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10:09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冷凝集素试验)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
活动有负面影响,需要规范诊治。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
<3
周)、亚急性咳嗽(
3~8
周)和
慢性咳嗽(
>8
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 br>>10
ml
)。


根据
X
线胸片检查结 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
X
线胸片
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 另一类为
X
线胸片无
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br>

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
10%
,可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量
三分之一左右,
30~40
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
[1,2,3]


二、病因学分析

(一)病因

急性咳 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其次为哮
喘、
慢性支气管炎 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
或者为环境因
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
PIC
),其次为慢性 咳嗽
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上气道咳嗽综合
征(
UACS
)、嗜酸 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

和变应性咳嗽

AC


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
70%~9 5%

国内以
CVA
最常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
32.6%
,其次为
UACS

EB
,而
GERC
近年有增多趋势[4,5,6]
。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









-


















ACEI
)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 见和罕
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


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 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
病因仍无法明确,

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 来亦称之为

咳嗽高敏综
合征




(二)病理生理机制

咳嗽反射弧中咳嗽感受器、
传入神经以及咳嗽中枢的任 一环节受到
影响,都可能导致咳嗽的发生。由于咳嗽反射传入神经分布较广,
因此除呼吸系统疾 病外,消化、心血管、耳鼻喉等系统的疾患也可
引起慢性咳嗽。




三、诊断方法与原则

(一)病史

询问咳嗽的持续时间 、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
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痰液量、颜色及性状等和有无吸 烟史、
职业或环境刺激暴露史、
服用
ACEI
类药物或其他药物史等对诊断< br>具有重要价值。有特殊职业接触史应注意职业性咳嗽的可能。


病史询问可大 致明确咳嗽的分类和性质,
便于病因探查。
结合咳嗽
特点和伴随症状等可为慢性咳嗽病 因诊断提供线索。


(二)查体

包括体型、鼻、咽、喉、气管、 肺部等,如气管的位置、颈静脉充
盈、
咽喉鼻腔情况,
双肺呼吸音及有无哮鸣音、湿啰音和爆裂音等。
也要注意是否存在心界扩大、
早搏、
瓣膜区器质性杂音等心脏 体征。
多数慢性咳嗽患者无异常体征。


(三)辅助检查

1

X
线胸片:

为各类咳嗽的常规检查。
如发现 明显病变,
根据病变特征进行诊治。
无明显病变者则按咳嗽诊断流程进行处理。




2
.外周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 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嗜酸粒细胞增高
提示变应性疾病。


3
.气道可逆性检查:

不具备常规肺功能检查条件时,可考虑用简易峰流速 (
PEF
)监测
或手持式简易肺功能仪检查,通过监测
PEF
日平均 变异率明确是
否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连续
1
周以上监测的
PEF
日 平均变异

>10%
)。


4
.肺功能检查:

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
通气功能 和支气管舒张试验
主要用于诊断典型哮喘、部分
CVA
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等。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包括乙酰甲胆碱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
用于检测 气道是否存在高反应性,为诊断
CVA
的首选辅助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是诊断< br>CVA
的最重要客观指标。


5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最重要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查方法,
其安全 性和耐受性较好。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增高(
>2.5%
)主要用于诊断
EB
,亦用于
CVA
的辅助
诊断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的应用指导。常采用超声雾化吸
入单一浓度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诱导。



6
.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
)检测:

近年 来开展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查手段,
可作为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的
补充。
FeNO
增高(
>32
ppb
)提示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激
素敏感性咳嗽可能性 大,但
FeNO
正常不能排除痰嗜酸粒细胞增
高。


7
.变应原皮试和血清
IgE
检查:

检测患者是否存在特应质和确定变应原类型,
有助于变应性疾病的
诊断。


8

24 h
食管
pH

-
多通道阻抗监测:

























DeMeester
积分表示总体食管酸反流程度,反流与咳嗽症状相关
概率(
SAP
)表示反流与咳嗽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
[8,9]
。< br>

9

CT
检查:

X
线胸片有 可疑病变时,胸部
CT
有助于发现纵隔前后肺部病变、
肺内小结节、气管壁增厚、气管 壁钙化、气管狭窄、纵隔淋巴结肿
大等胸部
X
线检查不易发现的病变。
高分辨 率
CT
有助于诊断早期
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怀疑鼻窦炎时,首选鼻窦< br>CT
检查。




10
.支气管镜检查:

不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
用于诊断或排 除有气管腔内病变的少
见咳嗽病因,如支气管肺癌、异物、结核、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四、急性咳嗽的诊治

首先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气胸、肺栓 塞及异物吸入
等危重症,
因多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故判断不难,
必要时转诊上级
医院。具体诊治流程见图
1




1
急性咳嗽的诊断流程图

(一)普通感冒

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 br>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与体格检查,
通常不进行
病毒培养、血清学检测、痰液检查或影像学检 查。临床表现除咳嗽
外,还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
流感、< br>咽喉刺激感或不适,
全身症状少见。
但流行性感冒除咳嗽外,
发热、肌痛等全身 症状常见。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1
.抗菌药物不能缩短病程或减轻症状,不推荐使用。

2
.抗组胺 药
/
减充血剂能明显缓解咳嗽症状,但应注意不良反应,
儿童处方需谨慎。




3
.咳嗽剧烈者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推荐由第一代 抗组
胺药物、
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的复方制剂治疗伴有咳嗽的普通感
冒。


