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发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3-02 09:03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积水潭医院官网)
智力障碍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损害或损伤,
加之社会心理
方面的 因素,
而致脑发育迟滞,
其中特异性的感知觉与认知功能障碍,
严重阻碍
发育 期儿童综合能力发展,
部分儿童伴有感知能力发育低下、
运动能力、
生活自
理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障碍。
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是随着年龄的增
长在逐渐发展,< br>根据脑可塑性发育理论,
早期对智障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干预,

显著提高他们的 认知水平。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
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
过程,
是儿童 认识事物的开端,
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
环境。早期对智障儿童实施正 确的认知教育,可以使发育迟滞的症状得到改善,
挖掘他们在认知,语言、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潜能 ,提高他们认知和学习能
力。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


一般认为,
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特点与正常儿童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
相同
点在于智力障碍儿童也遵循着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顺序,
不同点在于感觉的量< br>或质有区别。
感受性慢和范围狭窄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典型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
绝对感受性低于正常儿童,
因此,
同一强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正常儿童的感觉,

不一定能引起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都有不同程度的障 碍。

(一)加工速度慢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信息的速度明显不及正常儿童。
研究发现,
在速示条件下

22
微秒),正常儿童能够认知
57%
的图片,而相同年级的智力障碍儿童来不及认知
任何一个图片。当图片呈现时间增加至< br>42
微秒时,正常儿童差不多能认知全部
的图片
(95%)
,而智力障 碍儿童仅能认知其中一半左右的图片
(55%)


(二)辨别能力低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通道之一。
儿童视觉能力通常以 视觉集中能力、
视敏度
以及颜色视觉来衡量,
正常情况下,
新生儿便能够觉察 移动的物体,
并能用眼追
随,
1
个月左右的婴儿已经能够以比较平稳的眼动追 踪移动较慢的物体;
2
岁幼
儿的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儿童的颜色视觉发展很快,4
个月的婴儿开始对颜色
有分化性反应,能区别彩色和非彩色。
3
6
岁幼儿对于
8
种常见颜色(红、橙、
黄、绿、蓝、紫、黑、白)的命名 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智力障碍儿童
的视觉集中能力以及视敏度的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颜色命名能力
的发展规律是:先是对红色、白色及黑色正确命名,然后是黄色、绿色和蓝 色,
最后是紫色和橙色,
与正常儿童颜色命名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但在时间上明显< br>滞后于正常儿童,障碍程度愈严重,滞后愈显著。

研究者认为,
智力低下严重 制约了智力障碍儿童的颜色认知。
虽然他们能识别和
命名部分颜色,
但正确率远低于正 常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对颜色基本属性有一定
感知,
但很难形成抽象的分类标准,这说明智力障碍儿童的颜色认知还处于较低
级水平。

林仲贤等对不同智商水平的 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图形辨认能力进行了研究,
并与
同龄正常儿童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智商在
31

51
之间,平均智商为
41.6
,平
均年龄 为
11.7
岁的智力障碍儿童,在图形以
0

05
秒速度呈 现的条件下,平均
辨认正确率为
21.4%

在以
0
01
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
平均辨认正确率为
20.7%

智商 在
55

75
之间,平均智商为
62.0
,平均年龄为10.2
岁的智力障碍儿童,
图形以
0

05
秒速度呈 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
48.
5%
;在以
0.01
秒速度呈现< br>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
45. 0%
。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相比,无论在哪一种呈现速度条件下,
智力障碍儿童对图形辨认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由此可见,
智< br>力障碍儿童视觉辨认的正确率与智力损伤程度有关,
智力损伤程度愈重,
视觉辨
认能力也愈低。


林仲贤等对平均年龄为
10.8
岁,平均智商为
49.3

22
名智力障碍儿童进行
了视、触长度知觉的研究,结果 发现,无论是视觉辨别还是触觉辨别,智力障碍
儿童都明显低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
林于萍对 智力障碍儿童形状知觉特点进行
了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
智力障碍儿童在形状知觉的各 层次上均存在困难,
与正
常儿童相比有显著的差异。
林仲贤等对一组
9

12
岁智力障碍儿童的
“心理旋转”
能力进行了研究,该组儿童平均年龄
10.1
岁,平均智商
53.8
,结果显示,智力
障碍儿童的心理旋 转能力明显比正常儿童
(平均年龄
8
岁)
差,
智力缺陷对视觉
图形空间定向能力(心理旋转)有明显的影响。

智力障碍儿童的听觉分辨也不及正常儿童灵 敏,
因此,
在汉语拼音学习中,
常将
近似音节混淆起来。
智力障碍儿 童的其他感觉反应也较为迟钝,
比如对冷热、

痛的感觉迟钝,
因而容易引起 自伤。
另外,
智力障碍儿童的知觉恒常性不及正常
儿童。当同一事物置于不同的环境时 ,智力障碍儿童往往缺乏辨认能力。例加,
在黑板上认得的字,在课本上可能就认不出来。

如何发现智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的及早发现与鉴别对于促进儿童的 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筛查智
力障碍儿童常用的方法是观察与筛查测验。
观察是全面 了解智力障碍儿童发展情
况的最基本的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往往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中落后于正常 儿童,

照儿童的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的表现,
可以发现儿童智力障碍的迹象。
筛查测验可
以省时省力地从大量儿童中初步地筛选出可能有发育问题和障碍的儿童。


针对
智障儿童
语言发展迟缓的特点,
有目的、
有计划、
有针 对性的语言训练是帮助
智障儿童
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是提高
智障儿童
语言表达能力
、交往能力。

一、立足
课堂教学
,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一般指大脑 受损而智力发展障碍的儿童,
其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低,
且发展慢,

们中的 大多数人存在语言不同程度的缺失,
并且大部分不善言谈。
为了使他们今后能融入社
会 ,

课堂教学
中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就是显得十分重要,
语言是思维的最 高表现形式,
同时语言表达又能促进思维纵深发展,增加分析能力,在教材中设有“想一想”“说一说”
“做一做”。“想”是思维的过程,“说”是语言表达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想得清楚,更
要学 生说得明白,智障学生因语言障碍往往不愿说,以至越学越难学,严重影响智力补偿、
智力发展等。因此 ,
教师在教学上应该严格把好语言关,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同时教师
及时 发现智障儿童在语言方面的点滴进步,
给予大力表扬,
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的学
习语言。

1
、从拼音入手,矫正口型,使之准确发音。智障儿童听音区分能力差,语 言器官存在缺陷,
影响发音的准确性,很难区分相近的音节。教师经常循循诱导,采取生动、形象、直观 的教
学方法,矫正口型、协调运动。

2
、运用有字到词,再扩句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储存词语,学说简单完整的话。教学生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09: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4074.html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