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呼吸内科诊疗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0:29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如何快速去眼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诊断标准



1
.病史:起病多较急,受凉、劳累常为诱因;

2
.全身症状:畏 寒、发热、头痛、疲乏等;局部症状: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喷嚏、流涕
(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 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
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3
、体征:仅表现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
分 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4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 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
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
并有核左移。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
细菌
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1
.流行性感冒。

2
.过敏性鼻炎。

3
.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 病如麻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
斑疹伤寒等。

4
.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和方案:

1
.一般 治疗:多饮水、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摄入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适当休息。

2
.抗感染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
毒药物,以及热 毒宁、痰热清、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细菌感染可用
青霉素、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呼吸喹诺酮(左氧氟沙
星、加替沙星)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 霉素等)等药物。

3
.对症治疗


可选用含有解热镇痛、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镇咳的抗感冒复
合剂或中成药。


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诊疗规范



急 性气管
-
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因素等对
气管
-
支气管粘膜所造成的急性炎症。

【病史与症状】

1
、急性起病,起病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痒、咽痛,可有声嘶。

2
、可有畏寒、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一般
3-5
天可消退。

3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程度轻重不一,咳重时可有胸腹肌疼痛,咳白粘
痰或者 黄痰,
多数痰量较少,
偶有血丝痰。
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气道高反应性发生
支气 管痉挛时,可表现为气急、喘鸣、胸闷等症状。

4
、病程一般自限性,多数约一周左右,个别病例症状可持续数周。

【体征】

可无异常体征。
部分病例非部支气管呼吸音粗,
可闻及少 量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
咳嗽后罗音性质改变或消失。

【辅助检查】



1
、病毒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可降低,当有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总 数及中
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
、胸部
X
线检查无异常或双肺纹理增粗。

【诊断要点】


1
、按照病史和体征可建立临床诊断。

2

病程超过三周或有血丝痰者,
应常规做胸部
X
线检查,
以便与其他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1
、支气管哮喘

2
、上气道综合征

3
、胃食道反流

4
、肺炎

【治疗原则及方案】

1
、一般处理: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室内通风良 好,戒烟,避免粉尘、刺
激性气体、环境刺激物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以及花粉过敏原吸入等。

2
、对症处理:


1
)止咳:用于干咳或刺激性咳嗽为主 的患者,可选用咳必清(
25mg/
次,
3

/
天)

美沙芬

30mg/
次,
3

/
天)
棕色合剂等。
严重咳嗽者可临时用可待因

30mg/
次)
,但有排痰障碍者禁用。加用润
喉的含服药物如西瓜霜喉片等常可减轻咳嗽。

2
)祛痰:可选用全面作用于粘液纤毛清除系统的药物
-
吉诺通(
300 mg/
次,
3

/
天)
;还
可选用化痰药物
-
必嗽平(
16mg/
次,
3

/
天)
、浴舒坦(
30
-
60mg/
次,
3

/
天)等。


3
)卡他症状明显者宜服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
4mg
/次,
3

/
天)
、氯雷他定(
10mg/
次,
1

/
天)
、左西替利嗪(
5mg/
次,
2

/
天)等。


4
)有支气管痉挛时,可适当 使用少量支气管舒张剂,如茶碱缓释胶囊(
0.2/
次,
2

/天)
阿斯美(又名:强力安喘通,
2

/
次,
3

/
天)

β
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
0.5
-1ml



2-3

/
天)
、博利康尼(
5mg

2-3

/

)等雾化吸入。根据病情可用药
1
-2
周。


5
)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0.5g/
次,
3
-
4

/
天,尼美舒利

50
-
100mg


2

/
日(
12
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氨基比林
4
-6ml/


肌注
等。

3
、抗感染治疗:


1
)症状轻微者,特别是病因不明者不应盲目使用抗生素。

(< br>2
)全身感染症状明显、黄痰量多、白细胞增加明显、老年人、免疫功能底下或伴有肺部
疾病者,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在门诊可选用大环内酯类、
阿莫西林等药物。
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可选用静脉用合成青霉素类、第一或第二头孢菌素(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等)、呼吸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药


。应同时作痰培养药敏检查,以便指导药物的调整。


3
)由于病毒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咯血诊疗规范


病史与症状

< br>1
、病因:咯血常见病因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肺脓疡、金
葡菌
性肺炎、风湿性二尖辨狭窄、急性肺水肿等,罕见病因有:血液病、肺血管畸形、肺血
管瘤、肺梗塞、钩 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等,故应作有关病因询问。

2
、症状:询问除各原发病因特有症状外,要细致询问:




1


呼吸道症状:
咳嗽性质、
痰量、
颜色及气味,
咯血量多少和颜色,
痰血之间的关系,
是否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

2


全身症状:有否发热、出汗、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发绀等。



体格检查



除注意原发病因有关体查外,应注意:

