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静脉血栓栓塞症
(
(venous
thromboembolis m
,
VTE
)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
,
DVT)
和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
PTE
)。
DVT
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症状不
典型,易漏诊、误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 时进行预防和
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中华医学会血栓栓 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制定的《医院内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
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
,
特制定我院深静脉血栓
-
肺栓塞
预防及 护理规范。
一、深静脉血栓
-
肺栓塞预防
1
、
发生深静脉血栓
-
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
(
深 静脉血栓
Autar
评分中包括的危险因素
)
深静脉血栓
Autar
评分
年龄相关
(周岁)
评分
1
.
10-30
0
2
.
31-40
1
3
.
41-50
2
4
.
51-60
3
5
.
61-70
4
6
.
>70
5
体型
/
肥胖指数
(BMI)
Wt(kg/Ht(m)2 )
BMI=
体重(
kg
)÷身高(
m
)
体型
BMI
评分
1)
体重不足
16-18
0
2)
体重适中
20-25
1
3)
超重
26-30
2
4)
肥胖
31-40
3
5)
过度肥胖
>40
4
特殊风险种类
?
运动能力
评分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能走动
0
口服避孕药:
评分
运动受限(需要辅助工具)
1
20-35
岁
1
运动严重受限(需他人协助)
2
>35
岁
2
轮椅
3
激素替代治疗
2
完全卧床
4
怀孕及产褥期
3
易栓症
4
创伤风险种类
评分项目(仅限术前)
评分
头部损伤
1
胸部损伤
1
脊柱损伤
2
盆腔损伤
3
下肢损伤
4
外
科
干
预
:
仅
对
一
项
适
合
的
外
科
干
预
评分
1
.小手术
<30
分钟
1
2
.
择期大型手术
2
3
.
急诊大手术
3
4
.
胸部手术
3
5
.
妇科手术
3
6
.
腹部手术
3
7
.
泌尿外科手术
3
8
.
神经外科手术
3
9
.骨科手术(腰部以下)
4
现有的高风险疾病:
评估说明
选择相应项目评分
评分
评分:
从每个表格中选择相应的选项,
评分
1)
溃疡性结肠炎
1
并计算总分数;
2)
红血球增多症
2
总
分:
3)
静脉曲张
3
评估医生:
日期:
4)
慢性心脏疾病
3
护
士
长:
日期
5)
急性心肌梗塞
4
6)
恶性肿瘤(活性)
5
7)
脑血管意外
6
8)
DVT
病
史
7
评估方案
评分
风险分类
=<10
低危
11-14
危
=>15
高危
预防策略
低危: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尽早活动;
中危、高危:
口基本预防
口物理预防
口药物预防
2
、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实施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
-
肺
栓 塞风险评估细则
风险评价:使用深静脉血栓评分表《
深静脉血栓
Autar
评分
》
,医生
对每位入院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应 进行
VTE
风险评估
。
同时强调针对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 范
每一位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动态评估
VTE
风险和出血风险。如
发
生脱水、感染等病情变化,侵入性操作: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脊
髓麻醉之前
4
h
和之后
12
h
等
3
、< br>根据深静脉血栓
-
肺栓塞风险评估层级采取相应预防
措施。
(1)
低危: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尽早活动;
(2)
中危:预防措施:①基本预防或②物理预防或③药
物预防
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健康宣教(戒烟、多饮水、控
糖降脂控体重等)。下肢无血栓形成可做 被动、主动活动:
卧床、麻醉未醒按摩下肢腓肠肌,
10-30
分
/
次,
3
次
/d
;术
后清醒做足踝背伸跖曲每次
10
秒
*10
次
1
组,
q1h
或
6
组
/d
;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术
后抬高患者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 下单独垫枕。
②物理预防:间歇充气压力泵
30
分
/
次,
2-4
次
/d
;下
床活动穿抗血栓弹力袜。
③药物预防:遵医嘱药物抗凝。
(3)
高危:预防措施:
①基本预防
+
②物理预防
+
③药物预防
(4)
超高危:预防措施:①
+
②
+
③
+
④;< br>
④实施三级高危随访监控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7: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