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地区山头常见植物,火庐山、凤凰山、白云山以及各个山沟路边都可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各物种具体功效,请百度或查阅资料。由于本人本月上传图片限定为
2M
,其他图片委 托其他山友上传。
注意:
1.
部分植物形态差别不大,有毒的和药用的容易混淆;
2.
部 分中草药个别器官有毒,并非全株可用,例如南方常见的鸡骨草的种子有毒,必须除去果荚,若
不注意, 将全草放入锅内,会出现危险,因此不要随便按照图片采摘食用。
1.
扭肚藤
名
称:
扭肚藤
学
名:
Jasminum amplexicaule
别
名:
猪肚勒,白花茶、青藤仔花
科
属:
木犀科素馨属
类
别:
缠绕木质藤本
【各家论述】
1.
《岭南采药录》
:
治湿热腹痛,
大便不畅,
煎服。
煎汤洗疮疥。
2.
《岭南草药志》
:
清利湿热及消滞。
< br>3.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清热利湿。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
2.
落葵
(常食用,清炒做汤)
【学名】
Basella rubra Linn.
【别名】木耳菜、胭脂菜、
胭脂豆、藤菜、蔠葵、紫角叶
【分类】落葵科,落葵属
【应用】观赏、蔬菜、药用。
观赏:落葵为蔓性草本
,
紫红色茎叶
,
淡红色花朵和紫黑色果实 、颇为
可爱
,
适用于庭院、窗台阳台和小型篱栅装饰美化。
幼苗或肥大的叶片和嫩梢作蔬菜食用(木耳菜)
。
该菜鲜嫩软滑,营养丰富 ,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健脑、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叮叮小文库
3.
马缨丹
别名:五色梅、山大丹、大红绣球、珊瑚球、臭金凤 、如意花、昏花、七变花、如意草、土红花、臭牡丹、
杀虫花、毛神花、臭冷风、天兰草、臭草、五色花 、五雷箭、穿墙风、野眼菜、五彩花、红花刺、婆姐花
药用价值:根可治久热不退,风湿骨痛 ,腮腺炎,肺结核;茎叶煎水洗治疥癞、皮炎;鲜花朵煎服治腹痛
吐泻;鲜花、叶捣烂外擦跌打损伤。< br>
清凉解热,活血止血。治肺痨吐血,伤暑头痛、腹痛吐泻、阴痒、
湿疹、跌打损伤。
根可制久热不退、风湿骨痛、腮腺炎、肺结核;茎叶煎水洗治疥癞、皮炎。
有
毒部位:枝叶及未熟果有毒。
中毒症状 :人畜误食,造成慢性肝中毒,有发烧、衰弱、呕吐、腹泻、
步履不稳、呼吸急促、昏迷、黄疸等症状< br>
-
2
叮叮小文库
4.
蔓九节(爬在树皮或者石壁阴面)
Psychotria serpens L.
茜草科:
(
Rubiaceae
)
九节属:
(
Psychotria
)
常以气根攀附于树上或石上,广东做络石入药,舒
胫活络,去风止痛。
-
3
叮叮小文库
5.
积雪草
别名:崩大碗、缺碗草、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蛐壳草、落 得打、十八缺、连线草、地线草、老公根、
葵蓬菜、崩口碗、乞食碗、地棠草、大马蹄草、土细辛、钱凿 口、鲎圭草、遍地香、灯盏菜、牛浴菜、野
荠菜、酒杯菜、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花菜、盘龙草 、节节连、大叶伤筋草、葫瓜草、落地梅花、
老岗根、连钱草、活血丹。
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半池莲、午年冷、
遍地金钱、金钱草、金 钱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胡薄荷、穿墙草、团
经药、风草、肺风草、 金钱薄荷、十八缺草、江苏金钱草、一串钱、四方雷公根、马蹄筋骨草、破铜钱、
对叶金钱草、疳取草、 钻地风、接骨消。
主治病症: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
4
叮叮小文库
6.
假鹰爪
种拉丁名:
Desmos chinensis Lour
.
简介和用途:假鹰爪花美香浓,香气持久,一树 花开,满园皆香。每至花季,鹰爪型乳黄色的花朵便成束
地聚生在小枝叶柄里,黄绿相间,十分漂亮,深 受人们喜爱。当地的姑娘都喜欢采集鲜花,或藏在手绢里,
或夹在书信中送给心爱的人;或佩带在胸前、 头上,既可作为装饰,又可驱赶蚊蝇。假鹰爪的果序如串珠,
并会从绿色变成红色再变成紫色,颇具观赏 性。其茎皮纤维可代麻制绳索,又是人造棉和造纸的原材料;
海南民间有用其叶来制酒饼,故有
“
酒饼叶
”
之称;此外,因其树型美观,花果俱佳,所以又是一种理想的
观赏 花卉和庭园绿化苗木。
-
5
叮叮小文库
7.
九节
Psychotria rubra
茜草科(
Rubiaceae
)
广布西南、华南、东至台湾。根叶药用,清热解毒。
8.
两面针
(小时候常听,两面针牙膏很出名)
别名:
入地金牛、
红心刺刁根、
红倒钩簕、
两背针、
双面针、
双面 刺、
叶下穿针、
大叶猫枝簕、
上山虎、
面针
-
两
6
叮叮小文库
下山虎、山椒
9.
