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21:32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芬必得多少钱)


虽然不是中医,但在基层看病对舌诊也要略知一二,
很有帮助的,建议大 家仔细学习一下!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 ================================================== ===
=====================================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交流

例讨论
- ?# [
$$ m$$ I
% {; Q
/ M* c
基层医生
论坛

K8 x#
O( {$$
R% s-
|( T
基层医生
论坛

x0 E*
?, M+
U1 B1
p: Z.
T3 e
主病及相关研究:




基层医生
论坛
!
, A0
N, w.
k1 M
f3 F(
x# ~;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 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
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
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
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 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
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 程中,
阴阳的盛衰,
气血的调和,
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 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
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裂纹舌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 ?, S
3 e9 |
4 P, c
基层医生
论坛
5
[7 ?.
j! b9
n9
z! z& U
基层医生
乡村医
主病及相关研究: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
1
)热盛 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
)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
有裂纹,(
3
)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
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 ;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 辨,
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
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
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
表 面而形成,
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
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
部分乳 头变扁平而融合,
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
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
收缩现象。< br>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
反映 血衰之甚微。





9 S8 a
, O' G
2 B. v
# G% w
/ A

层医生
乡村医

8 B
' Q$$ u
3 I5 q
, Y9 x
% i5 W
- u4 X
m


9 e9 f
7 f8 ^
: R& u
/ U
基层医生
乡村
医 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例讨论
+
M.
]3
W%
j!
&
Y0
~!
M-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n1
m0
Y2
p.
X6
(
- J) S6
u0 B$$
i8 f
; v/ {6
f' G1
s% {&
L9 `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基层医生
论坛
8
U( Z*
~& t
h/ T.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5 T8 K2
W# j*
m: N
B3 ?,
基层医生
论坛
%
y9 b0
F2 F
d S4
Q* R)
m# X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基层医生
论坛
8
M1 Z%
L/ Z!
m' p%
基层医生
论坛
4
W
G2 H
j% @


: X# l
4 a0 V
' V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8 @, q%
q9 @
Q
2 [8 G/
}6 j6
A: I)
|: Y4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 ) D
' P: A
0 V9 B
: / a

基层医生
论坛
,
Q' V
_; H%
k* }1
m+ h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 j, }#
C3 o6
3 e-
y4 x$$


; ^& o
! [+ I
1 B
( & i
3 p
. G {#
b3 m.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
为脾虚湿侯,
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
为水乘火位
之寒证;




& M7 O
2 d3 J
# C% v
/ M. n8
{4 A'
p0 V1
k- W
) L) H6
u N;
e% W(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8 j6 F'
g+ z
]+ p4
. _! a$$
_/ ~,
f# j
V& S*
{' e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O
( H+ E
6 J' d
3 _
, k% t1
S3 s5
{; T
h9 |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
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
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胖大舌


图解:胖大舌
: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胖大舌亦有古籍将其与肿胀舌合论。
实则 ,
大舌是由脾之阳气虚衰,
或兼寒湿而
致舌体胖大,虚浮,嫩软色淡,常有也痕,属虚 ,当与肿胀舌区别而论。



胖大舌主病:

< br>(
1
)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
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
舌体致舌体胖大。若谈白 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
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 。


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br>病
例讨论
% w- n
1 s1 v. x/ c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

2 _# Z
4 |) ?
: i0 B/
X6 ].
r3 D:
P) c;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
和丸等。




2
)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 ,小便少,形寒
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
丸、
真武扬之类,
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
伴黄腻苔,
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 搏,
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石膏、栀子以清热
利湿。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v
+ f p
# V: i
8 `6 q
) m
# C( j
n) J8
p. W+
m4 N
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


. X6 b8
R3 v+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例讨论
) o9 |
- g1 i
: C2 W
- {! B

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补腰健肾膏、肾炎温阳片、肾炎消
肿片等

齿痕舌


图解:齿痕舌
:
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 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
,
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
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
受齿列挤压而
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
另 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Y C
% i4 z
& I
% ?5 ?#
D8 d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I
6 L, {
4 [7 U
0 j


