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血液系统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4:01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舌下腺囊肿症状)
血液系统


一、
贫血
: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 值的下限,不能运输足够
的氧至组织。男:
<120g/L
;女:
<110g /L
;孕妇:
<100g/L

1.
分类

?

进展速度:急、慢

?
按红细胞形态

?

Hb
浓度

?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
况:增生性贫血、再障

?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


按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


RBC
生成减少


血调节异常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RBC
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

③失血性贫血

?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
再障;先天性生成异常;造血系
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

造血调节异常:

--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
LC
功能亢进;

--
调节因子异常;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PNH)
?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
巨幼贫、缺铁。

2.

临床表现

贫血的
病因

贫血导致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血容量下
降的程度;贫血的速度;各器官、系统对贫血的代偿和耐受 能力。
⑴神
经系统

?

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

VitB12
缺乏可有肢端麻木、感觉障碍。
⑵皮肤黏膜

?

皮肤粘膜苍白(溶血时可
黄染)
、缺少光泽、溃疡
⑶呼吸系统

?

呼吸深快,甚至端坐呼吸
。⑷循
环系统

?

心悸、
气短

?

心绞痛

?

心律失常

?

心力衰竭

⑸消化系统

?

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性状改变。巨幼贫:镜面舌。
⑹其他系统

?

泌尿
系统:胆红素尿,
Hb
尿等

(腰痛)
?

内分泌系统:分娩大出血可导致席
汉综合征

?

生殖系统

?

免疫系统

?

血液系统:血细胞量、形态、生化
成分改变。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Hb

RBC

网织红细胞计数

?
外周血涂片:
RBC

WBC

PLT
数量和形态

?
骨髓检查:涂片、活检。骨髓穿刺:

?


片: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

?

活检:造血组
织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
二、
缺铁性贫血(
IDA

:铁的需求和供给失衡,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
贫血。贮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正常需求:
20
-
25mg
, 主要来自衰
老的红细胞。铁的吸收:

1
)肉类食品
Fe2+

20%

2
)植物食品
Fe3+

1%~7%

铁的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铁的运输:
Fe2+
(血浆铜蓝蛋白
氧化成)
Fe3+
(体内一般都是三价铁)

1.

临床表现

原发病表现:
消化道出血、
月经 过多、
肿瘤等。

贫血表现:
头晕、乏力、心悸等。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异食癖、烦躁)


易感染;

PLUMMER
-
VINSON
综合征(缺铁吞咽困难)


口腔炎症;


甲变薄、反甲;

毛发干枯、脱落。
2.
实验室检查
:血象



骨髓象;


代谢;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FEP >0.9
μ
mol/L

ZPP>0.96
μ
mol/L< br>。
⑴血象:

Hb




MCV<80fl


MCH<27pg


MC HC<32%

m
开头的这三个可以看
出是不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RBC
体积小、
中心淡染



Ret N/
轻度↑
(骨
髓增生)

⑵骨髓象

?

增生活跃,以红系为主

?

核老浆幼。
⑶铁代谢

?

血清铁↓、
转铁蛋白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

?

铁蛋白↓

?

骨髓铁染色:
含铁血 黄素颗粒↓、铁粒幼细胞↓。
3.
诊断
:有无贫血(查体)
;是否为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血清铁等检查、骨髓穿刺)
;寻找病因(供需
失衡、吸收障碍、丢失 等)

4.
治疗:
?

病因治疗

?

补铁
:口服或注射。

补铁治疗:
⑴口服铁剂
: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意
事项:

--
餐后口服

--
避免饮茶、咖啡

--
避免抗酸药

--Hb
恢复正常后,继
续口服
4
-
6
个月
--
铁蛋白正常后才可停药。疗效判定:有效:外周血
Ret
服用铁剂后开始↑,
5
-
10
天达高峰;

2
周后
Hb
开始↑,
2
月恢复正常。
无效: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患者依从性、其他合并疾病。< br>⑵注射铁剂
(不
做首选)

①适应证
:口服铁剂有严重消化道 反应无法耐受

消化道吸收
障碍

②药物
: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

需铁量(
mg

=
(需达到的
Hb


-
患者
Hb
浓度) ×
0.33
×体重。

白血病:分为急性、慢性,淋巴系、髓系。

三、
急性白血病(
AL


M3:
急性早幼粒:
骨髓中以早幼粒为主,早幼粒

NEC
中≥
30%

Auer
小体:
(棒状小体)胞浆内出现一至数根细棒状或
针状的小体结构均 匀一致。见于:急粒、急单。不见于:急淋。
1.
临床表

:急缓不一:
急:突然高热,严重出血。慢:脸色苍白,皮肤紫癜,
月经过多或创伤后出血不止。



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贫血

多为首发症状,
呈进行性发



出血

40%
为早期表现,瘀斑、鼻出血等;

M3

DIC


死于出
血者
62.24 %

87%
为颅内出血。

发热

低热:
白血病本身可以。
高热:
往往提示感染。

A.
感染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

B.
其次:
肺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

C.
致病菌:G
-
,厌氧菌。
⑵器官和组织浸润
的表现


①淋巴结和肝脾大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段压痛

③眼部:眼
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绿色瘤)

④口腔和皮肤:牙龈增生肿胀;蓝灰色
斑丘疹


CNS
:头痛、呕吐甚至昏迷

⑥睾丸:多为一侧无痛性肿大


其它器官浸润:心、肺、消化道、泌尿道等。

髓外浸润及其特点


:化疗药物难以通过
BBB
引起;

最常见的部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4: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617.html

血液系统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