并无太多 差别。
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

要是以两个家庭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以及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为主线的。
它讲述了不同家
庭教育下的孩子的性格及心理成长过程,以及 学校的独裁及打压式教学对学生的成长的影
响,是从孩子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了一段艰辛的儿童成长教育过 程。

今时今日,
我的确是跨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才会越发长大越是觉得成长 教育是那么重要。
最近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没长大的时候父母教会我的是善良与诚实而不是分数和排 名,
如果我生日的时候可以送一本书而不是一句学习进步,
如果能在我努力取得成绩给我一些鼓
励而不是攀比,
会不会现在的我不会因为无视流浪猫而被认作冷漠,
不会因为无知而显 得渺
小,
不会在优秀的人面前觉得无比自卑。
也许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br>但人总是愿
意为这样的事情感到可惜。
谁会在人生路上不需要鼓励及引导呢,
而 成年之路上这些鼓励及
引导恰恰只能由负责孩子的教育者给予。
所以教育者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 担当的是一个多么
重要的角色!

教育者因为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缺少对 孩子的真正关爱,
自以为是的用着攀比这样
的激将法鼓励孩子,
对孩子的幼稚好奇想法 的不屑等等一切与孩子毫无交流的做法,
才是造
成现在社会上所谓的“自私、冷漠、无知、呆滞 、空想
..
”的
90
后、
00
后的根本原因吧。
就 像
《小孩不笨》
电影里的小孩子都是别人眼中的差小孩,
在以将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 准
的情况下,
他们是不招人喜欢的,
甚至是自己的老师父母;
例如国彬不小心 把一个很让人讨
厌的家伙的脸按在围栏上,
结果被一致判定是国彬的错,
尽管国彬有文 福作证人,
但是由于
文福也是
EM3
的学生,
所以教导主任也不相信 文福的话。
如果老师都已经认定学生为差生坏
小孩了,
那学生如何能接受得了老师的教 育?就算是大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去接受一个否定自
己的人的批评,
一个孩子又怎么能轻易做到呢 。
电影就像是缩小的社会,
虽然不是绝对的全
部的代表,
但至少是存在的需要 被重视的。
许多老师家长都是只知道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
子,
而不懂得与孩子交流,
结果是孩子无法体会教育者的拳拳之心,
教育者也得承受教育失
败带来的巨大挫败感。
如果那些专家、
学者、
老师意识到这一点,
那在他们批判眼里失败的
年轻人的时候也应带着心虚!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有多少问题的根源都在教
育,有多少父 母不懂教育,有多少孩子憎恨“教育”
,有多少老师想做好教育。


而站在 一个教师的立场上,
我认为,
若要让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桥梁,
则必须先参透教
育。比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沟通,教育的方法等等各种最本质的问题。如果
教育的目的 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
而不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孩子在
顺应形 成这个标准的过程中,
就会脱离了天性,
脱离了生活,
终难逃脱产生问题孩子的悲剧。
如果教育的观念是灌输知识,以成绩为标准,而不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鼓励与引导,
与孩 子融洽相处,
那么孩子就无法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自信乐观的走下去。
所以,
参透
教育应该是一个老师行走的第一步。

对于如何教育这个话题,
可能我作为一 个未毕业的大学生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能力去阐
述,
但从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
知识教 育如果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起来必定能取得更好的
效果,
特别是对在教育初期的幼儿、
小学时期。
好奇心能让学生专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充
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 ,
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习精力集中,
开发学生
的思维,
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
强烈的好奇心能导致问题意识的产生,
培养好奇心是激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5: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81.html

教育影视鉴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