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的北京已是春意盎然,
,每年的
CIT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会议的已经成为中国心血
管医生心目中的必不可少的学术大餐,
201 0
年也如同着充满绿意的春天一样,在这个耳目
一新的国家会议中心欢迎来自国内外的心脏病学 专家。
每年会议组织者都会给刚刚从事介入
治疗的医生提供一个由介入专家面对面传授介入治疗 的基础知识的教程,
对规范化介入治疗
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来自国内的具有丰富介入治疗经验的专家参加了今年的培训教程,
上海 中山医院葛雷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珏教授、
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和
宋现涛教、
河北医科大学傅向华教授均强调了从事介入治疗,
完成基础冠状动脉造影及对结
果判读的重要性,
这是进行介入治疗之前至关重要的一个训练过 程。
几位专家从冠状动脉解
剖和生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性
心肌梗死及稳定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
的适应证、
相对禁忌证和禁忌证,
不同介入途径的选择,
介入治疗路径中的 变异情况的处理,
完成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以及如何
选择造影导管 及介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向与会的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其主要内容概
括如下:
1.
从冠状动脉入路选择上,几位专家共同观点是 根据患者基础病变、年龄、心功能等综
合因素考虑,此外对于术前需要完成的必要检查如
All en
试验,动脉搏动情况、患者基本情
况及术前与患者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我国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日渐普及和成熟,
规范化
操作更为重要,
无论是桡动脉、
股 动脉、
肱动脉及尺动脉仅是操作路径,在考虑能够完成介
入治疗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 从上肢路径完成,
但是对于复杂病变介入治疗股动脉无论从操
作角度还是术中出现应急变化可给 医生以更多的支持。
2.
从路径异常上,
尤其是上肢径路中异常或者畸形相对较多,
如 动脉发育细小或不良
(桡
尺动脉优势问题,如桡动脉细小,则尺动脉可能较大)
、桡动 脉环、锁骨下动脉扭曲,头臂
干畸形,
桡动脉高位开口等,
可通过规范化操作完成,< br>但是对于成角的或者小环以及有动脉
粥样硬化的环,不要强求从上肢进行操作,因为容易发生并发 症。
3.
关于桡动脉(
α受体占优势,
β
受体相对少)痉挛的问题,专家们的建议是对于已经
明确诊断的冠 心病患者因为需要二级预防,
不要因为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桡动脉痉挛
而停用,
因为停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发生停药综合征,
对高危患者容易发生猝死 ,
而且对术中
操作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有预防作用。
傅向华教授给出他们的经验是对于 血压较稳定的患者
术前
5-10
分钟含服心痛定,可以大大减少上肢血管痉挛的发生, 而且他认为
β
受体阻滞剂
对多次穿刺上肢血管不成功导致的痉挛有关系,但如果能做到 一针见血则基本上没有影响,
还建议多次穿刺每次穿刺位置要上移
1-2cm
也可减少 痉挛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
专家们还呼吁要重视桡动脉闭塞的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
4.
冠状动脉造影时需要明确冠状动脉的走 形、分支情况,这样对于冠状动脉起源是否
异常才能更好的判断,
以免因为起源异常导致误判段 甚至误诊,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方面,
陈珏教授给出了丰富的实例,
给与会者以莫大的启示。
对于常规操作方法不能找到
冠状动脉的主要血管时,
建议行 升主动脉非选择性造影,
有助于观察到起源异常的冠状动脉,
这样即可减少因单纯用造影导管寻 找导致的造影剂使用量较大,
同时也可减少医患的放射线
照射量。
此外,
左心 室造影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也值得重视,
因为左心室造影有主意了解心
脏结构和功能,
尤其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更应当重视,
对于超声心动图已经发现有左心室血
栓或者左心室舒张末压高于
25mmHg
以上则不宜行左心室造影。
总之,
无论是冠状动脉造影还是介入治疗,处处都 潜伏着危险,介入治疗无小事,
尤其
应注意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如腹膜后血肿、骨筋膜室综合症、 神经损伤等。
“勿以善小而不
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句话送给从事介入 医师非常恰当,我们应当按照规范化操作及治
疗来完成每一例治疗,养成良好的习惯,确保医疗安全。< br>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306.html
-
上一篇:儿科期末练习题
下一篇:肺隔离症诊断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