(二)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可由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病毒感染尤
以鼻病毒和流感病毒多见,少部分可由细菌引起 。冷空气、粉尘及
刺激性气体也可引起此病。
初期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随后咳嗽< br>可渐加剧,伴或不伴咳痰,细菌感染者常咳黄脓痰。病程常自限,
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 嗽、咳痰一般持续
2~3
周,婴幼
儿和年老体弱者可发展为迁延性支气管炎。体格检查 双肺呼吸音
粗,
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X
线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
肺纹理增加。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 剂,
痰不易咳出
者使用祛痰剂或黏痰溶解剂。
疑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一 般不
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有明确细菌感染征象,
如咳脓性痰或外
周血白 细胞计数增高者,
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未得到病原菌
阳性结果前,伴喘息的急性 支气管炎成人患者,使用β
2
受体激动
剂可能受益。




五、亚急性咳嗽的诊治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
PIC
,其次为
CVA

EB

UACS
等慢
性咳嗽的 亚急性阶段,
迁延性感染性咳嗽少见。
首先要明确咳嗽是
否继发于先前的呼吸道感染,
如否则可参考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
诊治,
疗效欠佳者应进一步检查或转诊上级医院。
具体诊治流程见

2




2
亚急性咳嗽的诊断流程图

(一)
PIC
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 状消失后,
咳嗽仍然迁延不愈,
多表现为
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 br>3~8
周,
X
线胸片检
查无异常,称之为
PIC
。其 中以病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最常见,又称


感冒后咳嗽


既往 有
PIC
病史和咳嗽敏感性增加者更容易发生
PIC

PIC
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咳嗽顽固,
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
病毒感染后咳 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嗽症状明显者可短期应用镇咳药、
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 br>(如复方甲
氧那明等)。孟鲁司特及
ICS
治疗
PIC
效果不 确切,不建议常规
使用。中医认为
PIC
系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疏风宣肺,止< br>咳利咽治疗有效,
中药常用组方成份为麻黄、
紫苏叶、
地龙等
[10]



(二)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极 少部分患者因自身免疫力和治疗不规范等原因,
感染因素持续存
在。迁延性感染性咳嗽常有黄脓 痰等感染征象,需要抗感染治疗,
必要时转诊至专科医院。
一旦诊断百日咳,
应尽早开 始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治疗。


(三)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
排除了
PIC
和迁延性感染性咳嗽的亚急性咳嗽,可遵循慢性咳嗽
诊治流程进行处 理。


六、慢性咳嗽的诊治

慢性咳嗽是咳嗽诊治中的难点,基本思路为先考虑常见病因,
其次
考虑其他病因。在病史、体格检查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辅 助检查以
建立初步诊断,
再根据治疗反应确立或排除诊断。
缺乏诊断条件时
应 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具体诊治流程见图
3



注:< br>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FeNO
呼出气一氧化氮;
UAC S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PNDS
鼻后滴流综合征;
CVA
咳嗽变异性 哮
喘;
EB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纤支镜纤维支气管镜;
SPT
过 敏
原皮试;
IgE
免疫球蛋白
E

GERC
胃食管 反流性咳嗽;
AC
变应性
咳嗽;
a
峰流速平均变异率
>10 %
,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亦可作
为诊断标准;
bFeNO
检查不可作为病因 的确诊依据,但可以作为
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相关咳嗽的参考;
c
对于经济条件受限或普 通基


层医院的患者,可根据病史和咳嗽相关症状,进行经验性治疗,如
果 经验治疗无效,
则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以免延
误病情


3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图


常见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治:


(一)
UACS/
鼻后滴流综合征(
PNDS


为鼻部疾病导致的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基础疾病以鼻
炎、鼻窦炎为主,也可能与慢 性咽喉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等有关。


1
.诊断标准:



1
)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为主,入睡后较少。



2
)有鼻部和
/
或咽喉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



3
)辅助检查支持鼻部和
/
或咽喉疾病的诊断。



4
)针对病因治疗后咳嗽可缓解。


2
.治疗应依据导致
UACS/PNDS
的基础疾病而定。




1
)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


2
)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第二代抗组
胺药治疗。白三 烯受体拮抗剂治疗亦有效。



3
)慢性鼻窦炎:
①细菌性鼻窦炎抗菌药物应覆盖革兰阳性菌、
阴性菌及厌氧菌,

性发作者疗程不 少于
2
周,慢性者建议酌情延长。常用药物为阿
莫西林
/
克拉维酸、 头孢类或喹诺酮类。


②联合鼻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
3
个月以上。


③内科治 疗效果不佳时,
建议转诊至专科医师,
必要时可经鼻内镜
手术治疗。


其他对症治疗:



1
)局部应用减充血剂可 缓解鼻塞症状,但需警惕其导致的药物
性鼻炎,疗程一般
<1
周。



2
)祛痰剂及黏液溶解剂治疗慢性鼻窦炎有帮助。





3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作为慢性鼻窦炎及慢性鼻炎的辅助治
疗。


(二)
CVA
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
无 明显喘息、
气促
等症状或体征,
但存在气道高反应,
为国内最常见的慢性咳嗽 病因。
部分
CVA
会向典型哮喘发展,长期吸入激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典型
哮喘 的发生。


1
.诊断标准:



1
)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 br>2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
PEF
日平均变异率
>10%
, 或支气
管舒张试验阳性。



3
)抗哮喘治疗有效。无条 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时,对可疑患
者先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
200 mg
吸入,
3

/d
,加茶碱
0.1~0.2 g
口服,
3

/d
)治疗
1
周,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可临< br>床诊断为
CVA



2
.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0: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163.html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