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解剖
1.
位于第
2~4
气管软骨环前, 翼状内分泌腺体,由峡部、两侧叶、锥体叶组成,两层被
膜(外层被膜:甲状腺外科被膜,属气管前筋膜 ;内层被膜:甲状腺固有被膜,紧贴腺
体。两层被膜中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其内有血管、神经啊、淋巴 、甲状旁腺。手术在
此间进行)
2.
重约
20-- 30
克,由悬韧带连结于喉与气管起始部,随吞咽活动
3.
血流 丰富:上
A
(颈外
A
)
;下
A
(锁骨下
A →
甲状颈干)
上
V
、中
V
(颈内
V
)
;下
V
(无名
V
)
,
5ml/
克
/
分钟
4.
淋巴:沿颈内
V→
颈深淋巴结
5.
邻近结构
①神经:
喉返
N→
声带运动
喉上
N→
内支-感觉;外支-环甲肌,声带紧张
②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关系密切(术中易损伤)
甲状腺的功能
主要功能: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是含碘酪氨酸的衍生物,分为两种:四碘甲腺原氨酸(T4
)和三碘甲腺原
氨酸(
T3
)
,在甲状腺上皮细胞合成完毕 后,与体内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于甲状腺滤泡
腔中。
游离
T3,
游离T4
.
: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其
敏感性和 特异性明显高于总
T3
,
总
T4
,
因为只有游离的激素浓度 才能确切反应甲状腺功能,
尤其是在妊娠,雌性激素治疗,家族性
TGB
(甲状腺素结 合球蛋白)增高或缺乏症等
TGB
浓度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目前认为联合测定< br>FT3
,
FT4
和超敏
TSH
,是甲状
腺功能评估的 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
两者升高见于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减低见于
甲 状腺功
能减退
,垂体功能减退及严重全身性疾病等。
血清总甲状腺素
TT4
:是判定甲状腺功能
最基本的筛选试验。
血清总三碘甲状原氨酸
TT 3
:
血清中
T3
与蛋白结合量达
99.5%
以上
,
故
TT3
也受
TBG
量的影响
,TT3
浓度的变化 常与
TT4
平行
.
血清
TT3
与< br>TT4
浓度增高
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
,
和
FT3,FT 4
一起可用在甲亢
,
及甲减的诊断
,
病情评估
,
疗 效监测
上
.
促甲状腺激素
TSH
测定
TSH由垂体前叶分泌
,α
和
β
亚基组成
,
其生理功能是刺激 甲状
腺的发育
,
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
血液中
T4
占
90%
,
T3
占
10%.
甲状腺素的生物学作用
1.
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氧消耗及热量产生
2.
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分解
3.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
4.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易怒、烦躁、肌颤、胃肠蠕动增强)
5.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下降)
6.
调节卵巢功能(月经周期、排卵、受精、妊娠)
甲状腺功能检查方法
1.
基础代谢率概测:
可根据脉压和脉率计算,
或用基础代谢率测 量器测定。
公式:
BMR =
(脉率
+
脉压)
-111
正常值±
10%
;轻度甲亢
20-30%
;中 度甲亢
30-60%
;重度甲亢
>
60%
。
2.
甲状腺吸碘率测定
3.
血液中甲状腺分泌物质测定
甲状腺形态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甲 状腺核素显像;
X
线、淋巴造影;
CT
、
MRI
;病理学检 查。
甲状腺疾病分类:
1.
单纯甲状腺肿:弥漫性;结节性
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原发性(弥漫性)
;继发性(结节性)
;高功能腺瘤
3.
甲状腺功能减退
4.
