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资料
核准日期:
2008
年
06
月
30
日
修改日期:
2009
年
12
月
10
日
2010
年
09
月
29
日
2011
年
08
月
03
日
处方用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英文商品名:
Abraxane
?
英文名称:
Paclitaxel for Injection
(
Albumin Bound
)
汉语拼音:
Zhusheyong Zishanchun
(
BaidanbaiJiehexing
)
【成份】
每瓶含紫杉醇
100mg
及人血白蛋白约
900 mg
。紫杉醇是药物活性成
分,人血
白蛋白作为辅料起分散、稳定微粒和运载主药作用。
紫杉醇化学名称:
5
β
, 20-
环氧
-1,2
α
, 4,7
β
,10
β
, 13
α
-
六羟基紫杉
烷
-11-
烯
-9-
酮
-4,10-
二乙酸酯
- 2-
苯甲酸酯
-13-(2R,3S)-N-
苯甲酰
-3-
苯基异丝氨酸酯。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47H51NO14
分子量:
853.91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无菌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 辅助化疗后
6
个月内复
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
既往化疗中 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规格】
100mg
【用法用量】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
建议使用剂量
260 mg/m2
,静脉滴注
30
分钟,每
3
周给药一次。
肝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对
血胆红素
>1.5mg/ dL
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肾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 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
排除了血肌酐
>2mg/dL
的 患者。
对有肾功能损害的
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降
低< br>剂
量
:
治
疗
期
间
如
患
者< br>出
现
严
重
中
性
粒
细
胞
减< br>少
(
ANC<500/mm3
持续
1
周或
1
周以上)
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
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减到
220mg/m2< br>。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
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
18 0mg/m2
。对于出
现
3
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
待神 经毒性恢复至
≤
2
度后方可
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药物配制和给药注意事项:本品是一种细胞毒类抗癌药物,与其他
有潜在毒性的紫杉醇类化合物 一样,
应小心处理,
建议戴手套进行操作。
如皮肤接触到本品(冻干粉或已溶解的悬浮 液)
,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
底冲洗。局部接触后的可能症状包括刺痛、烧灼感和红肿。如粘膜接 触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了本品,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建议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对注射部位密切观察,警惕任何可能出现
的血管渗漏现象。
按 照要求,
应将滴注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
以减少与滴
注相关的局部反 应。
(见注意事项:注射部位反应)
预处理:本药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静脉滴注前药物配制:本品在分 散溶解前是一种无菌冻干块状物或
粉末,为避免发生错误,在分散溶解前请仔细阅读以下药物配制指导:
1.
在无菌操作下,每瓶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
20m l
分散溶解。
2.
用无菌注射器将
0.9%
氯化钠注射液
20ml
沿瓶内壁缓慢注入,时间
不应少于
1
分钟。
3.
请勿将
0.9%
氯化钠注射液直接注射到冻干块
/< br>粉上,
以免形成泡沫。
4.
注入完成后,让药瓶静置至少
5
分钟,以保证冻干块
/
粉完全浸透。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5.
轻轻地摇动药瓶或缓慢地将药瓶上下倒置至少
2分钟,让瓶内所有
冻干块
/
粉完全分散溶解,避免形成泡沫。
6.
如产生泡沫,静止放置
15
分钟,直到泡沫消退。
分 散溶解后瓶内溶液应呈乳白色、无可见微粒的匀质液体。如能观
察到微粒,则应再次轻轻地将药瓶上下倒 置,
以确保滴注前完全分散溶
解,无可见微粒。如发现沉淀应将药液丢弃。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
5mg
紫杉醇。
准确计算每例患者总给药容积:
总给药容积(
ml
)=总剂量(< br>mg
)
÷
5
(
mg/ml
)
按计 算的给药容积准确抽取所需的悬浮液,注入到新的、无菌聚氯
乙烯(
PVC
)或非PVC
输液袋中进行静脉滴注。丢弃任何未用完的药
液。
本品在配制及 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
-
(
2-
乙基已基)邻苯二
甲酸酯(< br>DEHP
)的输液装置,不建议在输液管中接装过滤器。
任何经血管使用的药 物,在溶液及容器可观察的条件下,使用前都
应以肉眼仔细检查溶液中有无可见微粒和颜色改变。
稳定性:
本品原包装未开瓶在
20
℃
~30
℃
温度范围内储存到标签上所
注明的日期是稳定的。冰冻或冷藏都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
响。分散溶解后瓶中悬浮液的稳定性:本品分散溶解后应立刻使用,但
如有需要而未能立即使用时,将含悬浮液的药瓶放回原包装中以避免光
照并放在
2
°
C
~8
°
C
冰箱内,最长可保存
8
小时。分散溶解后输液袋
中悬浮液的稳定性:
按要求配制的悬浮液从药瓶中转移到输液袋后应立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即使用。在室温(
20
°
C
~
25
°
C
)和室内光照条件下输液袋中悬浮液
可保存
8
小时 。
丢弃任何未用完的药液。
【不良反应】
在欧美及中 国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药或紫杉醇注射液的随机对
照临床试验中发生的重要不良事件见表
1
。
表
1
:每三周给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不良事件发生率
a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a
:根据最差情况分析
b: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260mg/m2/
静脉
30
分钟给药
c:
紫杉醇注射液
175mg/m2/
静脉
3
小时给药
d:
紫杉醇注射液组给药前使用抗过敏预处理
e:
包括给药当 日发生与治疗相关的过敏反应,如面部潮红、呼吸困
难、胸痛、低血压、皮疹
f:
至少
3
度的严重不良事件
g:
在给药时出现
ND:
无资料
