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葛根汤医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4:46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甲亢的治疗方法)
葛根汤医案






一、偏头痛







< br>刘渡舟医案:李某,男,
38
岁。患顽固性偏头痛二
年,久治不愈。主诉:右侧 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
无汗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
诊察 之时,见病人颈项转动不利,问之,乃答曰;颈项及后
背经常有拘急感,
头痛甚时拘紧更重。< br>舌淡苔白,
脉浮略数。
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治当发汗怯邪,
通太阳之气,为疏葛根汤
:







麻黄
4
克,葛根
18
克,桂枝
12
克, 白芍
12
克,炙
甘草
6
克生姜
12
克,大枣
12
枚。








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汗,
避风寒。








3
剂药后,脊背有热感,继而身有小汗 出,头痛、项
急随之而减。
原方再服,

15
剂,
头痛、< br>项急诸症皆愈。
(刘
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1996

134< br>)








按语 :本案脉证病机,切合葛根汤证。临床服用本
方后,常有脊背先见发热,继而全身汗出,这是药力先作用
于经输而使经气疏通,
邪气外出的反映,
为疾病向愈之佳兆。








二、口眼歪斜








毕明义医案:于某某,男,
82
岁,
1983

3

25
日诊。时值隆冬大寒 ,患者早晨醒后,右上眼险及右口唇不
自主的时时抽动。回家就早餐时,家人发现其右侧口角偏向
左侧,有上限险下垂,与之问答,口齿不清,三日后来我处
诊治。刻诊:右侧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 ,睑裂扩大,鼻
唇沟消失,右侧口角歪向左下方,右侧鼻孔缩小,同时右侧
鼻翼变小,鼻准偏向 左侧。苔薄白,脉浮紧。脉证合参,属
中风口眼歪斜。治当解肌疏风散寒。疏葛根扬。








葛根、麻黄、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去核)

10
克。








以水
1000m 1

煎至
400m1

温服
200mI

日服二次。
嘱服药后用温热绵物敷右侧整个面部,以使局部汗出。
1

后,头 痛项强鼻塞即除,言语较前清楚,口歪减其半。又继

1
剂,痊愈。
(四川中 医
199l

5


43









按语;风寒侵袭面部阳明经络,气血 失荣,经脉失
养,而病口噤。
《灵枢
?
经脉》
云:
“胃足阳 明之脉……是主血
所生病者……口噤。
”又本案见脉浮而紧,为风寒闭阻脉络
之象,< br>《金
E
要赂》曰: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
虚,寒虚相搏, 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
或左或有,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喝僻不遂。< br>”
用葛根汤散阳明经邪,通阳明经络,邪解正复,经通络畅,
则噤僻自已。








三、痉病








方承康医案:章某某,男 性,
74
岁,本市服装四厂
退休技师,
1985

11
9
日初诊。
患者于同年
7
月底行
“前
列腺摘 除朮”后外感发热,经用中西药后寒热退,同时出现
双下肢萎软酸痛,行走须人搀扶,双侧颈项牵强疼痛 ,在外
院用中西药两月余,下肢症渐好转,颈项诸症却有增无减。
症见,身体瘦薄,头项左倾, 两侧颈项和后枕部僵硬麻木,
牵强疼痛,转侧时疼痛益剧,头似不在脖子上,二便自调。
舌质淡 红,苔薄白,脉细弦。观前医处方多为羌防一类祛风
湿止痛或夹通络养血之品,然患者颈项诸症实届仲圣 所谓
“强几几”也,其太阳经证已跃然眼前,遂处以《伤寒论》
葛根汤原方:








葛根
40
克,生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赤白芍各
30
克,生甘 草








10
克,生姜
3
克,大枣
12
枚。
2
剂。嘱药后稍加被
翟以取小汗。








二诊:患者头颈已复端正,精神振奋,谓当日药后
略有汗出,颈项部隐感热辣,诸症明显减轻,颈项大 松,如
失重负。次日药后并无汗出,颈项症豁然若失,转侧裕如,
稍感头晕,病既愈,未再处方 。一月后门诊遇之,谓一切良
好。
(江西中医药
1989









按语:患者朮后外感,服 药后寒热虽解,然风寒之
邪仍留连于太阳经脉,
致太阳经脉不利,
气血因之滞行不畅,
引起颈项部诸症,虽无寒热,太阳经腑证显然存在。该思者
年高体弱,适逢朮后,不可谓不虚, 然考虑诸症迁延数月,
几成固疾,若不以麻桂通力开发拔腠理之闭塞,经腑之邪恐
难外逸,另观 其脉证不至虚,况是方中除麻桂峻药外,更有
芍药敛阴和营,
葛根的升律,
加之甘草的 缓急,
遂放胆用之,
药证相对,故一剂知,二剂已。








四、口噤(咀嚼肌痉挛症)








杨德明医案:刘某某,女,
45
岁,
1986

l0

6

就诊。口噤不语20
余天,某医院诊为咀嚼肌痉挛症,用西
药治疗
5
天,症情依旧,即来 我院就诊。诊见:右颞颌关节
僵硬,疼痛,不能咬嚼食物,张口约
0

5厘米,舌淡,苔
薄白,脉紧。处方:








葛根、白芍各
60
克,甘草
30
克 ,桂枝
12
克,麻黄
4
克,生姜、








大枣各
l0
克,水煎温服。同时用药渣热 敷患处(每

3
次,每次大约
30
分钟)









5
剂后,口噤不 语减轻,额颌关节僵硬、疼痛明显缓
解,张口约
ll7
厘米。守方续服
4剂,即张口自如,诸症消
失。随访至今末发。
(湖北中医杂志
1989l

2


17









按语:
《金区要略》指出:
“口噤不得语 ,欲作刚痉,
葛根汤之”
。据报导,本方用于咀嚼肌痉挛症,疗效满意。
使用时,须重 用葛根、白芍至
60
克、甘草至
30
克,方能达
到舒经缓急解痉之功 。








按语:风寒 之邪干于太阳,太阳经气不疏,清阳阻
遏,不能上承清窍,故而引发眩晕。头项强痛,背部酸楚,
恶风畏寒,脉弦紧等,皆葛根汤之征,故原方投之,药到病
除。








五、眩晕








李玉海医案:阎某,女,
38
岁,
1985

11

2

初诊,患者患眩晕年余 ,多方求治少效,症见头晕目眩,不
能抬头,呕恶厌食,恶风畏寒,头项强痛,背部酸楚,舌淡
苔白,脉弦紧,此次卧床已达
10
余天。治拟疏通经气,升
举清阳,方用葛根汤。处方 :








葛根
30
克,麻黄
6
克,桂枝
6
克,白芍
12
克,生

5
克,大枣
12
枚,甘草
6
克。








迭进
4
帖,病苦若失,随访至今,眩晕末再复发。








六、胃脘痛(慢性胃炎)








刘景棋医案:杜某某,男,
69
岁,
1982

9

29
日初诊。胃痛已30
多年,近七、八年加剧,经常隐隐作痛,
项背强,上肢有时发麻,全身发紧,易感冒。 曾善饮酒,但
近七八年来已戒除。
三年前曾作
X
线钡餐透视,
诊断为 慢性
胃炎。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表邪不解,
内迫阳明。治则:表里双解。








葛根
15
克,麻黄
9
克,桂枝
6
克,白芍
6
克,生姜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4: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250.html

葛根汤医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