甲状腺炎症:急性
(
化脓性)
;亚急性(非化脓性)
;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纤维性:木样)
5.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 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
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
是
临床常见的病症,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结节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结节,
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功能及其临床意 义各有不同。它不是甲亢,但还是要
治疗的。
甲状腺结节大 致可分为恶性病变、
良性结节及囊性病变三种。
良性者占绝大
多数,恶性者不足
1%
。依据结节的病理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炎性结节、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 肿、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段的男女人群中均可见到,
但在中年女 性中较多。
甲
状腺结节可以单发,
也可以多发,
多发的结节比单发的发病率高 ,
而单发结节与
多发结节相比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临床表现
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起病缓慢,多起病于女性青年;主要表现为
甲状腺肿大;其次是显著肿大时 出现的压迫征象;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吞咽
困难、声嘶、霍纳征、颈静脉努张等;甲状腺功能正常。 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甲状腺功能正常,无甲亢表现;另一种是甲状腺功能不正常,< br>发生甲亢。甲亢往往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之后出现的。
发生甲亢的多结节
性甲状腺肿称为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查体可以发现甲状腺肿大,
多为两侧对
称性肿 大,并可触到数个结节,结节大小不尽一样,一般没有震颤和血管杂音。
眼球突出一般不出现。血清t3
、
t4
水平增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可以只有血
清
t3
水平增高,而无血清
t4
水平增高。
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不能看 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
I
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
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 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病史
余某
男
68
岁
诊断右甲状腺肿快
因发现右颈部肿块两周于
10.15 08:20
入
住我科
现病史:
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颈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
无疼痛感,
门诊
B
超示右侧甲状腺囊性包块,颈静脉正常,气管偏左移,无干咳、无呼吸困
难、 声音嘶哑,右侧可触及
5
×
4×
3cm
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界 限尚清,肿
块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周围淋巴结肿大。查
T4:163.6nmol/L(78. 38-157.4),
促甲状
腺激素
:0.22uIU/ml(0.34-5.6).
予测基础代谢率在
-3
?
9%
。
于
10.19在全麻下行右侧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术中快速病检: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变,术毕携切口引流管
一根返回病房。现术后第一天切口引流管引流出红色液体
ml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手术外伤史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个人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疫地居住史
饮食以米面为主,二便正常,无吸烟饮酒等,家人对其关心
T
:
P
:
Bp
切口敷料干洁,切口引流管通畅
护理诊断
:
1.
疼痛
与手术损伤有关
2.
舒适的改变
与头部制动及引流管有关
3.
自理能力缺陷
与头部制动有关
4.
有引流无效的可能
与引流管堵塞滑脱有关
5.
潜在并发症
:
呼吸困难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
护理措施
1.
予平卧位休息,头颈部限制活动
2.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3.
观察切口敷料,如渗血较多应及时汇报医生
4.
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目的及作用,妥善固定引流管
5.
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记录,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6.
观察患者说话声音有无嘶哑、音调降低、吞咽情况及手足、面部有无麻木感
7.
指导患者床上下肢活动
甲状腺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查房
概述
甲状腺瘤 是以颈前肿块局限于一处,形似核桃,质地较硬,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的颈部慢
性病变。发病的主要因素 是由于长期的愤怒或忧郁愁闷而形成。其次,还与水土,饮食、体
质等因素有关。
本病初期一般 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B超发现,
发现后,多数患者采
取手术治疗或不治疗。手术治疗术 后极易复发,复发率高达
90%
以上,难以根治;不治疗,
病程一长,可恶化成甲状腺 癌。据有关资料显示:甲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
10%-20%
左右。
甲状腺瘤常发生于 青年女性最常见。
护理评估
1
,病史
患者,女,
44
岁。因发现右侧颈前部无痛性包块半月余要求手术而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半月前发现右侧颈前部有一包块,约鸡蛋黄样大小,
局部无明显红肿热痛,无呼吸
困难
,我院门诊
B
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内囊实性不均质包块——腺瘤囊性 变?现为进一步治疗
特来我院。入院查体:
T36.2
℃
P 63
次∕分
R 21
次∕分
BP 148
∕
90mmHg
体重
80
㎏
.
中< br>年女性
,
来时神清
,
精神可
,
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包 块
,
约
5
㎝×
4
㎝×
3
㎝
.质硬
,
无明显触痛
,
活
动度欠佳
,
可随吞咽 动作移动
.
气管居中
,
对侧甲状腺无异常
,
颈静脉无怒张< br>.
实验室检
查
:WBC 9.93
×
109/L,RBC 4.13
×
1012/L,HGB 134g/L,
甲功提示:
T3 0,76ug/ml,T4 6.5ug/Dl.
入
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积极完善术前 准备后,
在全麻下行右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现术后一天,
呼吸平稳,
进食温 凉流质,
声音无嘶哑。
术后查体:
T37
℃,
P104
次∕ 分
, R24
次∕分,
BP,151
∕
94mmHg.
切口 辅料清洁固定,无渗血,引流管接负压小球畅,引流出血性液体约
55ml.
护理诊断
1.
潜在并发症
出血
2.
潜在并发症
窒息
3.
营养失调
与机体代谢率增高及手术创伤有关
4.
焦虑恐惧
与担心治疗效果及花费有
关
5.
知识缺乏
与知识来源受限有关
6.
自理缺陷
与手术创伤及体质虚弱有关
重点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与措施
一,
潜在并发症——出血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1: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347.html
-
上一篇:甲状腺结节最佳治疗方法
下一篇:甲状腺癌患者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