: e2 W
1 L0 z
) y2 ?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例讨论
4 G1 r
! ^# ]
5 y7 f
+ `5 ?
5 x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丙型:


1
)气虚型:脾气虚弱,主 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
面色恍白或痿黄,
气短懒言,
头重身 肿,
倦怠乏力,
自汗,
饮食减少,
食后腹胀,
泛恶欲吐,大便溏泻, 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6 X2 t3
Z- l1
K: N'
u: ?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y
- J, e
+ y% L
0 N( U
) p

2
)阳虚型:

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 舌体圆大胖嫩,
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
冷痛,
得温方舒,
胃寒肢冷,
尿清便塘,
或见浮肿,
脉沉微。
治则:
辛温补阳。


N$$ G1 p1
Q( _
I9 X8
V% g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
和丸等

薄白苔


图解:薄白苔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


主病及相关研究:


) F) Q3
?; E/
p: c,
H( H.
B- Q
层医生论

7 `*
_$$ c/
@4 |1
O: l:
H1 b2
Q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M
3 z- U
1 m8 t
8 `+ E

薄白苔
,
舌色淡红清润,
为正常情况下最 常见之舌苔,
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薄白苔的 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
状乳头间的物质与角化上皮不断被 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2
1 m4 t
/ O$$ j
; S
但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病
尚在表(表浅或初期),还未里传(加重或发展),且病邪(病情)较轻,脏腑
之气(内脏功能)未伤 时,舌苔多见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说。



《辨舌指南》中说 “凡舌苔白润而薄,邪在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
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 层次。),可汗(发汗法),
......
如麻黄羌活之类

”常见的舌苔薄 白而润滑,
舌质正常
,
多属外感风寒症,
若伴有
恶寒发热,肢体酸痛 ,头项强痛.无汗或少汗,脉浮紧,则可用散风寒解表的麻
黄汤加减;若舌质红,苔薄白而润,属外感风 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可用荆防败毒
散加减。


, S! Y*
X. y$$
u4 S,


~+ X
1 z9 d
* Q/ u
+ M

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薄白干苔


图解:薄白干苔:白苔薄铺舌面,津液较少而苔偏干燥。


主病及相关研究:


薄白干苔由于肺脏津气两伤,
气虚则无以化 津,
津少则无以润舌.
苔势因失濡养
而干燥。


1 t! V.
X9 '
b
a/ J


/ ]6 M
; E4
8 x! g

) x0 g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 ,邪气伤肺,或为阳虚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
清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 ;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
汤.升阳益气之法。


上述薄白干苔 如伴有感冒、
咳嗽、
白泡末痰等症状可参考用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
清热养阴 类——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
毒口服液、

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




h8 i
4 {3 t
8 `8 m. k
宣肺益气类——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急支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

厚白腻苔


图解: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 全舌,亦可边尖
较薄,中、根部较厚。



* B) b6
Z+ R+
`/ z3
`: A;

厚白腻苔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以致饮食停滞,或为湿浊痰积之候。

《辨舌指南》:“舌苔白腻,胸隔闷痛,心烦干呕;时欲饮水,水入则吐,此热
因饮郁,宜辛淡化饮 。”


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
表,故舌苦可呈 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



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 ,
为感受湿热病毒所致,
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
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 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
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 br>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br>交流

例讨论
2 B0 l
( N3 g
! Q$$ y
- ~
基层医生
论坛
/
s. n
P# ~'
s; O!
] F0
8 d
Q( ^7
]6 z5
[5 H
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
宜温阳醒脾行水,方用温脾场。


+ d! v4
S! ?%
h9 {2
值得往意的是,热因饮郁,水饮湿浊之邪盛于外而上溢于舌,使舌苔白而厚腻,< br>并不现黄苔;然毕竟中郁有热邪,故可见心烦干呕,时欲饮水,当辨这种病变不
同于湿热郁蒸之现 黄苔。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 诊
经验
交流