1.
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皮肤、浅表淋巴结。

2.
头部:鼻、咽喉、口腔的检查。

3.
颈部:颈静脉、颈动脉、气管位置。

4.
胸部:外形、对称度、有否单侧或局限性变形、运动度、肋间隙。

5.
心脏:心尖搏动位置及范围、心界、心率、心律、心音、心杂音。

6.
肺部:呼吸频率及节律、语颤、呼吸音的性质及强弱、罗音的性质及范围。

7.
腹部:有无腹膜刺激征、腹水、肝脾肿大。

8.
四肢:杵状指(趾)、浮肿。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除原发病因检查,血、尿常规、血沉、出凝血时间、 血型、痰抗酸杆菌、
痰细胞学检查、痰细菌培养、肝肾功能、乙肝五项、血清三项、血糖。必要时查血气 。

2.
器械检查:


1


胸片,必要时
CT
检查

(一般于咯血停止后进行);


2


心电图,必要时作心动超声。


3


纤维支气管镜:掌握适应证,以了解出血部位、局部止血及获取标本;


4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
BAG
)及栓塞 :适用于突发性大咯血持续
300
亳升
/24
小时以

上者及原因不明的隐源性咯血的诊断及治疗。



诊断要点



1.
病史:突发性喉痒、咳嗽、咯血丝痰 、血痰或鲜血,部分可伴发热、胸闷、气促、呼吸
困难、头晕、出汗、甚至休克。

2.
体征:


1


如果是单侧局部较多湿罗音或伴呼吸音减低,这对判断出血部位有帮助。


2


常有心率增快、
体温升高、
皮肤潮湿,< br>咯血量大时可出现贫血征、
血压下降乃至休克。


3


部分病人可出现血块阻塞呼吸道,
根据阻塞的不同 部位可引起阻塞性肺不张、
窒息等
相应的体征。

3
.实验室检查:


1


痰病原学及痰细胞学为必检项目。


2


胸片 及
X
线断层、
CT
、纤维支气管镜及
BAG
对部分病因诊断 帮助甚大。


3


不能忽视相关疾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对这些疾病确诊与鉴别有帮助。



鉴别诊断



1.
呕血:多伴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呕吐暗竭呈咖啡色或暗红色血液及血块,混有食
物残渣,
PH
值呈酸性。失血量大, 失血性休克较咯血多见。

2.
鼻咽或口腔出血。



治疗原则及方案



1
.一般治疗:


1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过度紧张者可给适量镇静剂(肺功能不 全者忌用),严格禁用强
麻醉镇咳剂(如吗啡、杜冷丁)。


2


咯血量较多时嘱绝对卧床,取出血侧向平卧位,头转向一侧。


3


大咯血时暂禁食、停止后进温凉流质,
3
天后可进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




4


咯血窒息关键是尽快清除呼吸道内的 血块或积血,
可采用体位引流法或气管切开气管
插管加吸引法,并给予吸氧。

2.
止血治疗
:

1


垂体后叶素 :
用法为
10
单位加入生理盐水
20

40
毫升静 脉缓慢注射,
或以
10

20
单位

10
葡萄糖液
250
亳升静滴。高血压、冠心病、孕妇及老年人禁用。


2


酚妥拉明
5mg

10%
葡萄糖液
40
毫升静脉缓注,或
10mg

10%
葡萄糖 液
250
毫升静脉滴。
较适于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老年人。


3


抗血纤溶芳酸或
6-
氨基已酸静脉给药。

3
.失血过多者可少量多次输给新鲜血。

4
.经内科治疗无效反复 咯血或大量咯血不止者,可经支气管动脉造影后作支气管动脉栓塞
术(
BAE
)。
5
.若肺部病变局限而肺功能许可,最后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诊疗规范

【临床表现】

1
、病史与症状:


1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2
)间断咯血,少数病例无慢性咳脓痰史,仅表现为间断咯血而无咳嗽、咳痰。

3
)反复继发感染

痰量增多时可伴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和贫血等全身症状。

2
、体征:肺部局限性湿罗音,通常持续存在,多见与下胸部、背部。可伴有杵状指。


X
线检查】

1
、胸部平片,可见纹理增多、紊乱、“卷发状“纹理影和”双轨症“。

2
、胸部高分辨
CT
扫描对大部分病例可见扩张的支气管,有确诊意义。

3
、支气管造影可确诊。

【诊断标准】

1
、临床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



大量脓痰



间断咯血



反复肺部感染



肺部持续存在局限性湿啰音



排除阻塞性炎症、慢性肺脓肿等引起上述改变的疾病,



胸部平片符合支气管扩张的改变。

2
、确诊实验:胸部高分辨
CT
扫描或支气管造影可见扩张的支气管。

【治疗原则及方案】

治疗原则:去除病原、促进痰液排除、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切除。

(一)病原治疗 :尽可能的解除诱发因素,对合并慢性鼻窦炎。慢性牙龈炎、慢性扁桃体炎
应积极根治。

(

)
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除痰液

1
、全面作用于粘液纤毛清除系统的药物

2
、祛痰剂:常用的有氨溴索、富露施、溴己新、祛痰灵、羧甲司坦等。

3
、体位引流:每日
2-3
次,每次
15-30
分钟,引流时伴以叩拍 胸背,效果更好。

4
、雾化吸入





β
2
激动剂和
/

M
受体阻 滞剂、氨溴索、培美他尼等,可帮助痰液排出。



抗生素:不推荐常规应用,仅用于少数慢性长期感染者(如绿脓杆菌带菌者)。



糜蛋白酶的吸入,不推荐常规应用,对气道痉挛者禁用。

5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适用经以上方法治疗后,脓痰仍然难以排出者。

( 三)
控制感染:急性加重期,
宜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如含酶抑制剂的广谱青霉
素、
二代或三代头孢、
氟喹诺酮类等)

