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真正理解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
”
森田疗法是治 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
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 ,
而如何正确地理解
顺其自然
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 件。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的患者朋友,
对
顺其自然
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
因而造成森田 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
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
疑。揪其原因,其 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
顺其自然
就
任其 自然
,就
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
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
他可能
就会错误的认为
顺其自然
就 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
顺其自然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
自然
,既你要知 道什么是
自然规律
。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 然的规律,它是不能
人为控制的,
我们人必须遵循、
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
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
自然 规律
,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
比如情绪,
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
的,它 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
你接受它,遵循它,
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
结 束,
反之则不然。
举例来说,
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
这时你感到 焦虑、
紧张,
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
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
它很快 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
复习的动力,
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
那 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
自然规律
,
焦虑、
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 。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
他和陌生人说话
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他觉得不应该如此,
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
其结果
是他越来越紧张,
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
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
其原因是他 违背他自己的
自然规律
。
他的性格是内向的,
而内向的人的 特点就是腼腆和害
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
自
然规律
,和
自然规律
对抗,结 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 怪的、
可怕的、
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
在
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
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
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
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 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
杂念
,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
很快 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
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
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
——
我要把老师杀了。
这个 念头
使他非常的害怕,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
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
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
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
现这个念头,
其原因其实很简单,
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 要求非常严格,
以至于给学
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 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
在这里,
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
但倘若这 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
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 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
顺其自 然
中
自然
这两个字的含义。
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
顺其自
然
呢?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在认识的
自然
的前提上,
不去在意那些有
自然规律
的情 绪
或杂念。
举一个形象的比喻,
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
而 把向湖水里投石
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
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 不断的产生
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
根本不
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
顺其自然
。
当然为了能让
顺其自然
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
就得结合
为所当为
。
也就是说,你在
顺其自然
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 去做工作,该学
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
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当然也许刚开 始的时候,
那些困惑
你的观念、
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
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 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
并努力地去
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
那么,
那 些杂念、
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
觉地消失了。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
的。< br>在现实中,
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森田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
但治疗的效果有时< br>却是差强人意的,
当然这并不是森田疗法不好,
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森田的精神所导 致
的。
。这里再分析一下除了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之外的强迫症难治的另外两点原因。
1
、
人都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 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
迫观念了。
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
但同时 也是危险的,
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
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 来埋下一个隐患。
在现实的生活中,
我们每一个人 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
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
情,
而这时,
我们每一个人都 会为此烦恼,
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
情,
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 大选择的时候,
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
其实从另一个
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 想就是一种强迫,
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
只是那些
健康的人它们在 事情解决之后,
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
强迫观念出 现的完美主义愿望,
因为你抱着它不放,
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
症结合 起来加重你的症状,
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
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
底 根除的。
其实强迫症给我们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强迫的观念或 行为,
而是伴随着这些观念和
行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你不访想一想,如果你的情 绪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
的,
那么即便是反复地想问题的症状依然存在,
你还会有以前 那么痛苦吗?所以要想治疗强
迫就不要将症状视为大敌,而要接受症状,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症状看得 那么重要,
症状
不重要了情绪才会平静,而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
2
、强迫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 泛化,
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
但到
后来,
强迫的观念越来 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
也可能是一个替
代一个地强迫。
强 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有人格说起,
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
的,同时又完美主义、 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
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
所以 产生泛化。
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
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 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
那么我 们要怎么样来防止强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简单,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
存在,
当出现 泛化的时候,
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
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那么泛 化就不会影响你。
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
给人的感
觉 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
这是个陷阱,
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
的怪圈。为了让大家对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某人他最开始只是反复地< br>强迫别人是不是觉得他很怪,
由于这个强迫的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
于是他又对其他事物 产
生了强迫,
如他在看关于人体科教片的时候,
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就是 我们人要分男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99.html
-
上一篇: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下一篇:最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