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伤寒论》重点方剂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4:59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第一章——太明病辨证论治

1
、桂枝加葛根汤证

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

2
、葛根汤证

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
,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

3
、桃核承气汤证

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 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
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

4
、蓄水证证

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

5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 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舌
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6
、桂枝人参汤

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

7
、大陷胸汤证

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8
、小青龙汤证

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 滑)
,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
的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炙甘草、芍药、五味子)

9


半夏泻心汤证

提要:辩柴胡证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法。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满

症状: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

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10
、栀子豉汤证

提要:阳明热证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

病机:热扰胸膈。

主症: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苔薄黄或黄白相兼。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11
、真武汤证

提要:阳虚水泛的证治。

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溢。

主症:心悸头眩,身瞤动,肢体颤动欲倒地,或水肿,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

第二章——阳明病辨证论治

1
、猪苓汤证

提要:阳明热盛阴伤水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热盛阴伤,水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或见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治法:清热利水滋阴。

方药:猪苓散(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2
、调胃承气汤证

提要:阳明燥热致烦的证治。

病机:燥热内盛,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主症:腹胀满,大便不通,蒸蒸发热,心烦。

治法:泻热和胃。

方药: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3
、麻子仁丸证

提要:脾约证的证治。

病机:胃热肠燥津亏。

主症:大便硬,小便数,腹无所苦。

治法:泻热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麻子仁、大黄、厚朴、枳实、芍药、杏仁)

4
、白虎加人参汤证

提要:阳明里热炽盛的证治。

病机:邪热炽盛,津气两伤。

主症:发热、汗出、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治法:清邪热,益气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粳米、甘草、人参)

5
、湿热发黄三方证(茵陈蒿汤为主)


1
)茵陈蒿汤证

提要:湿热发黄的证治。

病机:湿热蕴结,熏蒸肝胆,腑气壅滞。

主症:身黄如橘,目黄,小便深黄而不利, 身热无汗或头汗出,齐颈而还,腹微满,
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茵陈蒿、大黄、栀子)


2
)栀子柏皮汤证

提要:湿热发黄,热重于湿的证治。

病机:湿热相合,热重于湿,壅滞三焦。

主症:身黄目黄如橘色,发热,小便不利而色黄,口渴,心烦,舌红苔黄。

治法:清解里热,泄湿退黄。

方药: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甘草)


3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提要:湿热发黄兼表的证治。

病机:湿热内阻,风寒外束。

主症:身黄目黄如橘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发热恶寒无汗,或见身痒。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连轺、赤小豆、生梓 白皮、杏仁、生姜、甘草、
大枣)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4: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299.html

《伤寒论》重点方剂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