鸡屎藤
别名:
斑鸠饭、女青、主屎藤、 却节、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鸡矢藤、臭藤、毛葫芦、甜藤、五香藤、
臭狗藤、香藤、母狗藤、白毛 藤、狗屁藤、清风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鸡屙藤、雀儿藤。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风 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
暑;黄疸;肝炎;肝脾肿大;咳嗽;瘰疬;肠痈;无名肿 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
蛇蛟蝎螫。
-
7
叮叮小文库
10.
广州相思子(鸡骨草)
各家论述:
1.
《南宁市药物志》
: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 乳疮。
2.
《中国
药植图鉴》
:治风湿骨痛 ,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3.
《岭南草药志》
:清郁热,舒肝,和脾,
续折伤。
4.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胃痛,
小便刺痛,蛇咬伤。
-
8
叮叮小文库
11.
鬼灯笼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定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潮热,胃痛,疝痛;跌打损伤,疔疮疖肿。
-
9
叮叮小文库
12.
火炭母
(
王老吉成分之一
)
别
名:火炭毛、乌炭子、乌白饭草、火炭星、乌饭藤。
本品为广东地区常用中草药。始载于《图经本草》
,列入外草类,云:
“
火炭母草, 生南恩州原野中,味酸,
无毒,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方,夏 有白花,秋实如菽,青黑
色,味甘可食,不拘时采叶,捣烂于
(
土自
)
器中,以盐酒炒敷肿疼处,经宿一易
”
。
《植物名实图考》吴其
浚曰:“
火炭母草俗呼乌炭子,以其子青黑如炭,小儿食之,冬春尚茂,俚医用以洗毒,消肿
”< br>。所述乃是
本种川。
《唐本草》称为赤地利,谓:
“
味酸、平,无毒。 主赤白冷热诸痢,断血破血,带下赤白,生肌肉。
所在山谷有之
”
。
《中国药典》
1977
年版一部收载。
13.
含羞草
(一碰叶子就会合拢,人人喜爱)
功用主治
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 、收敛等功效。用于感冒,小儿高热,
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 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咯血、
带状疱疹。
-
10
叮叮小文库
14.
葫芦茶
(看看叶片像个葫芦)
又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等,海外侨胞称
”
仙茶
”
,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具备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
虫防腐等功效,可用于 预防中暑,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肾炎等。
15.
粪箕笃
【异名】蛤乸草、田鸡草
(
《岭南采药录》
)
,雷砵嘴、畚箕草、飞 天雷公
(
《南宁市药物志》
)
,犁壁藤、铁
-
11
叮叮小文库
板膏药草
(
福建
)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通便,消疮肿。治热病发狂,黄疸,胃肠炎,痢疾,便秘,尿血,疮痈肿毒。
①
《岭南采药录》
:
生肌止血。治痢疾,又治 发黄,发狂。乳疮,和片糖捣烂敷之。
②《陆川本草》
:
清凉解毒,通大便。治肠胃炎,大便秘结;蛇咬伤。
③《南宁 市药物志》
:
清热利水,治炎症性腹
泻及尿血;外敷恶疮,消肿毒。
16.
地桃花
【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 ,风湿痹痛,痢疾,水肿,白带,吐血,痈肿,外伤出血,毒蛇咬伤,急惊风,破伤风,
哮喘,胃痛产后 风。
-
12
叮叮小文库
17.
朱砂根
Ardisia crenata Sim
别名:大罗伞,平地木,石青子,凉散遮金珠
【功能主治】行 血祛风,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白喉,支气管炎,风湿性
关节炎,腰腿痛 ,跌打损伤,丹毒,淋巴结炎;外用治外伤肿痛,骨折,毒蛇咬伤。
-
13
叮叮小文库
18.
草珊瑚
种拉丁名:
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别名
:九节花、九节茶、接骨
药用功:药用部位全草,味辛、苦,性平。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疮疡肿毒肺炎、阑尾炎、急性蜂窝组织炎、肿瘤、跌
打
损
伤
、
骨
折
等
。
-
14
叮叮小文库
19.
半边旗
(
注意只长一半,像个小旗子
)
【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旗
半边梳、半边风药
【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
Pteris semipinnata L.
,以全草入药。四
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
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黄疸型肝炎,结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疖肿,湿疹,毒 蛇咬
伤。
20.
酢酱草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世界各地总共有将近三百个原生种。
-
15
叮叮小文库
21.
菝葜
别名:金 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金刚骨、山梨儿、铁
刷子、铁菱 角、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力、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马甲、硬饭头、
冷饭头、龙 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
兜、
马加勒。
性味:
甘、
酸,
平。
归经:
肝经;
肾经。
功能:
祛风利湿;
解毒消痈。
主
治: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
-
16
叮叮小文库
22.
光叶菝葜(土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土茯苓
-
原植物
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
痛。
23.
海金沙
别名
铁蜈蚣、金砂截、罗网藤、铁线藤、蛤唤藤、左转藤。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
17
叮叮小文库
24.
车前草
别名:五根草、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芣苢。
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
经: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主治:主小便
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25.
饭包草(学名:
Commelina bengalensis
)
鸭跖草科鸭跖草属的植物。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药用主治:治小
儿肺炎,小便不利,疔疮肿毒。
-
18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7: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