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
工
程
课
后
案
题
答
因
习
精品文档
2
.质粒
DNA
和病毒(噬菌体)
DNA
作为载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为外源基因提供进入受体细胞的转移能力;为外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中的复制能力或整合 能力;为外
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中的扩增和表达能力;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具有 合适的选择
标记
3
.如何理解质粒的不相容性及其在
DNA
重组克隆过程中的运用意义
质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或相似复制子结构及调 控模式的两种不同的质粒不能稳定存在于同一受体细
胞内
.
4
.列举表达质粒、穿梭质粒、探针质粒和
cos
质粒的不同用途
表达质粒
:
在多克隆位点的上下游分别装有两套转录效率较高的启动子、合适的核糖体 结合位点序列
(
SD
)序列以及强有力的终止子结构,使得克隆在合适位点上的任何外 源基因均能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
达。
穿梭质粒:质粒分子上含有两个亲缘关系不同的 复制子以及相应的选择性标记,能在两种不同的受体细胞
中复制并检测。
探针质粒: 用来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通常含有报告基因,但缺少相应的调控序列(如启动子或
终止子), 只有含有启动子或终止子的调控序列被克隆进入载体后,报告基因才能别表达,表达量的大小
直接反应了 克隆进入的调控元件的强弱。
cos
质粒:
人工构建的含有
λDN A
的
cos
位点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特殊类型的质粒载体。具有大的装载
量, 可以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
5
.
II
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主要酶学特征是什么
分子量较小的单体蛋白,双链识别和 切割活性仅需
Mg
,识别位点为
4-6
个
bp
的回文序列, 切割位点在
识别序列中或靠近识别序列
7
.
KLenow
酶与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区别
DNA
聚合酶
I
包括大片段
(klenow
片段
)
和小片段
功能上:
DNA
聚合酶
I
比
klen ow
酶多了
5’→3’
核酸外切酶活性,两者都具有
5’→3’DNA
聚合酶活性
和
3’→5’
核酸外切酶活性。
8
.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温度、盐 度等物理因素,
DNA
样品纯度,
DNA
甲基化程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缓 冲液性质,甘
2+
油和微量的金属离子会抑制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
9.
如何理解粘性末端比平头末端更容易连接
在退火条件下,粘性末端的连 接为分子内反应,平头末端是分子间反应,平头末端的连接反应更加复杂,
速度也慢。因为一个平头末端 的
5’
磷酸基团或
3’
羟基与另一个平头末端的
3’
羟基或
5’
磷酸基团同时
相遇的机会显著减少,通常平头末端的连接速度比粘性末端慢
10-100
倍。
11
.为什么外源
DNA
难以转化野生型的微生物受体细胞
野生型细菌有针对外源
DNA
的限制和修饰系统,外源
DNA
会被识别,从 而被降解,要选择限制系统缺陷型
的受体细胞(限制缺陷型);外源基因克隆、扩增以及表达是建立在< br>DNA
重组分子自主复制的基础上的,
受体细胞必须选择体内同源重组缺陷型的受体细胞 (重组缺陷型);用于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必须对重组
DNA
分子具有较高的可转化性,利用遗 传诱变技术改变受体细胞壁的通透性,从而提高其转化率(转化亲
和型)
13
.
简述转化子筛选与重组子鉴定的三大基本战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载体遗传标记检测:抗药性检测,营养缺陷型检测;显色筛选
克隆
DNA< br>序列检测:限制性酶切图谱法,菌落原位杂交法,
PCR
扩增法
14
.
探针、引物、接头的物质基础和用途分别是
探针
:
小段单链
DNA
或
RNA,
序列可以是已知的或未知的,带有标记( 放射性
/
非放射性),用于检测与其
互补的核酸序列;
引物:小段 单链
DNA
或
RNA
,序列是已知的,长度为
16-30bp
,作为
DNA
复制的起点
接头:平头双链
DNA
,更换粘性末端
15
.
简述分离克隆目的基因四大战略及其适用范围
鸟枪法:将某 种生物体的全基因组或单一染色体切成大小适宜的
DNA
片段,分别连接到载体
DNA
上,转化
受体细胞,形成一套重组克隆,从中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期望重组子。为保证覆盖整 个基因组,需要测
远远超过基因组大小的序列;适合较小的基因组;测序后需要填补一些空白;适合没有 重复序列的基因
组,如果有大量的重复序列,不能保证正确的组装。
cDNA
法:获得
mRNA
,除去内含子
PCR
法,知道基因的两侧序列或中间序列
化学合成法,知道全基因序列,小片段连接法,补丁延长法,大片段酶促法
16
.
简述基因文库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建技术要点。
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和
cDNA
文库
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 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克隆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
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
cDNA
文库:由某个生物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
mRNA
反转录 形成的总
cDNA
,构建形成的基因文库
一个生物体的
基因组DNA
用
限制性内切酶
部分酶切后,将酶切片段插入到
载体
DN A
分子中,所有
这些插入了基因组
DNA
片段的载体分子的集合体,将包含这 个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也就是构成了这个
生物体的
基因文库
。
构 建技术:载体:
λ
-DNA
和考斯质粒,装载量大(待克隆
DNA
随 机片段的大小应与所选用的载体装载量
匹配)
用机械断裂(超声波冲击)或限制性内 切酶部分酶解整个基因组
DNA
,得到大量的
DNA
片段,将这些片
段与载体连接,再转化到细菌中去,让宿主菌长成克隆。这样,一个克隆内的每个细胞的载体上都包含有
特定的基因组
DNA
片段,整个克隆群体就包含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片段总和称为基因组文库。< br>
cDNA
构建技术:
载体:普通质粒(表达型),受体细胞:大肠 杆菌(繁殖迅速,易于保存,克隆操作简便,转化效率高)
提取细胞内总
RNA,用
Oligo(dT)
探针分离其中的
mRNA
,经反转录形成
cDNA
,将单链
cDNA
变成双
链,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与 载体相连,转化宿主菌,挑选阳性克隆,形成文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484.html
-
上一篇:易感基因BRAC
下一篇:基因工程名词解释和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