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肩关节周围炎
【总课时
】
4
课时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要点。
2
、掌握手法操作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
、了解注意事项
【
教学重点】
手法操作方法。
【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课堂练习。
。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因肩关节囊和肩关 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退变而引起的慢性
无菌性炎症,
以肩关节部疼痛、
运动功 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医称之为
“
五十肩
”
、
“
肩凝症
”
、
“
冻结肩
”< br>、
“
露肩风
”
。临床上多见于四
十五岁以上年龄的女性。属于一种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的疾病。
所谓自限性
疾病,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
【解剖生理】
广义的肩关节是由多个关节组成的复合体:
?
肩肱关节(盂肱关节)
?
胸锁关节
?
肩锁关节
?
肩胛骨胸廓联合
(
活动性连接
)
肩肱关节的解剖特点
?
球窝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
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
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
了关节窝。
?
关节盂的面积仅为肱骨头的
1/3
或
1/4
。
?
关节囊薄弱、
宽大松弛,
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
?
关节的韧带少而较薄弱。主要是喙肱韧带。
1
课堂提问:
1
、为什么说肩关节是活动范围最大,运动最灵活的关节?
肩关节是由肩胛 骨的关节盂和半球形的肱骨头相对应组成球窝关节。
关节盂
小而浅,其总面积仅相当于肱骨头的 三分之一左右,关节囊薄弱、宽大而松弛,
故该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
运动最灵活,
可 以在多个轴位上运动。
如在冠状轴上
作前屈、后伸及上举运动;矢状轴上作内收、外展运动;在 垂直轴上可作内旋及
外旋运动;还可做各方向的旋转或环转运动。
2
、肩关节稳定性由什么提供?
肩袖肌群
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 重要作用。
此外尚有悬吊肱骨,
有协助三
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
肩袖是指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
因为它们象肩部
的 袖子一样包裹肩部,又叫肩胛旋转袖。
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
起自肩
胛骨 的冈上窝,
肌束向外经肩峰和喙
肩韧带的下方,
跨越肩关节,
止于肱
骨大结节的上部。
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
肌肉的一
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遮 盖,
此肌起
自冈下窝,
肌束向外经过肩关节的后
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br>
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自
肩胛骨外侧缘的上
2/3
的 背侧面,止
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肩胛下肌扁且广阔,邻近前锯
肌,起自肩 胛下窝,肌束向外上,经
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3
、肩部各方向运动范围是多少?每个动作是由什么肌肉参与完成的?:
臂外展九十度
三角肌、
冈上肌
(最初
外展的三十度是冈上 肌的作用,
以后的六十
度由三角肌的收缩来完成)
。
臂内收(肘达身体中线)
喙肱肌、胸大
肌、胸小肌来完成。
臂内旋七十度到九十度
由大圆肌、
背
阔肌、肩胛下肌完成。
臂外旋三十度
由冈下肌、小圆肌完
成。
臂前屈九十度
由肱二头肌、喙肱肌、
三角肌前部纤维来完成。
臂后伸四十五度
由背阔肌、
大圆肌完
成。
臂高举九十度
(平举以上)
由斜方肌、
前锯肌协同外旋肩胛骨所完成。
环转活动
(旋转)
三百六十度
由多组
肌肉协同舒缩来完成。
2
【病因病理】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诱发因素”
(1)
制动。外伤或手术以后肩关节的活动减少。
本 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
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
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
脑力劳动者的发病
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
(
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 颈椎病等肩
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
)
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 点均
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
肩关节内在病变。局部 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肌腱、肩袖、滑囊、关节囊
的损害、粘连、挛缩等
(3)
邻近部位的疾病。颈椎疾患。
(4)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糖尿病、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5)
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退变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6)
姿势失调。伏案久坐等具有不良姿势的习惯。
(7)
感受寒 凉。
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
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 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病理改变
(1)
关节滑膜水肿,炎性侵润,组织液渗出。
(2)
肩部软组织痉挛,血液、淋巴液循环不畅、代谢障碍。
(3)
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
(4)
渗出物的机化。
(5)
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6)
关节挛缩,形成
“
肩凝“。
肩周炎并非是单一病因的疾患
根据部位及病理变化可分为
4
类
①肩关节周围滑囊病变 。
滑囊渗出性炎症、
粘连、
闭塞及钙化。
肩峰下滑囊、
三角肌下滑囊 、喙突表面滑囊等。
②肩肱关节腔病变。关节腔内的维素样渗出,继发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
③肌腱、 腱鞘的退行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袖病变等部位退化、钙化
引发肌腱炎、腱鞘炎等。
④其他肩关节周围病变。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锁关节病变等。
病理分期
肩周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三期:
①急性期或称冻结前期 :关节囊本身粘连,其下部皱襞因互相粘连而消失,
使肩外展受限,肱二头肌腱鞘亦有粘连而滑动困难, 肩痛渐重;
②冻结期或粘连期:
关节囊及其周围结构,
如冈上肌、
冈下肌、
肩胛下肌痛,
喙肱韧带挛缩,
滑膜充血、
肿胀,
失去弹性,
关节几乎冻结不能活动,
疼痛持续;
③缓解期或称恢复期:约经半年至1
~
1.5
年时间,炎症逐渐好转,疼痛缓
解,肩关节活动亦渐恢复,但 往往活动范围不如病前。
【临床表现】
发病特点
1
、起病往往无明显病因。
2
、常为单侧发病,也偶有双侧同病者。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5: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876.html
-
上一篇:第六篇 第七章 第六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下一篇:EB病毒及急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