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肺栓塞治疗手册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急性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
PE
)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PE< br>是内源性或外源
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包括肺血栓 栓塞症、
脂肪栓塞综
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
(p 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
PTE)
是最常见的
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
循环和呼吸功能障 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占
PE
的绝大多数,
通常所称的
PE
即指
PTE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 osis
,
DVT)
是引起
PTE
的主要血栓来源,
DVT
多发
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PTE
常为
DVT
的合并症。由
于
PTE
与
DVT
在发病 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
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因
此统称为静脉 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
VTE)
。
一、易患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的易患因素
强易患因素(
OR
>
10
)
下肢骨折
3
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入院
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
严重创伤
3
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既往
VTE
脊髓损伤
中等易患因素(
OR 2
-
9
)
膝关节镜手术
自身免疫疾病
输血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慢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应用促红细胞生成因子
激素替代治疗
体外受精
感染(尤其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或
HIV
感染)
炎症性肠道疾病
肿瘤
口服避孕药
卒中瘫痪
产后
浅静脉血栓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弱易患因素(
OR
<
2
)
卧床
>3
天
糖尿病
高血压
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车或飞机旅行)
年龄增长
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肥胖
妊娠
静脉曲张
注:
OR= odds ratio
,相对危险度
二、临床表现
PE
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被漏诊。
1.
症状:
PE
的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 br>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多数患者因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
/
或咯
血而被疑诊
PE
。胸痛是
PE
常见症状,多因远端
PE
引起的胸膜刺激所致。中央型
PE
胸痛可表
现为典型的心绞痛性质,
多因右心室缺血所致,
需与急性冠脉综合症
(
acute
coronary
syndrom,
ACS
)或主动脉夹层相鉴别。呼吸困难在中央型
PE< br>急剧而严重,而在小的外周型
PE
通常轻微
而短暂。既往存在心衰或肺部疾病的 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
PE
的唯一症状。咯血,提示
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
24h
内发生,呈鲜红色,或数日内发生可为暗红色。晕厥虽不常见,但
无论是否存在血液动 力学障碍均可发生,有时是急性
PE
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PE
也可以完全没< br>有症状,只是在诊断其他疾病或者尸检时意外发现。
2.
体征:
主 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
特别是呼吸频率增加
(
超过
20
次< br>/
分
)
、
心率
加快
(
超过
90次
/
分
)
、血压下降及发绀。低血压和休克罕见,但却非常重要,往往提 示中央型
PE
和
/
或血液动力学储备严重降低。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提示右 心负荷增加;下肢静脉检查
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
1
cm
,或下肢静脉曲张,应高度怀疑
VTE
。其他呼吸
系统体征有肺部听诊湿啰音及哮鸣音 ,胸腔积液等。肺动脉瓣区可出现第
2
心音亢进或分裂,
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急性
PE
致急性右心负荷加重,可出现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反流
征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 竭的体征。
三、辅助检查
1
.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 析的检测指标不具有特异性,可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肺泡
-
动脉血氧梯度< br>[P(A-a)O2]
增大及呼吸性碱中毒,但多达
40
%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 度正
常,
20
%的患者肺泡
-
动脉血氧梯度正常。检测时应以患者就 诊时卧位、未吸氧、首次动脉血
气分析的测量值为准。
2.
血浆
D
二聚体:急性血栓形成时,凝血和纤溶同时激活,可引起血浆
D
二聚体的水平
升高。
D
二聚体检测的阴性预测价值很高,
正常
D
二聚体水平往往 可以排除急性
PE
或
DVT
。
许
多其他情况下也会产生纤维 蛋白,如肿瘤、炎症、出血、创伤、外科手术等,所以
D
二聚体水
平升高的阳性预测价 值很低。因此血浆
D
二聚体测定的主要价值在于能排除急性
PE
,尤其是低度可疑患者,而对确诊
PE
无益。
3.
心电图:
急性
PE
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
可表现为胸前导联
V1~V4
及肢 体导联Ⅱ、
Ⅲ、
aVF
的
ST
段压低和
T
波倒置,
V1
呈
QR
型,
SⅠQⅢTⅢ(即Ⅰ导联
S< br>波加深,Ⅲ导联出现
Q/q
波及
T
波倒置
)
,不完全 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上述改变为急性肺动脉阻塞、肺动脉高
压、右心负荷增加、右心扩张引起, 多出现于严重
PE
患者。轻症可以仅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见于约
40
%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尤其心房颤动也比较多见。
4.