反复感染,
治疗效果不佳 者,
宜反复作痰细菌学
(包
括结核菌)检查。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如厌痒菌
+
非厌痒菌。疗程应个体化,长短取决于
感染的病原体、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一般为
1-3
周。

(四)慢性长期治疗的选择:

1
、一般性的治疗,如全面作用于粘液纤毛清除系统的药物、体位引流,预防感染等。

2
、可长期口服小剂量茶碱、大环内酯类药或试用吸入表面激素。

3
、反复感染者可试用免疫增强剂。

(五)伴发病的治疗:部分患者合并支 气管哮喘,鼻窦炎等,应该同时治疗。尤其是合并有
哮喘者,通过积极的平喘治疗,有利于控制支气管扩 张的病情。

(六)大咯血的处理:

1
、患侧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鼓励轻轻把血咳出,但应避免剧咳。对于烦躁、剧咳者,在无
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前提下可应用适当镇咳药 和镇静药,同时做好抢救的药物、器械的准备,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
、垂体后叶素。

3
、用垂体后叶素无效或有禁忌者可用酚妥拉明 或普鲁卡因,尤其适用于有高血压者,可降
低出血部位的灌注压。

4
、可经 纤支镜确定出血部位,再局部注入
1/10000
的肾上腺素和凝血酶。

5
、其他药物:如
6
氨基已酸(
EACA
)、止血芳酸(
PA MBA
)、安络血(
Adrenosin
)、立止血

Reptil ase
)等,可选用
1-2
种。

6
、介入治疗:通过栓塞 病变区的支气管动脉而止血。适用于急性大咯血(
>300ml/24h
),
经内科治 疗无效,但又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手术治疗者。

7
、输血:仅用于少数病例,咯血过多引起贫血者。

(七)手术治疗的指征:

①反复大咯血,尤其是有窒息可能者。

②反复感染,经内科治疗无效,而且病变不超过两肺叶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
含肺泡壁
,
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
,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
发病的肺炎 。


危险因素(影响肺炎致病菌,严重性,疗效的因素)



1

COPD/
支扩
/
陈旧性肺炎
/< br>间质纤维化等基础肺疾病。


2
、糖尿病




3
、慢性心,肾功能不全。


4
、慢性肝疾患。


5
、误吸或易致误吸因素。


6
、脾切除后。


7
、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吸烟。




8
、精神状态改变。


9
、近一年内因
CAP
住院史。

【临床表现】

1
、症状:多急性起病,常有发热,疲乏,纳差等全身中毒症状,咳嗽,咳痰,胸痛。

2
、体征:肺实变体征,湿罗音。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
C
反应蛋白。


3
、胸部
X
线检查,必要时胸部
CT
检查。


4
、痰细菌学(必要时深部,防污毛刷取样)
,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 本,尽快送检
,
不得超过
2h



5
、血培养(高热,重症肺炎或疑肺外病灶时)



6
、胸腔积液培养。

【诊断依据】

1
、临床诊断依据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 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
并出现脓性痰
,
伴或不伴胸痛
;


②发热
;


③肺实变体征和
(

)
闻及湿性口罗音
;



WBC>10
×
109/L

<4
×
109/L,
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


⑤胸部
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
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
1~4
项中任何
1
项加第5

,
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
肿、肺不 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
,
可建立临床诊断。

2
、病原学诊断

确定

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
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的病原菌浓 度≥
lO5CFU/ml(
半定量培养
+
+),BALF
标本≥
104CFU/ml(+ ~+ +),
防污染毛刷或防污染
BALF
标本≥
103CFU/ ml(+);
③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
④血清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变化
(
增 高或降低
),
同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
(
补体结合试验
)

1: 64,
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
(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

1: 32,
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
(
间接荧光抗体法
)

1: 128;
⑤嗜肺军团菌
I
型尿抗原检测
(
酶联免疫测定法
)
阳性
;
⑥血清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抗体滴度呈
4
倍或< br>4
倍以上变化
(
增高或降低
)
⑦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
(
免疫层析法
)
阳性
(
儿童除外
)

有意义

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 + +);
②合格 痰标本细菌少量生长
,
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
(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
拉菌
);

3d
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
④血清肺炎衣原体
IgG
抗体滴度≥
1: 512

IgM
抗体滴度≥
1: 16(
微量免疫荧光法
);
⑤血清嗜肺军团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滴度升高达
1: 320
或间接荧光试验
IgG
抗体≥
1:1 024


无意义

①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
(
如草绿色链球菌、表 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
白喉杆菌等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220.html

呼吸内科诊疗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