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小耳朵
6
大正确做法
1
、孕期避免盲目用药、防止病毒感染
要想让宝宝拥有正常的听力,
你需要在孕期就十分注意,
避免服用一些对胎宝宝听力有
损伤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等。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感染感冒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避免 接触
X
射线。如果家族里曾经出现过先天陛耳聋,或者出生不久就患耳聋的情况,建
议 准妈妈作一下基因检测,也可以咨询医学专家的意见。
2
、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在讨论喂奶姿势 之前,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
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
中
耳、内 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
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
鼓管。平时,
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
但是当宝宝吞咽、
咀 嚼、
打喷嚏或哭闹时,
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
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
由于小宝宝的耳部
尚未发育完善,
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 、让他平躺着
吃奶、
奶瓶口开得过大、
奶瓶竖得过直等等,
都容易造成宝宝呛 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
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 势是:
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
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
半身靠着的那 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
如果是侧躺着喂奶,
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
和头部支 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3
、给宝宝清理耳垢必须去医院
前面我们说道,如果 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
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 ,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 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
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 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
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
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 学会合作,
可能会乱动;
三是一旦在挖耳
的过程中,
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
有可能会捅破鼓膜。
而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
耳垢较多时,
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
软化的耳 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4
、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孩子 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
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 感冒以后
7
~
10
天才会发作,
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
在 宝宝呼吸
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
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
另 外,
积极预防
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5
、宝宝患了感冒、中耳炎时,不要坐飞机
在孩子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
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在飞机起飞 和降落的过
程中,
可以让孩子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
但是在宝宝患有
感冒和中耳炎的时候,
最好不要坐飞机。
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 肿的状态,
会加重对
耳部的压迫。
6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戴耳机
有些父母感觉
MP3
很时尚,于是也想让小宝宝
“
享受
”
一下。但是,因为宝宝的 年龄比
较小,他们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话,对于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害的。另外,耳
机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里面,
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
时间长了,
鼓膜
很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听力下降。所以,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6: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541.html
-
上一篇:婴儿哭闹常见原因分析
下一篇: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