超声心 动图:在提示诊断、预后评估及除外其他心血管疾患方面有重要价值。超声心
动图可提供急性
P E
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发现肺动脉近端或右心腔血栓,如同
时患者临床表现疑似
PE
,可明确诊断,但阳性率低。间接征象多是右心负荷过重的表现,如
右心室壁局部 运动幅度下降,
右心室和
(
或
)
右心房扩大,
三尖瓣反流速 度增快以及室间隔左移
运动异常,肺动脉干增宽等。
5.
胸部
X
线平片:
PE
如果引起肺动脉高压或肺梗死,
X
线平片可出现肺缺血 征象如肺纹
理稀疏、纤细,肺动脉段突出或瘤样扩张,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右心室扩大征。也
可出现肺野局部浸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盘状肺不张、患侧膈肌抬高、少量胸腔
积 液、胸膜增厚粘连等。胸片虽缺乏特异性,但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和胸痛。
6.
CT
肺动脉造影:
CT
具有无创、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较 经济的特点,可直观判断肺
动脉栓塞的程度和形态,以及累及的部位及范围。
PE
的直 接征象为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
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内的“轨道征”
,或者呈 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
间接征象包括肺野楔形条带状的高密度区或盘状肺不张,
中心 肺动脉扩张及远端血管分布减少
或消失等。
CT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
PE
的重要无创检查技术,
敏感性为
83%
,
特异性为
78%
~
100%
。
其主要局限性是对亚段及以远肺动脉内血栓的敏感性较差。
7.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典型征象是与通气显像不匹配的肺段分布灌注缺损。其诊断
PE
的敏感性为
92%
,特异性为
87%
,且不受 肺动脉直径的影响,尤其在诊断亚段以远
PE
中具有特殊意义。
但任何引起肺血流或通 气受损的因素如肺部炎症、
肺部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等均可造成局部通气血流失调 ,
因此单凭此项检查可能造成误诊,
部分有基础心肺疾病的
患者和老年患者由于不耐受 等因素也使其临床应用受限。
此检查可同时行双下肢静脉显像,
与
胸部
X线平片、
CT
肺动脉造影相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8.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
(MRPA)
:在单次屏气
20
秒 内完成
MRPA
扫描,可确保肺动脉内较高
信号强度,直接显示肺动脉内栓子及
PE
所致的低灌注区。
9.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
PE
的“金标准”,其敏感性为
98%
,特异性为
95%
~
98%
。
PE
的
直接征象有肺动脉内造影剂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征”的血流阻断;间 接征象有肺动脉造
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在其他检查难以肯定诊断时,如无禁忌证 ,可进
行造影检查。
对于疑诊
ACS
直接送往导管室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
在排除
ACS
后,
可以考
虑肺动脉造影,且可同时行经皮导管介入 治疗。
10.
下肢深静脉检查:
PE
和
DVT
为
VTE
的不同临床表现形式,
90%PE
患者栓子来源于下肢
DV T
,
70%PE
患者合并
DVT
。由于
PE
和DVT
关系密切,且下肢静脉超声操作简便易行,因此下
肢静脉超声在
PE
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对怀疑
PE
患者应检测有无下肢
DVT
形成。
除常规下肢静
脉超声外,对可疑患者推荐行
CUS
检查,即通过探头压迫静脉 观察等技术诊断
DVT
,静脉不能
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
DVT的特定征象。
CUS
诊断近端血栓的敏感性为
90%
,特异性
为
95%
。
四、诊断流程
PE
不仅临 床表现不特异,常规检查如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也缺乏特
异性。多排螺旋
C T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常能明确诊断,但费用高,尤
其肺动脉造影具有侵 入性。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我们推荐对怀疑急性
PE
的患者采取
“三 步走”
策略,首先进行
临床可能性评估
,再进行
初始危险分层
,然后
逐级选择检查手段
以明确诊断。
1.
