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 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
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 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
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 菌
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
不正常。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与
l
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的病原性微生 物,
对感染
性疾病进行快速、
准确地诊断,
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 方案,
防止微
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微生物
?
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
微生物 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
-y
:显微镜放大观察到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的
生物的总称 。
微生物的种类很多,
医学微生物尤其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
病
毒、真菌 、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与人类和自 然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
绝大多数对人
类和自然界是有益的,
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 和动植物发生疾病,
这部分微生
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
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 ,
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
等。
2.
什么是细菌
?
细菌分哪几种
?
细菌是在自然 界分布最广、
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
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
与者。其体积微小, 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
到细菌的轮廓及其结构。
经革兰染色 ,
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即革兰阳性菌和革
兰阴性菌。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
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 菌、杆菌和
螺旋菌
(
包括弧形菌
)
。
3.
什么是病毒
?
病毒分哪几种
?
病毒是结构最 简单、体积最微小
(
纳米
)
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
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
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
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
糖核酸
(DNA)
或核糖核酸
(RNA)
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 抗生
素不敏感,
但对于干扰素敏感。
按传播途径病毒可分为呼吸道病毒、
胃肠 道病毒、
经性传播感染的病毒和狂犬病毒等。
按感染部位与症状特征则分为肝炎病毒、
出
血热病毒、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和肿瘤病毒等。
4.
什么是真菌
?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 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
胞型微生物。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5.
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
?
支原体为没有 细胞壁,
呈高度多形态性,
能通过滤器,
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
的一类最小 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由于这一类微生物没有细胞壁,
能形成丝状与
分支形状而称其为 支原体。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
有独特发育周期、
能
通过细菌滤器的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
6.
人体内的正常茵群是指什么
?
在人的皮肤表面体表、口腔、鼻 咽、肠道等腔道黏膜中都存在着细菌,对人体无
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
比如肠道菌群 可以将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进行
分解成为粪便排出体外,还可以制造维生索等对人体都有益处。
7.
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各有哪些方法
?
细菌可通过细菌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病毒的检测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
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及抗体 检
测等途径。
真菌检测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免疫学试验及动物实验等方法。
8.
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有哪些方法
?
衣原体检测可采用酶免法、 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技术包括
DNA
探针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
、连接酶链式反应
(LCR)
等和细胞培养法等。支原体实验
室检测方法有 :形态学检查、支原体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
方法。
9.
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有哪些
?
根据病人的症状,
医生的初步考虑属于某个部位感染就留取此部位的样本进行细
菌检查,
常用于微生物检查的标 本有血液、
大便、
痰、
尿、
脑脊液、
胸水、
腹水、
关节液、各种拭子、各种分泌物、各种排泄物、各种穿刺液等。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1
.血液
1)
涂片查疟原虫、利杜体:未见疟原虫、利杜体。
2)
血培养:无细菌生长。
2
.痰
1)
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
2)
涂片抗酸染色
(
找结核菌
)
:未见抗酸杆菌
(
结核杆菌
)
。
3)
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
.尿
1)
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
2)2 4
小时尿沉渣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
(
结核杆菌
)
。
4
.大便
1)
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无志贺菌和沙门菌生长。
2)
大便球杆菌比例:
l:3
~
1:5
。
5
.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
1)
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细菌。
2)
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
3)
脑脊液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
4)
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专家解读
1.
为什么要做微生物检查
7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集不同的标本进行涂片或培养的检测,从而得出是何种致病
菌,并迸一步做药敏试 验,从而得出哪些药物对此菌敏感,哪些药物耐药,进而
按照药物敏感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br>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
以及延误病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
只要 发热怀疑有感染都应该进行细菌培
养、涂片查细菌等有关微生物方面的检验。
2.
什么标本要留于指定的容器中
?
要找到患者的真正的致病菌,
就要先排除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医院指定的
容器是经过高压灭菌的,
是 无菌的容器,
将标本留于其中,
得到的结果才是准确
的结果。
3.
为什么标本留取时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来 说,
检测的目的是找出真正的致病菌,
对症用药,
以使患者
得到及时的治疗。
因此标本留取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报告结果,
所以要正确留取。
4.
怎样正确留取痰液
?
留取痰液时应该是留取清晨第一口痰,留 痰前用清水漱口或刷牙,有义齿
(
假牙
)
者取下后漱口或刷牙,咳出深部痰, 以黏性、脓性或血性为佳,白色泡沫痰一般
为涎液,应弃之重新留取,痰液吐人专用无菌容器中。
5.
什么叫中段尿培养
?
中段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 染的重要依据,
也是治疗时使用何种抗生索的依据,
非
常重要。
但是在临床工 作中,
不少病人对如何留取中段尿的方法了解不够,
尿液
被污染,培养结果出现假阳性 。正确的留取方法是:先将外阴部洗干净,用适合
的消毒液消毒后再排尿,将刚开始的尿不要,到大约排 出尿液
l/3
后,再用消毒
的无菌的管子接尿,留取
2
~
5 ml
即可,盖盖送检,注意不要用手摸
盖子与尿管内壁接触的部分,以确保尿液不被污染。
6.
怎样留取粪便标本
?
粪便培养必须留取有脓血或有黏液的部分 ,如果取的部位不当就培养不出致病
菌。
留取的大便必须放在指定消过毒的容器中,
若 是放在普通的未消毒的容器中,
会被容器中的细菌污染,
培养出的细菌不是真实的致病菌。有的将留取的大便标
本放在普通纸盒内甚至放在纸上,都是不正确的。
7.
为什么化脓性感染病灶中取脓汁培养阳性率反而较低?
脓液是由坏死的 组织和吞噬了细菌而死亡的白细胞组成,都是无任何营养的物
质,
而细菌一般都需要在有较高营 养的环境中才能生存生长,
因此,
在脓液中几
乎没有细菌,所以取脓液培养也就难以培 养出阳性结果。
8.
为什么培养的结果要
3
天甚至更久才能出结果
?
微生物培养不是一时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
它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
当标本送检
后 应及时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然后放置于温度、湿度恒定的孵箱中,孵育
24
~
48
小时后取出,
观察生长的细菌形状,并进行一些生化反应,从而鉴定出
细菌 名称。
在这些生化反应中,
有些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看到结果,
而大多数反
应 是要在
24
小时后才能得到结果。同时要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依然是要
24
小时出结果。因此最终的报告是要到第
3
天甚至是更久才能签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699.html
-
上一篇:治疗颈椎病超微创技术成首选
下一篇:《无处不在——传染病》期末部分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