全身各系统出现的不良事件:除特殊指出外,以下讨论均为本 药单
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资料。
主要不良事件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已在表
1
中列出。讨论 中的某些罕见严重不良事
件是引自紫杉醇注射液安全性资料,因在使用本药时也有可能出现。
血液学: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重要的血液学毒性,与给药剂量相关,
一般很快可恢复正常。在转 移性乳腺癌病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注
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组给药剂量为
260m g/m2
,每
3
周给药一
次;紫杉醇注射液组给药剂量为
175mg /m2
,每
3
周给药一次。欧美病
人本药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
500/mm3
(
4
度减少)发生率为
9%
,
紫杉醇注射液 组治疗后
4
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22%
。中国病人本
药治疗后 及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后
4
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
7%
。
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本药治疗后
24%
患
者发生感染。
口腔念珠菌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并发
症。欧美病人本药治疗后有
2 %
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中国
患者本药治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发生率<1%
。
欧美病人接受本药治疗后出现
3
度血小板减少者<1%
,
中国病人出现
3
度血小板减少者为
5%
。
欧美病人本药治疗期间有
33%
出现贫血(血红蛋白
<11g/dL< br>)
,其中
1%
为严重贫血
(血红蛋白
<8g/dL
)
。
中国病人本药治疗期间有
71%
出现
贫血,其中
10%< br>为严重贫血。
在临床试验和本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全血细胞减少罕见。
< br>过敏反应:在欧美病人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本药给药当天
有患者出现
1
度或
2
度过敏反应,
表现为呼吸困难
(
发生率
1%)
,
皮肤潮红、
低血压、胸痛和心律不齐(发生率均
<1%
)
。在中 国进行的随机对照临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床试验中,
3 %
病人在本药给药当天出现
1
度或
2
度皮肤过敏反应,表现
为皮肤瘙痒、
皮疹。
尚无对紫杉醇或人血白蛋白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本
药的研究资料。
在上市后安全性资料中,本药严重过敏反应报告罕见。尚无对紫杉
醇或人血白蛋白有 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本药的研究资料。
发生严重过敏反
应的患者,不应再使用本药。
< br>心血管系统: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病人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中,
5%
患者在
30
分钟给药期间出现血压下降,
<1%
患者出现心动过缓。
在中国
病人 中有
7%
患者在给药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
<1%
病人出现心动过缓。
这些生命指征的改变通常无症状,
既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需要终止治
疗。
在欧美病人中,约
3%
患者出现和本药单药治疗可能相关的严重心血
管不良事 件,包括胸痛、心脏骤停、室上性心动过速、水肿、血栓、肺
血栓栓塞、肺梗塞和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则罕见。中国患者本药治疗后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者
<1%
。
欧美病人治疗前心电图异常者常见。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异常通常无
症状,与给药剂 量无关,对治疗无影响。全部患者中观察到的心电图异
常占
60%
。治疗前心电图正常 的病人中,
有
35%
在治疗期间出现心电图
改变。最常报告的心电图改变为非 特异性除极化异常、
窦性心动过缓和
窦性心动过速。
在本药上市后安全性监 测中,罕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功能障
碍的个例报告,这些病例大部分既往使用过心脏毒性药物,< br>如蒽环类药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物,或有基础心脏病史。
呼吸系统: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病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 报告出
现呼吸困难者占
12%
、咳嗽者占
7%
、发生气胸者罕见(< br><1%
)
。在中国
转移性乳腺癌病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本药治疗后有2%
病人出现
咳嗽或呼吸困难。
紫杉醇注射液安全性持续监测中罕见报告的间质性 肺
炎、肺纤维化、肺栓塞,也有可能在使用本药的患者中出现。接受紫杉
醇注射液同时进行放射 治疗时,曾有罕见病例出现放射性肺炎。本药联
合放射治疗的研究尚未进行。
神经系 统: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受既往是否使用过
神经毒性药物或是否与神经毒性药物伴随使用 影响。
通常情况下,单用本药治疗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频率和严重
性有剂量依 赖性。
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病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注
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组71%
患者出现感觉神经毒性,严重者
10%
;感觉神经毒性发生率在紫杉醇注射 液组为
56%
,严重者
2%
。感
觉神经病变的发生频率与累积给药剂 量呈正相关。
由于感觉神经毒性而
中止治疗的病例占全部患者的
3%
(
7/229
)
。在
24
例(
10%
)出现
3度外
周感觉神经毒性患者中,
14
例在
22
天(中位数)后症状 改善,其中
10
例患者降低剂量后继续治疗,
2
例退出治疗。在
10
例未有记录症状改善
的患者中,
4
例因感觉神经病变而终止治疗。
在中国进行的转移性乳腺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
注射用紫杉醇
(白
蛋白结合 型)组有
76%
患者出现感觉神经毒性,其中
3
度
7%
(< br>7/104
)
。
接受紫杉醇注射液的对照组病人,有
74%
患 者出现感觉神经毒性,
3
度
可修改编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06: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3491.html
-
上一篇:Flexbumin(人血白蛋白)
下一篇:人血白蛋白(低温乙醇法)制造及检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