临床可能性评估
常用的临床评估标准有
Wells
评分和修正的
Geneva
评分。 这两种评
分标准简单易懂,所需的临床资料易于获得。
Wells
评分
Wells
既往
PE
或
DVT
病史
心率≥
100bpm
过去
4
周内有手术或制动史
咯血
肿瘤活动期
DVT
临床表现
其他鉴别诊断的可能性低于
PE
临床概率
三分类法(简化版不推荐三分类法)
低
中
高
两分类法
PE
可能性小
PE
可能
0-4
≥
5
Geneva
评分
Geneva
既往
PE
或
DVT
病史
心率
75-94bpm
≥
95bpm
过去
1
个月内手术史或骨折史
咯血
肿瘤活动期
单侧下肢痛
下肢深静脉触痛和单侧肿胀
年龄
>65
岁
临床概率
三分类法
低
中
高
两分类法
PE
可能性小
PE
可能
0-5
≥
6
0-2
≥
3
0-3
4-10
≥
11
0-1
2-4
≥
5
原始版
3
3
5
2
2
2
3
4
1
简化版
1
1
2
1
1
1
1
1
1
0-1
≥
2
0-1
2-6
≥
7
原始版
1
1
3
3
简化版
1
1
1
1
1
1
1
2
.
初始危险分层
对急性
PE< br>的严重程度进行初始危险分层以评估
PE
的早期死亡风险
(包
括住院死 亡率或
30
天死亡率)。初始危险分层主要根据患者当前的临床状态,只要存在休克
或 者持续低血压即为高危
PE
,休克或者持续低血压是指收缩压
<90mmHg
,或收缩压下降≥
40mmHg
并持续
15
分钟以上
,< br>排除新发心律失常、
血容量下降、
脓毒血症。
如无则为非高危
PE。
此分层方法对诊断和治疗策略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由此决定下一步诊疗策略。
伴休克或低血压的可疑
PE
临床可能性评估分值通常很高,属可疑高危
PE
,随时危及生
命,首选
CT
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包括 急性血管功能障碍、心包填塞、
ACS
和主动
脉夹层。如患者和医院条件所限无法行< br>CT
肺动脉造影,首选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发现急
性肺高压和右心室功能障碍的证据 。对于病情不稳定不能行
CT
肺动脉造影者,超声心动图证
实右心室功能障碍足以立即 启动再灌注治疗,无需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右心血栓则更强化
PE
诊断。
床旁辅助影 像学检查还推荐
CUS
,
如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声窗不理想,
还可选择< br>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以查找静脉或肺动脉血栓,
进一步支持
PE
诊断。
患者病情一旦得到稳定,
应考虑
CT
肺动脉造影最终确定诊断。
对于 疑诊
ACS
直接送往导管室的不稳定患者,
在排除
ACS
后,如考虑
PE
可能,可行肺动脉造影。
不伴休克或低血压的可疑
PE
首先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决定下一步诊 断策
略。对于临床概率为低、中或
PE
可能性小的患者,进行血浆
D
二聚体检测,以减少不必要的
影像学检查和辐射,建议使用高敏法检测(
I
,
A
)。临床概率为低或
PE
可能性小的患者,如
高敏或中敏法检测
D
二聚体水平正常,可排除
PE
;临床概率为中患者,如中敏法检测
D
二聚
体阴性,需进一步检查;临床概率为高的患者,需行
CT
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br>
五、治疗
(一)危险度分层
PE
的 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因此必须迅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以
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首先根据是否出现休克或者持续性低血压对疑诊或确诊
PE
进行初始危险度 分层,以识别
早期死亡高危患者。如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休克或低血压,应视为高危患者,立即 进
入紧急诊断流程,一旦确诊
PE
,迅速启动再灌注治疗。
不伴休 克或低血压为非高危患者,需应用有效的临床预后风险评分,推荐肺栓塞严重指数
(
pulmo 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
,
PESI
),或其简 化版本
sPESI
,以区分中危和低危
患者。对中危患者,需进一步评估风险。超声心 动图或
CT
血管造影证实右心室功能障碍,同
时伴有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升高 者为中高危,
对这类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测,
以早期发
现血液动力学失代偿,一旦出现即 启动补救性再灌注治疗。右心室功能和
/
或心脏标志物正常
者为中低危。
肺栓塞严重指数(
PESI
)及其简化版本
sPESI
指标
年龄
男性
肿瘤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肺部疾病
脉搏≥
110bpm
原始版本
以年龄为分数
+10
分
+30
分
+10
分
+10
分
+20
分
简化版本
1
分(若年龄
>80
岁)
-
1
分
1
分
1
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594.html
-
上一篇:吃什么会让人感到快乐或舒缓压力
下一篇:肺栓塞考试题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