例讨论
% ?7 |
9 x% j
; d r
, N2 D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例讨论
: ]$$ V
0 i8 o
& w5 p
6 z8 I
: i' _
临床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等重症病人的舌
象。


! L- f1
W2 X!
i; F1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 病情较复杂,
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也可按证试用部分中成药。
常用的此类中成药有:小 青龙合剂、苏子降气丸、止嗽定喘口服液、玉屏风口服
液、洋参保肺口服液、蛤蚧定喘丸、生脉散口服液 、冠心生脉口服液、活心丸、
血府逐瘀口服液益心口服液、安神养心丸等

白苔燥裂舌


图解:白苔燥裂舌象为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 干燥且质硬,望之
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
白苔燥裂。

主病及相关研究:

白苔和燥裂两者亦可同现于舌面 ,
故统称白苔燥裂。
总因内热暴起,
津液暴伤所
致。多见于急性温热病,燥热 暴起,津液暴伤,真阴将竭,而苔色尚未及转黄之
时,若苔虽白裂,却不甚干,常见于暑温,暑热伤气, 内夹湿浊。


7 y! O9
p$$ P,
c# h,
U1 d
《舌鉴辨正》:“白苔燥裂舌,乃因误服温补,灼伤真阴,无黄黑色者,真阴将
枯竭舌,舌上无津,苔已干燥,故不能变显他色。”



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
益气。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3 o
& D# ~
, F
( I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8 q
8 ]( }
$$ r( P
2 O6 z
' M/ u
$$ g%
; J
) b* c0
x @&
?8 B)
j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紫雪
散、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等。

黄腻苔


图解: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


主病及相关研究:



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 形成。
苔黄为热,
苔腻为湿,
为痰,
为食滞。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讨论
4 |)
]. ^;
r- C5
~- J2
]8 a2
L
12
+
I1 ]6 a2
`$$ o0
P

黄腻苔主病:
主湿热积滞,
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
亦主外感 暑热,
湿温等证。
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若淡红舌, 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
热,
进入阳明胃腑而生。
主病,
热入阳明证,
气分湿热症,
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
多种发热疾病.治 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



——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 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
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u* B8
k! k4
W, R
基层
医生

村医生
个体门


验交流
病例讨

$$ `7
d- p*
^7 c)
E/ L9
]2 m2
D& Z!
q
5 J.
J0 s) J;
G7 I+
s
0 i K9
r. d
R2 W#
基层医生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例讨论
6 f0 w
3 l6 B
0 t: e
/ W1 c
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 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
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
危重 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
热;
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
阴盛于内,
逼热上浮;
素体内有瘀血.

感邪化热;
故主病为真寒假热,
心肾阳衰,
霍乱吐泻,
哮喘诸证。
治宜温通心肾,
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若紫 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
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 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
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 脾,活血消积。



6 b8 L3
Y4 d0
基层医生
乡村医

* x# R
; M2 V
, q, `
j+ }
o; X
基层医生
论坛
&
[$$ @5
J2 h'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黄燥苔


图解:黄燥苔舌象为苔色黄干而少津(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


) B4 D9
H; ^6
]8 E-
a3 C6
l: k
& d3 y6
C! f
}: Q:
^. v!
B9 q*

主病及相关研究:


黄燥苔
:
成因有数种:




1 l' ~
( C; f
8 b
8 O& v%
K. n0

1
)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




2
)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 }0 n&
?. h,
2 I+ T,
A1 O:
`, k*
m7 @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 h. H) T
/ i: t
# h

3
)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4
)若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邪已解邪气内传.结聚脏腑。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交流< br>病
例讨论
8 {- O
8 M+ w
; M9 A
; E( I
# A: K
基层医生
乡村
医生

体门诊
经验< br>交流

例讨论

+ d4 I
+ ^3 {. }. N
0 m, e
- q/
# C

5
)若病后期苔由厚而 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则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
之候。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21: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864.html

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