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发性口疮(甘露饮、封髓丹、甘草泻心汤)
临床上经常遇到复发性多发性口疮患者,发作起来十分
痛苦难耐,
治疗又难 治愈。
曾跟师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老师,
老师治疗口疮,依证在发作期多会选用甘露饮、甘草泻 心汤
为主加减,有时会加上升降散。待发作期过后再依体质及症
状选方治疗,以期减少复发。< br>
我在 临床上两方都使用过,对于发作期的口疮效果
还好,问题是再如何治疗才能减少复发和治愈呢?近期再看
余国俊老师写的《甘露饮合封髓丹方证》
,对甘露饮治疗复
发性口疮的认识更上层楼了 。
另外对于寒性
(或者真寒假热)
口疮的治疗一并探讨(下回分解)
。
跟师蓝青强老
师的口疮案例:
1
、
邓
XX
,男,
52
岁。经常口疮发作多年。
2014-10-21
诊:经常口疮发作,舌淡苔白厚,脉细。
处方:甘露饮加味。
7
剂,日一剂。
2014-10-30
诊:口疮已除。
处方:四君子汤加味。
7
剂,日一剂。
2014-11-06诊:因饮食不慎,口疮继发,左口腔溃疡一处,
较轻,不痛。消化差,小便有热感。舌淡,苔白厚, 脉弦。
处方:党参
20
黄芪
30
白术
20
当归
10
升麻
10
柴胡
15
陈皮
10
甘 草
15
川萆薢
15
黄柏
10
砂仁
6 7
剂,日一剂。
2
、
谢
XX
,女,
51
岁。口疮。
2014-10-28
诊:口疮仍发。
处方:
生甘草
15
炙甘草
15
法半夏
10
干姜
5
党参
20< br>黄柏
10
砂仁
6
银花
20
蝉蜕
15
僵蚕
10
姜黄
10 7
剂,日一剂。
2014-11-04
诊:口疮大减,但睡眠差,舌淡,脉细。
处方:法夏
15
干姜
5
黄芩
10
太子参
15
黄芪25
丹皮
15
丹
参
15
夜交藤
20
元 胡
15
银花
25
甘草
10
2014-11-06
诊:服上药后出现咽喉疼痛,溃疡处更严重。平
时有便秘结现象,
上诊后睡眠有改善。
现口淡。
舌淡脉细数。
处方:生地
20
麦冬
30
天冬
15
石斛
15
黄芪
20
连翘
15
黄芩
10
茵陈
20
车前子
15
枳壳
10
枇杷叶
15 3
剂,日一剂。附:
1
、甘露饮
【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异名】甘露饮子
(
《阎氏小儿方论》
)
。
【组成】枇杷叶
(
刷去毛
)
干熟地黄
(
去土
)
天门冬
(
去心,焙
)
枳壳
(
去瓤,麸炒
)
山茵陈
(
去梗
)
生干地黄麦门冬
(
去心,焙
)
石斛
(
去芦
)
甘草
(
炙
)
黄芩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
6
克,用水
150< br>毫升,煎至
10O
毫
升,去滓,食后临卧时温服。小儿一服分两服。
【功用】清热养阴,行气利湿。
【主治】胃中客热,牙宜口臭,齿龈肿烂,时出脓血 ;目睑
垂重,常欲合闭;或饥饿心烦,不欲饮食;目赤肿痛,不任
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疮疹已发未发;脾胃受湿,瘀
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黄疽,身面皆黄,肢
体微肿 ,胸闷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现用
于口腔炎、咽炎、齿龈肿痛,慢性扁桃体炎属阴虚而 有湿热
者;亦用于眼科工业性眼灼伤、角膜实质炎。
2
、
《伤寒论》
:
甘草泻心汤
【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
【处方】 甘草
12
克(炙)黄芩
9
克干姜
9
克半夏
9
克(洗)
大枣
12
枚(擘)黄连
3
克
【功能主治】
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
之,以致胃气虚弱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
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
上六味,以水
2
升,煮取
1.2
升 ,去滓,再煎
取
600
毫升。温服
200
毫升,一日三次。附:
甘露饮合封髓丹方证
:
(余国俊)
阴津亏虚,湿热蕴蒸,发 为口疮者,滋养阴津,清化湿热,
补土伏火,甘露饮合封髓丹主之。
甘露饮合封髓丹方:
生地黄
20g
熟地黄
20g
天冬
20g
麦冬
20g
石斛
15g
炒积壳
10g
黄芩
10g
茵陈
10g
枇杷叶
15g
砂仁
6g
焦黄柏
10g
生甘草
10g
一、方证浅识
口疮反复发作者(西医称为复发性口腔疡)
,多缘于阴津亏
虚、湿热蕴蒸
,
治宜滋养阴津、清化湿热。
《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之甘露饮,用二地(生地黄、
熟地黄
)
、二冬(天冬、
麦冬)
、石斛滋养阴津
;黄芩、茵陈清利湿热;枳壳宣畅气机
;
尤妙在用枇杷叶宣肃肺气(肺主气,气化则湿亦化)
。本方
滋养阴津不碍湿热,清利湿热不伤阴津;配合《奇效良方》
之封髓丹补土伏火, 允为治疗阴虚湿热型口疮之高效专方。
二、用方缘起
我早年治疗复发性口 疮,其舌质红、舌苔黄腻者,不敢用甘
露饮,畏惧二地、二冬之滋腻也。一次偶然向友人陈思义谈
及,陈氏说他曾治一顽固性咳喘,其人舌苔黄厚腻,满布于
舌面,迭用清热化痰平喘方药不效,黄腻苔 不消退。患者改
诊于一位七旬老中医,服甘露饮三剂,咳喘大减,黄厚腻苔
消退强半;后以本方 合金水六君煎收功。陈氏闻之,跺足而
叹,深悔识见之不精,从此对本方刮目相看。而我闻之,则
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试用本方,疗效确实可靠。
后又浏览方书,见明代王肯堂在《灵兰要览》一书中记载一
案,曰:
“常熟
严文靖公,年逾七十,未断房室,日服温补
之药无算,兼以人参煮粥,苁蓉作羹,
< br>致滋胃热,满口糜
烂,牙齿动摇,口气臭秽,殆不可近。屡进寒凉清胃之药不
效。有欲用 姜桂反佐者,请决于予。予曰:
“用之必大剧,
主用加减甘露饮,八剂而平。
”
即使像陈修园那样尊经崇古、贬斥时方的医家,也承认甘露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4: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2235.html